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搶菜」背後,每日優鮮的疫情突圍記

2021-01-09 騰訊網

作者/劉公子

風投女王徐新說,得生鮮者得天下。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這種說法正在加速應驗。

京東生鮮配送到家的業務相對節前環比增長370%,叮咚買菜大年三十的訂單量同比上月增長超過300%,每日優鮮的實收交易額較去年同期增長321%,生鮮新零售迎來了一個高速爆發期。

夜裡定鬧鐘起來搶菜成為了一線城市很多留守人們的宅家常態。每個人的手機裡都增添了至少2個以上生鮮App,互相傳授搶菜經驗成為了社交日常。

而回望整個2019年,圍繞生鮮新零售的關鍵詞還是「生死局」、「填坑之戰」,生鮮新零售一度被認為陷入了焦慮而殘酷的深水區。

小象生鮮陸續關閉了北京城外的五家門店,只保留了北京兩家大本營作為試驗田;京東7FRESH又進行了一輪高管變動,京東老臣王笑松被調崗,5年1000家店的目標遙不可及;尖子生盒馬鮮生,在4月宣布將關閉首家線下門店;曾在一年內鋪出10萬個無人生鮮貨架的「果小美」也難以為繼,成立於2015年的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資金鍊斷裂,宣布破產。

以至於有人感慨,不知道那一波破產的生鮮電商,如果能熬到這次春節,可能很大概率上將改寫命運。

據網上流傳的搶菜攻略顯示,每日優鮮仍舊是一二線城市很多人的首選,儘管綠葉菜和豬肉相對緊缺,但肉蛋奶、水果、糧油、調料等其他品類仍然相對充足,且配送時間也能基本做到2小時送達,很多人開始嘗試並依賴每日優鮮作為日常生活保障。

「守責不退保民生!」在此次疫情中每日優鮮還打出了這樣的口號,並在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響應專項小組,制定應急方案。在眾多生鮮電商中表現搶眼,給很多一二線城市的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實力圈粉」。

「一人一鍋的免接觸就餐模式才更健康」的理念在非典後讓呷哺呷哺打開了市場,此次疫情又能否讓民眾愛上在家訂菜,成就每日優鮮呢?

一次壓力與機會:擊穿行業供給量後,怎麼辦?

正月初三,春節前屯的食物已經吃的七七八八了,而家附近的超市和便利店都關門了,小趙拿出手機打算屯些貨,畢竟疫情仍在蔓延,在家做飯仍會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生活常態。

小趙是每日優鮮的會員,平時就有訂每日優鮮的習慣,她想著估計菜價會比往常貴一些,打開App後,她驚喜地發現價格幾乎和平時一樣,除了蔬菜的價格略微上調,其他品類價格維持不變,牛腩一袋500g仍舊是24元,連3J級別250g的車釐子都維持在29.9元,而方便麵、火腿腸和速食食品也供應充足,並沒有像其他人朋友圈說的那樣售罄,她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很快她發現自己高興早了,綠葉菜和豬肉基本都被搶空了,她看到上面寫著7點開售,於是她把鬧鐘定在了早上6點半,打算一早搶菜,但第二天她發現綠葉菜和豬肉依舊被搶空了,甚至一連幾天無論凌晨幾點去看都是如此,這讓小趙有一點慌,「沒有豬肉可以吃牛羊雞肉,但沒有蔬菜可不行啊。」

小趙看到一個微信群裡有朋友把能搶菜的App都列出來了,她試著查看了一下,盒馬並不覆蓋她家所在的區域,叮咚買菜主要在上海不在北京,蘇寧小店品類很少還需要自提,美團買菜中除了幾家水果店,也沒有菜和肉的供應,京東生鮮沒有蔬菜,兜了一圈她發現還得寄希望於每日優鮮。

像小趙這樣的並不在少數,很多以前從前並不用每日優鮮的用戶,因為品類、配送時間等原因,被逼到了每日優鮮上,「雖然綠葉菜和豬肉不多,但好在其他品類基本是全的,雖然配送時間從平時的30分鐘變成了2小時,但已經算是很快了。」小趙說,她對每日優鮮在疫情中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可以被滿足。

針對很多用戶反應的綠葉菜和豬肉供應不足問題,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表示,主要是疫情導致的大面積封村和封路帶來的產地運輸和物流的困難,以及產地人員不足。每日優鮮已經將每日蔬菜供應量從之前的500噸提升到了1000噸,又額外新增了20%的前置倉來做應對。

1月22日起,每日優鮮就成立了疫情響應專項小組,制定應急方案。比如第一時間緊急調配了內蒙古、雲南、山東、北京周邊的多個蔬菜產地的貨源,採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同時聯合了優菜、蜀海等TOB蔬菜供應商,去保證成品菜的供應,近期每日優鮮會把蔬菜的整個供應增至每天1500噸到2000噸。

「我們在初二初三的時候動員當地的產地工人,用人拉肩扛的方式把貨給送出來,保證大家民生物資的需求,隨後在一線協調了當地的管理部門,在做好防護措施和人員登記的情況下,去恢復了正常的運輸。」

目前,每日優鮮的水果、肉蛋、糧油速食、牛奶,日用生活用品等這些商品已經保證了供應的充足,「雞蛋日均一百萬枚,凍肉相對充足,鮮肉在2月4號就已經恢復了供應,平臺的整體售罄率在百分之十以內。」王珺表示。

「疫情帶來的需求激增已經擊穿了整個行業的供給量」,對於生鮮新零售而言,既是「爆單」銷售額上漲的好機會,也是一次對產地運輸、物流、倉儲、前置倉效率、騎手配送等多環節、節點的全供應鏈的考核。

在騎手配送方面,每日優鮮也多方面操作,應對訂單量的激增和無接觸配送的新需求。據了解,今年是每日優鮮的第二年春節不打烊,以往的春節作業經驗令其本身就儲備了一定的運力。在經濟方面,還給到了春節國家補貼政策之外的防疫補貼,以及專門談下來的200萬人身疫情保險,給到一線的作業人員以充足的保障。

針對本上廣深返程人員住宿難的問題,每日優鮮還統一安排了旅館解決住宿問題,吃飯時間也調配開。同時在前置倉嚴格劃分了A、B兩班輪次,避免員工集中工作。除了無接觸配送外,從1月22日起,就對配送站、配送箱、配送車每日三次消毒及檢查,配送小哥每天到崗即測體溫。

「在生活方面,我們已經在談了一些這個送餐的公司,給一線的作業人員保證他們能夠吃上熱飯,喝上熱水,這周會落地下去。最近因為高強度工作一線人員出現焦慮的問題,公司HR也牽頭,準備了一些心理疏導的辦法和舉措。」可以看出管理層對上上下下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情況,進行了充足的考量和安排。

生鮮與餐飲聯繫緊密,在餐飲業遭受嚴重打擊,現金流堪憂、員工面臨失業的情況下,生鮮新零售不忘拉一把過得不好的兄弟,在盒馬租用西貝、雲海餚、蜀大俠等30多家餐飲企業員工後,每日優鮮也加入了「共享員工」的熱潮,和西貝、雲水謠、眉州東坡等展開積極合作,「另外一線的外賣平臺,由於餐飲企業紛紛開不了工,所以訂單量較平時很少,這些外賣的運力也可以為我們使用。」王珺表示。近日有用戶在接受配送時發現有美團小哥的身影,也印證了每日優鮮和美團等平臺的合作。

王珺認為,能否進行大規模運力的短期組織,取決於兩件事:第一有沒有能力足夠獲取更多的運力人員;第二能不能在有效的進行培訓和管理。

在培訓和管理方面,每日優鮮在供應鏈到倉配,全鏈條作了行業最深的數位化投入,這可以使配送人員。不經過長期的比如一到兩周行業常見的專職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我們一般小哥到倉裡面,兩三天就可以完全跑順。」每日優鮮用系統儘可能標準化一線人員的工作內容,讓他們的工作變得簡單,學習曲線變得更短。

兩種考驗:提效提潤與後續留存

在交易額已經同比增長超過了300%,客單價從80元左右提升到了120元左右的同時,每日優鮮也面臨著眾多的現實考驗,比如降本提效、利潤率的增加、用戶的後續留存等問題。

儘管生鮮行業強手如林,但對物流的高要求、各個環節的高效運轉、以及高損耗等,都讓生鮮新零售行業陷入低利潤的局面。「我們反覆計算,發現每日優鮮很難盈利。」此前有投資人對每日優鮮提出過盈利性的質疑。

而在前置倉模式中,能否盈利取決於訂單密度和客單價。

王珺表示,從85-90攀升到120-125,提升的30多塊客單價,主要集中在肉蛋、水產、糧油、百貨等這些過去用戶主要在商超消費的品類上。所以能否在疫情後做到,讓用戶逐漸進行消費行為的有效轉移,而不是一種特殊情況下「不得不」的選擇,是擺在每日優鮮面前的現實問題,也是增長機會。

有用戶告訴剁椒娛投,此前它一直使用美團買菜上面的「菜老包」,價格相對更便宜,但這次疫情中她更多地用每日優鮮,「因為上面品類更全,我需要的調料、牛奶酸奶、甚至零食麵膜,都可以直接買到。」

還有很多此前基本不下廚的用戶,這次被迫在家做飯,也是在每日優鮮上重新採購了廚具、碗盤、調料、米麵油等必需品,這時候每日優鮮的品類優勢就顯現了出來。

目前,每日優鮮的SKU已經擴充到3000個,其中生鮮類約1000個,其他SKU包括酒水飲料、零售、日用品等。在部分區域內,每日優鮮還增設了熱食和咖啡配送,且如果訂單中包含咖啡,配送時間要求在半小時內。近期,每日優鮮又增設了「優鮮超市」,隔日送達,服務長尾需求。王珺稱這部分的品類會逐漸擴充至3萬個。

此次疫情對供應端的壓力反應出生鮮的潛在市場增長,也反映出用戶在需求和使用場景上更加複雜化,考驗生鮮新零售在供應和匹配上能否做到更好地應對和滿足。

「我覺得每日優鮮哪裡都挺好,就是我家這個站點總是沒有姜,我是個潮汕人,我們做火鍋要放很多姜,不然就沒味道了。」小敏家住北京通州蘇荷時代,總是搶不到姜讓她頗為苦惱。

「美團買菜上菜是很便宜,但肉比較貴,同樣地每日優鮮上的牛腩一斤只要24元,便宜了近一半,豬肉也有很多20元左右的小排,所以想了想,還是定了每日優鮮。」大鵬說自己是個肉食動物,買肉還是在他消費中佔絕對性的比重。

可見,某一個品類的不滿意都可能造成用戶決策的轉移,如今生鮮電商比拼的既是單品的滿足能力,又是全品類的綜合能力。

每日優鮮以往的用戶中,24歲以下佔比最大,他們對於生鮮的價格敏感度並沒有這麼高,以往便利性和品質成為他們選擇生鮮渠道的主要指標。

平心而論,除卻一些拼團、特價和補貼外,每日優鮮整體商品價格在行業內算是中等偏上,並不靠價格低廉取勝,很多年輕人訂購,求的是一種新中產的生活感,每日優鮮的商品往往都獨立包裝,品質過硬,所以即使價格略高,還是受很多白領人群樂意買單,有人說「圖的就是個規整:三文魚頭已經去腮處理,菜都很乾淨不帶泥,還有免切免洗的淨菜。」

求新中產生活感的90後的確不少,但不排除很多90後還是會消費得「精打細算」,疫情一過,商超、便利店重新開門,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又全面恢復日常快遞,還有足夠低價的拼多多,甚至很多網紅帶貨在農產品方面也足夠有競爭優勢。

每日優鮮能否在目前的品質、配送、用戶體驗已經較為完善的基礎上,做到在更多品類上形成價格優勢,可能會成為留住用戶的關鍵。

此外,在行業20%毛利率,履約成本10%的情況下,每日優鮮能否進一步提升前置倉內的效率,提升高利潤率,以及做到更好的彈性調節能力,都是下一步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會堅持投入供應鏈和數位化連鎖零售這兩件事,爭取擁有行業最好的運營效率,和用戶端最好的體驗。」王珺表示。

疫情下,生鮮新零售或許迎來了最好的行業加速期。與此同時,還能帶給我們哪些更多的思考呢?

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效率愈發凸顯。只有順豐和京東物流等不多的物流快遞,以及美團點評、餓了麼外賣配送體系可以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每日優鮮能夠做到9成訂單2小時送達,所有的訂單都四小時送達的有效運力,那麼反向思考,能否有將配送進一步升級和獨立,進而發展為獨立配送的可能呢?以及未來,每一個生鮮新零售是否都有義務將自己的配送體系、履約效率和運力進一步升級和完善?

而最近火熱的所謂的「無接觸配送」,僅僅只是放在某個位置,配送員和用戶不直接接觸這麼簡單嗎?又或者快遞櫃、無人配送機器人?能否有進一步的具體形態的變化和延伸?都是值得關注和研究的議題。

相關焦點

  • 全民搶菜,誰主生鮮?
    疫情發生以來,「居家防控」是市民生存準則,這也讓生鮮電商迎來了需求側紅利。半夜12點搶盒馬,早晨6點去叮咚,接著8點上每日優鮮,隨緣逛逛京東到家......這是大多數人每天的真實寫照。網友整理的「搶菜寶典」公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美團買菜北京地區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京東生鮮從除夕至初九銷售同比增長215%;叮咚買菜大年三十訂單量較上月增長超300%;每日優鮮從除夕到大年初八實收交易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但自2012年年底「本來生活」 憑「褚橙進京」的事件開啟生鮮電商轉折點後,後期隨著每日優鮮「前置倉」等創新模式的初步突破和阿里京東等巨頭入局,生鮮電商迎來了高速發展期。那究竟是哪些因素點燃了2012年後電商行業的燎原之勢呢?本文將採用PEST模型來分析生鮮電商行業發展背後的原因。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疫情爆發後,菜籃子穩定更成為了民生的重要保障。這條賽道的玩家也開始受到市場關注。每日優鮮因其客群主體為年輕客群,進入了農業大省山東的視野。一方面,據媒體此前報導,每日優鮮早在去年12月底便在成熟區域實現了10%的經營正現金流,其背後是80元左右的高客單價,25%-27%的前臺毛利,被控制在每單15元左右的履約成本,以及僅1%-1.5%的損耗率。這在眾多生鮮電商中,得以凸顯。
  • 盒馬、叮咚、每日優鮮告訴你買菜難還要持續多久
    這次疫情對生鮮電商是「天賜紅利」,但供應鏈差的平臺將逐漸被淘汰。作者| 姚心璐 張超  編輯| 安心「你們要加油,我已經把冰箱清空等著你們,千萬別掉鏈子啊」。「親們,要幾點起來才能搶到菜?」一夜之間,在社交媒體上,搶菜幾乎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這不是開心農場裡的遊戲,這是 2020 新型肺炎疫情下的現實。
  • 每日優鮮銷售不合規食品 今年內被監管第三次點名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北京每日優鮮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每日優鮮」)因為銷售不合規食品被通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每日優鮮今年以來第三次上抽檢「黑榜」。
  • 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女神節#聽女人的話#
    疫情困住了人們的肉體,但是困不住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家用美食積極擁抱生活,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柴米油鹽裡也有風花雪月」。  人生在世,唯美食和美酒不可辜負,為了不辜負大家的美食,在「3.8婦女節」來臨之際,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發起#聽女人的話#主題活動,邀請百位國內知名明星藝人時尚達人聯合倡導「優鮮生活態」:在家吃飯,每日優鮮的生活態度。
  • 每日優鮮入選2020投中榜 銳公司TOP100
    12月29日,投中網發布2020投中榜銳公司TOP100榜單,每日優鮮作為唯一一家電商公司·,與商湯科技、元氣森林、猿輔導等各賽道明星企業一同入選。 通過首創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為數千萬用戶提供了「3000款商品,最快30分鐘達服務」。
  • 每日優鮮自今日起陸續恢復石家莊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每日優鮮獲悉,自今日起,此前一度暫停的石家莊市的業務將陸續恢復正常。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每日優鮮在2020年11月正式進軍河北,目前該省業務僅在石家莊市上線。
  • 【開扒:每日優鮮能笑到最後麼?】
    不久前,虎嗅精選與每日優鮮COO孫原進行了對談,隨後,結合其他採訪,我們將其撰寫成專供虎嗅精選黑卡會員閱讀的深案例。原文近8000字,這裡是縮減版本:                一、每日優鮮的核心邏輯 對於外界的評價,每日優鮮COO孫原並不認同。
  • 每日優鮮王珺:中石化賣菜對行業所有玩家利大於弊
    事實上,疫情之下,火爆的生鮮賽道,出乎意料的新入局超級玩家並非只有中石化一位,中燃氣,中郵政等也開始跨界「賣菜」。原來不賣菜的零售企業,紛紛打起「菜籃子」的主意,這對生鮮零售行業會產生哪些影響?3月2日,作為生鮮賽道上資深玩家,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針對此事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 全民「宅」家舌尖剛需井噴,生鮮電商力解餐桌「圍城」
    2月6日,每日優鮮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總體來說,確實是挑戰的背後也有機會,對生鮮到家這個行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迎來了消費者的井噴,需求側的井噴。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在不同地區的多個小區群裡,業主們除了討論疫情防控,最多討論就是哪裡可以買到食材。
  • 10款「搶菜App」最新測評!盒馬、叮咚、京東到家誰最好搶、最划算?
    還有的小夥伴為了搶菜下了一堆軟體不說,還定上了好幾個鬧鐘,準點起來搶菜,有的還不一定能搶到。每日優鮮的菜品也挺充足的,雖然海鮮和肉禽蛋遠不如盒馬多,但也有很多綠葉菜,並且並不難搶,即使在下午打開 App 也還有蔬菜的存貨,不過如果想要買新鮮肉類的話還是建議儘早下單,不然就只剩冷凍肉了
  • 每日優鮮,一款值得點讚的產品
    每日優鮮應運而生,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對於食材不僅要精挑細選,還希望能夠有專人將食材配送到家,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夠吃到新鮮的食材。面對人們的迫切希望,每日優鮮在逐步得發展中試圖努力帶給人們「優鮮」的每一天!每日優鮮作為新興的電商平臺,有著年輕的基因,能夠很快清楚地知道人們現在的購物理念,並逐步完善自己。
  • 每日優鮮,為你的雙十一帶來別樣新鮮
    那麼在每日優鮮,我們同樣會感受到如此之大的壓迫感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每日優鮮為雙十一特意準備了新鮮優惠的商品,從10月25日到11月11日當天,每日都會有優惠劵發放。去年雙十一每日優鮮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大閘蟹的需求,特意到長蕩湖「承包」了一大片專屬水域,從原產地直採消除用戶對於產品質量的擔憂問題。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早在5個月以前,今年7月,每日優鮮就完成了F輪4.95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4.5億)。據不完全統計,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額超過110億元。作為生鮮電商的「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尤其是此次疫情,成為了生鮮電商的加速器,發展勢頭迅猛。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本文選取每日優鮮作為其競品,通過對二者業務邏輯及功能分析,希望找到盒馬鮮生的不足,優化完善產品迭代思路,確定未來產品發展走向。二、行業分析1.
  • 通用磨坊加入每日優鮮百億俱樂部 旗下灣仔碼頭、哈根達斯統採直供
    近日,通用磨坊中國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邱肇祥先生在上海通用磨坊總部會見了每日優鮮副總裁Danny一行,雙方就灣仔碼頭、哈根達斯在每日優鮮產品、營銷、會員、數據層面的合作深入交流,並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至此,每日優鮮「百億俱樂部」計劃又添一位重量級成員。
  • 每日優鮮「今日鮮」,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
    每日優鮮這一電商平臺的創立,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優質的線上生鮮購買服務。然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食物的「新鮮程度」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每日優鮮的生鮮的配送的要求就有了更好的要求和標準。每日優鮮為了滿足老百姓對於生鮮的新鮮要求,推出了每日優鮮的「今日鮮」系列,排骨、五花、梅花肉、豬肝等這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當天未售出的「今日鮮」商品將全部下架,並且每日優鮮的生產、包裝、運輸全都在0-4度的低溫環境內操作。
  • 過零點全面下架,每日優鮮推出「今日鮮」系列
    而為了保障食材的鮮美品質,每日優鮮近期推出了"今日鮮"系列,將食材全程在0-4度的低溫環境下完成加工以及運輸,具有新鮮、衛生、安全的特點。以往,在菜市場購買的肉禽蔬菜儘管在品質上比較新鮮,但是不免存在食品汙染的情況,甚至一些消費者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回了擺放數日的肉製品,這也間接地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7月15日,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從商務拓展、營銷策略、數據分享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到家場景的零售模式創新。疫情以來,線上和居家消費激增,「生鮮到家」已經進入到高用戶滲透和經營質量並重的新時代。作為生鮮電商的領先企業,每日優鮮擁有強大的前置倉服務模式和全品類數位化供應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生鮮、日用百貨的一站式購買體驗。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可口可樂旗下全品類飲料產品與每日優鮮的「到家」業務有機結合,攜手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飲料消費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