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一線城市四年銷售額翻三倍 公司財務不涉「三道紅線」未來可期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中海加磅一線城市四年銷售額翻三倍 公司財務不涉「三道紅線」未來可期

中國網財經11月27日訊(記者 魏國旭)隨著「房地產下半場」成為市場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大型品牌房企把目光重新投向一線城市。在利潤下降、庫存高壓時,「得一線者得天下」成為諸多房企對的未來市場判斷。

在銷售數據方面,一線城市的貢獻佔比也呈現出整體優勢,且比例略有上升的態勢。來自克爾瑞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60.9%的銷售業績來源於二線城市,19.2%來自一線城市,合計佔比80.1%,較去年增長3.1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貢獻率增長明顯。

作為曾打造了寰宇時代等明星樓盤的企業,中海近年在一線城市的銷售額也突飛猛進,從2016年在四個一線城市的整體銷售不到300億元,增長至今年前11個月接近900億元,增長超過三倍。除了一線城市外,中海也在重點二線加碼,2019年,除了四個一線城市之外,中海在8個城市的銷售額超過100億:比如南京、香港、蘇州、瀋陽、濟南、成都、寧波、西安。其中,南京超過200億元,位居南京市場第一。

戰略回歸一線城市,中海積極擴充土儲

銷售業績增長的背後,是中海地產在一線既重點二線城市的低調回歸。這也源於中海董事局主席顏建國在2016年底回歸後,對「主流城市、主流地段、主流產品」的發展戰略的強化,對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的重點加磅。

進入2020年,中海在一線城市的拿地力度顯著加大,昨日中海再次進軍深圳,以6.97億拍得南山區後海中心區的1宗商業用地。約一個月前剛剛以總價44.34億元摘得廣州市海珠區一宗綜合用地;年內還曾摘得北京房山稻田站、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河西區 X46R1、X46R2及石景山北辛安等土地,斬獲頗豐。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房企押寶一線城市的奧妙不難理解:「一線城市競爭雖然激烈,但其供應也少,去化率很快,相應系統性風險也比較小,導致很多大房企紛紛加入拼殺。預計未來頭部房企關於一線城市的布局力度並不會放鬆,乃至會加大權重。」

與之相對應的是一線城市供地數量的水漲船高,易居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四個一線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積為32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7%。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指出,今年一線城市在供地節奏、鼓勵房企拿地等方面有積極的表現,客觀上使得一部分房企開始回歸一線城市。另外一線城市今年豪宅市場銷售不錯,其都會使得房企繼續看好未來高端市場的行情,進而會積極認購單價較高的住宅用地。

保持財務審慎穩健,「三道紅線」無一踩線

得益於優秀的銷售業績,中海在大舉拿地的同時保持了財務上的安全穩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三道紅線」的提出,降槓桿工作成為多數房企下半年的工作重點,而沒有踩線的房企則無形中獲得了相比同業更好的發展機遇,其中就包括了中海。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海的短期債務為210.3億元,長期債務1751.75億元,總債務規模較於去年同期縮減了2.07%;資產負債率為59.77%,而在剔除986.75億元合同負債及預收款後,其資產負債率僅有53.8%,沒有超過70%的紅線。在淨負債率方面,中海今年上半年淨負債率僅32.7%,大幅低於100%的紅線。

同時,中海期末公司帳面的貨幣資金及受限制現金合計達1113.85億元,能夠覆蓋公司短期債務,現金短債比為2.9,好於「三條紅線」中現金短債比為1的紅線,短期償債壓力不大。

有市場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中海的財務狀況未踩一條紅線,證明公司財務數據較為穩健,短期債務佔比低,高槓桿率的風險較小,且公司債規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未來可期。」

中海董事局主席顏建國在中期業績會上也表示,中海一直堅持穩健審慎的財務策略,保持合理的負債率和充裕的現金,「中海曾經歷了1997年的金融風暴,當時因為加槓桿高速擴張,曾經面臨資金鍊斷裂甚至破產的風險,教訓極為深刻;自此之後,公司經營『穩』字當頭,在內部設立了關於負債率、現金佔比等幾條紅線」。

相關焦點

  • 「資優生」中海逆勢提速,一線之王劍指下半場
    據時代財經了解,2020年1-11月,中海地產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銷售超900億元,全年有望衝刺1000億元。這個數字在四年前還不到300億元。短短四年時間之內,中海在一線城市的銷售額翻了三倍多。這背後映射出中海地產在發展戰略上的深刻變化。2016年,正是中海地產董事局主席顏建國回歸的第一年。
  • 逆戰2020丨「三道紅線」兵臨城下:房企的減負謀變之旅
    自2021年1月,12家試點房企將從正式進入為期兩年半的測試期,到2022年底試點房企要實現降檔,2023年6月底前,試點房企的「三道紅線」需全部達標。其中的《試點房地產企業主要經營、財務指標統計監測表》顯示,該表監測內容共涉8項財務指標,分別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未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權益口徑購地金額、權益口徑銷售金額、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是否連續為負、有息負債,明顯指向了了「三條紅線」的監管。
  • 三道紅線,會成為壓死房地產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重點房企座談會,制定了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也就是業內傳聞已久的「三道紅線」。 所謂「三道紅線」指的是: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
  • 三道紅線生死:綠城、中南置地、華夏幸福、中梁控股和奧園集團等五...
    而一線未碰的綠色檔企業包括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金地集團和招商蛇口(1979.HK)。 「三道紅線」融資新規開始試點央行和住房城鄉建設部8月20日聯合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形成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通過三道負債率相關的紅線將房企分為四類進行監管。
  • 首開股份破千億後徘徊不前 違規預售背後「三道紅線」壓頂
    自從2018年跨進千億銷售規模的門檻後,首開股份似乎已經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銷售增長緩慢、違規預售、高負債以及"三道紅線"壓頂等。根據1月11日晚間首開股份發布的《2020年12月份銷售及取得房地產項目情況簡報》,2020年1-12月份,首開股份共實現籤約面積381.5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28%;籤約金額1074.55億元,同比僅增長6.03%。
  • 湧金樓•浙商內部講話丨藍綠雙城曹舟南:「三道紅線」我研究了...
    與會者們想知道,在房地產行業的重大變革期,在房地產行業裡浸淫了十幾年的」老兵「曹舟南、離開綠城另起爐灶成為創業「新兵」的曹舟南,是如何判斷行業未來走勢的?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藍綠雙城能超越現有邏輯,創出新的商業模式嗎?善於發現行業藍海的曹舟南,他的創業公司又發現了哪些新賽道、新藍海? 我猜,你也很想知道。
  • 萬科11月銷售額按年增長5.5% 年內財務踩1紅線總負債1.5萬億
    據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近日,萬科企業獲新加坡政府投資有限公司在場內增持54.91萬股,涉資約1440.77萬港元。於12月16日,GIC在場內以每股均價26.2388港元增持54.91萬股萬科企業股份,涉資約1440.8萬港元。增持後,GICPrivateLimited最新持股數目為208,404,297股,持股比例由10.98%上升至11.01%。
  • 腳踩三道紅線、金融暴雷、資金鍊緊張…拿什麼拯救綠地?
    腳踩「三道紅線」、金融產品頻頻暴雷、資金鍊緊張……今年以來綠地集團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逐漸籠罩在陰霾之下。 風財訊將從綠地金融業務、地產業務、財務狀況等方面,深度剖析綠地帝國實況。
  • 「三道紅線」終結地產金融紅利:房企鯉魚跳龍門已基本不可能
    房企融資新規的醞釀時間近兩年,內容尚未正式發布,但其已被市場解讀為「三道紅線」,即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現金短債比不小於1。房企融資新規的提法首次出現時正是上市房企密集召開中期業績會的時段,儘管一些房企管理層表示,「細則沒有出臺」「尚未看到正式文件」,但仍將財務指標與「三道紅線」對標。有上市房企管理層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公司並未參加座談會,但「三道紅線」在業內流傳後,公司內部就要求今年各項財務指標按照「紅線」的要求控制,「還沒聽說如果不能在一定時間內達標會面臨怎樣的處罰」。
  • 融信中國11月銷售額按年增長10% 年內毛利率走弱財務踩1紅線
    不過物業尚未做整體移交,融信員工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在原址辦公。此外,融信計劃在2021年三季度搬遷至位於上海七寶附近的融信·上坤中心辦公。在本次座談會中,監管部門首次提出了「三道紅線」的管理理念,意在對房地產企業的融資進行進一步的標準化管理,在預防行業系統性風險的同時,為「房住不炒」的管理目標搭建有效的落地路徑。
  • 三道紅線終結房地產「三高」:房企拼規模速度時日終結
    工作上的微妙變化源於市場一則傳言——監管部門將出臺「3、4、5」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即為房企負債設置三道紅線;根據觸線情況將主要試點房企分成4檔管理;每降低一檔,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上限增加5%。基於三道紅線的指標,監管層將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四擋。
  • 朱耿洲:「三道紅線」下 房企如何化解融資壓力
    然而,國家調控「三道紅線」、」四檔管理」房企融資新規出臺,又整體從嚴控制了房企高槓桿風險。整體而言,2020年房地產市場形勢複雜,房企經營壓力增大,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呈現震蕩波動。  現階段,各梯度的房企加速分化。有的開展新業務的探索,謀求多元化發展;有的則進入存量市場,這也表示很多中小房產地企業將被市場淘汰。
  • 大唐、領地、上坤們的「三道紅線」危機
    下半年,赴港敲鐘的房企漸多,但不知杆友是否也有此感覺,雖然頻率比上半年高了,但從股價、認購等各方面表現來看,似乎並不樂觀。今天,槓桿地產想以近期上市港交所的幾家房企為例、三道紅線數據為標準,一窺其發展優劣,也是赴港上市中小房企生存情況的縮影。
  • 金地集團:11月銷售明顯回落 「三道紅線」兩條接近觸線
    2020年截至三季度末,金地集團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比分別為69.91%、66.99%、1.09倍,均達到「三道紅線」監管要求。不過,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現金短債比這兩個指標均已接近「不得大於70%」、「不得小於1倍」的監管紅線,這或在較大程度上限制公司未來負債增長。
  • 公司丨新力地產或迎新高管,「三道紅線」考驗規模奇蹟
    原卓越副總裁徐春加盟新力,擔任深莞惠區域董事長;原中銳地產總裁、陳凱華潤時期的下屬胡俊任新力杭州區域總;原華夏幸福產業新城財務副總裁鍾堅成為新力CFO;原旭輝銀盛泰集團副總裁趙洵擔任新力集團人力負責人一職;原深莞惠區域總經理薛金江上調集團;原融信廣州城市總吳昊成為新力廣州總。
  • 喆安視角|「三道紅線」下,房企何去何從?
    雖然監管層多次強調「房住不炒」的紅線不變,但地產行業供給端的寬鬆讓大多數企業明顯活過來了。2「三道紅線」出臺,房企從「活過來」到「活下去」「三道紅線」簡言之即「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在三道紅線壓力之下富力地產臨近歲末祭出大招
    "六折受讓77個酒店資產,富力是不虧的。"三年後再回味這句話,李思廉或許有不同的感受。"三道紅線"壓力之下,富力臨近歲末祭出大招,員工全款買房最低可享受75折。"三道紅線"壓力之下 祭出降負債"組合拳"靠舊改起家的富力在2017年迎來高光時刻。不僅跟萬達的資產交易廣受關注,當年公司銷售額更是同比增長35%,達到818.6億元。期內淨利潤亦錄得新高,大幅增加204%至人民幣214.2億元。
  • 「三道紅線」下中小房企融資「生死劫」
    「三道紅線」緊箍咒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央行在2月27日和4月3日兩次宣布降準,國內貨幣環境顯現寬鬆跡象,各地政府對房企融資也推出了一些扶持政策,一季度也因此成為房企融資規模的小高潮。但此後,房企融資環境逐漸縮緊。8月20日,央行和住建部在北京召開的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提出了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讓這一趨勢達到峰值。
  • 「三道紅線」維穩房地產市場!購房者機會來了?
    譬如「房住不炒」、「因城施策」、「三道紅線」、「長租公寓暴雷」等。我們今天著重要提的樓市關鍵詞是「三道紅線」。這「三道紅線」是針對房企當今高負債率而制定的,是監管部門第一次明確了房企舉債的標準。以往收緊房企融資,都是模糊化的,也是有漏洞可鑽的;但是有了這三道明確的紅線標準,漏洞幾乎被徹底堵上。目的是限制高負債率房企融資,逼迫房企降低負債率。
  • 多數規模房企踩中「三道紅線」借新還舊難以持續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凱旋 李未來 北京報導受到「三道紅線」的影響,降低債務規模成為了房企繞不開的話題。房企普遍踩中紅線此前,有關房企有息債務規模年增速將面臨「三道紅線」限制的消息在市場傳得火熱,被稱為是房企債務的「緊箍咒」。《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三道紅線分別是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0倍。若3道紅線全部踩中,房企將被歸類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不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