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搶菜,誰主生鮮?

2020-12-22 獵雲網

疫情下恐慌的人們,哪裡有菜,就去哪裡,能買到菜就是救命稻草。到了風平浪靜後,哪裡都有菜,他們又將停留在哪一處?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2月13日報導(文/周佳麗)

以前覺得有錢什麼都能買到,現在發現不是這樣的。

搶菜大軍:太難了!

零點將至,居住在杭州西湖區的小袁和男友正緊盯著各自的手機屏幕,手指剛好在「去結算」的上方,心跳速度持續加快,就等那最後一秒。

結算時刻,小袁決定再倒回去加瓶酸奶,分秒之間再下單,她卻已經失去了資格。「我懵了,才這麼幾分鐘。」

這個年頭,買菜變成了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要早早放置好購物車,提前定好鬧鐘,囑咐好家人協同作戰,稍差池一秒,就是前功盡棄。

疫情發生以來,「居家防控」是市民生存準則,這也讓生鮮電商迎來了需求側紅利。半夜12點搶盒馬,早晨6點去叮咚,接著8點上每日優鮮,隨緣逛逛京東到家......這是大多數人每天的真實寫照。

網友整理的「搶菜寶典」

公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美團買菜北京地區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京東生鮮從除夕至初九銷售同比增長215%;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每日優鮮從除夕到大年初八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50%。

即使如此,新鮮的肉品和葉菜類依然十分緊缺。「太難了!」凌晨1點多,輾轉於十來個生鮮平臺的小袁決定放棄了,定好第二天上午5:30的鬧鐘,憤懣睡下。

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打得人們措手不及,「小袁們」不太順暢的購買體驗,不過是冰山一角。可以肯定的是,疫情當前,在這場重新被點燃的生鮮大戰裡,每一個角色都不可或缺。

生鮮騎手:爆了!能多帶一單是一單

楊勇今年43歲,是每日優鮮在北京的一名配送員。今年春節,站點運力不夠,也尋思著還能多賺點錢,他按照往年一樣留下來值守「春節不打烊」,保持業務配送。

只是他沒有想到,疫情會發展至此。

農曆新年第一天,楊勇準時到站點上班,一看未出庫訂單暴增至近700單,這甚至於已經超過了前兩天一天的訂單量,他懵了:「這些必須要在上午9-11點之內送達,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按照常規流程,量體溫、全身消毒,與此同時楊勇立刻聯繫了騎手和分揀員到崗,但面對超過1000的訂單數字,僅僅靠站點留守的12名人力,依然是吃勁的。

日前,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曾透露,春節期間,每日優鮮的交易額實現了3-4倍的增長,客單價也提升了30元左右,達到120多元。交易額的上漲和客單價的提升,意味著每一單的包裹重量都不小,這也加大了騎手的工作量。

「基本是沒有小的訂單,都是大包,一輛車至多能裝12單,但為了保證時效,騎手使盡渾身解數,能多帶一單是一單。」出去送貨的時候,扶手、踏板、後備箱......電動車上掛的到處都是裝滿貨物的包裹,甚至是騎手肩上也扛著貨。

而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為了緩解一線的配送壓力,每日優鮮放寬了時效考核,從之前的一小時內調整至兩小時。目前以兩小時為準,整體的交單率達到90%以上,日清能夠達到百分之百。

時效在放寬,但訂單量依然在增長,這意味著騎手依然要來來回回奔走在外。「每個人每天要跑十幾趟,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原本上班時間是早九點到晚九點,現在因為訂單太多,下班到家都要11點左右了。」

問及疫情來勢洶洶下仍堅守在崗,害不害怕。楊勇笑了笑,立即說道:不怕。「公司每天發兩到三個口罩,每出去一趟就要量一次體溫,車子和箱體消毒更是細緻到一個板面,再加上現在是無觸達配送,接觸不到什麼人。」

除此之外,為給予一線作業人員人情關懷以及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在春節國家補貼政策之外,每日優鮮還給予員工防疫期間的額外補貼,對一線的作業人員來去進行經濟方面的支持;與此同時還為員工額外增加了覆蓋疫情的保險,一年額度200萬元。

這也無形間給楊勇充足了底氣和信心,他相信這場攻堅戰早晚打得贏。只是連日來的早出晚歸與來回奔波,加上緊繃的神經,也的確疲憊。

「希望疫情早日散去,這樣就不會這麼累了,我也可以休息一下。」

傳統菜場商家走線上:訂單翻四倍!但我還是不踏實

在這樣的時代,誰都不敢輕言網際網路的威力,小攤鋪也一樣。

生鮮O2O服務商果鄰居創始人王文峰曾調研過一家線下水果攤,該店鋪每年進貨量為30萬元左右,往年大年初一、初二能賣出五六萬元的營業額。但在今年春節疫情的衝擊下,只實現不到2000元的營業額。

而當他們把生意搬到了線上,希望又重新到來。

王阿姨的線上菜場亦是如此,她從事菜場生意已十七八年,目前在上海城西處某家大型菜場經營著自己的小鋪子。疫情發生後,來菜場買菜的人越來越少,生意可以用「慘澹」來形容。

在入駐了「餓鮮達」後,局面迎來了轉機。王阿姨的線上菜場基礎菜品俱全,規則是即時購買+次日達預約制,用戶可自行下單。

「現在最多的時候有200多個訂單,比以往翻了四倍!以前不這樣的。」這麼多的訂單,光靠王阿姨夫婦是忙不過來的,拉上因疫情待工在家的女兒女婿,也是勉勉強強。

丈夫凌晨2點前往批發市場採購菜品,其餘三人最晚6點也得必須起床上崗,將預約的訂單配好裝袋,等待騎手來取。「每日早上一睜眼,就有十來個預訂單,且必須要在上午10-11點之間送達。壓力很大的。」

淨菜、按線上規格稱重、依據訂單分揀打包......為了效率更高些,一家四口各司其職。預約訂單全部配置完成後,則啟動店鋪接單,新的訂單接踵而至,王阿姨一家四口不停地重複著手上的工作。

「生意好了就累了。」完全能停下來的時候,已經是晚上11點左右了。而除了身體上的疲憊,心理上的焦慮也在積壓。

「儘管菜場每天都要消毒好幾遍,我們也都帶著口罩,時刻量體溫,但我心裡還是不踏實。看到大家這麼瘋狂的買菜,我也想過:要不算了,別賣了,弄點菜放在屋裡,回家好好呆著好了。」

「我不希望這麼好的生意,是建立在這種肺炎之上,什麼時候可以結束呢?」

生鮮賽道現新手,眾平臺:是機遇,也是分水嶺

疫情愈演愈烈,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創傷。這期間,熊貓星廚創始人李海鵬與其團隊核心人員開了不少線上會,他們反覆討論和演算的,正是當下最火熱的生鮮電商。

獵雲網獲悉到,熊貓星廚將於日前上線了線上買菜業務--熊貓菜市,消費者可在原有的外賣品牌內發現這一新的頻道,面向的依然是「常吃外賣,偶爾自己做飯」的群體。

在這樣的時間點推出衍生的新業務,是隨機應變,也是順勢而為,熊貓星廚團隊反覆權衡過多次。一是,從事餐飲行業,集團本身積累了不少優質的供應端;另一方面,旗下餐飲商戶有現有的流量,不用重新教育用戶。最終將新鮮的食材通過「無觸達」給到用戶,以緩解社區供需不平衡的窘境。

不過受疫情影響,熊貓星廚的線上買菜業務也難以逃過供應鏈不通暢的難題。不光是這位生鮮新玩家,當下整個生鮮電商都在面臨這一巨大的考驗,才得以形成今天這樣的「搶菜難」的局面。

而這個大家都在竭力攻克的障礙,也將成為這場爭戰的決勝點。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告訴獵雲網,疫情本質上是對生鮮到家供給側能力的挑戰。供給能力越強,這個時候就會有商業機會的出現,能夠抓到溢出的需求。供給側能力不足,這個生意你將無法承受。

同樣地,叮咚買菜CEO梁昌霖曾向媒體表示,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平臺都在提供服務。有的漲起來了,有的反而跌下去了。這不是說用戶沒有需求,而是在現在的情況下,哪怕你服務再爛,只要你有供給,用戶都需要。但是大家供應鏈能力不一樣,所以有的就是因為能力不足,就可能垮下了。

「所以說這是一個機會,也可能是一個分水嶺,供應鏈能力弱的公司會被淘汰掉。」而在疫情下,如何支撐著活下來,也是諸多企業不得不面對的生死命題。

不過李海鵬坦言:「推出熊貓菜市的初衷在於幫助社區解決供應難題,不追求能跑出多少量,也不希冀能靠這個掙多少錢。」

疫情之後···

一場疫情,將生鮮電商再次推至高潮。疫情散去,這個賽場又將是何番景象?

王珺認為,這次疫情會讓用戶對安全的生鮮食品採購和安全的交付有更高的要求,會促進中國食品安全和外賣安全兩件事發展。

另一邊,焦急的用戶手裡竄著多個生鮮電商平臺,充當著沒有感情的搶菜機器。要問有沒有對某個平臺產生絕對的忠誠度,小袁直言:「沒有。」

那麼,疫情過後,如何留住好不容易進來的新增長用戶?

王珺表示,只要用戶買到三單之後,留存就已穩健。這個沉澱三單習慣的過程是比較長的,但是疫情會帶來一波集中的、持續的用戶習慣養成。平臺要做的就是將供給側的服務做好,不用運營來扭曲用戶的行為。

疫情下恐慌的人們,哪裡有菜,就去哪裡,能買到菜就是救命稻草。到了風平浪靜後,哪裡都有菜,他們又將停留在哪一處?

生鮮電商最終如何落腳,只等這疫情迷霧散去。


相關焦點

  • 全民「宅」家舌尖剛需井噴,生鮮電商力解餐桌「圍城」
    從1月20日開始對外公布新型冠狀病毒具有「人傳人」的特徵之後,截至2月6日,全民「宅」家買菜已經是第18天了。哪怕是從前不習慣線上買菜的中老年人,在這個春節,也「破天荒」地嘗試了年輕人的購物方式。半夜蹲點搶菜、可供選擇的不多、配送速度變慢……不過,各個業主「吐槽」時只有無奈,幾乎沒有了平日的投訴情緒。這個春節,生鮮電商異常忙碌。「能搶到菜就不錯了!」一位業主感慨道。哪家電商的菜更容易買一些,成為了業主們共同的功課。
  • 「全民搶菜」背後,每日優鮮的疫情突圍記
    京東生鮮配送到家的業務相對節前環比增長370%,叮咚買菜大年三十的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過300%,每日優鮮的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生鮮新零售迎來了一個高速爆發期。 夜裡定鬧鐘起來搶菜成為了一線城市很多留守人們的宅家常態。每個人的手機裡都增添了至少2個以上生鮮App,互相傳授搶菜經驗成為了社交日常。
  • 10款「搶菜App」最新測評!盒馬、叮咚、京東到家誰最好搶、最划算?
    還有的小夥伴為了搶菜下了一堆軟體不說,還定上了好幾個鬧鐘,準點起來搶菜,有的還不一定能搶到。對於「搶菜」,其實大家最想解決的幾個問題就是:怎麼買到綠葉蔬菜?怎麼買到想吃的菜?怎麼買到更划算的菜?接下來,我們將從菜的難搶程度、最佳下單時間、配送時間段、覆蓋城市範圍等維度,分析一下用什麼軟體可以高效地買到想吃的菜。
  • 「我下了6個App,凌晨6點起床搶菜,但是毛都沒搶到。」
    「 為了搶菜,我每天得定3 個鬧鐘,都快搶到神經衰弱了。然後你知道嘛,我啥都沒搶到。」無奈之下,彈盡糧絕的我揣著房產證開車浪去了盒馬。這些有經驗的網友為了搶菜甚至還摸清楚了各個買菜 App 的情況,寫出了一套各大生鮮平臺的點評攻略:但,無論他們想了多少辦法,總結過多少經驗,可能最後都會發出殊途同歸的感嘆:「 我特麼毛都沒搶到 」 。買菜 App 被用戶們擠爆的原因很簡單。
  • 物美多點「捆綁」口罩做生意被質疑 生鮮電商流量焦慮何解
    於是,為了避免聚焦,導致交叉感染,人們將線下門店買菜購物搬到了線上,一時間生鮮平臺的需求量迅速暴漲。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美團買菜、京東到家、多點等生鮮電商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人們的手機裡多出來幾個生鮮APP,雖然生鮮電商不少,但是由於需求量大增,「秒沒」的現象時有發生,幾個APP多管齊下,哪裡有菜用哪個,「搶菜」成為當下生活的一部分。
  • 抗疫情市民忙「搶菜」,上海聯家超市哄抬物價被查
    綠葉菜、豬肉等成為緊俏貨,外援內供並舉,上海「搶菜」現象將緩解 文/《財經》記者 陳亮 編輯/施智梁 平時在上海8點半起床上班的範博,原以為春節假期可以睡幾天懶覺,萬萬沒想到現在需要每天7點起床「搶菜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32期:全民消費券效果明顯 蘇寧超市線...
    全民消費券效果明顯 蘇寧超市線上生鮮訂單量環比漲超一倍3月24日消息,蘇寧數據顯示,消費券發放的這一周多以來,蘇寧超市線上生鮮、酒水、休食、飲料、防曬等產品銷售增長明顯,訂單量環比增長達一倍以上生鮮方面,3月15-23日,蘇寧超市雞胸肉、牛肉的訂單量環比增長150%、176%;青島、上海、深圳成生鮮消費top3城市。此前3月15日,,蘇寧易購面向全國用戶發放總面值500元全民消費券,涵蓋家電、手機電腦、服飾鞋帽、珠寶配飾、生活電器、超市等諸多商品及到家業務品類,消費券總價值共計5億元。
  • 生鮮盲盒撓了誰心底的痒痒?
    「我估計,這是學泡泡瑪特呢,把盲盒的邏輯用到了生鮮上面。」但作為生鮮盲盒,大獎只是一個概率,沒有中獎買家也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甚至一笑置之、再接再厲。那麼,生鮮平臺推出「不賺錢」的盲盒,究竟是什麼目的呢?二、僥倖心理滲透主婦群體通過搜索「生鮮盲盒」懂懂筆記發現,早在今年七月份,已有部分生鮮平臺推出了「生鮮盲盒」活動:有的是在盲盒訂單中隨機抽出生鮮商品作為獎品;有的則是隨機抽取蔬果米肉。
  • 社區生鮮這塊大蛋糕將如何分,以鮮為客錢大媽的生鮮超市模式分析
    近日,盒馬鮮生又火樂一把,以一張「讓物價重回民國」的海報備受讚許,可見生鮮加盟連鎖作為行業大勢,也讓各種社區生鮮品牌如雨後春筍般順勢而起,不但有線上電商平臺的生鮮app,也有大型生鮮超市,不過更值得期待的是以加盟模式為主的社區菜單,錢大媽、鮮為客經營模式備受認可。
  • 價格戰開打:社區生鮮團購誰最便宜?
    做了半年的社區生鮮團購之後,阿雅和好幾位抱團組隊的社區微商一致認為,生鮮團購業務難以為繼。原因是在生鮮食材的保鮮方面,她們比不上有成熟冷鏈供應鏈的生鮮連鎖以及電商平臺。 在阿雅帶領下,懂懂筆記來到了位於深圳龍崗區的一處批發市場。阿雅表示,有別於生鮮門店,她們微商所發起的社區生鮮團購,是在居民下單後直接到大型農批市場內採購的。
  • 這個春節,遊戲App被玩崩潰,生鮮平臺菜被搶光
    玩吧App是一款包含多種輕鬆小遊戲的軟體,其主打的社交小遊戲包括狼人殺、你畫我猜、阿瓦隆、誰是臥底、掃雷大作戰以及小PK等。這本是一款較為小眾的遊戲軟體,但在春節前後,它實現了逆襲。七麥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個月裡,在IOS設備ASO(應用商店優化)榜單實時排名中,玩吧APP在總榜、應用、社交這三個榜單中均實現了排名上的躍遷。
  • 團購、大型商超等與社區生鮮店誰更牛?
    11月28日,錢大媽入駐鄭州的首個社區生鮮店開門迎客,首店定在鄭州遠大理想城,一天時間賣出了70頭豬和30隻羊,結帳的人排成了長龍。發跡於廣州的錢大媽,如今用「社區加盟制」的商業模式,在全國開了近3000家門店,但為何將其在北方地區的首店開在鄭州?和往日曾在鄭州風靡一時卻最終落敗的其他社區生鮮店相比,它有何不同?社區生鮮店和網際網路生鮮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
  • 京東生鮮11.11「吃貨力」爆發,牛排賣出500萬片!
    11月11日24點,引爆全民狂歡的京東11.11大促迎來圓滿落幕。作為線上生鮮的絕對主場,京東生鮮11天累計售出19萬噸生鮮好物,成為吃貨狂歡、品牌增長的第一平臺。朝夕間,京東包攬了眾多家庭的一日三餐,11.11線上生鮮主場地位再次強勢凸顯。豪華生鮮擺成宴,春夏秋冬吃不停如果說在11.11之前,高價生鮮食材還讓吃貨望而卻步,那麼京東生鮮11.11的抄底優惠讓大家再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從11.11開門紅啟動的一刻就「鮮拼為上」,迫不及待為口福買單。
  • 生鮮售貨機_廣州宜百客
    生鮮售貨機,廣州宜百客,宜百客是一家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結合物聯網技術、AI技術;以研發、生產、銷售以自動售貨機為代表的智能商業設備企業。生鮮售貨機, 根據《電商之家》的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這是可以和未來的手交易市場相媲美的大市場,但是電商在生鮮市場的參與度不足3%。
  • 三眾萬生聚划算智能生鮮櫃
    三眾萬生|聚划算智能生鮮櫃|對比傳統零售、傳統電商,迅速崛起的「智能新零售」突出優勢在哪? 聚划算新零售 聚划算生鮮總部位於品牌之都山東青島,品牌商標註冊於2012年,依靠聚划算生鮮品牌價值和網際網路基因,憑藉三眾萬生集團青島20年運營經驗,結合旗下聚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全新物聯網技術,實現全場景、全客群、全數據、全時段、全體驗、全品類、全鏈路的零售新模式。
  • 迎戰雙十一,蘇寧家樂福生鮮爆款提前開搶
    迎戰雙十一,蘇寧家樂福生鮮爆款提前開搶來源:聯商網2020-10-27 18:182020年的雙十一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可預見的是,這場全民購物狂歡今年將達到一個新高度。適逢豐收季,生鮮市場格外熱鬧,生鮮品類也成為雙十一搶購清單的必選。10月30日至11月3日,家樂福眾多生鮮爆品一網打盡,肋排、雞翅中、蘋果等生鮮產品價格可以說是一年中的價格「盆地」。28日起,家樂福還將線上開啟智利車釐子預售。「今年雙十一,家樂福將充分發揮供應鏈體系優勢,堅持原產地直採,從源頭『尋鮮』,層層把關溯源,嚴控產品質量,將正宗美味從田間地頭帶上百姓餐桌。」
  • 社區生鮮巨頭錢大媽入駐鄭州,細數曾與國際鄭錯過的生鮮店
    社區生鮮店和網際網路生鮮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錢大媽正式入駐鄭州,不足100㎡門店首日賣出70頭豬30隻羊11月28日,鄭州遠大理想城小區,錢大媽在鄭州的首店正式營業,在小區道閘廣告上,「買菜來樓下,就選錢大媽」的宣傳標語赫然醒目。
  • 生鮮案例:社區貨倉生鮮超市設計示意圖
    ,眾多行業內外的人士紛紛搶灘進入,新一輪的的社區生鮮熱潮已經開始上演,怎麼才可以在這場生鮮大戰中脫穎而出呢?建立自己的生鮮店面模型。設定自己的品類,經營蔬菜水果,生鮮肉品,調味雜糧,南北乾貨,凍品水產,部分休閒以及菸酒飲料和日雜。基本固定各類商品的前後分區,符合社區消費的品類佔比,甚至可以細化到具體的商品sku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