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無人貨架行業的一場摩擦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有意思的是,關於此事雙方的不同回應,讓不少圈內記者也覺得「雲裡霧裡」,本來覺得只是一場行業糾紛,不想關注太多,但昨天和一些媒體人吃飯的時候,大家在一起討論這事兒的來龍去脈,這場糾紛發展到現在,似乎已經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不禁整合了各種信息,把整體邏輯做一下梳理。
一切的緣由:弱貼強 業務式微下的碰瓷兒上位?
有人會問,這一切的起因是什麼?我們來看看雙方的一些情況。關於無人貨架行業的第三方報告其實並不多,近期來看比較深入的應該是1月份由Talking data發布的一份行業白皮書。
資金上來說,這個行業超過10億元融資的就是每日優鮮便利購一家,去年12月底拿到了騰訊等的2億美元A+B論融資。小e這邊也是去年12月拿到的最後一輪融資,額度是2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
再從行業內幾個關鍵指標來看,小e微店在單點流水和貨損方面算得上中上等,但在點位數,和很能體現長期運營能力的補貨頻次上來看,幾乎排在行業最後。每日優鮮便利購的數據相對較好,基本除了點位數低於曾經的猩便利,其他指數都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最近來看,也是公開數據,小e微店點位數是6000點,每日優鮮便利購在年初時候給出的點位數字是30000點,都是優質點位,兩者差距還是比較懸殊。而根據每日優鮮便利購在4月28日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日均訂單突破30萬單,員工數已經增長到2500人,是1月份的2.5倍。
數據上看,兩家確實存在不小的差距,每日優鮮便利購的優勢很明顯。而隨著整體行業盤整,愈發寡頭化,小玩家為了吸引資方投資續命,去貼行業老大炒作,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且操盤人的手法非常嫻熟,應該是有老手背後指點。
操作鏈條還原:一場「信息不對稱」的烏龍事件
更有意思的在於,和業內一些記者聊天得到的背後故事。
據說,在此事發生後不久,小e方面便確定了打法,只不過,沒有看到一般人都會想到的「法律手段」,反而是小e的品牌部門衝在了最先。
不少媒體反映,從五一前,小e微店的品牌負責人便開始尋求各方媒體對此事進行報導,而在5月3日,還為此事專門開了一個共4家媒體參加的「媒體溝通會」。其提供的證據在於:小e貨架擺放在每日優鮮便利購門口的視頻,以及每日優鮮便利購CEO李漾在微信中與小e微店CEO榮光的私人聊天記錄,通話錄音。
但這一點,在每日優鮮便利購回應事件經過並提供相關證據後,被很多細心的記者質疑,核心要點有三:
1、 依據每日優鮮便利購方面給出的事件經過,小e貨架為便利購方面依客戶行政人員的需求,幫助其放置在己方辦公室外。架子確實是便利購員工應客戶需求搬到便利購辦公室,所以,該視頻實際上並無法證明「小e微店貨架被便利購人員假冒小e人員私自搬走」一事。
2、 從雙方CEO的微信對話中,便利購CEO李漾其實並沒有表示小e貨架被便利購人員冒充小e人員私下搬走,而只是對「應客戶方需求,把小e貨架進行暫存有所不妥」一事進行了道歉。但是,小e方面卻斷章取義,直接對媒體表示李漾承認私搬貨櫃。
3、 小e方面一直強調,每日優鮮便利購員工因此事被公安機關抓走,但經多方求證,便利購員工只是和小e員工一同到公安局做了調解,根本沒有立案。而為何其一再對媒體強調便利購員工被警方帶走呢?原因想必還是為了:吸引媒體關注。
從以上幾點來看,小e方面充分利用了因事件的複雜性造成的信息不對稱;同時抓住了無人貨架行業因主要玩家爆出出局新聞背景下,媒體對於行業負面信息的敏感心理;以及大眾對於「弱者」一方天生的憐憫心。進一步,他也很清楚,每日優鮮便利購因為不會洩露客戶信息,而無法直接提供直接證據給到媒體,多管齊下,可謂環環相扣。
其實從現在看來,自始至終,小e微店方面從來沒有拿出過任何一則能夠直接證明便利購人員「私搬貨架」的證據,反而是便利購方面給出了一張他們在應客戶行政人員需求後,客戶方面給其蓋上公章用於搬出小e貨架的「大件物品搬出函」。
用心:CEO的「底線」 人心的「利用」
整個事件回顧下來,有那麼幾個點,是讓我記憶深刻的。
一個是,作為一個行業的主要玩家CEO,在與另一家同行CEO通電話之前,竟然提前準備好錄音,隨後泰然「套話」。當然,通話如此,更別說私人微信對話的截圖。
由小e微店CEO榮光爆出的與便利購CEO李漾的截圖
我想,這不光是便利購CEO李漾所沒有想到的,也是讓大多數圈內人都大跌眼鏡的。從雙方的對話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方面便利購CEO李漾在主動因不當措施坦誠致歉,並希望一同打造良好的行業環境;另一方面,小e微店CEO榮光想方設法希望把李漾引導至直接承認便利購員工私自拆除貨架的不存在行為上,進行套話。真可謂核心價值觀上的當場撞擊,而在我理念中的公司靈魂人物,總該至少在價值觀上,是保有底線的。
CEO如此,我想下面工作人員或許也不會高出太多,在筆者進行事件還原時,甚至一家曾經報導此事的年輕記者,也對筆者抱怨,自己似乎被人利用,在其對事件進行報導之後,小e之前承諾的進一步實錘證據,便始終沒有給出,有的僅僅是一些沒有太大價值的截圖和錄音。
小九九:我自借勢上位 哪管行業洪水滔天
小e微店CEO榮光
近一段時間以來的無人貨架行業負面按日頻次爆出,但無論是果小美倒閉,還是便利購裁員,很快都會被直接打臉。這正是我開頭所說的「雲裡霧裡」,似乎冥冥之中,有某種力量在有預謀,有組織地持續打壓整個行業,無論是確實存在問題的,還是低調發展良好的頭部企業。
我不知道這種力量究竟來自何方,更不確定他的目的何在,但正如每日優鮮便利購CEO李漾所說,行業低潮期,更需要業內兄弟們抱團,為整個行業營造更公平透明的市場、輿論環境。
然而從此次小e的碰瓷兒借勢操作來看,這絕對是一家在公關造勢上極為有經驗的企業,無論是對媒體的利用藉助,還是對傳播節奏地掌握上,都很在行。
但,誰又不知道,如此借勢無異於將行業進一步推向負面輿論的中心,讓從業者、資方都進一步對行業喪失信心。而這種信心的喪失,完全是出於不實新聞對人們帶來的行業錯判。
但,在小e微店看來,這一切似乎都不重要,只要我能從中獲得關注,哪怕借著行業的負面之勢,哪怕踩著同行的屍骨出名,也在所不惜。只要我能有錢續命,或者賣個好價錢,又哪會管行業是否洪水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