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5號,也就是大年初一,將上演一部國產地球災難科幻電影:《流浪星球》。
《流浪星球》是由80後導演郭帆執導並參與編劇,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一部國產科幻片。
一說到科幻、災難電影,人們可能會想到美國的《後天》、《2012》、《末日崩塌》,韓國的《釜山行》等;誠然,在影視劇製作水平上,國產電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明顯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Play Video
《流浪地球》預告片,來源豆瓣
《流浪地球》原作是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這部不到300頁的短篇科幻小說自2008年就已經出版,10年之後,終於搬上熒幕。
全球氣候問題將是未來持續關注的焦點,全球變暖引發的自然環境變化越來越明顯:
2008年,我國南方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就與頻繁而強烈的冷空氣活動有關;2009年初,低溫、暴風雪席捲北美和歐洲大部,多地出現嚴寒天氣;2012年1月,歐洲多國出現嚴寒暴雪,僅波蘭就凍死30餘人;2015年11月21日至27日,中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降溫天氣,河北保定、山東濟南等113個監測站的最低氣溫跌破1961年以來11月最低氣溫記錄……
而最近,美國出現的極寒天氣影響了美國三分之二的領土,芝加哥的最低溫度已經比南極很低,航班取消、火車停運、學校停課……在零下50多度的低溫下,人類的生存空間還能有多少呢?
人類智慧還無法和大自然力量抗衡,就拿11月份美國加州的山火來說,持續燒了10多天,幾十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死亡近百人……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面對山火這種自然災害(雖然起火原因據說是電線故障),但損失仍然如此之大,有人質疑為什麼美國不派出海軍空軍軍隊去滅火,因為:
美國在法律中明文規定軍隊的調動權僅僅掌握在聯邦政府手中,而身負救災任務的州政府反而往往沒有資格直接調動軍隊
不管怎樣,自然災害總能給人類造成致命打擊,也預示未來甚至現在,人類務必重視起來,影視劇、文學作品雖然不是真實事件,但也不是空穴來風,做好防範和建立必要的意識,迫在眉睫。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流浪地球》是否能引發國內觀眾的觀影熱潮,票房大賣呢?拭目以待。
圖片視頻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