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書店·美文樂讀】主播薦讀鄧婷:《浮生六記》

2021-02-21 智慧慶雲

主播鄧婷薦讀:《浮生六記》

推薦語:薄薄一冊,傾盡一生。體味過百味的人生,才會活得更有滋味。

嗨朋友們,晚上好,歡迎收聽由慶雲縣新華書店冠名播出的《美文樂讀》欄目,我是主播鄧婷,今晚讓我用聲音打開一本好書。

提起古典小說,大家耳熟能詳的可能是《紅樓夢》,充當主角的都是錦衣玉食人家的小兒女,好像和咱們的生活有點隔膜。其實在清朝還有一本講述普通人家的生活的書,書中也有兒女情長和世路艱辛,這本書同樣流傳不衰,深入人心。

它的名字叫做《浮生六記》

2012年,我去南京學習,在南京新街口的新華書店裡,第一次看到這本《浮生六記》,沒讀幾頁就被深深吸引住。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對古人寫作方式的偏見,原來文言文也能寫的這樣生動!作者沈復,生於乾隆年間,文筆如行雲流水,隨便讀幾句《浮生六記》中的文字,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瀟灑與曠達。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家俞平伯先生對此頗有心得,一九二三年他在《重刊浮生六記序》中寫道: 

這書,說它是信筆寫出的,固然不像;說它是精心結撰的,又何以見得?這總是一半兒做著,一半兒寫著的;雖有雕琢一樣的完美,卻不見一點斧鑿痕。猶之佳山佳水,明明是天開的圖畫,然仿佛處處吻合人工的意匠!

令人稱讚的不僅僅是作者沈復的文筆,「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的童趣令人會心,滄浪觀月、太湖聽濤、水仙廟賞 花的情景令人神往,所謂「詩意的棲居」,大概就是像沈復這樣,把日子過成詩,讓詩意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其實沈復一生都在為柴米油鹽而奔波,但即便如此,眼中看得見的依然是風景,試問當下的我們,是不是腦海已經被事業、功名、責任佔滿,早已疏離了幽閒之趣呢?如果真是這樣,不妨翻開這本《浮生六記》,也許它會讓你神清氣爽,身心放鬆。

再此讀這本《浮生六記》,是我們美文樂讀在新華書店做活動那天,我在書店一樓樓梯拐角處,忽然看到了沈復的名字,仔細一看,正是這本《浮生六記》。這也算是舊友重逢吧。抽出這本書,依然是薄薄一冊,再次讀來,更加愛不釋手。距離第一次讀這本書已經過去6年,早已不是學生時代的我,現在更能讀懂作者沈復的追憶與遙想。沈復與愛妻陳芸的感情,不就是我們一直追尋的伉儷情深嗎?那個「一身素淡」,何其閒雅的陳芸,那個「口授成誦」,何其聰慧的陳芸,那個「暗牽餘袖」,何其體貼的陳芸,那個女扮男裝,何其豪邁的陳芸,皆是沈復筆下最值得追憶的妻子。原來再多的封建禮教約束也抵不過至純至愛的真情。如果你也好奇這真性情的女子,請你打開這本《浮生六記》,一定會被陳芸這美麗、樂觀又不乏智慧的女性形象深深打動。

聽到這兒,肯定有朋友可能想了,你推薦的這本《浮生六記》到底講了什麼事兒呢?是小說,還是散文呢?其實作者沈復在開篇就做了說明:

東坡雲「事如春夢了無痕」,苟不記筆墨,未免有辜彼蒼之厚……所愧少年失學,稍識之無,不過記其實情實事而已。

由此可知作者是懷著深情的筆調,記錄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以這本《浮生六記》算是沈復的自傳體散文,是他對自己的人生和情感一份交代吧,記錄的也都是小市民的一些生活瑣事,成書之後,沈復也沒有過多關注,後來這本書就失蹤了。直到沈復去世後的半個世紀,這本書才被人發現並刊發。但其實被發現的只有「四記」,即前四記:「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那您肯定要問,不是《浮生六記》嗎?另外兩記呢?自然有人操心 ,據說在蘇州的書攤上,又有人發現了後兩記:「中山記歷」和「養生記道」。就像《紅樓夢》後40回難以辨別真偽,《浮生六記》的後兩記,究竟是不是沈復所寫,可能需要你親自閱讀來驗證了。

不管生活如何,有情懷就會精彩,可能這就是我喜歡《浮生六記》的原因吧。不過我必須誠實的說,我讀的是殘本,而非全本。如果你讀完了後兩記,也請你告訴我,這本《浮生六記》究竟是哪一記打動了你?

好的,感謝您關注由慶雲縣新華書店冠名播出的《美文樂讀》,我是主播鄧婷,我們下期再回!

總監製:王洪亮

監製:高紅星

中心主任:劉志遠

中心編輯:張國風

責任編輯:張紅鳴

線索提供熱線:0534-6101933

投稿郵箱:zhihuiqingyun@126.com

1、《「吉祥慶雲•詩意田園」詩歌朗誦大賽圓滿落幕!慶雲一中徐明 、黃玫 、馮愛琴 、張宗慶和尚堂中學馬丹丹獲得一等獎!》

2、《慶雲好支書王希昌:務實奮進揚正氣,敢於擔當的好幹部!》

3、《【慶雲農村故事】經濟開發區窪於村的故事》

相關焦點

  • 【青春薦讀】你多久沒去新華書店了?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新華書店都是一個印象深刻的地方。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踏進那裡的感覺?你又是否記得,自己已經多久沒去過那裡?已經許久沒去過新華書店了。現在許多城市裡的新華書店不好找,被湮沒在商業地產中。到了一個城市,更願意去當地有名的小眾書店去看看。就算路過新華書店,也不會進去。但對於新華書店的感情,卻是一直深埋在心的。
  • 連《浮生六記》都要讀翻譯版,你是古文白痴嗎?
    《浮生六記》插畫能用語言說清楚感受,就少用表情包敷衍,能根據注釋讀下來的書,就儘量不要翻看白話版。雙11已過,你都囤了什麼書?而在這一長串由大冰、劉同、蔣勳著作組成的書單裡,張佳瑋翻譯的《浮生六記》也赫然在列。據出版方介紹,張佳瑋譯述文白對照版《浮生六記》的銷量早已突破了100萬冊,是所有版本中銷量最高的一版。
  • 六線小城新華書店的完美「變身計」
    根據2017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屬於六線城市。這個六線小城市,如今卻有一家做出了一線城市書店品質和風格的新華書店。奉新縣新華書店在2016年之前,業績長期在全省排名倒數十名。
  • 閱享六一 樂讀童年 || 我和新華書店有個「閱」會
    這裡匯聚了國內頂級童書品牌蒲蒲蘭、啟發、榮信教育樂樂趣等,更有大量立體書、觸摸書、翻翻書、洞洞書等精裝繪本。其中,國內童書行業的領軍品牌樂樂趣科普圖書6.1折就能帶回家!還有為會員專供的3折童書,小朋友和家長們都樂嗨了。
  • 浮生六記 | 事如春夢了如痕,浮生若夢萬古休
    》系列、《園林卷子》、《美食家》《隨園食單》……其中有一本,便是《浮生六記》。《浮生六記》作者沈復,字三白,號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於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工詩畫、善散文,卻未參加科舉,終身以幕僚、經商、作畫為業,浪跡天下,書中多有記載清時蘇州及周邊的人文風光、風土人情,是故成為窺見蘇州歷史的推薦書目。
  • 沈復《浮生六記》貼切真實,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值得細細品味
    最早知道這本書是在六年級語文課本裡,也是我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轉承啟合,朗朗上口,使我在古文中初見真章,一下去被吸引住。轉眼八九年過了,重拾起原書沈三白的《浮生六記》。
  • 《浮生六記》⑨ | 相遇是幸運,離開是命運
    文 | 《浮生六記》 · 主播 | 阿成
  • 《浮生六記》:最好的愛情,是細水長流
    作者:爾生不凡      主播:墨染生命是花,愛情是蜜。 今天要說的《浮生六記》是尋常人的愛情,俞平伯曾評價說:「今讀其文,無端悲喜能移我情,家常言語,反若有勝於宏文巨製者。此無他,真與自然而已。」 是的,這種自然的細水流長的才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 《浮生六記》:此生與你相伴,夫復何求
    值得一提的是,沈復的《浮生六記》便是其中的翹楚,書中的景致和人物,讀罷讓人久久難以忘懷。浮生六記《浮生六記》從宏觀結構上可以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中山記歷》(佚)《養生記道》(佚)。該書雖說是「六記」,其實就四篇尚存。
  • 子馨——感《浮生六記》
    子馨——感《浮生六記》 「浮生若夢, 為歡幾何。」 性闌一臥, 清明謄羅。
  • 吟遊詩人 | 2歲小主播為你讀暖心聖誕美文
    主播:嘉欣,雨點坐標:西安,微信首播
  • 胡歌和汪涵都力推的《浮生六記》,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
    而這樣以公道護妻子,妻子亦知書明理,不畏清貧的愛情,無非是沈復窮極一生所著書《浮生六記》《浮生六記》是清朝長洲人沈復創作的自傳體散文,分為《閨房記樂》,《閒情記趣》,《坎坷記愁》,《浪遊記快》四卷,後兩卷已失傳。該書最令人難忘處非《閨房記樂》莫屬,被譽為「晚清小紅樓夢」沈復與妻子芸自幼相識,兩情相悅。
  • 《浮生六記》: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三百年前就發生了
    以遊幕為生,在他46歲時,寫下自傳體浮生六記,筆墨之間,纏綿哀婉,真切感人。一百四十年來,不止一位學者讚譽《浮生六記》為「晚清小紅樓夢」。從沈復對女性的態度、地方風物的惜愛、植物山石的用心、古代典籍的取捨、寺廟僧人的禮儀等方面,無不情深而近之,只是結構不如《紅樓夢》繁複、龐大。《紅樓夢》是一種繁華過後的悽涼。《浮生六記》則是一種布衣文人的日常哀矜,與普通世人更為切心。
  • 浮生六記:你以為的田園牧歌、神仙眷侶,其實只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句話讀起來確實有一種溫馨的美感,讓人開始嚮往愛情的美好。這句話出自清代沈復的自傳散文體小說《浮生六記》。隨著"願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的流行,這本《浮生六記》在200多年後又流行起來。正是這句"願生生世世為夫妻",讓無數青年把《浮生六記》視作羅曼蒂克的典範,把沈復和芸娘視作俗世紅塵中的"煙火神仙"。殊不知正是這句話,讓我每每讀到都感覺難受。
  • 《浮生六記》:審美觀照中的江南日常生活
    《浮生六記》,一本繾綣溫柔的個人回憶錄,四百年前誕生於江南文人沈復之手,記錄自己與夫人陳芸的愛情生活故事。《浮生六記》是一部水平極高且影響頗大的自傳體散文,在筆記體文學中佔有重要位置。在當代,它的人文美學意義進一步凸顯。沈復與妻子芸娘二人的生活地域空間,集中於當今長三角一帶。書中以優美的文筆,為讀者描繪了一幅普通市民的江南生活圖卷,令人神往。
  • 安達市新華書店每日推薦一本書
    安達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隸屬於黑龍江省出版集團,位於正陽三道街79號,營業面積近300平方米,圖書品種達1.1萬餘種,3.4萬餘冊。我店始建於1949年,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幾代新華人精誠團結、開拓進取,充分發揮新華書店圖書發行主渠道的作用,為全市各學校及相關單位的圖書供應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豐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為我市的城市文明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和圖書市場繁榮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新華書店開進了移民安置點
    貴州出版集團、貴州省新華書店在遵義市正安縣瑞濠街道移民安置區開設了全省首家移民安置區新華書店,將「新華書店」這個幾代人共同的文化記憶符號烙入搬遷群眾的心中。「這是什麼字?」「穎,新穎的穎。」書店除了擁有葉開全老人這樣活到老學到老的老年粉絲,更是被當地學生所喜愛,在正安第四小學讀四年級的學生王雅婷:「我喜歡看童話書和故事書,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對我的幫助很大。」
  • 《浮生六記》所折射出來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麵包?
    《浮生六記》,盛名在外,連我這樣的偽中文系學生都是聽過的。即便從未讀過,也是知道裡面有個可愛的女人叫芸娘,有個文人叫沈復。單憑它被稱為「晚清小紅樓」,我也理當要讀一讀的。7月份初讀,如同豬八戒吃人參果,沒咂摸出味道來就匆匆結束了,唯獨芸娘的死,讓我銜了幾滴眼淚,如此而已。人常說,古人誠不我欺,也不盡然。
  • 《浮生六記》:不能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的愛情,是很難維持下去的
    其實他還有一部作品叫做《浮生六記》,可能也有人知道,被人稱為"晚晴小紅樓夢"。沈復和妻子陳芸的婚姻便是這樣。陳芸和沈復兩人算是一見鍾情,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沈復對母親說:"我非芸娘不娶。"這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年代,幾乎可以算是自由戀愛了,又是親上加親,兩邊父母也都同意了,幾年之後,二人便如願結為夫妻。
  • 專訪 | 崑曲《浮生六記》:等閒識得東風面
    《浮生六記》這個項目「官宣」後在票友中很有人氣,原因之一是崑曲起源於江南,而《浮生六記》的背景地在蘇州,這兩種吳文化藝術結合起來聽上去是「珠聯璧合」的典範。《浮生六記》是記事小品,且涉獵領域較廣。如果在舞臺上平鋪直敘沈復和芸娘的故事就會缺乏戲劇衝突,如何在兩個半小時之內緊緊抓住觀眾的眼球,需要看編劇的功力。《浮生六記》的崑曲劇本請到了最年輕的「曹禺獎」得主、復旦大學古典文學博士羅周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