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按二維碼圖片訂閱「雕像」公眾號。雕像公眾號是專業的雕像收藏品、玩具公眾帳號,覆蓋sideshow、weta、hottoys等眾多品牌。
請訂閱 「雕像」 公眾號圖文來自網絡,雕像迷翻譯整理。
劉建文(Michael Lau)
香港figure教父、著名藝術家、亞洲玩偶設計師。
公仔:這個名字的由來,是源自於香港對人偶figure和人形玩具的通稱。在1998年,第一位使用12寸全身可動人偶玩具(actionfigure)創作作品,並舉辦主題藝術展覽的設計師,即是來自香港的「公仔之父」--MichaelLau。
1992年Michael自學校畢業後,舉辦過幾個藝術個展,並且得到許多獎項的肯定。後來進入廣告設計行業任職,酷愛「G.I.JOE」12寸公仔可動人偶的他,97年即以自己改裝的12寸公仔創作,為香港樂團anodize設計專輯封面和內頁。自98年起,他決定把自己連載在香港潮流雜誌"東touch"的gardenergala漫畫人物,手工改制成以「gardener」系列命名的角色人物公仔創作作品,並以此系列舉辦了主題展覽;99年Michael毅然離開了廣告設計界,開始為了這項能帶給他更多樂趣的「公仔設計創作」投注更多的心力,並發展出顛覆香港玩具生態的「6寸搪膠」(聚氯乙烯、PVC)公仔;隨即在同年正式發行了生產了1000個的限量玩具商品。
Michaellau的gardener公仔最主要的特色,即是在創作上成功融合了濃厚的街頭潮流文化,舉凡年輕人喜愛的滑板、衝浪板、雪板與街頭籃球等運動,還有刺青、耳環、大項鍊、穿垮褲、名牌潮流服飾和運動鞋等時下「潮人」必備的裝扮,包括了當紅的街頭塗鴉藝術元素參雜其中,並且michael以簡單的幾何多邊形與線條為基礎,配以精湛的創作功力及美感,將這些紙上人物躍身變成具有普普藝術風格的時尚立體玩偶,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個人藝術風格,顛覆了以真人身材比例縮小至六分之一(12寸)、全身可動擬人公仔的刻板印象,創造出嶄新的想像空間,賦予玩具新的生命力,而此種風格也成為往後香港公仔的基本設計要素。
Michael繼99年發行第一個商品後,2000年開始陸續與香港好友林海峰合作新的公仔產品,並且持續發行以gardener延伸出來的系列人物玩具;同時藉由與日本sony品牌的籤約合作,成功的將這些特別又吸引人的潮流玩具創作商品推進日本辦展,然而Michael將推出的新產品,以日本潮流商品的炒賣行銷及跨界聯名合作的推廣模式,也逐漸將「設計師玩具」這個項目帶入潮流圈與時尚圈中,奠定了這種「創作型玩具」更高的價值與地位,且開始受到了歐美等地區的高度關注。就這樣,Michael持續地受邀在世界各地展出,帶動了各項專業領域的設計師加入這個新興的「創意媒體」創作行列,連帶吸引了諸如nike、puma、adidas、ape、levis等知名品牌的注意,紛紛展開邀約公仔設計師進行更多的聯名商品合作,Michael被認為「公仔之父」,不是因為他是第一個生產它們的設計師,而是他真正地為設計師玩具帶來世界的注意。日本的BountyHunter是最初生產「設計師玩具」的服裝品牌公司,但Michael真正建立了設計師玩具如今席捲當代的地位。
長按二維碼圖片訂閱「雕像」公眾號。雕像公眾號是專業的雕像收藏品、玩具公眾帳號,覆蓋sideshow、weta、hottoys等眾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