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及應用

2021-02-19 初中作文大全

一、三角形外角的概念及特徵

如圖1,像∠ACD那樣,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條邊延長線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圖1

外角特徵:

(1)頂點在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上,如∠ACD的頂點C是△ABC的一個頂點;

(2)一條邊是三角形的一邊,如∠ACD的一條邊AC正好是△ABC的一條邊;

(3)另一條邊是三角形某條邊的延長線如∠ACD的邊CD是△ABC的BC邊的延長線。

二、性質

1、三角形的外角與它相鄰的內角互補。

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三、應用

1、求角的度數

例1、一個三角形的兩個內角分別是55°和65°,這個三角形的外角不可能是(    )

A. 115°

B. 120°

C. 125°

D. 130°

解析:如圖2,∠A的外角為:180°=125°。

∠B的外角為:180°-65°=115°

∠ACB的外角為:55°+65°=120°

所以選D。

圖2

 

例2、如圖3,AB//CD,∠B=23°,∠D=42°,則∠E=(    )

A. 23°

B. 42°

C. 65°

D. 19°

圖3

解析:延長BE交CD於F

因為AB//CD

所以∠1=∠B=23°

∠BED是△EDF的外角

則∠BED=∠1+∠D=23°+42°=65°

故選C。

例3、如圖4,AB=AC,∠BAD=,且AE=AD,則∠EDC=(    )

A. 

B. 

C. 

D. 

圖4

解析:設∠EDC=x°

因為∠ADC是△ABD的外角

所以∠ADC=∠ABC+∠BAD

即∠ADE+x=∠ABC+ (1)

因為AB=AC,AD=AE

所以∠B=∠C,∠ADE=∠AED

而∠AED是△DEC的外角

所以∠AED=∠EDC+∠C

即∠AED=x+∠C (2)

將(2)代入(1)得:

所以

所以選A。

2、判定三角形的形狀

例4、已知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小於與它相鄰的內角,那麼這個三角形是(    )

A. 銳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鈍角三角形

D. 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解析:如圖5,在三角形ABC中,∠BAC的外角∠CAD<∠BAC

而∠CAD+∠BAC=180°

即:∠CAD=180°-∠BAC

所以180°-∠BAC<∠BAC

所以∠BAC>90°

故選C

圖5

3、證明兩角相等

例5、如圖6,在△ABC中,AB=AC,D、E分別在BC、AC邊上,且∠ADE=∠B,AD=DE。求證:△ADB≌△DEC。

圖6

分析:因為∠ADC是△ADB的外角

所以∠ADC=∠B+∠BAD

而∠ADE=∠B,∠ADC=∠ADE+∠CDE

所以∠ADE+∠CDE=∠ADE+∠BAD

因此∠BAD=∠CDE

又AB=AC,可得∠B=∠C

而AD=DE

所以△ADB≌△DEC

例6、在等邊三角形中,P為BC上一點,D為AC上一點,且∠APD=60°,BP=1,,則△ABC的邊長為(    )

A. 3

B. 4

C. 5

D. 6

圖7

分析:因為△ABC為等邊三角形,所以∠B=∠C=60°

又因為∠APC是△ABP的外角

所以∠APC=∠B+∠BAP

而∠B=∠APD=60°

所以∠BAP=∠CPD

又∠B=∠C,所以△ABP∽△PCD

所以

設△ABC邊長為x,則

解得x=3

故選A

4、證明角度不等關係

例7、已知:如圖8,在△ABC中,D是三角形內一點,求證:∠BDC>∠BAC。

圖8

證明:延長BD交AC於E

在△ABE中,∠BEC>∠A

在△CDE中,∠BDC>∠BEC

所以∠BDC>∠A

 

例8、已知:如圖9,在△ABC中,∠BAC=90°,AD⊥BC於D,E是AD上一點,求證:∠DEC>∠ABC。

圖9

證明:因為∠BAC=90°

所以∠BAD+∠DAC=90°

又因為AD⊥BC

所以∠ADB=90°

所以∠ABC+∠BAD=90°

所以∠ABC=∠DAC

又因為∠DEC是△AEC外角

所以∠DEC>∠DAC

所以∠DEC>∠ABC

5、證明角度的和差關係

例9、如圖10,已知:在△ABC中,AB>AC,∠AEF=∠AFE,延長EF與BC的延長線交於G,求證:

圖10

證明:因為∠AEF=∠B+∠G

又因為∠AEF=∠AFE,∠AFE=∠GFC

所以∠AEF=∠GFC

所以∠GFC=∠B+∠G                              ①

又因為∠ACB=∠GFC+∠G                      ②

①+②得:∠ACB=∠B+2∠G

所以

 

例10、如圖11,求證:∠A+∠B+∠C+∠D+∠E=180°。

圖11

證明:如圖11,∠1=∠C+∠D,∠2=∠A+∠E

而∠1+∠2+∠B=180°

所以∠A+∠B+∠C+∠D+∠E=180°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裡了!
    求證:∠ADC+∠B=180 (3)作角平分線的垂線構造等腰三角形如下左圖所示,從角的一邊OB上的一點E作角平分線OC的垂線EF,使之與角的另一邊OA相交,則截得一個等腰三角形(△OEF),垂足為底邊上的中點D,該角平分線又成為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以利用中位線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
  • 2.三角形的內角和與外角和
  • 初中數學: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知識點都在這裡了!
    求證:∠ADC+∠B=180 如下左圖所示,從角的一邊OB上的一點E作角平分線OC的垂線EF,使之與角的另一邊OA相交,則截得一個等腰三角形(△OEF),垂足為底邊上的中點D,該角平分線又成為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以利用中位線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如果題目中有垂直於角平分線的線段,則延長該線段與角的另一邊相交,從而得到一個等腰三角形,可總結為:「延分垂,等腰歸」。
  • 【通俗數學】「三角形外角和等於360°」優勝於「內角和等於180°」
    他越過一個頂點時,運動方向所改變的角度就是這個頂點的外角的大小,當運動方向逆(順)時針轉變時,外角的符號為正(負)。注意:外角就是運動方向的改變量!在這裡,可能有人會抗議:這是數學定義嗎?這是數學語言嗎?
  • 初中數學三角形以及簡單的角度計算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的重中之重,相信很多小夥伴深有感觸,其實這也是出題老師最愛的,因為可操作性太強了,可以很簡單,也可以變成超難的壓軸拉分題目。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三角形的一些經典題目,主要是利用三角形內角和來求角的度數,三角形內角和概念實在是簡單的有點侮辱人,但是它出的題卻是難為人,求角的度數很容易將代數運算和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彎彎繞繞的,因此也是考試中常常會遇到的題型。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裡了!
    今天,豆姐為大家整理了初中數學三角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了,趕快來看看!!1.三組對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2.有兩邊及其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3.有兩角及其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SA)。4.有兩角及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AS)。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兒了!
    求證:∠ADC+∠B=180 (3)作角平分線的垂線構造等腰三角形如下左圖所示,從角的一邊OB上的一點E作角平分線OC的垂線EF,使之與角的另一邊OA相交,則截得一個等腰三角形(△OEF),垂足為底邊上的中點D,該角平分線又成為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以利用中位線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
  • 四年級:三角形的外角和
    同學們,上一期我們一起研究了三角的形的三條邊知識,這一期我們來研究三角形的角。  對,不僅是三角形有外角,四邊形,五邊形,……,都有外角!  三角形的一條邊與另一條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請看圖1的∠1、∠2和∠3,就是△ABC的三個外角:
  • 中考專題之三角形知識點總結
    三角形相關知識內容初中數學幾何領域最為核心、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這不僅是因為三角形是基本的平面圖形之一,更是由於三角形研究其他圖形的工具和基礎。如要學好多邊形(常見的是四邊形)、圓,那麼首先必須掌握好三角形知識內容,否則在學習其他幾何內容時就會感到特別困難。
  • 2020初三數學複習:等腰三角形考查綜合運用能力和邏輯思維,收藏
    01我們在奮鬥的路上因網頁不支持數學公式,敬請您留意圖片。本人是一名數學教師,也是一名公益志願者。分析題目給出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長為6cm和13cm,而沒有明確腰、底分別是多少,所以要進行討論,還要應用三角形的三邊關係驗證能否組成三角形.點評本題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三角形的三邊關係;已知沒有明確腰和底邊的題目一定要想到兩種情況,分類進行討論,還應驗證各種情況是否能構成三角形進行解答,這點非常重要,也是解題的關鍵.
  • 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初中三年數學重難點
    而且一道解答題一般會在試卷最後兩題中出現,一般二次函數的應用和二次函數的圖像、性質及三角形、四邊形綜合題難度較大。有一定難度。如果學生在這一環節掌握不好,將會直接影響代數的基礎,會對中考的分數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 【哈博國際英語】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裡了!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初中數學三角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都在這了,趕快來看看!!1.三組對應邊分別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SS)。2.有兩邊及其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SAS)。3.有兩角及其夾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SA)。4.有兩角及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AAS)。
  • 初中數學重難點解析,全等三角形不會做怎麼辦?技巧都在這兒
    前言初中數學在所有科目當中算是最容易拉開分差的科目了。學懂了的同學很容易在數學科目上取得高分,而沒怎麼學懂的同學卻連及格都成為一種奢望。於是單科就容易造成幾十分的分差,這對孩子的升學以及將來接受更好的教育影響很大。然而初中數學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孩子之所以沒學懂,原因是多樣的。
  • 2019年初中數學圓的練習之三角形的重心
    ()   A.BCAC C.ABAC   分析:G為△ABC的重心,則△ABG面積=△BCG面積=△ACG面積,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判斷.   點評:本題考查了三角形的重心的性質以及三角形的面積公式,理解重心的性質是關鍵. 相關推薦:2019年初中中考數學圓的練習題匯總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2015中考數學複習指導:三角形
    (一)三角形的重心   已知:△ABC中,D為BC中點,E為AC中點,AD與BE交於O,CO延長線交AB於F。求證:F為AB中點。   證明:根據燕尾定理,S(△AOB)=S(△AOC),又S(△AOB)=S(△BOC),∴S(△AOC)=S(△BOC),再應用燕尾定理即得AF=BF,命題得證。
  • 2020初三數學複習:從內切與外接角度看三角形、四邊形與圓的關係
    #初中數學學習考點MC:切線的性質;M6: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分析由圓內接四邊形的性質求出∠ADC=180°﹣∠ABC=125°,由圓周角定理求出∠ACB=90°,得出∠BAC=35°,由弦切角定理得出∠MCA=∠ABC=55°,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得出∠DCM=∠ADC﹣∠AMC=35°,即可求出∠ACD的度數.3.
  • 初中三年必備數學幾何定理,分年級段總結,趕快收藏
    初中三年必備數學幾何定理,分年級段總結,趕快收藏!3.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質:①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③三角形的三個外角和是360°。
  • 三角形全等的性質和判定
    點擊上方藍字(瀋陽奧數)可以關注我們,提供小學奧數與初中數學的學習方法。
  •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性質+輔助線技巧
    缺個角的條件:1.當題目的條件中出現角平分線時,要根據角平分線的性質構造輔助線。角平分線具有兩條性質:①角平分線具有對稱性;②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求證:∠ADC+∠B=180 (3)作角平分線的垂線構造等腰三角形如下左圖所示,從角的一邊OB上的一點E作角平分線OC的垂線EF,使之與角的另一邊OA相交,則截得一個等腰三角形(△OEF),垂足為底邊上的中點D,該角平分線又成為底邊上的中線和高,以利用中位線的性質與等腰三角形的三線合一的性質。
  • 初中數學三角形中的比值問題
    在歷年中考數學真題中,有一類題目是伴隨始終頻頻出現,這就是有關三角形的線段或者是角度計算問題,今天專門針對三角形的線段比例或者面積比例舉例說明,探索和總結其中的規律。三角形重心是三角形三邊每一邊的三條中線的交點。當幾何體為勻質物體時,重心與該形中心重合。②重心有哪些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