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回來一個月了,這篇遊記被我的拖延症折磨得氣息奄奄。
同行的C大哥,金門回來,一周內寫了四篇「金門自由行」遊記,讓我這個偷懶的老記者很慚愧。
往返金門已經4次了,但這次特別難忘,不記錄見證都對不起其中的美好。
現在補記,權當朝花夕拾吧。
每次到金門,總有驚喜。
隨處可見的電話亭,很醒目,拿起話筒,居然還有「嘟嘟」聲。
此次金門自由行,緣起一次飯局。
那天,三個家庭在廈門五通的漁村小聚,三位對軍事極有興趣的老男人眺望近在咫尺的金門,聊著當年我軍為解放金門卻淪陷金門的往事。
「要不,我們再去金門,深度遊吧。」
對於廈門人來說,金門自由行是件非常簡單的事。只要手續提前辦好,到金門,也就坐船航行20多分鐘的距離。
C大哥曾是臺灣軍隊方面的敏感人員,對金門的軍事遺址了如指掌。我們擔心他會不會被禁上金門,不過他說,現在已解甲歸田,完全可以安全自由行。
有C大哥這位專家隨行,我們的金門自由行更有深度了。
在廈門五通碼頭準備登船。
其實,金門的旅遊項目主要有:戰地遊、生態遊、民宿體驗。
金門的民宿,必須特別讚美。
經朋友推薦,我們入住了離碼頭很近的水頭28號「談古說金」民宿店。
這棟閩南風格的院落有300多年歷史,每一個角落和擺件都有故事。
「談古說金」的老闆韋小姐(下圖)熱情而健談,從金門水碼頭接我們回客店,讓你感覺就是親人接你回家。
N年前,韋小姐和先生從政府手上標租到這棟老宅子,經過自己軟裝後,成為金門有特色的民宿。
有瑜伽功底的Q小姐,任督二脈瞬時被老宅的氣息打通,院內院外完美呈現。
民宿共有8間客房,衛浴設施一應俱全,含早餐和接送。每晚2000臺幣,折合人民幣400多元。
早餐是韋小姐專門準備的最金門名特小吃,特別美味。
餐後,又忙著為客人親自泡茶煮咖啡。
韋小姐有句話特別經典,「我們民宿賣的是溫度。」
拉著家常才知道,有著一口臺灣腔的韋小姐原來是我們大陸的廣西妹子。
20年前大學畢業在南寧工作時,機緣巧合認識了現在的先生。不遠萬裡嫁到臺灣,後來選擇在金門經營民宿,並同時養育了4個孩子。
泡茶、煮咖啡、送水果和茶點,接來送往、安頓客人、收拾房間,每天韋小姐像個風火輪忙前忙後。
因為金門只有5萬人,且大多老幼病殘,勞動力稀少,很難找到務工人員,有時只能請金門大學勤工儉學的學生課餘幫忙,但客店管理一堆雜事還是自己親力親為。
在此居住,確實有賓至如歸的溫馨感。
院裡的天井也特別有味道。
金門牛肉和金門高粱酒是必吃必喝的。
直奔良金牧場總店,一碗殷實的牛肉麵,讓大家很滿足。
讓人驚喜的是,店裡自製的冰淇淋居然是免費的。純正的牛奶味冰淇淋好吃到爆,控制血糖也完全被拋在腦後。
最後大家撐到扶牆走,開始戰地觀光。
在金門,大陸駕照無法租車自駕,大家原本想每個人租輛電毛驢滿地跑,結果天空有點飄雨,最後選擇包車。
司機兼導遊,每天3500臺幣(約合人民幣700多元,比廈門包車划算)。
楊先生(下圖中)是金門本地人,當過兵,熟悉當地風土人情和軍機要事。
一路上,楊先生的熱情真誠淳樸,讓大家很快就像老朋友。
從他身上,印證了媒體的評價:金門人很樸實親切,對大陸人特別是廈門人很友好。
有點不習慣的是,金門的整個文史資料都是用「共軍」來稱呼我們敬愛的解放軍,甚至有的展館,牆上畫作也是醜化我們這次戰鬥的失敗,這多少讓人感覺有點不舒服。
在八二三炮戰紀念館,楊先生講述金門防偽司令部胡璉司令沒有被我軍炮火擊斃的緣由,一旁的C大哥補充了當年更為準確的細節。
楊先生忍不住悄悄問我:「你們這位大哥是大陸軍方的吧?」
我們笑而不答。
因為天氣原因,無法在金門眺望廈門,只能看圖說話了。
接下來的每處戰爭遺址,C大哥總能糾正一些臺灣方面的一面之詞。
他說,「炮戰的是是非非,眾說紛紜,見仁見智,雙方軍人的英勇行為都值得尊敬,但是金門方面對炮戰的銓釋,多有不實之處。」
不過,臺灣作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早晚也是要收復的。對海峽兩岸局勢特別關注的L大哥很有信心。
七十年來,金門作為兩岸對峙的最前沿,對戰地痕跡做了較好保留,成為今天金門作為戰地觀光遊的旅遊資源。
單是這點看,金門戰地觀光旅遊比廈門做得好。
下圖是保存完善的當年金門防我軍登陸的椿條。
傳說中,原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當年就是從這附近抱著兩個籃球遊到廈門的。
金門戰地觀光,坑道遊是一大特色。
在金門廣播電臺舊址的坑道,還能發現當年軍人家庭出生的鄧麗君,在這裡客串播音員的照片。
據說當年她就坐在這裡,向對岸的廈門唱起《何日君再來》等靡靡之音。
48個大喇叭建成的廣播樓,音量可以順著海風傳到廈門。
不過楊先生說,你們廈門的廣播更厲害,每年中秋佳節,你們會安排被抓壯丁到金門的士兵的父母,在廈門大嶝島廣播站,直接呼喊:「兒啊,回家吧。爹娘想你啊。」
聽見親人的呼喚,許多背井離鄉的國民黨士兵都會抱頭痛哭。
坑道遊比較難忘的是剛好趕上獅山炮陣地的「炮操」表演。
之前都是阿兵哥現場表演,現在換成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模擬表演。
對各類炮有特殊感情的C大哥點評說,兩岸軍人的「炮操」動作基本一致。
馬山觀測所的坑道特別有意境,很適合遊客打卡擺造型。
下圖為金門的軍妓遺址(「特約茶室」),也算當年金門的紅燈區。
這裡可以算得上是臺軍陰暗面的縮影。
據介紹,當年國民黨轉到臺灣後,上百萬男性官兵都沒有帶家眷前來,反攻大陸遙不可及,軍紀逐漸渙散,軍方苦於防堵無策,借用日軍的辦法,委託妓院業者在軍中開辦所謂「軍中樂園」,後來為了掩人耳目,改為「特約茶室」,一直延續到1989年李登輝政府時期,才明令撤銷。
楊先生講述一個民間版本,曾經有個慰安婦,一大早自己坐船到小金門服務兵哥哥,晚上卻被人抬回來。
難以想像,這些女人在軍中所受的非人折磨。
閨蜜是廈門衛視《兩岸秘密檔案》製片人,做了許多金門專題。她建議我們到北山村看看。
當年近萬餘名解放軍乘漁船,突破國軍防線,從附近的海岸登陸,攻下這個北山村,但終因勢單力薄,後援部隊未能跟進。經過幾天幾夜的浴血奮戰,9000多解放軍官兵犧牲在這附近。
據說,這一帶成為解放軍殉難的亂葬崗,數千遊魂無法回家,也因此有人說金門陰氣太重。
牆上密密麻麻的槍彈洞依稀可見,見證當年槍林彈雨的場景。
我們以崇敬的心情,致敬當年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們。
C大哥說,金門戰役只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一個師的規模,我軍敗在輕敵上。當年總指揮官是葉飛上將,這是他一生中非常痛苦的記憶,以至於臨終前交代要葬於廈門,與那些英勇犧牲的官兵們長眠在一起。
想到今天的幸福是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大家就格外珍惜當下。
晚上回到「談古論金」民宿店,恰逢同行L大哥舊曆時辰的生日,熱情的韋小姐特別送上蛋糕為壽星祝福。
300年古宅見證,朋友們為L大哥齊聲唱著生日祝福歌。
人生是一場盛大的遇見,於歷史中不過一瞬。
和平時代,有緣相遇便是一切美好。
建功嶼的潮水來臨前,大家歡呼雀躍結束兩天旅程。
再見,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