【上中人物】蔣介石的特型演員——孫飛虎先生

2021-02-11 上中校友會

孫飛虎(1941-2014.11.22),1941年生於上海,中國內地男演員,中學就讀於上海市上海中學,196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至貴州話劇團任演員。2014年11月22日下午1點半,孫飛虎在西安病逝,享年73歲。追悼會於11月26日舉行。

1981年,受北影廠導演成蔭之邀,參演由其執導的電影《西安事變》,扮演蔣介石。並憑此片奪得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

1985年,孫飛虎調任西安電影製片廠演員。1986年至1988年,在《東陵大盜》、《巍巍崑崙》等多部電影中連續多次出演蔣介石。1990年,憑藉在電影《開國大典》中飾演的蔣介石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和小百花獎優秀故事片男配角。1994年,參演影片《重慶談判》,飾演蔣介石,再度榮獲第1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2005年,參演徐靜蕾自導自演的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飾演管家。2011年,在電影《雪花秘扇》中客串扮演陸老爺一角。

孫飛虎飾《西安事變》中的蔣介石

據孫飛虎透露,他扮演的蔣介石得到過蔣氏家族的認可。不過在《西安事變》之前,孫飛虎從未想過自己能和蔣介石扯上關係。「人們都說我像蔣介石,其實在演這個角色之前我從沒覺得自己像過。但自從電影《西安事變》扮演蔣介石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1986年,孫飛虎在蔣介石廬山時的官邸「美廬」別墅拍攝電影《血沃中華》,由於定裝後的蔣介石形象太過逼真,甚至還引得當時圍觀群眾衝著孫飛虎喊「娘西皮」,這令他感到有些無奈和尷尬。
孫飛虎並不願被視為專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他認為自己只是「能演特型的演員」。

2000年起,孫飛虎就鮮少扮演蔣介石了。「年紀大了,人也發福了,已經不太像了。」他認為,「演員要對觀眾負責,要對過去的影視形象負責。」

對於其他演員塑造的蔣介石,孫飛虎曾點評說:「陳道明演得有特色,但太書生氣,蔣介石是行伍出身,身上有霸氣;趙恆多是不錯的,可惜霸氣還不足。」

孫飛虎所演繹的蔣介石

本世紀以來,孫飛虎更多在影視劇中扮演歷史人物,其中就包括曾國藩(《太平天國》)、韓安國(《漢武大帝》)、甘龍(《大秦帝國》)、封德彝(《貞觀長歌》)等。今年10月,攝製完成近6年的電視劇《大秦帝國》(第一部、第二部)終於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這是中國觀眾在屏幕最後一次看到孫飛虎的表演。

2011年,在電影《雪花秘扇》中客串扮演陸老爺一角是其最後的熒幕形象。

孫飛虎出演《大秦帝國》劇照

雖長期在外地工作,孫飛虎仍能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據稱,正是因為上海話,才令他能毫不費力地模仿出蔣介石的寧波口音。

其實孫飛虎的美滿婚姻也與上海有關,他和妻子戴輝瑤在貴州省話劇團相識,戴輝瑤說當初看上孫飛虎,原因就一條:上海人素質好。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古月扮演的毛澤東與孫飛虎扮演的蔣介石,都是無法超越的絕唱,可惜古月也早在2005年去世了。這兩位特型演員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把各自的夫人帶到了現場。古月妻子張燕,是國內第一位扮演宋慶齡的女演員,在《廖仲愷》中,她和孫飛虎合作過;而孫飛虎妻子戴輝瑤,曾扮演過宋美齡。

(改編自澎湃新聞)

上中校友會
2014年11月

網站地址:
www.shser.org.cn
聯繫我們:
public_relations@shser.org.cn

相關焦點

  • 古月、王鐵成等特型演員逼真再現一代偉人,孫飛虎演的蔣介石最像
    當年在銀幕上活躍著一群特型演員。他們在銀幕上真實地再現偉人、名人的外貌,這些演員只擅長演這個特定人物,不經常演其他角色的演員。 比較有名的特型演員有古月、王鐵成、郭法曾、盧奇、劉懷正、唐國強、孫飛虎等。為了化妝效果,演員也作出了很大的犧牲。古月在演出電視劇《鄧小平》的時候,扮演老年毛澤東,必須戴上一個發套。
  • 潘奕霖撰文:孫飛虎與蔣介石
    我震驚,他下一句話我更震驚:做蔣介石的特型演員。之後就頻頻看見著戎裝的他,直到他主演的《開羅宣言》這幾日成為話題。在特型演員大熱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在銀幕上見過扮演蔣介石的演員有兩位:趙恆多與孫飛虎。後者更神似,相信會讓更早扮演蔣介石的趙先生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 形似or神似:盤點那些扮演過蔣介石的的特型演員
    蔣介石,一個中國近代現代史上無法迴避的名字。隨著他的形象不斷在影視劇中的大量出現,一大批扮演他的特型演員也就孕育而生。孫飛虎:孫飛虎,1941年出生於上海,1964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大學畢業以後被分配到了貴州話劇團任演員。
  • 形似or神似:盤點那些扮演過蔣介石的的特型演員
    蔣介石,一個中國近代現代史上無法迴避的名字。隨著他的形象不斷在影視劇中的大量出現,一大批扮演他的特型演員也就孕育而生。從這以後,孫飛虎作為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在電影《巍巍崑崙》、《東陵大盜》、《重慶談判》、《開國大典》、《大轉折》、《大進軍:大戰寧滬杭》中都有精彩的表演。不過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孫飛虎並不算是一名真正的特型演員。
  • 孫飛虎:扮演蔣介石長達20年,蔣經國曾直誇「後腦勺都像父親」
    後來,《列寧在十月》《偉大的曙光》等影片傳入中國,中國人民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見了演員扮演的革命領袖。二十年後,我們也開始有了扮演領袖的特型演員,在老一輩藝術家中,古月、王鐵成、孫飛虎三人更是被稱為「特型演員金三角」。
  • 特型演員孫飛虎離世後,馬曉偉獨佔蔣介石一角,書生氣重匪氣不足
    兩人雖然都算不上正兒八經的特型演員,但是都搶了專業特型演員的飯碗,先後在《長徵》《換了人間》《毛澤東》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劇中演對手戲,成為電視螢屏上的「熟臉」。而馬曉偉塑造的角色形象則過於富態,有時甚至出現雙下巴,觀眾感覺蔣介石慈祥也不足為奇了。馬曉偉之前有很多優秀的蔣介石特型演員,只是如今大都年事已高或者離世,觀眾也只能從老電影中了解他們了。
  • 特型演員塑造扮演重要歷史人物
    作為一種特殊樣式,它的出現,和領袖人物以及重要歷史人物形象的塑造聯繫在一起,特型演員應運而生,曾發揮很大作用,產生了廣泛的影響。特型演員是指特殊造型演員的簡稱。由於劇情的需要,或為了達到某種特殊的藝術效果,影片出現為世人所熟悉的著名歷史人物或當代名人、領袖的時候,為了在銀幕上真實地再現這些人物的外貌,需要容貌相似或經過化妝達到形似的演員來扮演。
  • 孫飛虎之後,馬曉偉領銜蔣介石特型演員,但距離形神兼備還差太遠
    國產劇裡哪個歷史人物最難演?毛主席、周總理以及朱老總,這些影視形象已經趨於成熟,唐國強等演員的塑造也近乎爐火純青。所以,馬曉偉塑造的蔣介石骨子裡帶著一種柔弱書生的氣質,事實上蔣介石可是軍閥出身,本質上屬於獨裁者。
  • 馬曉偉新劇再演蔣介石,書生氣過重有待改善,孫飛虎表演值得借鑑
    但是自從飾演蔣介石後,因為這個歷史人物的複雜性,和不同觀眾的審美差異,他的表演受到了不少觀眾質疑。,沒有軍閥氣質,文弱書生氣重,甚至有種教書先生的意思。,蔣介石的戲份不多,馬曉偉對其的塑造也中規中矩。孫飛虎這一點馬曉偉真的需要向老一輩蔣介石特型演員趙恆多、
  • 表演藝術家孫飛虎逝世 盤點:甘龍不死,他只是換個身份繼續反動
    據成蔭回憶,劇組當時在全國尋找合適的演員,但蔣介石的扮演者遲遲沒落實,「寧可不拍,也決不湊合。這時,我在北影廠工作的一個老同學向劇組推薦了孫飛虎,他告訴導演貴州話劇團有一個演員叫孫飛虎,在話劇版《西安事變》裡演過蔣介石,在當地非常轟動。」於是劇組就通過話劇團要了孫飛虎兩張劇照,隨即打電話讓他來北京。孫飛虎跟演周恩來的王鐵成配了兩場戲,成蔭當即拍板:「電影可以開機了!」
  • 《西安晚報》孫飛虎去世三周年 家人及生前好友共同追思
    昨天上午,孫飛虎的生前好友,著名表演藝術家許還山、西影著名導演何志銘等特意趕到他的家中,鄧小平的扮演者、著名特型演員盧奇發來了追思視頻,書法家石瑞芳發來了悼念文章,大家共同追思這位優秀的演員。  《西安事變》中扮演蔣介石讓他一舉成名
  • 30多次飾演蔣介石,妻子曾飾演宋美齡,真正的蔣介石專業戶
    蔣介石 【30多次飾演蔣介石,妻子飾演過宋美齡,真正的蔣介石專業戶】 為了在影片中真實再現世人所熟悉的著名歷史人物或當代名人、領袖的時候,需要容貌相似或經過化妝達到形似的演員來扮演,這些就是特型演員。
  • 劇版《重慶談判》將播,特型演員王霙致敬古月,馬曉偉挑戰孫飛虎
    在主創陣容方面,電視劇《重慶談判》由曾執導過《陽光下的法庭》、《馬蘭謠》、《先遣連》等多部作品的陳立軍擔任導演,曾獲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男演員獎的特型演員王霙在片中飾演毛澤東,周恩來和蔣介石分別由特型演員郭偉華、馬曉偉飾演。
  • 蔣委員長的扮演者,佔了特型演員的半壁江山,網友評論卻反差極大
    如今想成為國內特型演員是難上加難的,不僅要求很高,而且機會還難求。起碼要保證自己的形象與歷史偉人的形象相貼合,另外對個人的表演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這兩者都能做好才能得到大眾的認可,所以也是因為這些,導致如今國內青年特型演員很少。
  • 王霙馬曉偉再合作,劇版《重慶談判》來襲,個別特型演員選擇欠佳
    而特型演員孫飛虎和古月的發揮更是錦上添花,古月的毛澤東扮相惟妙惟肖,而孫飛虎則將老謀深算的蔣介石表現得貼切、自然。、馬曉偉將分別飾演毛澤東和蔣介石,兩人的實力毋庸置疑,此前多次合作過,也都是當今電視螢屏上的熟面孔。
  • 孫飛虎演蔣介石、古月演毛澤東主席,這樣逼真的表演,沒法複製
    提起演員孫飛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所飾演的蔣介石。30餘部影視作品中扮演過蔣介石,無論從扮相還是言行神態,都被認為與蔣介石本人達到了高度貼合。憑藉對蔣介石的傳神塑造,孫飛虎先後4次拿到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男配角,就連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在看過孫飛虎的表演後,都對孫飛虎的表演「蓋章認可」。
  • 同樣是演蔣介石,昔日英俊小生馬曉偉,與孫飛虎相比,差別在哪?
    那時在銀幕上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是誰呢?他是孫飛虎。但在這所有演員中,觀眾們最難忘的扮演蔣介石的特型演員,無疑就是孫飛虎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表演出神入化啊。特型演員在出演角色時,很容易將人物臉譜化,而這也正是孫飛虎所努力克服的。
  • 孫飛虎下的蔣令兒子也落淚
    說起特型演員,很多觀眾可能並不是很清楚,而歷史上最早的特型演員,則是他,飾演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古月。1976年,偉大領袖毛主席逝世,而在這個悲痛的時刻,一件事被提上日程,那就是今後的文化工作中,由誰扮演主席,則成為葉劍英最為關注的事情。隨後,文化部牽頭,全國、全軍海選飾演毛主席的人,而就在這個時候,古月還是八一電影製片廠中的一個普通的員工。
  • 領袖特型演員新人輩出,蔣介石一角卻被馬曉偉壟斷,後生亟待培養
    ,幾乎沒有優秀的青年特型演員出現,且所有的蔣介石的戲份都被馬曉偉佔據。但是在蔣介石的選角依舊選用了馬曉偉,年近60歲的他飾演40多歲的蔣介石即使貼上了濃密的黑鬍子,也仍然有些違和。馬曉偉早年是扮演奶油小生出身的,文縐縐的氣質,並不具備蔣介石軍閥、獨裁所應當具備的特質,且目前的馬曉偉身材有些臃腫,與歷史中的蔣介石的瘦削不符合。所以,馬曉偉只能算是半個特型演員。
  • 地球上最後的特型演員
    三年後,史達林去世,曾被賦予格洛瓦尼榮耀的「特型」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枷鎖。赫魯雪夫上臺,展開對史達林的全面批評。電影中有關史達林的鏡頭全部被剪掉,格洛瓦尼也被調離演員崗位。那時,《列寧在十月》、《偉大的曙光》傳入中國,中國人第一次在大銀幕上看見演員扮演的政治領袖。1967年,30歲的古月坐在火車上,發現對面的人一直盯著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