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師簡介

2021-02-19 曼殊經舍

1419年(明成祖永樂十七年)藏曆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師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於是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克主傑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本名羅桑扎巴(善慧稱吉祥),這是受沙彌戒時的名稱。由於誕生於"宗喀",為示尊重,人們以地名尊稱大師為"宗喀巴"。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10月10日,生於宗喀的一個佛教家庭,父親是蒙古族,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達魯花赤daruqaci蒙古語"長官、長"之意,魯崩格 ),母親是藏族,名叫馨茂阿卻,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宗喀巴大師出生於青海湟中縣,他的出生地藏語叫做"宗喀",所以稱他為宗喀巴,意為在宗喀出生的人,宗喀巴法名為羅桑札巴,意為善慧。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就是黃教的創始人。傳說羅桑札巴為文殊菩薩轉世,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藏曆火雞年)十月二十五日誕生。青海的僧俗大眾尊稱他為傑仁波且,意為寶貝法王。他的父親名叫魯本格,是元朝末年兼管當地軍民政務和地方官員--達魯花赤,母尊名為星薩阿切,生有子女六人,宗喀巴排行第四。  宗喀巴3歲時,第四世活佛若白多傑受元順帝召請進京途中路過青海,宗喀巴的父親就帶著他到夏宗寺和若白多傑活佛相見,若白多傑給宗喀巴灌頂加持,授了近事戒。宗喀巴7歲時,被家人送到夏瓊寺,當時這是一座噶當派的寺院,取密宗名為端月多傑,後又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札巴。宗喀巴在這裡學習了9年佛法,在佛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進一步控求佛法,他16歲時離開夏瓊寺前往西藏求學佛法,拜各教派高僧為師,吸取各家之長,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項諸法了如指掌。他經常給別人講經說法,當時他已經能講17部經典,包括大乘顯宗各派的代表著作,而且不會發生混亂和遺漏。人們對此非常欽佩,認為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達到的,宗喀巴的聲望也隨之越來越高。  宗喀巴三歲時,正值法王迦瑪巴遊戲金剛,授給他近事戒,賜號慶喜藏。這一年,附近有位名喇嘛敦珠仁欽,施捨給他父親好多馬羊等財物,請求把這小孩送給他,得到應允。從此直至入藏以前,他依止敦珠仁欽,學了很多經論,並且受了密教的灌頂,他的密號叫不空金剛。七歲時,依敦珠仁欽受沙彌戒。為了進一步深造,十六歲時(1372)他辭別敦珠仁欽前往西藏。十七歲到達拉薩東面的止公山林,在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座前聽受大乘發心儀軌、大印五法、拿熱六法等教法。以後又到拉薩西面的極樂寺,從吉祥獅子和善滿聽聞經論。又奉功德海和烏錦巴為正副阿闍黎學習《現觀莊嚴論》。又依曼殊寶聽受《大乘莊嚴論》等及彌勒菩薩所造諸論。  這樣幾年之內學習了好多顯密經論。十九歲在那塘時,學習《現觀莊嚴論》;由於論中多引《俱舍》原文,比較難懂,因此又發心學《俱舍》。在那裡他又從義賢譯師聽受意樂賢的《俱舍釋》。第二年夏天他又到澤欽請慶喜祥講《現觀莊嚴論》。慶喜祥又介紹他到仁達巴那裡聽聞《俱舍》和《入中論》。仁達巴的學問修持都極好,因此成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師長。那年秋季,又從大譯師菩提頂受學《集論》。冬天從慧明律師聽受《毗奈耶根本經》及其《釋論》。二十二歲時仁達巴為他講《集論》、《入中論》。那年秋後閉關專修,兼閱經論,  對於法稱的理論,生起了無限的信心。二十四歲那年的春天,他到那塘,聽受高僧義賢講授所著《釋量論》的注釋。夏季,他在那塘立《釋量》、《集論》、《俱舍》、戒律四部之宗,同時受學許多密法。秋間在藹寺從空賢學詩詞,同時從那塘住持慶喜幢受得中觀宗重要經論的傳承。當時西藏中觀宗諸論傳承的人很少,由於宗喀巴得到傳承,加以宣揚,後來受到中觀宗諸論傳承的人就很多了。以上僅僅是把他所學的經論略舉幾個例子,實際所學決不限於這些。大概藏中所有經論,他沒有不聽到講授或受到傳承或接觸過的。  據克珠傑所著《宗喀巴大師密傳》中記載:年少的喇嘛鄔瑪巴,在一次放牧時,從心中發出"阿惹巴扎那"文殊菩薩心咒的嗡嗡之聲,同時發生一股強大的力量,使他全身汗毛豎起,幾乎到了心不能把持的程度。由於他有殊勝的因緣經常和文殊菩薩見面,於是向文殊菩薩詢問宗喀巴大師前後生的故事,文殊菩薩告訴他:"往昔釋迦牟尼佛住世時,宗喀巴在印度誕生為婆羅門之子。當時他見到了信解智菩薩,菩薩非常喜歡他,從此宗喀巴做了菩薩的侍從,從而聽受了許多教法。菩薩領他到釋迦牟尼佛的座前禮拜時,宗喀巴生起菩提心,他用一串純潔無垢的白晶寶珠供於佛前。由此而播下通達智慧的種子。"  藏傳佛教發展到宗喀巴生活的時代,勢力強大的噶舉、薩迦等教派,在佛教戒律、本質方面均有頹敗之勢、在政治上的爭鬥成了佛教上層勢力的主導,這樣直接導致了各教到這些現象後,極為痛心,於是他決心對宗教進行改革。宗喀巴在他38歲時,改戴黃色桃形僧帽,表示他區別於其他教派,不同於那些敗壞戒律的修行者,決心繼承和尊守印度大師釋迦室利所規定的戒律。他的號召和行動,得到帕竹地方政權的積極支持,也受到了廣大僧俗的熱情歡迎。  宗喀巴大師刻苦學習,經過長期的苦學精修,創建了一整套佛學體系,其重要論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無上瑜伽修法就是其思想體系的總結,也是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基礎。"格魯"意為"善規"。因為宗喀巴大師戴黃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稱格魯派為"黃帽派"、"黃教"。宗喀巴大師強調修行次第,要先顯後密,顯密並重,"提倡苦行",僧人不結婚,戒殺生,禁飲酒,斷絕世俗交往等等。  1409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創建甘丹寺,擔任首位法臺。1416年,其弟子絳央卻傑興建哲蚌寺。1418年-1419年,其弟子絳欽卻傑利用從明朝帶回的大批賞賜物修建了色拉寺。甘丹、哲蚌、色拉三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成為後來格魯派六大叢林的中心寺院。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

雖是育養諸佛之佛父,

現佛子相無量世界中,

奉持佛法發心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前世曾在自在頂佛前,

發大心時佛與眾佛子,

譽為大勇士之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為傳見行純真之法流,

敬獻水晶念珠給佛祖,

回賜法螺授記真實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智見純真遠離常斷邊,

止觀純真消除沉昏暗,

行為純真嚴奉佛教誡,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廣學多聞成為善知識,

所學結合見行是賢者,

一切回向眾利善德著,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了不了義並行而不悖,

視為同一人之修行訓,

心無偏執罪過自消失,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教法宣講學習三藏義,

證法身心實踐三學行,

學問斷悟成就均出色,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外具聲聞戒風心和善,

內修生圓瑜伽悟境深,

顯密二道結合互為用,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因乘之中所示性空理,

果乘方便為用大樂智,

雙合運用八萬法精華,

善慧勝王善教願昌盛。

三士之道護法神總主,

速效怙主毗沙閻羅等,

無數守誓護法施威力,

促使善慧勝王教昌盛。

但願善德法師長住世,

賢慧持法之士遍大地,

助教施主安樂財運旺,

善慧勝王善教得昌盛。


格魯善教昌盛願辭

請大家發菩提心諦聽!

    這次我要講的是格魯善教昌盛願辭,這個明白了,你就懂得什麼叫格魯善教。格魯善教的創始人是宗喀巴大師,大家要明白宗喀巴大師是什麼樣的人物、什麼樣的大師。第五世嘉瓦仁波切曾經說過,在藏區以前的大成就者全部加起來才比得上宗喀巴大師,一個一個誰都不如宗喀巴大師。有些大成就者成就方面不如宗喀巴大師,有些大成就者講經說法方面不如宗喀巴大師,有些大成就者辯經方面不如宗喀巴大師,有些大成就者培養弟子方面不如宗喀巴大師,所以說整個藏區的大成就者全部加起來才比得上宗喀巴大師,任何單個人誰都不如宗喀巴大師。

    宗喀巴大師有十六個無與倫比的功德。

    第一個無與倫比是化界無與倫比。

    宗喀巴大師是哪一個佛菩薩的化身?經文裡面有不同的授記,密宗的根本續裡面也有不同的授記。經文的經和續是佛親口講的教法。經是顯宗的法門,續是密宗的法門,明白了經、續、論,佛法就圓滿地明白了。釋迦牟尼佛授記宗喀巴大師的時候,經和續裡面有很多不同的授記,比如說,《文殊根本續》裡面授記宗喀巴大師是文殊師利的化身。《金剛手根本續》裡面授記宗喀巴大師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還有一些經文裡面授記宗喀巴大師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宗喀巴大師祈請文》裡面,「無緣悲藏觀自在」,說的是宗喀巴大師是觀音菩薩的化身;「無垢智王微妙音」,說的是宗喀巴大師就是妙音,就是文殊菩薩;「盡摧魔軍秘密主」,秘密主是金剛手,宗喀巴大師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雪域智嚴宗喀巴,洛桑札華前祈禱」。觀音是諸佛如來的慈悲化身,金剛手是諸佛如來的能力化身,文殊是諸佛如來的智慧化身,宗喀巴大師就是三怙主的化身。三怙主就是觀音、文殊、金剛手。也有些經文裡面授記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宗喀巴大師是阿彌陀佛的化身,甚至釋迦牟尼佛授記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宗喀巴大師是釋迦牟尼佛自己的化身,有這種,不矛盾。因為宗喀巴大師是諸佛如來的化身,這是化界無與倫比。曾經就出現了很多大成就者,但是沒有一個大成就者是諸佛如來的化身,可能有阿彌陀佛的化身,有觀音的化身,有不動如來佛的化身等等。但是諸佛如來的化身只有宗喀巴大師,所以說化界無與倫比是第一個無與倫比。

    第二個無與倫比是授記無與倫比。

    釋迦牟尼佛曾經在經文當中,密宗的根本續裡面授記了很多很多大師,但是每個大師的授記不一樣。授記宗喀巴大師的時候,「未來行持諸佛佛業,諸佛如來之事業」,這種授記只有宗喀巴大師才有,其他任何大成就者都沒有。還有佛陀授記宗喀巴大師的時候,宗喀巴大師就是第二佛陀,其他任何大成就者都沒有提到第二佛陀。無著、龍樹菩薩授記的時候,同樣沒有被授記第二佛陀,唯獨宗喀巴大師授記的是第二佛陀。

    「行持諸佛之佛業」,佛的事業,《文殊根本續》裡面就這樣說:

世間我涅槃,地上成虛空,

汝現異生相,行諸佛所行,

彼時雪山中,有歡喜蘭若。

    這是佛陀給宗喀巴大師授記的詞語。釋迦牟尼佛當時面對著文殊菩薩說,世間我涅槃,地上成虛空。大地上面啊,大乘的法門虛空了,不存在了,幾乎不存在的時候,出現誰呢?「汝現異生相」,「汝」指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你會變成比丘的相,變成一個大比丘,這個大比丘行持諸佛所行。佛的行有很多,大概有十二個行,誕生是其中一個行。佛誕生與其他人誕生絕對不一樣,佛誕生的時候會出現菩提樹,宗喀巴大師誕生的時候也有菩提樹,其他任何大師誕生的時候都沒有菩提樹。還有出家的行、成佛的行、轉法輪的行、涅槃的行等等十二個跟佛陀一樣的行,有這種佛行的只有宗喀巴大師,其他的人都沒有。「行諸佛所行,彼時雪山中」,「雪山中」指的是藏地。「有歡喜蘭若」,「歡喜」是甘丹,「蘭若」是寺院的名字,翻譯過來就是甘丹寺 ( 宗喀巴大師創建的寺院 ),就是到那時候藏區有甘丹寺,連宗喀巴大師所建的寺院的名字都授記得非常清楚。

複印的法本請回去,可以先保存,何時可以看呢,現在引用上師供講義裡的一段話,希望大家清楚道理,以後自己決定如何按次第修學,

這是灌頂後《上師供》念過五百遍,《五字真言》念過一千遍後,可以請《大威德》,《大威德》念過一、二年後,可以聽生起次第的內容。什麼生起次第?《大威德》儀軌的法報化三身生起;什麼圓成次第?法報化三身圓滿成就的是圓成次第。生起次第有兩本,有略本,

有廣本。生死中陰勝者三身得。我們灌頂之後,自己成了不動金剛。《上師供》、《五字真言》修夠了,修《大威德儀軌》。把儀軌背熟,每天至少二次,一般一天四次儀軌不動搖。現在生起法報化三身。先修法身觀,而後通常五輪,不共五輪,曼茶那,童真文殊,現大威德,這是最初次第現起,請本尊來合成一體。合起一體,再灌頂,自成本尊,最後修八身,修八門勝觀,臨死時法身成就。在這個法中,要把世間上的一切法,心裡想、口裡說、行為做的通常顯現垢染悉清淨。把世間上的一切放下全部清淨,都不去想,不去說,不去做。

聖身顯現升起求加持。時時刻刻不忘記修《五字真言》,一天到晚是嗡啊亞巴雜那的…,我是童真文殊。修《上師供》的嗡啊亞巴雜那的的所馬底格底西底班扎阿底扎那阿底者底古班都,我是宗喀巴大師。修《大威德》的嗡雅馬達迦吽呸,我是大威德本尊來合成一體,本尊就是空。象念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佛,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彼佛壽命無量無邊,無量阿僧抵劫,他的化身佛,能接引我們到極樂世界中去。他發的四十八大願,完完全全是大悲心,想盡各種方法度眾生,往生極樂世界,了生死,得解脫,究竟成佛,因此我們應該象念佛一樣。不管別人同我講什麼,我都念咒子,人家問我什麼,我都說南無阿彌陀佛,人家再問我什麼,我還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心念,不要去講閒話空過。

聖身顯現,念佛的,我就是阿彌陀佛。念五字真言方我就是真童文殊。念大威德,我就是本尊,這是法報身三身的生起次第。

下面是圓成次第,初聽的人不能聽,要有一定基礎才能聽。生起次第略的,廣的都聽過了,經過幾次聽後,才能聽第一,第二卷,有了法報化三身,現起了,可以聽圓成次第第三卷。四、五卷不公開講,一個一個地傳,所以這個法很不容易,看你修到什麼程度,才能傳。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難得今亦得,佛法難聞今亦聞,善知識難遇今亦遇。無上正法今天能得到,今生不能空過,今生要明心見性,見到本心,基礎有了,才能圓滿成就。

相關焦點

  • 阿旺上師:看了宗喀巴大師的十九本著作,你就能明白宗喀巴大師就是佛
    阿旺嘉措金剛上師:    五、融入    念完了以後,觀想自己身體的中間有一條粗一點的中脈,宗喀巴大師兩大弟子融入宗喀巴大師的身體裡面,宗喀巴大師變得越來越小,變成一寸大小時從頭頂沿著中脈降下,觀想自己的心變成八瓣蓮花,蓮花上平鋪著一個月輪,宗喀巴大師端坐在月輪上,八瓣蓮花收合,師佛心合為一體,無二無別。
  • 燃燈節,紀念偉大的宗喀巴大師
    1419年,宗喀巴大師在甘丹寺示現涅槃,圓滿善逝。49天後,甘丹寺的弟子第一次燃起了清靜的酥油燈,紀念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據說當時天空頻頻降下五彩繽紛的花朵,時而傳來微妙悅耳的天樂,潔白的雪花從空中降落,寺院上方出現潔白色的光柱和五彩霞光,蔚為壯觀。
  • 宗喀巴大師祈請文(米則瑪)
    宗喀巴大師十二羅生門自創辦以來,發布了不少關於藏傳佛教格魯巴開派祖師宗喀巴的節目,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以至尊文殊師利菩薩之化身
  • 宗喀巴大師的功德 —— 勤修功德
    這並非僅對受戒的恣態而言,而是因為宗喀巴大師從受戒以來,對於比丘制戒的所有極細小的開、遮在內的制規,他都如守護自己的眼珠一般精勤守護,直至晚年。在《宗喀巴傳嘉言集》等書中說:至尊宗喀巴大師的修持次序是:從剛過午夜起,大師修密集自入廣法後,繼修五次第很長時間。又從天明起直至太陽出時,修能怖金剛二次第廣修法。
  • 《宗喀巴大師全傳》音頻連載 No.35| - 「創立祈願大法會」
    洛札大成就者看見在宗喀巴大師頭頂和雙肩上坐著彌勒佛、文殊菩薩和妙音菩薩。二驅魔神是,大威德金剛和大勢至大輪。七根本金剛弟子,在跟隨宗喀巴大師到幽靜山谷修煉的八大弟子中華丹桑布去世,是否是其餘七人呢?待考。還是在十二月二十九日這天,出現了一個明顯的障礙徵兆,宗喀巴大師在坐墊上正襟危坐專心修煉,為其經懺的弟子們也圍坐在他身邊,全身心進行修誦。
  • 西藏燃燈節緬懷宗喀巴大師 大昭寺內鑼號齊鳴
    西藏燃燈節緬懷宗喀巴大師 大昭寺內鑼號齊鳴 2011-12-21 06:41:00     作者: 白少波
  • 《宗喀巴大師全傳》音頻連載 No.11| - 「主攻密宗」
    當時,薩迦寺東殿有一位年邁的格西,他對秘訣有很高的造詣,仁達瓦大師對那位格西和弟子宗喀巴說:「取得秘訣後進行修煉,對疾病有好處。」宗喀巴大師從格西手中學得秘訣,到東殿仁欽岡後面的山寺,一直念修陰性「哈」字,心腦疾患徹底痊癒,貴體康復。
  • 燃燈節丨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600周年
    宗喀巴大師是觀世音、大勢至和文殊三大菩薩之化身。在法會開始前,眾僧念誦《悲願頌》,也稱《宗喀巴大師贊》,感恩上師引領而皈依佛門之功德,這裡特指感恩宗喀巴大師的恩德。大師具足 「悲、智、力」 圓滿三大功德,即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和大勢至菩薩的「大力」。
  • 宗喀巴大師和布穀鳥的故事……丨晚點說 Vol.139
    今天的節目,我們先說一個和宗喀巴大師有關的故事……聽丨見丨西丨藏點擊播放器收聽節目一日,宗喀巴大師在甘丹寺亭臺靜思渡步,忽然聽見寺院上空傳來陣陣布穀鳥叫聲,空曠的山谷讓布穀鳥的啼鳴聲顯得格外清脆。大師抬頭仰望,看著布穀鳥的身影,他突然想起了遠在幾千公裡之外的故鄉——貢本,也就是如今的聖地塔爾寺。
  • 宗喀巴大師一生13件事跡(帶漫畫)
    大師的誕生地:青海湟中縣,他的出生地藏語叫做「宗喀」,所以我們尊稱他為宗喀巴。在這塊神秘寧靜的土地,是地球心臟的自然堡壘,更是人間的淨土!大師的誕生: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大師的母親十月懷胎漸漸滿足。在元順帝至正十七年(歲次丁酉 1357年),十月二十五日那天晚上,大師的母親醒來不久,就安然誕生了大師,剛降誕的大師,顯得非常安詳。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之四十六:宗喀巴大師德風瑣記
    《宗喀巴大師傳》中所出宗師德風瑣記:一、大師童年時代,確離開了幼童所有惡習,很自然地沒有嬉戲放逸之行為;他對眾說話,是很和雅,沒有嗔心和怒氣;常以助人為樂,對來乞求者從不吝嗇,特別是對無依無救的人們更為慈悲憐憫,而誠摯地和他們談話。二、宗喀巴從幼即受上師頓珠仁欽護養教育,直到十六歲時,備一切資具鼓勵宗喀巴進藏求學深造。
  • 藏傳佛教三傑,蓮花生、阿底峽和宗喀巴
    蓮花生大師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身、口、意三密的化身,藏傳佛教實際的開創者與奠基人,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創始人,對藏傳佛教的建立以及後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為藏傳佛教各宗派所尊崇。他不僅為僧侶們所熟知,同時也為普通藏民們所知曉,在西藏各處流傳著大量有關大師的唐卡、雕塑和故事。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之四十八:克主•瑪尾利瑪格勒伯桑大師(克主傑)的歷史(3/3)
    又有一次,克王傑對於甚深正見及生圓二次極細難義,生起疑惑,想到如果我的宗喀巴大師住世,我當啟問,現在沒有能為我作此決疑的問處。這樣想後,他供曼遮妙供而祈禱宗喀巴大師。得見宗喀巴大師坐於有很多天子抬託的諸寶莊嚴之金座上,來到面前,吩咐道:「我的顯密兩種道次第,是代表我的遺囑,應以此諸著為主要而閱讀。」復就克主傑所有對正見及生圓二次生疑之處,詳為解說,並賜以加持灌頂。
  • 宗喀巴大師一生13件事跡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大師的母親十月懷胎漸漸滿足。在元順帝至正十七年(歲次丁酉,一三五七),十月二十五日那天晚上,大師的母親醒來不久,就安然誕生了大師,剛降誕的大師,顯得非常安詳。這時,東方已現魚肚白,金星正高掛在天空,閃閃晃耀。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之四十八:克主•瑪尾利瑪格勒伯桑大師(克主傑)的歷史(2/3)
    此後,克主傑對宗喀巴大師生起堅固不變的信心,他在大師座前,聽受了一切經論的心要為諸佛菩薩所趣入的唯一大道——《菩提道次第講義耳傳教授
  • 船歌魚水餃首席產品官王桂雲大師簡介
    原標題:船歌魚水餃首席產品官王桂雲大師簡介  王桂雲,女,1963年4月出生,國寶級面點大師,山東面點大王第二代傳人,38年專注於面點的研究與製作,始創船歌墨魚水餃、船歌黃花魚水餃,2017年代表中國面點走進聯合國總部,2018年攜船歌魚水餃登上《舌尖3》。
  • 永嘉大師的「證道歌」,全部佛法都在裡面
    唐代六祖慧能的弟子——永嘉大師,這和尚年紀很輕,不過,他先學天台宗的大止觀,看了維摩經而大徹大悟。後來見六祖之後,作了一首證道歌,全部的佛法都包括在裡面。永嘉大師原來是學天台修止觀的。自己修止觀,自己悟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