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面虎」韓慕俠:周恩來的武術老師,曾創造大刀隊,他武功如何

2020-12-28 舊匣子

清末民初的時候,風起雲湧、英雄倍出,誕生了許許多多的大師,其中不乏聞名中外的文化大儒和武術大師。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那時的一個武林高手韓慕俠!他號稱「玉面虎」,擅長形意拳和八卦掌,是和霍元甲齊名的一代宗師。

韓慕俠出生貧苦,小時候和父親去了直隸鹽務總管海彰武的府上當傭人,負責伺候那裡的護院鏢師周斌義。雖然年紀小,但是韓慕俠很有眼色,端茶倒水、洗衣疊被,把周鏢師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周鏢師一高興,就收了他當徒弟,將自己的一生所學,全部傳授給了韓慕俠。

沒想到韓慕俠還真的是個練武之才,周斌義畢竟只是個護院鏢師,能教的東西不多。為了不埋沒人才,他將韓慕俠推薦給了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閃電手」張佔魁。在張大師的門下,韓慕俠學會了形意拳和八卦掌等絕技,成為了一名武功高手。愛才心切的張佔魁,還主動給韓慕俠找來了五位國術大師,讓他們傳授武藝。

學藝大成的韓慕俠開始行走江湖,遍訪名師高手,和他們切磋武藝、交流心得。在四川,他遇到了人生當中的第八位師傅,一個姓段的老武師。段老為他解惑了《拳經總歌》裡的所有謎底,並將自己的幾個絕招都教給了他。之後,韓慕俠又拜八卦掌大師應文天為師,進一步掌握了八卦掌的精髓和奧秘。韓慕俠前後共有九位師傅,並且都得到了他們的真傳,此時的他,已經是一位可以開山立派的宗師級武者了。

於是,韓慕俠在天津創辦了武術館,免費授徒授藝,他師出名門,又有真才實學,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拜師。天津南開學校還請他擔任武術教練,傳授國術。在南開的學生中,韓慕俠發現有一個長相英俊、濃眉大眼的青年特別引人注目,他不但長得帥氣,而且學起武來也是一絲不苟、十分認真。韓慕俠不禁起了幾分愛才之心,一問才知道,這個學生名叫周恩來。

韓慕俠50歲時,應張學良之邀到軍隊中教授武術,張學良在16軍弄了個「千人武術團」,讓韓慕俠擔任總教官。韓慕俠將繁雜的武學套路簡化為簡單易學的實用「殺人技」,在所傳授的刀技中融入了形意和八卦的真義,培養了一大批武術人才。這隻「千人武術團」,後面被改編為宋哲元的二十九軍,這些人其實就是「大刀隊」的前身。在抗日戰爭中,宋哲元聘請名師、打造大刀,以「千人武術團」成員為基礎,打造了一支「大刀隊」,在抗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但就是這樣一位武功卓越,心繫國家的一代宗師,晚年時卻因貧困而死。韓慕俠早年間開館授徒,從不收費,甚至還自掏腰包資助貧困的弟子。後來在軍中擔任教官時,因為習武的士兵們拿不到軍餉,他還變賣家產,充作軍餉,所以韓慕俠並沒有什麼積蓄。到了晚年時,韓慕俠染上疾病,卻無錢醫治,於是在窮困交加中去世。

相關焦點

  • 民國武術家韓幕俠獲稱"玉面虎" 曾打擊八國聯軍
    原標題:民國武術家韓幕俠獲稱"玉面虎" 曾打擊八國聯軍  韓慕俠原名韓金鏞,民國初年著名武術家。光緒三年(1877年)生於西青區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裡。   祖諱良模,父諱長恩,母韓王氏。一姐適蘆北口村趙士元。妻張秀如,女小俠,子琦,亦名少俠。
  • 晚清十大武術高手,黃飛鴻、霍元甲不是最厲害,他70歲還能一打五
    然而,像金庸、古龍筆下那種空幻弄玄的江湖是杜撰的,那些追風逐影的武功也是子虛烏有,真正在現實世界裡存在的是武術,實實在在的拳腳上的功夫。尤其到了晚清民國,社會的動蕩不安以及人們對民族自強的熱烈呼籲,促使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武術訓練當中,由此產生了一批響噹噹的高手,分布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各式各樣的門派,並逐漸形成了「十大武術高手」的格局。
  • 民國十大武術家,個個身懷絕技,經歷傳奇,你覺得誰最厲害
    他的大弟子霍殿閣做過末代皇帝溥儀的武術教師和警衛官;最後一個弟子劉雲樵,當過蔣**侍衛隊教官和警衛;李健吾,做過毛**的警衛。神力千斤王——王子平王子平(1881年~1973),回族人,出身武術世家,自幼苦練武功,武術、摔跤、舉重,遊泳、騎射等凡有益於拳術的,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 開國將帥裡的10大武功高手,許世友只排第9,第1名意想不到
    他曾擔當過中國技擊協會聲譽主席,這個頭銜大約相當於武俠小說中那位統帥江湖各大門派的武林牛耳。曾他評價李小龍:「有股子狠勁,可他亂叫我不喜好。」他評價成龍:「別看他儘是雜耍,仍是有點工夫的。」他評價李連杰:「這個小青年,我在70年月就看過他扮演技擊,當時仍是個孩子。如今看來,基本功仍是很踏實的。」
  • 老照片:中國近現代武術大家,圖六霍元甲本人,最後一張黃飛鴻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中國從古至今有很多因武功出色而被大眾知曉的歷史人物,今天要說的這幾位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幾位武術名家。有的人習武是為了強身健體,有的人是為了防禦敵人的進攻。
  • 29軍大刀隊讓日軍聞風喪膽
    於是便有了那首傳唱大江南北的戰歌「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日前,當年大刀隊使用的「破鋒八刀」傳人馬鳳圖先生的孫女婿郭乃輝先生和西南大學副教授、中華武學博士陳寶強向記者介紹了大刀隊背後的武術傳奇。  西北軍大刀隊由來。歷史上,將傳統武術引入軍隊的情況十分普遍。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因缺乏現代槍炮裝備,冷兵器的使用成為戰鬥的重要補充。
  • 此人是29軍大刀隊總教練,殺得日本人聞風喪膽,活了97歲高齡
    豐臺一役中,日軍因為害怕29軍大刀隊,竟然全部都戴上了鐵圍脖,厚重的鐵圍脖雖然有一定保護作用,但是卻大大削弱了鬼子的戰鬥靈活性,傷亡更加慘重…… 可見,29軍大刀隊真是讓敵人聞風喪膽。這支大刀隊究竟有何神秘厲害之處,能夠如此讓日軍忌憚呢?這還要從大刀隊的總教練說起。
  • 中華武術的守望者 劉普雷武術生涯五十年
    劉普雷老師劉普雷先生,1950年出生,祖籍廣東中山。
  • 上虞武術之花腔:一枝獨秀的「桌凳農具花」
    他的母親當時人稱「福大娘」,曾給曹娥老壩底富豪朱晉康家大女兒做過陪讀,學文識字,還練得一手好武功,後來隨紅毛獅子幫(有傳承武術的民間舞獅)學習了「桌凳農具花」,最後傳授給了兒子張炳炎。張炳炎的師伯韓慕俠是與霍元甲齊名的形意拳高手,人稱玉面虎。在天津開武館時,曾被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聘為南開學校武術教師,當時在南開求學的周恩來就曾師從韓慕俠學武。
  • 中國武術近代歷史上10大高手,你聽過幾個?
    在很多武俠小說裡,高手神出鬼沒,武功驚天動地,雖然有所誇張,但也說明武林文化深入國人骨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清末十大武林高手,看看那個烽火硝煙的動蕩年代,中華大地上產生哪些挑戰人類極限的武術高人。
  • 修竹武術電影賞析之《武林志》
    這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部主要演員均是職業武術家(而不是職業武術演員)的電影。張華勳導演是國內最早嘗試武俠電影的導演,受到港臺功夫片的一定影響。但他早期的武術電影反響一般,於是他開始思考如何拍出非港颱風格的,有內地自己文化特色的武俠電影。《武林志》就是他在這一時期探索、思考、沉澱和積累的成果。
  • 武術大師黃飛鴻都不在「廣東十虎」之列?到底誰才有資格列入其中
    為了保護自己和全家的安全,在坊間開始有不少人自發地學習武術,一本本武術典藏成為當時"最流行的期刊"。在廣東,有一個十分著名的武術文化產物:廣東十虎。 但令人驚奇的是,最著名的武術大師黃飛鴻居然不在"廣東十虎"之列,反而聲望較小的蘇乞兒位在其中,但地位很低,這都為什麼呢?
  • 民國武術大家薛顛,因何解放後被槍斃?
    他是李存義晚年最得意的弟子,李存義經常在人前誇讚他,認為他日後可以繼承他的事業。形意拳可是內家三大名拳之一,用之對敵,相當厲害。形意拳最露臉的一次是在民國七年(1918年),韓慕俠用形意拳的絕招,在北京擊敗了俄國大力士康泰爾,一時間,形意拳名聲大震,全國各地學形意拳的武林人士絡繹不絕薛顛心高氣傲,學習形意拳後,自認為功夫無敵,有一次他和師兄傅昌榮夜宿山東客棧,晚上講論武藝,被傅劍秋指出他不足的地方,薛顛不服,要求比試。他們在客棧房間中比試,薛顛被傅劍秋一掌打中,撞破了窗子,從二樓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