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被評為2014年第二季度廣東好人的陳秀華教授的感人事跡被廣為傳誦。2013年底,在一架正從廣州飛往上海的航班上,一名女士突然暈倒在地,恰巧在場的廣東省中醫院傳統療法中心主任陳秀華教授挺身而出,千鈞一髮之際,陳秀華冷靜排查,在排除心腦血管病和宮外孕等其他出血徵象後,她迅速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針灸包,紮上之後不到10分鐘,陳秀華就摸到該女士脈搏有了微弱的搏動,隨後再測量血壓,血壓逐步恢復到60/40mmHg,脈搏55次/分,該女士甦醒了。
廣東省中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分會副主委,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分會主委。掌握多項中醫臨床技術,致力於針灸治療腦病、痛證和皮膚病的研究。主持研究科技部「十一五」等課題10項,主編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應邀到美、加拿大、澳洲、英國、義大利、荷蘭、瑞典、南非等10多個國家進行學術訪問和交流。
自學醫開始,陳秀華就立志繼承和發揚中醫。作為陳全新教授「嶺南陳氏針法」的親傳弟子,她孜孜不倦地繼承、發揚、探索和創新;作為醫者,她21年懸壺濟世,一顆仁心,一手仁術;作為名師,她誨人不倦,悉心教授知識,希望能為國家培養更多中醫針灸人才,能讓更多人了解針灸、學習針灸、繼承針灸、發揚針灸……
她說,有愛心才會從事醫學行業,有愛心才會履行起救死扶傷的職責。
今天,小編就通過一段時間歷程帶你去認識一下這位廣東好醫生陳秀華。
陳秀華在廣州中醫學院針灸系畢業,因成績優異獲「三好標兵」和優秀畢業生的殊榮,並留校在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開展她的醫師之路。作為醫者,每天到醫院找陳秀華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來自全國各地和各行各業,他們中有工人、農民、富商,乃至海內外和港澳人士,有熟悉的、有不熟悉的……陳秀華對他們都一視同仁,全心全意為他們診治,拖班是常有的事。在確保準確診病施術的前提下,她每天最高的診療記錄達100多個患者。她的專家夜診常常要忙到晚上10點多,曾有2次因為給外地病人加號,當看完最後一位病人已到凌晨0點。
她積極策劃組織各類扶貧、義診和健康宣教活動,為基層群眾開展義診服務多達10000多人次,受到廣泛讚譽。
陳秀華參加了由共青團廣東省委、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中醫院等多單位聯合舉辦的廣東「健康直通車」援疆活動,在哈密中心醫院、維吾爾醫院等2縣1市9個鄉鎮醫療點,開展為期10多天的義診諮詢、技術培訓等醫療服務。
陳秀華獲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廣東志願服務先進個人」稱號。
陳秀華隨廣東省中醫院團委,聯合越秀區光塔街黨工委、越秀區博物館在惠福西路五仙觀文化廣場,舉辦以「弘揚雷鋒精神,健康與愛同行」為主題的大型健康知識普及義診活動,面向周邊社區的居民,免費提供中醫診療、諮詢和「中醫治未病與春季養生」健康講座等系列服務。
陳秀華積極響應「中國夢•菁英行」廣東青聯委員扶貧濟困統一行動,在「6·30」廣東扶貧濟困日,隨廣東省中醫院組織的廣州地區省青聯委員和專家醫療隊遠赴汕尾,開展了「扶貧濟困獻愛心,送醫送藥送溫暖」活動,捐贈青少年活動基金1萬元和一批醫療藥品物資。
陳秀華教授聯手廣東省中院、中山大學一附院、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等5位教授頂著烈日酷暑,為社區群眾免費診療、體檢和義診諮詢,社區服務診療達200多人次,受到基層群眾好評。
「先後針刺百會、四神聰、人中……」萬米高空的航班上,女乘客陶女士突然頭暈倒地、血壓急降為0。情況危急,恰巧在場的陳秀華教授挺身而出,立即打開隨身攜帶的針灸包為其施針急救,最終乘客轉危為安。該事跡先後在中新網、人民網等多家媒體報導,陳秀華萬米高空救死扶傷傳為美談。
廣東省中醫院陳秀華醫生的診室牆上,懸掛著「大德善士」、「妙手仁心』』的牌匾,這是她從醫20多年來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助人為樂的真實寫照。
主動上前萬米高空施針救命
「幸虧遇到了陳醫生,幸虧陳醫生隨身攜帶著針灸包。」佛山的溫先生每回憶起2013年12月發生的驚險一幕,就會發出這樣的感慨。他介紹,當時正和妻子陶女士搭乘CZ3537航班從廣州飛往上海,沒想到臨近上海時,妻子在飛機上會突然頭暈,倒地不起。
聽到飛機上尋找醫生的廣播後,陳秀華立即主動上前。「到了病人跟前,我發現她病情十分嚴重。」陳秀華說,她臉色蒼白,呼之不應,從醫學角度來講她已經是昏迷了,連續測三次血壓均為0。
千鈞一髮之際,陳秀華冷靜排查,在排除心腦血管病和宮外孕等其他出血徵象後,她迅速拿出了隨身攜帶的針灸包,紮上之後不到10分鐘,陳秀華就摸到陶女士脈搏有了微弱的搏動,隨後再測量血壓,血壓逐步恢復到60/40mmHg,脈搏55次/分,陶女士甦醒了。
飛機抵達上海之後,陶女士立即被送到醫院進一步診治。下飛機前,陳秀華為陶女士寫下了重要的病情記錄和急救處理經過,還特地將聯繫方式留給了溫先生,囑咐在後續的診治過程中若有疑問隨時可以來電聯繫。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