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扒:每日優鮮能笑到最後麼?】

2021-03-01 物流指聞

經過一輪輪淘洗的每日優鮮,都有哪幾把板斧?這些招數能否在打擊對手時刀刀斃命?

來源/虎嗅

作者/東區女巫

物流指聞整理髮布

當問及對每日優鮮的觀感之時,有投資人對虎嗅表示,「這是一家迷之難以描述的公司。」

 

成立不過三年,在外界眼中,這家公司的模式已經妖精般蛻變了幾回,每一回都能給自己貼上熱門標籤,比如O2O、生鮮電商,再比如——新零售。

 

2017年,資本的寵兒每日優鮮完成了一系列大動作:上線便利購併完成分拆,單獨融到2億美元A+B輪融資;做上遊供應商招募計劃;升級會員業務,等等。除此之外,公司母體在年初就搞定了C輪、C+輪累計3.3億美元融資。

 

2014年底成立,2015年4月微信商城正式上線,2017年8月,每日優鮮宣布其單月營收突破2.8億元,月訂單量300萬,一線城市全面盈利。看似成績可喜,然而整個生鮮電商、新零售賽道上,分明群狼環廝,誰能笑到最後,尚無從判斷。

 

經過一輪輪淘洗的每日優鮮,都有哪幾把板斧?這些招數能否在打擊對手時刀刀斃命?不久前,虎嗅精選與每日優鮮COO孫原進行了對談,隨後,結合其他採訪,我們將其撰寫成專供虎嗅精選黑卡會員閱讀的深案例。原文近8000字,這裡是縮減版本:

                

一、每日優鮮的核心邏輯

 

對於外界的評價,每日優鮮COO孫原並不認同。

 

「從公司創辦開始,外部市場就一直在經歷各種浪潮,從O2O熱潮、生鮮電商熱潮,到生鮮死亡小組、新零售浪潮,市場在三年時間變了四股浪潮,所以你就覺得我們這個行業中的企業好像是在蹭著不同的熱點。」在她看來,每日優鮮在做的事,是一以貫之的;所遵循的,是中國消費領域供給端和需求端的變革趨勢與邏輯。

 

零售業的變遷其實有著通用的國際規律,回溯30年代的美國、7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臺灣,都曾經歷過同樣的變革。孫原認為,這種大趨勢,恰好在2015年成為爆發的節點,也就是85後邁入30歲門檻的時候。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60後、70後那幾代人的消費習慣其實沒有很大差距,那幫人的購物習慣都是比較傳統的,相比之下,80後這批人的代際變遷則表現得非常明顯。」孫原說。需求端的變化必然帶來供給側的巨大變革。網際網路、物流基礎設施的便利性,使當下的供給側變革有了更多可能。

 

孫原告訴虎嗅,在認真研究了用戶的4種需求「多、快、好、省」之後,每日優鮮將核心目標鎖定在「快」和「好」上,並為此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是前置倉。

 

孫原告訴虎嗅,做前置倉的想法其實在創業之初就開始了。「我們從2015年4月就開始想嘗試這樣的解決方案,當時想的沒有這麼清楚,包括建多大、覆蓋多遠、是當日達還是一小時兩小時達,等等。到8月份,這個模式已經可以清晰繪製,邏輯上實現了閉環,之後馬上建了第一個倉。」

 

因為前置倉的便捷性,每日優鮮目前實現了普通訂單2小時送達、會員1小時送達的效率,因此可以在配送過程中全面「去冷媒」。目前已經在全國20個城市鋪設1000多個前置倉。

 

第二是貨櫃(架)。

 

2017年6月,每日優鮮便利購上線。說起做無人貨櫃(架),曾斌曾經開玩笑談到,當時有一家無人貨架公司把架子鋪到了每日優鮮的辦公室,他發現後頓時樂了:喲呵,這敵人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

 

但他轉念一想,敵人也太大意了,竟然忽視了每日優鮮這個強敵。

 

做生鮮生意就是如此,擁有供應鏈、採購優勢的玩家,在零售端必然有著先天優勢。於是,受到啟發的每日優鮮,快速上馬了無人貨櫃(架)——每日優鮮便利購。

 

第三是選品。

 

前置倉、無人貨櫃(架)解決的是用戶對「快」的需求,而精選、優選主要解決用戶在「好」上的需求。

 

每日優鮮在選品上的策略是,以吃切入,圈定十幾個品類,每個品類向下都可以做相應的精細化產品。

 

孫原表示,目前每日優鮮共有1200左右SKU,未來將會控制在2000左右。這個SKU數,是每日優鮮經過測算得出的,首先品質要足夠好,其次,還能利用自己的供應鏈優勢砍掉中間環節成本,做到直採直送。孫原指出,這個量級既能基本滿足用戶日常消費需求,又能夠做到優選品質。

                

二、3招殺手鐧能否刀刀斃命?

 

盤點一下每日優鮮做生鮮電商的邏輯:一方面依靠物理空間上距離的縮短,越來越近地觸達消費者,另一方面在全品類下再做精選,力圖覆蓋更多消費需求。

這套打法的確能夠自圓其說,不過,像所有的商業習題一樣,實際操作起來,仍有很多現實困難。

 

先來看品類。

 

生鮮電商和日用品電商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品類。高損耗率導致生鮮電商需要一邊保證後端強大供應鏈,一邊快速擴大品牌影響力,吸引供應商和用戶在平臺上黏著、沉澱,用高復購抵消損耗,才能生存。

 

因此,每日優鮮從創立之初,就需要用補貼的方式來快速拉動流量。

 

「燒錢砸市場」對於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來說並非行不通,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到底是不是一個能砸出來的市場,也即,用戶這一需求是否未來只能在你一家平臺上得到滿足。

 

據孫原透露,每日優鮮目前的選品策略主要是「爆款邏輯」,主打「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戰術。

 

今年1月份每日優鮮的19.9元爆款車釐子,讓每日優鮮刷了一波存在感。孫原告訴虎嗅,目前,每日優鮮已經拿下了電商當中車釐子品類的很大份額,即便是當時的19.9元低價爆款,事實上都是賺錢的。「根源就在於低毛利。」孫原說,每日優鮮花了3年時間,打磨車釐子的直採源頭,由此建立起比較堅固的護城河,「所以我們才能打出這樣的價格,別人跟不了。」

 

這套打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產品的「優選」度,但是SKU豐富度終究是個bug。

 

某火腿腸渠道代理曾主動找到每日優鮮想要尋求合作,他對虎嗅表示,每日優鮮認為他所代理的屬於低端產品,聊了10分鐘就把他打發了。而同時,這位代理也認為,每日優鮮這個渠道能走的量十分有限,SKU也實在少了些。

 

誠然,正如孫原坦言,生鮮食材的自然屬性導致了,其類別本身數量就遠遠小於日用品。「譬如水果,全世界的水果種類加起來也就一百多種,然後你要在這裡面做精選,可能只能選出50種;但是家具就不同了,全世界的家具品類加起來可能有10萬種,在這裡面做精選肯定不是一個量級。」

 

對此,每日優鮮堅持認為,在選品上,做減法比做加法難,「做加法除了給供應鏈、物流增加一些負擔之外,就選品本身並沒有體現出專業度,無非是照單全收嘛。」

 

再來看每日優鮮引以為豪的特色:前置倉。

 

前置倉的成本控制一直是業界頗有爭議的一點,對於每個倉的日單量是否覆蓋成本這事兒先按下不提,單從外部環境看,前置倉這種模式發展2年多,已不再算是獨門絕活,而逐漸成為行業標配。

競品易果生鮮、百果園、天天果園等都已經有較大投入和顯著成效,天天果園甚至打出了上海地區29分鐘送達的「瞬時達」業務,在區域單點突破,競爭相當激烈。

 

由此看來,前置倉業已成為生鮮電商/線下店所要比拼的重頭戲之一,各家除了要加速跑馬圈地佔地盤,還得厲兵秣馬,看誰能將前置倉運營得更加精細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除了前置倉,無人貨櫃(架)也是去年每日優鮮重點描繪的一個新場景。踩著新零售的風口,無人貨架去年著實火了一把,然而轉年,就「涼涼」了。

 

仔細研究無人貨架領域目前融資額度排在前列的幾家,不難發現背後的「巨頭戰隊」邏輯。果小美和猩便利按投資方可以分別歸到阿里系和美團系,哈米背靠有供應鏈優勢的易果生鮮,也間接屬於阿里系。而每日優鮮便利購顯然成為騰訊在無人貨架領域的新卡位。

 

作為拆分之後獨立運營的子公司,每日優鮮便利購的入口小程序與每日優鮮App、小程序相互獨立。從線下點位鋪貨、優惠力度來看,也與每日優鮮主商城有著不完全相同的打法。

 

對於每日優鮮曾描繪的「顛覆社區菜市場」,擊穿「主婦」人群的場景,無人貨櫃(架)承載了另一個使命,即基於建築物級別最後100米的連接。

 

不過,從用戶體驗端來看,每日優鮮的無人貨櫃(架)還做不到「千櫃千面」。筆者通過觀察發現,在虎嗅與每日優鮮望京總部的貨架上,堆放的是幾乎完全一樣的商品。這說明,貨架的選品、配送還是標準化的輸出模式,儘管每日優鮮在選品上推出了大數據測算,但從貨架的運營來看,要做到反應迅速靈敏,恐怕仍需時日。

不過好的一點是,其補貨確實稱得上及時,補貨人員也會跟公司前臺核對貨損,這在無人貨架運營方面,已算難得。「零售確實沒有什麼秘密,也沒有更多模式上的顛覆。」孫原坦承。「無非是比別人做得深、做得好。」

                

三、自有品牌會是一根好拐杖嗎?

 

儘管生鮮電商是投資人和業界眼中最後一片藍海,然而行業屬性導致,這門生意做起來著實不容易。生存的壓力逼迫每日優鮮們必須不斷調整策略,比如,為了擴充SKU數量,提升利潤率,許多主打「生鮮」招牌的電商平臺,都會逐步試水零食、熟食品類,甚至會上線與餐飲相關的生活日用品,譬如廚具、牙膏等等。如同網易嚴選一般,或許每個電商平臺都有一顆逆向整合供應鏈、做自有品牌的雄心。

 

每日優鮮也不例外。它打爆的第一款自有品牌,是摩奇桃汁。

 

「做摩奇最初比較偶然,因為我們一直在琢磨著自主挖掘爆品這事兒,恰好團隊成員有幾個北京人,大家想到了小時候和北冰洋一樣火的,不還有摩奇嘛。」孫原說。於是,每日優鮮找到如今已經停產的廠家,又費勁找來當年的配方,還原出了當年的摩奇,成為品牌的獨家代理商。

 

「我們在線下線上做了很多推廣,開始讓它逐漸引爆,」孫原說,「發展到後來,關曉彤、大張偉這些明星主動轉發,這些我們都沒有做過主動的聯繫,屬於自然發酵。」 的確,有前幾年80後北京人的兒時回憶「北冰洋」的重新火爆的珠玉在前,正好激發了這群人對另一款兒時經典飲料「摩奇桃汁」的念想。

 

除了摩奇之外,孫原透露,每日優鮮還通過後端整合供應鏈研發了花香口感的老東京酸奶、滷味,甚至還開始布局熱櫃,推出了便當,其目的就是在豐富SKU的同時,利用熟食的高毛利提高利潤。

 

通常來說,自有商品毛利非常高,這也是從711到Costco都大力推廣自有品牌商品的重要理由。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自有品牌或者新晉品牌要想活得好,這個渠道本身是需要足夠強勢的。

 

如何能讓用戶對平臺自有品牌形成認可,也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品牌攻堅戰。

不僅如此,每日優鮮還面臨幾個現實的挑戰:

首先,其整套商業模型比較適合在一二線城市進行複製,若想下沉至三四線甚至以下的地區,就會遭遇本地社區生鮮品牌的強力狙擊。「三四線城市的社區生鮮價格非常有競爭力,每日優鮮就顯得太貴了。」一位投資人感慨道。而這意味著,每日優鮮的用戶群體數量基本是既定的。

其次,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乃至京東的7fresh這類真正意義上打通線上線下的新零售不惜重金燒錢換市場,線下運營這個重頭戲一旦被他們玩轉,其創造出的勢能是前置倉類公司所無法比擬的,屆時這些新零售大玩家也會給每日優鮮造成明顯的分流壓力。

「要我說,每日優鮮就看兩點:第一,創始人徐正能不斷融大錢,融資能力超強;第二,公司執行力不弱,這就夠了。」一位消費領域的KOL則對虎嗅這樣感慨道,這言外之意,也頗值得玩味。

來源/虎嗅

作者/東區女巫

物流指聞整理髮布

⊙文章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物流指聞立場,轉載此文章需經作者同意,同時註明作者姓名及來源。

中國物流領域更具影響力的新媒體平臺

精準影響240萬物流人群

我們期待各位物流人與我們互動,不要吝嗇你的建議與意見。
黃剛老師深入交流加微信:huanggang36

商務合作、爆料、投稿加微信:logvip56

獵頭、跳槽、招聘服務加:headscmhrv

漢森商學院學員申請諮詢請加微信:scmschool

物流商情合作加微信:wuliushangqing

註:加微信請備註「公司+職位」,非誠勿擾

↓↓↓更多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為何每日優鮮能在短短三年迅速成長為10億美元估值的行業獨角獸,並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賽道上持續領跑呢?本文將從多維度對每日優鮮APP及生鮮電商行業進行深入分析。就前置倉規模和數量上而言,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更多且面積更大,所以能夠提供更加齊全的商品品類。就產品篩選而言,每日優鮮提供全品類精選,而叮咚買菜圍繞生鮮做全品類,更加細分化,主打手機上的菜市場。當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能從眾多生鮮電商中脫穎而出,主要是迎合了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
  • 「全民搶菜」背後,每日優鮮的疫情突圍記
    以至於有人感慨,不知道那一波破產的生鮮電商,如果能熬到這次春節,可能很大概率上將改寫命運。 據網上流傳的搶菜攻略顯示,每日優鮮仍舊是一二線城市很多人的首選,儘管綠葉菜和豬肉相對緊缺,但肉蛋奶、水果、糧油、調料等其他品類仍然相對充足,且配送時間也能基本做到2小時送達,很多人開始嘗試並依賴每日優鮮作為日常生活保障。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在今年4月的內部信中曾表示,目前的生鮮電商正在發生質變,從百億級別短跑的小組賽,到千億級別長跑的淘汰賽。疫情的出現給質變的發生添了一把火。今年以來,生鮮電商行業的整體滲透率得到加強,用戶線上購買的習慣也已經養成。每日優鮮CFO王珺曾表示,用戶滲透率被加速進化到了兩年之後。
  • 每日優鮮,為你的雙十一帶來別樣新鮮
    2020年的雙十一註定又是不平凡的,現在還沒到11月各大平臺的預售就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預定金額也是相當龐大。今天的雙十一又將是一場腥風血雨的戰鬥,想必每一位想要薅羊毛的朋友都不會錯過這場無聲的戰役。那麼在每日優鮮,我們同樣會感受到如此之大的壓迫感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每日優鮮,一款值得點讚的產品
    每日優鮮應運而生,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對於食材不僅要精挑細選,還希望能夠有專人將食材配送到家,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夠吃到新鮮的食材。面對人們的迫切希望,每日優鮮在逐步得發展中試圖努力帶給人們「優鮮」的每一天!每日優鮮作為新興的電商平臺,有著年輕的基因,能夠很快清楚地知道人們現在的購物理念,並逐步完善自己。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由此,在生鮮電商最為熱鬧的2020年,從到家到社區到自提,從誼品生鮮到每日優鮮到盒馬,各類模式裹挾著資本與機會,都在找自己的舞臺。那麼,農業第一大省的中心——青島為何又會選擇前置倉生鮮電商領頭羊——每日優鮮?
  • 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女神節#聽女人的話#
    每日優鮮:生活多一點優鮮,就多一分健康  每日優鮮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生鮮電商平臺。一直以來,每日優鮮都將消費者擺在第一位,力爭讓消費者品嘗到新鮮的食品。每日優鮮不僅重新對「鮮」進行了定義,並不斷升級。開啟2.0模式,規定了鮮度管理,從最基礎的注重食材的鮮,到生活鮮的升級,倡導「在家吃飯」回歸生活最本質的生活狀態。
  • 每日優鮮入選2020投中榜 銳公司TOP100
    12月29日,投中網發布2020投中榜銳公司TOP100榜單,每日優鮮作為唯一一家電商公司·,與商湯科技、元氣森林、猿輔導等各賽道明星企業一同入選。 通過首創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為數千萬用戶提供了「3000款商品,最快30分鐘達服務」。
  • 獲20億戰略投資,每日優鮮是靠什麼領跑生鮮產業的?
    12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 每日優鮮此次獲得的投資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在青島市註冊成立總部公司,也開啟了獨角獸企業設立全國總部的先例。
  • 每日優鮮「罪與罰」:因長期拖欠200萬運費被「走投無路」合作商告...
    這不再是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故事,因為棋局裡的每個人並不知道,誰會笑到最後。2018年12月,知名生鮮電商企業「每日優鮮」一口氣幹掉了三個貪腐員工。其中,兩位被刑事拘留,原華北大區倉儲總監李某某則「逃過一劫」,僅被給予辭退處理。
  • 過零點全面下架,每日優鮮推出「今日鮮」系列
    而為了保障食材的鮮美品質,每日優鮮近期推出了"今日鮮"系列,將食材全程在0-4度的低溫環境下完成加工以及運輸,具有新鮮、衛生、安全的特點。以往,在菜市場購買的肉禽蔬菜儘管在品質上比較新鮮,但是不免存在食品汙染的情況,甚至一些消費者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回了擺放數日的肉製品,這也間接地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
  • 小e微店猛貼每日優鮮便利購 原是一場公關碰瓷兒?
    資金上來說,這個行業超過10億元融資的就是每日優鮮便利購一家,去年12月底拿到了騰訊等的2億美元A+B論融資。小e這邊也是去年12月拿到的最後一輪融資,額度是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 每日優鮮便利購的數據相對較好,基本除了點位數低於曾經的猩便利,其他指數都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 精選食材一鍵到家,每日優鮮幫你解決選購難題
    來源:時刻頭條買菜這件事看似微小,實則關係到民生大計。每日優鮮等線上生鮮超市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想要買到新鮮、實惠的生鮮,就需要前往距離很遠的農貿市場。更讓上班族有了買到新鮮生鮮的可能。每日優鮮的出現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買到水果蔬菜、奶製品、生鮮肉類等日常食材。買菜這件事關係著很大的學問,買什麼菜、去哪裡買菜、怎麼保證買的菜質量過關都是問題。為了幫助消費者突破這一選購痛點,每日優鮮的線上平臺向消費者提供了品類齊全的食材以供選擇。
  • 每日優鮮「今日鮮」,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
    每日優鮮這一電商平臺的創立,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優質的線上生鮮購買服務。然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食物的「新鮮程度」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每日優鮮的生鮮的配送的要求就有了更好的要求和標準。每日優鮮為了滿足老百姓對於生鮮的新鮮要求,推出了每日優鮮的「今日鮮」系列,排骨、五花、梅花肉、豬肝等這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當天未售出的「今日鮮」商品將全部下架,並且每日優鮮的生產、包裝、運輸全都在0-4度的低溫環境內操作。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這樣做使得商品能以更快的速度到達用戶,提高了物流配送效率及體驗,簡化了商品配送流程。然而,商品從大倉到前置倉以及最後一公裡倉配成本較高,因此長遠來看,前置倉模式需要較高的成本投入及較長的回報周期。
  • 加入「百億俱樂部」計劃 鳳祥股份與每日優鮮戰略合作再升級
    鳳祥股份副總經理周勁鷹與每日優鮮中臺副總裁Danny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每日優鮮近期發布了新五年對此,每日優鮮商品中臺副總裁Danny表示,每日優鮮非常願意基於在精準營銷方面的優勢和經驗,協助鳳祥股份一起制定市場營銷策略,並提供優勢營銷資源。
  • 每日優鮮自今日起陸續恢復石家莊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每日優鮮獲悉,自今日起,此前一度暫停的石家莊市的業務將陸續恢復正常。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每日優鮮在2020年11月正式進軍河北,目前該省業務僅在石家莊市上線。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7月15日,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從商務拓展、營銷策略、數據分享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到家場景的零售模式創新。疫情以來,線上和居家消費激增,「生鮮到家」已經進入到高用戶滲透和經營質量並重的新時代。作為生鮮電商的領先企業,每日優鮮擁有強大的前置倉服務模式和全品類數位化供應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生鮮、日用百貨的一站式購買體驗。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可口可樂旗下全品類飲料產品與每日優鮮的「到家」業務有機結合,攜手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飲料消費新體驗。
  • 通用磨坊加入每日優鮮百億俱樂部 旗下灣仔碼頭、哈根達斯統採直供
    近日,通用磨坊中國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邱肇祥先生在上海通用磨坊總部會見了每日優鮮副總裁Danny一行,雙方就灣仔碼頭、哈根達斯在每日優鮮產品、營銷、會員、數據層面的合作深入交流,並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至此,每日優鮮「百億俱樂部」計劃又添一位重量級成員。
  • 盒馬、叮咚、每日優鮮告訴你買菜難還要持續多久
    有些人在凌晨 12 點用盒馬搶菜,才能約到次日的派送;有些人一覺醒來,發現上海青、大白菜、豬肉等熱門品類早已被搶購一空,只能再等一天。生鮮電商迎來一次集體大考。春節期間,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多家生鮮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緊急響應措施,他們或召回休假員工、或連夜趕往全國各地採購蔬菜,甚至安排文職人員參與配送,匆忙應對突如其來的巨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