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義大利葡萄酒年鑑」,享意式生活真諦!
萬眾矚目的巴羅洛(Barolo)因為太陽王路易十四而成為王者之酒的史實恐怕是家喻戶曉。而貴族酒(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被稱為「王者之酒」這件事就沒那麼普及了。
實際上,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出產的葡萄酒是在風靡義大利很多年之後,在18世紀末期,才被俗氣的冠上貴族「Nobile」頭銜。不過在這之前的漫長歲月裡,這裡的酒一直是義大利的達官顯貴酒桌上的常客。
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是義大利中部託斯卡納大區錫耶納省的一座中世紀和文藝復興風格的山城,海拔605米,位於高高的石灰巖山脊上。位於錫耶納東南方70公裡,佛羅倫斯東南方124公裡,羅馬以北186公裡;城市面積165平方公裡,人口總計:14,107。
蒙特布查諾以出產食物和飲料知名,蒙特布查諾貴族葡萄酒被認為是義大利品質最佳的葡萄酒。蒙帕賽諾還以出產豬肉、乾酪、義大利麵和蜂蜜著稱。義大利統一後,該鎮仍是這個重要農業區的中心,工業活動則遷往鐵路線上的丘西。
進入公眾號菜單:「撩好酒」, 搶購世界百大前列貴族紅
蒙帕賽諾由城牆環繞,主要街道長1.5公裡,從 Porta al Prato 延伸到山頂的 Grande 廣場,適合步行。鎮上有建於1594年到1680年的聖母升天主教座堂,和若干古老宅邸。
《牛津葡萄酒詞典》(Oxford Companion to Wine)這本書中提到關於當地酒最早的美譽來自1549年,教皇保祿三世(Pope Paul III)的酒窖主管,他稱蒙特布查諾(Montepulciano)為「完美之酒」,看起來當時蒙特布查諾至少滿足了當時整個義大利最高貴的舌頭。順帶一提,保祿三世就是那個拒絕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再婚,進而為了表示抗議直接把人家逐出教會的教皇,他在任時間只有十五年,比起傳統風格的貴族酒(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的陳年時間不相上下,不過比亨利八世後續的五個老婆任期加起來都長一點。
第一次關於當地「王者之酒」的相關記載首見於1685年義大利詩人弗朗科西斯科·雷迪(Francesco Redi,1626年-1697年)的記述。雖然在生物學上貢獻頗豐,但雷迪先生現實既不是國王也不是皇帝,真正讓貴族酒「王者之酒,酒中之王」的名號寫入歷史,恐怕還是靠他背後的資助者——大名鼎鼎的「美第齊家族」(House of Medici)。
從羅馬帝國隕落,中世紀開始,一直到十九世紀中期之前,沒有一個世俗統治者能真正統治整個義大利。加洛林王朝時代,義大利國王只是查理曼和他的繼承人們的無數頭銜之一;後來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義大利加盟「神聖羅馬聯盟」,混到「皇帝」名號的德國國王們偶爾也可以兼職義大利國王開心一下,但這些名譽上的統治者都並未真正執掌整個義大利,即使是民間傳說中的「義大利版張遼」,德國來的紅鬍子巴巴羅薩也不例外。那個時代實際上真正統治義大利的人,是類似如今大家熟知的類似「美第齊家族」,「波吉亞家族(House of Borgia)」等等這樣,把持著各個城邦的名門望族。在家族興旺的近三百年歲月裡,美第齊誕生了大票的達官顯貴,皇親國戚,甚至還有三位教宗。
文藝復興時期這些豪門都非常慷慨的贊助了大量的藝術家和科學家,也因此被譽為「文藝復興教父」,而蒙特布查諾的葡萄酒,也作為當地貴族最喜歡的葡萄酒頻繁出現在他們的酒單上。就連19世紀的時代偉大的作家大仲馬更是不止一次提及這裡的美酒。
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是託斯卡納DOCG中重要的一員,由於平均溫度更高,通常貴族酒產區出產的桑嬌維賽(Sangiovese)相對擁有較高的酒體或是酒精度,和最頂級的奇安帝(Chanti)或是蒙塔奇諾的布魯奈羅(Brunello di Montalcino)相比,風格反而更加樸實中庸一些。
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葡萄品種最主要的是桑嬌維塞(Sangiovese,當地人稱之為Prugnolo gentile從 70%到100%),可調配卡內奧洛(Canaiolo nero)黑葡萄品種,最多可達20%。還可調配別的本地葡萄品種,但白葡萄品種不可超過10%。葡萄產量每公頃限量為8000公斤。從葡萄摘收次年一月一日起,至少經過2年的橡木桶陳年,達到RISERVA則至少陳釀三年,其中必需在瓶裡成熟六個月,才堪稱蒙特布恰諾的貴族酒(Vino Nobile di Montepulciano)珍藏酒(Riserva)。
歡迎投稿最具影響力的義大利葡萄酒自媒體!品牌合作、意酒交流、義大利葡萄酒活動發布,歡迎添加微信號「wine_lover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