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次我們討論的話題是「無為而治」,這個詞在企業管理,國家治理中經常被提起,那麼什麼是無為而治?
無為是不作為嗎?
答案是否定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遊手好閒,無所事是,無所作為 ,而是通過為達到無為,通過無為達到無所不為,通過無所不為達到無為而治,老子道德經中是這樣講述無為和無為而治的。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為無為,則無不治 。
無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有人以此來指責老子的思想消極,其實是這些人沒有了解老子無為的真正內涵:無為就是通過不斷減少自己的表現欲、控制欲等各種有為的欲望,使這類欲望損之又損,最後到了沒有這類表現和控制的欲望了,就可以真正把自己從具體事務中解放出來,去幹更大更重要的事,從而達到無所不為的程度,即老子所說的無為無所不為。
理解無為很難,理解為無為更難。如果做到了為無為,就沒有什麼不可治理的了。為無為的意思就是:做的目的是為了不做,就是為不做而做,這就類似於挑水吃中的挑水是有為,鋪管道吃水中的鋪管道也是有為,兩者同樣都是為,同樣都是為了有水吃,但前者是單純的「為」,後者就是「為無為」就是以後不再為了吃水而再去「為」,所以做到了為無為,才有可能做到無為而治。
怎樣才能做到為無為
首先是:
虛其心,實其腹
這裡的心指的不是心臟,指的是人的意識、胸懷、以及心靈層面。虛其心就是讓自己的心胸更加的寬廣,更加的忘我,更加的虛懷若谷。而處處為自己著想,處處表現自己,整個念頭和想法都是為了一己私利,那這就不是虛其心。虛其心指的是去掉自私自我自利的想法,讓胸懷更加寬廣,讓心靈更加的沉靜,這樣的一種狀態。
「實其腹」指的是,讓自己有內涵,有肚量,有水平,有能力。虛其心實其腹,兩者結合起來就是讓胸懷更加的寬廣,有利他之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的念頭,目標不是為了自己活著,同時又有很大的能力和水平,很有內涵,很有肚量,這樣就為做到真正無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是:「弱其志,強其骨」。志指的不是志氣和雄心壯志,指的是強烈的自我的欲望,強烈的自我滿足的欲望,這種欲望越少越好,如果一個社會人人都算計,技巧,計謀,思智辯聰一類的東西盛行,人人都想自己有為而不惜損害他人和自然環境,這樣的社會是不可能治理好的。強其骨指的是身體的強壯,有骨氣,有正氣,有擔當。勇於承擔,勇於獻身的精神,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犧牲自我。做到了這些無為而治就是水到渠成事。
什麼是無為而治
無為而治首先是要具備兩個前提:
第一個是要做到無為,怎麼做的無為,前面已經講了,只有做到無為了,下來才能談無為而治。
第二個是前提,你是一個領導,不論你領導的是一個家庭,一個部門、一個企業、一個單位或國家,必須有其他人作為治理的對象。
其次還有兩個重要的的基礎,第一個是要了解自然和社會的規律(有道),並有按規律行事的自覺(有德)。兩者合起來就是老子所說的有道德。第二個就是你要愛這個組織和組織中的成員。如果一個國王不愛民的話,視民如草芥,不關心人民的生活,這樣的國家是不可能治理好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除了體現愛民更多的是體現的後面的無為,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想法去作為,而是為了滿足大眾的願望和想法去作為。
小到一個企業也是一樣的,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不為員工著想,只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讓大家為他個人的目標去拼搏去做,這樣企業是不可能長期持續發展下去的。反之企業才可能做大做久。大而強的企業不僅是為本公司的員工著想,還要為社會大眾著想,這樣的公司才能做大做強。
如何才能無為而治
首先是上無為而下有為,領導要無為,要放手,處在其下的人員是必須要有為的,這裡的無為主要是針對領導的。
其次是只看不做,只看不做是只當教練不當球員,不能自己上場踢球,這是無為的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如同種莊稼,把陽光,空氣,水分,土壤,種子,肥料,這些條件準備好,莊稼自然會生長,而不必要拔苗助長。把條件和環境準備好,哪些不足哪些給補上,這才是領導必須做的。
第三就是適度裝傻:要給下屬試錯和犯錯的機會,任何人的成長都需要這個過程,裝傻就是聽見裝作沒聽見,看見的裝作沒看到,想到的裝作沒想到,會做的裝作不會做,能說裝作不能說,能幹裝作不能幹,知道裝作不知道。只有這樣才能讓下屬去想去做,下屬才能提高才能成長。
第四就是要心正身正,不要去搞一些偽裝的套路,沒用的,因為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有玩巧的和虛偽的,下面玩得更厲害,因為下邊一線操作的人更接近實際,更能識別真偽,自然有其對策,得不償失。身正自然不令而行,身不正自然雖令不從。為什麼很多執行力不夠呢?是因為很多領導偽裝得太多了。
第五是要順其自然,按規律行事。只有順其自然了,好結果自然就會呈現。真正的好領導是無為的,這是領導的最高境界。
這就是本篇討論的話題,喜歡的請多關注,咱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