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極寒天氣」會不會引發國產科幻電影《流浪星球》的觀影熱潮

2020-08-27 快跑馬拉松

2019年2月5號,也就是大年初一,將上演一部國產地球災難科幻電影:《流浪星球》。

《流浪星球》是由80後導演郭帆執導並參與編劇,吳京、李光潔、吳孟達等主演的一部國產科幻片。

一說到科幻、災難電影,人們可能會想到美國的《後天》、《2012》、《末日崩塌》,韓國的《釜山行》等;誠然,在影視劇製作水平上,國產電影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仍然明顯是不爭的事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Play Video

《流浪地球》預告片,來源豆瓣

《流浪地球》原作是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這部不到300頁的短篇科幻小說自2008年就已經出版,10年之後,終於搬上熒幕。

全球氣候問題將是未來持續關注的焦點,全球變暖引發的自然環境變化越來越明顯:

2008年,我國南方大範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就與頻繁而強烈的冷空氣活動有關;2009年初,低溫、暴風雪席捲北美和歐洲大部,多地出現嚴寒天氣;2012年1月,歐洲多國出現嚴寒暴雪,僅波蘭就凍死30餘人;2015年11月21日至27日,中國北方地區出現大範圍降溫天氣,河北保定、山東濟南等113個監測站的最低氣溫跌破1961年以來11月最低氣溫記錄……

而最近,美國出現的極寒天氣影響了美國三分之二的領土,芝加哥的最低溫度已經比南極很低,航班取消、火車停運、學校停課……在零下50多度的低溫下,人類的生存空間還能有多少呢?

人類智慧還無法和大自然力量抗衡,就拿11月份美國加州的山火來說,持續燒了10多天,幾十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死亡近百人……大家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面對山火這種自然災害(雖然起火原因據說是電線故障),但損失仍然如此之大,有人質疑為什麼美國不派出海軍空軍軍隊去滅火,因為:

美國在法律中明文規定軍隊的調動權僅僅掌握在聯邦政府手中,而身負救災任務的州政府反而往往沒有資格直接調動軍隊

不管怎樣,自然災害總能給人類造成致命打擊,也預示未來甚至現在,人類務必重視起來,影視劇、文學作品雖然不是真實事件,但也不是空穴來風,做好防範和建立必要的意識,迫在眉睫。

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流浪地球》是否能引發國內觀眾的觀影熱潮,票房大賣呢?拭目以待。

圖片視頻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最賣座科幻電影,第一名票房超100億人民幣
    科幻類電影一直以來都是最受影迷歡迎的類型片,通過高投入、大製作創作出波瀾壯闊的畫面場景,絢麗震撼的視覺效果,給予觀眾極佳的觀影體驗,從而收穫高口碑和票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漫威宇宙電影的強勢崛起,引發全世界影迷的觀影熱潮。
  • 《流浪地球》:開啟國產科幻電影元年
    》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中國科幻電影由《流浪地球》出發 卡梅隆送祝福              春節檔電影盤點:票房口碑雙豐收 科幻電影迎來大突破              《流浪地球》上映以來熱度不減 對國產科幻電影多一份期待              《流浪地球》奪冠助春節檔電影票房再創新高
  • 《流浪地球》:國產科幻電影的新紀元
    2019年2月5日大年初一,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正式與觀眾見面,首映當日就突破了2億元的票房大關,同時豆瓣評分飆升至8.3分,最終以46.55億的票房躍升為國產電影票房第二(僅次於《戰狼2》)。許多影評人和觀眾將《流浪地球》的上映稱作是中國科幻片元年的開啟,同時也將《流浪地球》稱為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改編自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同名小說,講述了2075年太陽即將毀滅,人類必須通過「流浪地球」計劃逃離太陽系另尋家園的故事。所謂「硬科幻」是指運用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等硬科學為基礎,通過嚴格且專業的計算和推演,描寫新技術和宇宙探索為人類命運與未來帶來改變的科幻作品。
  • 《流浪星球》為什麼會在網上引起那麼多爭議?
    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國人自嘲為什麼我們有那麼多宮廷劇和歷史劇,那是因為我們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編就怎麼編;美國才三百多年歷史如果不搞科幻就沒什麼可寫了。科幻題材一直是我們最弱的一項,上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還是幾十年前。
  • 國產科幻電影的巔峰?還是國產電影的起步?深度解析《流浪地球》
    今天給大家解析一部新近國產最佳科幻電影。反面教材《上海堡壘》科幻電影可謂是好萊塢電影最具盛名的一種電影類型,而我國的科幻電影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去年的一部國產科幻電影可謂是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事業的成就。你不會認為是《上海堡壘》吧?
  • 國產科幻電影還在追趕阿凡達1的路上
    近年來我國的科幻電影發展迅速,像之前上映過的《流浪地球》就曾經引領過一波國產科幻電影觀影熱潮,《流浪地球》現在看來算是國產科幻電影發展史的一個裡程碑,無論是從電影情節,還是電影的特效場面等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這也一度讓我們看到了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希望。
  • 《流浪地球》獲獎、多家投拍《三體》 國產科幻影視作品還需如何...
    央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最近一段時間,國產科幻影視產業頻傳喜訊。在剛剛落幕的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流浪地球》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第二屆科幻影視創投會、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也紛紛啟動影片和創投項目的徵集,為國內科幻影視產業挖掘人才、積聚力量。
  • 《流浪地球》破46億之後,郭帆說中國科幻電影未來在「工業化」
    現在有多少科幻電影受眾?年輕人看科幻電影的原因是什麼? 《流浪地球》的票房達到46.54億,各類問題之外起碼給業界了一個提示。「不同於青春、懸疑、喜劇,科幻電影有更高的天花板。如果對比好萊塢的話,我覺得某種意義上,它(《流浪地球》)是像《星球大戰》,讓國內整個科幻電影製作成本快速提升,出現更多高質量的電影。」
  • 《星際穿越》引發觀影熱潮
    本報訊(記者 楊麗萍)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經典科幻燒腦巨製《星際穿越》自8月2日重映以來,在國內掀起了巨大的觀影熱潮,成為中國影院復工後的現象級之作。同時影片還引發了一大波觀影情懷,看過的觀眾表示「在大銀幕上彌補了當年沒在影院觀看的遺憾」「時隔多年仍然震撼不已」「淚奔在影院」,紛紛獻上高度好評。
  • 一批美國科幻電影國內重映,一遍又一遍,中國人的科幻情節有多深
    其中包括《阿凡達》、《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以及《復仇者聯盟》等經典電影。從電影名可以看出,好萊塢選擇重映的電影都是經典的科幻片,選擇這些電影重新上映,一來可以讓沒去電影大屏幕領略過的觀眾感受一下,二來實在是中國影迷有著很深的科幻情節。畢竟科幻電影能夠給觀眾帶了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這些商業電影觀影感也是一流,還能讓人有著無限的暢想,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 2016,國產科幻電影突圍年?
    一部含笑含淚的科幻大片12月4日登陸地球!又將掀起一場國產科幻狂潮!本期《楊瑩的電影時光》,帶你一起解密國產科幻大作,就在今晚10:40娛樂生活頻道。說起國產科幻電影,相信很多觀眾會質疑,「中國人會拍科幻片嗎?」2015年,隨著以《不可思異》、《長城》、《三體》等一系列電影的開拍和上映,你會發現,中國影人從拍歷史開始拍未來了,「科幻片」成為大家爭先嘗試的領域。
  • 流浪地球,出發!開啟國產科幻新紀元
    「國產科幻」、「吳京」、「劉慈欣」等等關鍵詞,都能在影視圈與科幻圈裡激起不小的浪花。在新春賀歲檔一眾喜劇電影中逐鹿的科幻電影,它的問世有什麼意義?它對國產影業的影響有多大?且讓我們細細梳理。 首先來看看《流浪地球》的背景吧。
  • 《流浪地球》:可能是國產電影史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大片」
    票房上,這類影片也很大程度得依靠有組織觀影或者贈票,比如組織中小學生、軍警消防官兵們包場去看……我小時候就在學校組織下看過好幾部,看完還得寫觀後感。另外,「科幻」題材,也是過去的國產大片不太敢碰的一個類型,在「廣電時代」以前,創作環境比較自由的九十年代,倒是出過一些小格局的科幻片,但那些也只是和「科幻」相關,和「大片」就不沾邊了。
  • 盤點《流浪地球》大火前後的那些科幻奇幻電影小說
    吳京主演的《流浪地球》票房大火,也創造了國產科幻的高峰。在《流浪地球》前後,還有哪些具有科幻奇幻色彩的電影小說呢?一起來看看。《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流浪地球》的熱映被認為寓意著中國科幻元年的到來,吳京則包攬內地電影票房前兩位的主演,而電影中展現的末日感、地下城、點燃木星等元素也被人津津樂道,隨之而來的疫情更加讓人回憶起其中的氛圍
  • 《流浪地球》讓中國科幻抬頭,我們離美國科幻還有多遠?
    在這個假期裡,除了大年三十早上的《復聯4》預告,最讓院長激動的應該算是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了。眾所周知,科幻類電影一直是國產電影的一個短板,但國內以劉慈欣為代表的科幻類小說《三體》卻是世界級別。所以說問題不是沒有好本子,而是沒有好機會。這次大劉的《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原來上映於1938年……
    此後隨著好萊塢製片廠制度的出現,美國科幻片製作迅速發展。20世紀70年代前後,航空技術競賽、成功登月等技術發展使人們對科幻電影興趣倍增,諸多裡程碑式的影片如探索宇宙的《2001太空漫遊》、幻想與外星人接觸的《星球大戰》和《E.T.外星人》均在這個階段誕生。這一階段不僅出現了現代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也激發了一大批新生代科幻題材導演的靈感。
  • 《流浪地球》之後,中國的科幻電影走向何方
    時隔兩年,《流浪地球2》已經被導演郭帆提上日程,而第二個《流浪地球》卻遲遲沒有出現……科幻熱:政策、資本、大導演都來了…2020年12月的南京牛首山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科幻人」,這其中有韓松這樣的科幻作家,也有各種帶著作品來的科幻電影人。《流浪地球》給予中國電影的衝擊和改變依然在持續。
  • 中國科幻電影新元年
    在電影中,「流浪地球計劃」預計耗費2500年,需要100代人共同努力,而且不知道結果如何。不過國產科幻電影的命運,應該不必如此艱辛曲折。科幻電影拯救了2019年春節檔2019年春節檔開始之前,人們一定不會想到,科幻電影竟會成為拯救春節檔的白衣騎士。
  • 劉慈欣大讚《流浪地球》電影:難以置信的中國科幻大片
    由於有「大劉」的原著背書,預告特效也不五毛,不少網友將其稱為「國產第一科幻大片」,相當期待。今日,剛剛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劉慈欣發表了他的看法,將其碰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劉慈欣表示:「一時間很難相信這是中國科幻大片的第一次嘗試,即使以美國科幻電影的標準,在各方面也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 流浪地球票房預測分析,流浪地球票房能超戰狼嗎?
    因為第二個層面的優勢,近年來不少國外科幻大片把製作放在了中國,中外合作為國產科幻大片的誕生,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流浪地球看慣了好萊塢大片裡千瘡百孔的紐約、洛杉磯,再看《流浪地球》裡在極寒天氣下蕭條的北京、上海、杭州——其中所能呈現出來「末世感」,確實給觀眾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尤其是劇中幾次出現的流行元素,海草舞以及「北京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讓觀眾會心一笑的同時,從中也能品味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幽默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