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40+拍不到戲,30+還在演傻白甜,這個話頭算是海清引起來的,之後女明星紛紛說出自己的困境。
姚晨說過中年女演員碰不到合適角色,楊蓉說青年演員轉型困難,穎兒說生完孩子難復出……
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中,實力派倪虹潔也說出了自己怎麼都紅不了,因為沒流量「搶」不到好角色的事情。趙薇更是直言,哪是年齡問題啊,女演員都很難出頭,連化妝品代言人都要找小鮮肉了。
都說好萊塢對年齡寬容,40歲才是女演員的黃金年齡,可是沒想到中國女演員的困境放到歐美娛樂圈同樣適用。
近日,妮可.基德曼在採訪中自曝,有好長一段時間得不到好機會,只能被迫轉型做製片人。這樣就可以花錢「買到」好劇本,還能順便參與幕前演出,要個女一號也沒什麼問題。
要知道,基德曼可是澳大利亞國寶級女演員,奧斯卡影后,美貌與演技並存,竟然接不到喜歡的戲?
而且這些年妮可基本沒怎麼閒著,一直身處一線,她這算無病呻吟嗎?
我覺得,一半一半吧。
跟出演了《小歡喜》的海清和《都挺好》的姚晨一樣,已經是這種資源和咖位了,還在訴求沒機會,她們肯定要比那些二三線演員滋潤得多啊。
但是每個人處境和背景不同,對困境的理解和對未來的追求也不同。所以我覺得有無病呻吟的成分,當然也有對市場現狀的焦慮和不滿。
像趙薇不也是一邊吐槽市場,呼籲導演給機會,一邊居安思危早早轉行嘛。
其實,像妮可.基德曼這樣的演員,自稱沒機會的聲音還能被聽到。而且她有足夠的人脈、資金和底氣轉行做製片人,某種程度上,這些有名的中外女星依舊掌握著話語權。只不過這些權利只能在他人制定的遊戲規則內行使,說白了還是要看臉色吃飯。
不管演員還是素人,這可能是女性普遍面臨的職場困境。但是明星早就賺到退休都花不完的錢,可見這困境也是分等級的,而且如何化解困境要看個人能力、底氣和眼界。
我個人覺得,女明星難出頭這事不能全怪市場。就光說戲劇這一塊,甜寵劇和家長裡短受眾多,但也容易膩。觀眾渴望更多可能性,編劇不給力,市場空白也不能怨觀眾。
相比較題材更多、尺.度更大的歐美影視行業來說,女演員面臨的困境則是同行競爭。這個同行競爭不完全是業務能力,不是下演18歲,上演歲80的決心與努力,而是有更多形象、氣質符合年齡的演員整裝待發。
至少有10年的時間,包括妮可在內的很多中年演員,都在飾演著與實際年齡不符的角色。不是好角色少了,也不是市場挑剔了,而是觀眾已經受不了「裝嫩」的演員了。
後起之秀那麼多,還有大器晚成的青年演員,那些即將步入老戲骨階段的女演員的確面臨很大競爭,也考驗著觀眾的審美。
妮可與其他實力派女星的處境略有不同,她一直樣貌出眾、身材高挑,年過50還在演40歲左右的少婦。
隨著她臉僵遲暮,再與年輕男演員搭檔就會有種強烈的「媽味」違和感。但是如果你讓她演媽媽,又覺得過於年輕美顏。輕微的偶像包袱,讓他容易把母愛演成姐弟戀。
最近看了一個熱播的泰劇,女演員全程看著男演員的嘴唇說臺詞,感覺下一秒就要親下去了。含情脈脈讓人不怎麼自在,關鍵是她演的是媽媽,不是女友。
當我們說困境的時候,這是一個主觀和客觀的矛盾綜合體。普通人還有個退休年齡呢,沒有哪個演員是能一輩子霸屏的。
這些年,隨著視頻網絡平臺的發展,不少知名演員開始從大銀幕轉戰小熒幕,雖說有種「被貶」的感覺,但也是個出路。
不管多大腕,想繼續在這市場生存,就得靈活就業。難怪妮可透露《大小謊言》第三季有戲呢,既然愛表演肯定是挑劇本不挑舞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