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領「鮮」,每日優鮮憑什麼?

2020-12-2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從成立之初,每日優鮮就在生鮮電商行業遙遙領「鮮」。即使是2019年生鮮賽道的「寒冬之際」,每日優鮮仍憑藉著核心競爭力「前置倉」2.0經營模式穩步前進。最近更有媒體消息,每日優鮮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

為何每日優鮮能在短短三年迅速成長為10億美元估值的行業獨角獸,並在競爭激烈的生鮮賽道上持續領跑呢?本文將從多維度對每日優鮮APP及生鮮電商行業進行深入分析。

本文結構:

  1. 行業分析
  2. 生鮮電商主流模式分析
  3. 競品分析
  4. 用戶價值分析
  5. 商業價值分析
  6. 產品迭代分析
  7. 產品結構分析
  8. 運營分析
  9. 總結

1. 行業分析

眾所周知,生鮮是一個高頻、剛需的行業,以其龐大的市場開發潛力深受資本的寵愛。遺憾的是受物流、運營成本、消費習慣和食品安全的限制,2005年-2012年的勇闖者多是曇花一現。但自2012年年底「本來生活」 憑「褚橙進京」的事件開啟生鮮電商轉折點後,後期隨著每日優鮮「前置倉」等創新模式的初步突破和阿里京東等巨頭入局,生鮮電商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那究竟是哪些因素點燃了2012年後電商行業的燎原之勢呢?本文將採用PEST模型來分析生鮮電商行業發展背後的原因。

1.1 政治因素

國家層面的冷鏈物流政策、農業網際網路+、一帶一路戰略、跨境電商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政策扶持是不可或缺的。

  • 從2012年開始,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均明確提出「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等交易方式」「加強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等扶持政策。
  • 自2013年開始,冷鏈物流業發展政策陸續出臺,相關標準的制定也為冷鏈物流的規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3年2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若干意見有關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有7項政策措施涉及冷鏈物流。
  • 2013年9月提出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促進了中外貿易往來和拓寬跨境電商生鮮產地的同時,也降低了進口成本和物流成本。
  • 相關部門加強了市場監管和對生鮮食品的抽檢力度,完善了生鮮電商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也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人們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高要求。

1.2 經濟因素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一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人們的消費渠道和消費模式有了較大轉變,線上消費已經有龐大的用戶群。尤其是疫情期間線下消費市場受到重創,「宅經濟」側面拉新了線上消費群體。

此外,作為新的「藍海市場」且尚未被電商完全攻克的萬億級賽道,生鮮電商一直是各大投資機構和產業巨頭躍躍欲試的行業,佔據著投資熱度。

數據來源:2014-2018年數據來源於艾媒諮詢,2019年數據來源於網經社

1.3 社會文化因素

一方面,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國民飲食習慣和生活理念發生了改變,更加講究綠色、健康和高品質的飲食結構;另一方面,由於快節奏的生活方式,相比傳統的食材購買渠道,人們更偏愛於送貨上門服務的便捷性。而生鮮電商能夠很好的滿足人們的這兩方面需求。

與此同時,由於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深入的行動網路滲透率的影響,當前我國以80後、90後為主的消費群體更容易接受生鮮電商,用戶需求更為明顯。在艾媒的一項調查數據中(樣本量:N=1560),有47.37%的受訪用戶在生鮮電商平臺購買過食品。

1.4 技術因素

技術方面的進步也加快了生鮮電商行業前進的步伐。

  • 物聯網技術促進智慧物流發展,可以進行貨物識別、信息採集和動態追蹤,實現貨物運輸的透明化管理從而保證貨物運輸的質量和安全,降低成本。
  • 溯源管理技術的發展,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 專業存儲設施研發與冷鏈物流的發展逐步攻克冷藏保鮮、物流配送難題。
  • 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使得人們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和使用線上購物。

以上的種種因素都奠定了生鮮電商行業多年來高速發展的基礎,而一場疫情「宅經濟」更是推動了生鮮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但是,隨著生活恢復常態,生鮮市場的「中場混戰」又將如何發展呢?

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保持29.2%的穩定增長,達到16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2638.4億元,同比增長62.9%。隨著電商發展、用戶習慣養成,及新冠疫情時期出現的需求激增,中國生鮮電商平臺將會成為新興市場。

當然要注意的是,隨著人們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生鮮電商用戶可能會產生回落。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防疫期間,由於不同平臺開始搶菜時間不同加上供應產品存在差異,許多用戶會註冊多個平臺來進行「搶菜」,於是短期內生鮮平臺日新增用戶快速增長。

總體來看,雖然「疫後」可能會有較大的用戶流失,小平臺可能會被淘汰或被巨頭整合。但是生鮮電商行業未來仍有很大市場和發展潛力。

2. 生鮮電商主流模式分析

雖然生鮮電商早就憑藉著龐大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玩家投身其中,但從當前的格局來看,還沒有形成真正的「一家獨大」。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模式豐富,加之疫情期間流行的「宅經濟」更是成為了很多生鮮電商復起的契機,這使得生鮮電商市場「混戰」愈發激烈。目前生鮮電商的商業模式可以分為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拼團模式和傳統電商模式。

下面我們將進行簡要分析:

2.1 前置倉模式

此模式由城市配送中心(或批發市場/基地/綜合菜場等)進行供貨,在小區密集處(一般為社區周邊3公裡內)設立倉儲點進行儲存、分檢和配送。典型的特點就是區域密集建倉,消費者線上下單之後,商品從附近的前置倉快速發貨而非城市配送中心,騎手再送貨上門。

優勢在於交付效率高,生鮮品質有保障。劣勢在於運營成本高,尤其是前期倉儲投入,品類受限於倉儲面積大小。此模式典型代表有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和樸樸等。

2.2 到店+到家模式

此模式的線上銷售依託於線下門店,門店既開門營業又承擔線上倉儲配送功能,用戶既可以線上下單也可以到門店購買。典型的特點就是線上線下一體化。

優勢在於用戶體驗好,獲客能力和用戶粘性較高。劣勢在於門店成本高。此模式典型代表有盒馬、永輝生活和多點等。

2.3 社區拼團模式

此模式以社區為單位,由寶媽或者店主成為團長,在線上建立分銷社團,線下完成交付,受到客戶訂單後平臺統一送貨至團長處,社區消費者至團長處自取。典型的特點是以二三線城市為主,採用「單品+預售」模式,由平臺提供貨源、物流倉儲及售後支持。

優勢在於配送成本低,無店面租金和運營成本。劣勢是品類單一、配送效率低、生鮮供應鏈分散。此模式典型代表有鄰鄰壹、十薈團等。

2.4 傳統電商模式

此模式以傳統網購思維主導,從原產地(或城批市場)進貨,運至城市中心倉,用戶下單後,生鮮產品通過電商大倉和分倉等傳統快遞方式配送到家。典型特點是地域垂直類,當日下單,次日(或當晚)送達。

優勢是發展較早,有一定的忠實用戶基礎。劣勢是配送時間長,生鮮損耗率高,冷鏈運輸成本高。此模式典型代表有本來生活、中糧我買網等。

總結:眾多參與者的湧入使得對生鮮經營路徑的探索愈加成熟,行業模式也進一步豐富,市場競爭出現新格局。

但就艾媒數據顯示,從2020年3月典型生鮮電商平臺移動端月均活躍用戶數來看,到店+到家模式和前置倉模式佔據了前5,發展形勢最好。傳統電商模式憑藉著忠實用戶基礎仍在生鮮市場佔據一席之地。當然,不論是哪種模式,最終都是要回歸顧客需求,跟上消費趨勢變化,才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3. 競品分析

就自營前置倉模式而言,目前除發展已趨於成熟的每日優鮮外,還有叮咚買菜這一後起之秀,因此下面將選擇該產品作為每日優鮮的競品進行分析。

以下為兩款產品的基本情況對比(數據截止2020年6月):

3.1 每日優鮮

3.1.1 融資情況

  • 2014年11月每日優鮮成立,次月即獲得天使輪融資,光信資本投資500萬美元,足以見得資本對其的青睞;
  • 2015年5月A輪融資:光信資本、騰訊,1000萬美元;
  • 2015年11月B輪融資:騰訊領投,2億元;
  • 2016年4月B+輪融資:遠翼投資、華創資本,2.3億元;
  • 2017年C輪融資:聯想創頭、浙商創頭等領投,騰訊等跟投,1億美元;
  • 2017年3月C+輪融資:時代資本、Tiger Global等,2.3億美元;
  • 2018年9月D輪融資:高盛、騰訊、時代資本等領投,4.5萬億美元戰略投資;
  • 2020年5月戰略融資:中金資本,金額未披露,估值超30億美元。

3.1.2 業務模式

作為「前置倉」模式的開拓者和領先者,每日優鮮也在生鮮紅海的激烈競爭中成長,逐步形成了「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這樣一套較為完善的的核心業務模式。

  • 在上遊採購環節,每日優鮮採用產地直採的方式,且有嚴格的上遊供應商篩選規則和產品生源評價體系。艾瑞數據顯示,每日優鮮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00餘個專業買手,50%的蔬菜、70%的肉蛋和90%的水果實現了產地或者工廠直採,再加上先進的業務模式保證了產品品質。而且,在入庫和出庫上有嚴格的質量把控,保證了產品品質的同時,也提升用戶遴選的效率。
  • 在冷鏈運輸環節,每日優鮮的「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模式直接覆蓋到社區1-3公裡範圍內,再加上自建物流體系,使得其能夠為用戶提供自營精選生鮮最快30分鐘送達服務。同時每日優鮮也一直在全國範圍內增加前置倉的數量,優化前置倉配置。
  • 在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環節,每日優鮮通過嚴格控制成本來提高商品的性價比。除了通過嚴選產量充足的原產地和前置倉提高坪效來降低成本,每日優鮮還會通過大數據分析生鮮的供求關係,從而價格也相對穩定。此外每日優鮮為消費者提供了全渠道的會員體系以及形式豐富的促銷活動,這些因素都提升了平臺用戶的復購率。

3.2 叮咚買菜

3.2.1 融資情況

  • 2017年5月叮咚買菜成立;
  • 2018年5月pre-A輪融資:高榕資本;
  • 2018年7月A輪:達晨創投、紅星美凱龍、湧鏵投資;
  • 2018年9月A+輪:高榕資本;
  • 2018年10月B輪:老虎基金、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琥珀資本;
  • 2018年12月B+輪:今日資本;
  • 2019年7月B+輪:龍湖資本、CMC資本、啟明創投等。

3.2.2 業務模式

與每日優鮮類似,叮咚買菜也是採用前置倉模式「城批採購+社區前置倉+29分鐘配送」,核心產品定位在於「品質確定+時間確定+品類確定」。

  • 在上遊採購環節,叮咚採用城批採購(市場採購員去農貿市場進行所需菜品的批量採購)+品牌供應商直供,不同於每日優鮮的源頭直採,這種模式增加了管理的困難度,也無法檢測源頭生產環境優劣,產品溯源難。從品類上,叮咚買菜不做精選,而是圍繞生鮮做全品類,採購模式帶來的品類趨同化問題更加突出,可能會流失部分講究「好」品質和遴選效率的客戶。
  • 在冷鏈運輸環節,二者都聚焦前置倉模式,將前置倉建在社區周圍3公裡內,周邊住戶數量在兩三萬左右就能開倉,配送效率都很高。但叮咚買菜目前在前置倉的配置和生鮮品類上稍遜於每日優鮮,叮咚買菜單倉面積在200平米左右,品類結構上注重以相對較窄的品類為切入點,重點打造「蔬菜+調味品」的組合,儘管平臺已經覆蓋全品類,但蔬菜和肉禽蛋的銷售數量佔比超過75%,而平臺中蔬菜、肉禽蛋、百貨的三大品類銷售額合計佔比68%以上。
  • 在銷售環節,對比兩大平臺,物價都很穩定且比較親民,整體低於盒馬鮮生、本來生活等平臺物價,所以,基本都滿足消費者「省」的需求。

總結:就融資歷程來看,二者融資都很順利,但是因為每日優鮮成立時間稍早,融資規模更大,在「燒錢」的生鮮行業裡有更強的競爭力。

就業務模式來看,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都採用前置倉的業務模式,屬於直接競品,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每日優鮮用產地直採的方式,叮咚買菜採用城批採購+品牌供應商,所以對比之下,每日優鮮更易於品質管理和商品溯源。

就前置倉規模和數量上而言,每日優鮮前置倉數量更多且面積更大,所以能夠提供更加齊全的商品品類。就產品篩選而言,每日優鮮提供全品類精選,而叮咚買菜圍繞生鮮做全品類,更加細分化,主打手機上的菜市場。

當然,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能從眾多生鮮電商中脫穎而出,主要是迎合了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面對「疫後」的機遇和挑戰,哪個平臺能順勢而上,哪種「前置倉」模式能夠經住考驗,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4. 用戶價值分析

每日優鮮的「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業務模式主要涉及消費者、上遊供應商和電商平臺,具體的業務邏輯圖如下:

數據來源:艾瑞諮詢

平臺要想獲得長期的發展,一方面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多、快、好、省」的優質服務,另一方面還需要針對上遊供應商的訴求,達成合作共贏的目標。

下文將從消費者和供應商的角度去探索具體的用戶需求,以及每日優鮮是如何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的。

4.1 消費者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消費者在線上線下購買水果、蔬菜等生鮮食品時,普遍關注的主要因素總結有如下幾點:

  • 生鮮品質,隨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的新鮮度和安全性。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口感優良,還要求安全性有嚴格的把關。
  • 商品價格,性價比歷來是消費者購物時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生鮮類商品通常沒有品牌溢價,在品質相同的情況下,消費者必然會選擇價格更低的購物渠道。
  • 品類豐富度,消費者更傾向於「一站式購物」體驗,如果同一平臺或商家的商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客戶粘性。
  • 購買便利性和快捷性,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人們更青睞於便捷、高效的購買方式,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到需要的商品。
  • 購物體驗,不管是在購物過程中還是購物後,消費者更願意選擇能提供更好客戶體驗的平臺。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綜合考慮上述因素,下面分析消費者當前購買生鮮食品的主要渠道。

4.1.1 大型綜合超市

大型綜合超市通常商品種類齊全,能夠滿足顧客「一站式購物」需求;管理規範,品質有一定的保證,大型綜合超市為了維護自己的品牌聲譽,會加強對產品質量的檢核與把控。

但是,由於大型綜合超市的體量較大,所以網點分布通常較為分散,不能滿足消費者的便利性、快捷性購物需求;同時繁多的品種也增加了消費者甄選商品的難度。

4.1.2 菜市場

菜市場定位明確,以蔬菜水果類商品為主,種類也較為齊全;菜市場攤主很多就是自產自銷,物流成本小,且沒有中間銷售環節的成本,而且菜市場價格競爭更為充分,減少了產品溢價,從而降低了生鮮價格。

但是,菜市場普遍缺乏統一規範的管理,商品質量良莠不齊,品質和安全難以保證;因為攤主多為自營,在購物體驗及售後問題解決方面可能存在問題。

4.1.3 小商販(路邊攤)

小商販作為城市中流動的「個體戶」,人們可以在這買到價格最為便宜的生鮮類食品。

但是,由於沒有準入制度和安全監控手段,小商販提供的生鮮總體安全性不可控;而且品類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需求。

4.1.4 社區便利店

社區便利店能夠近距離貼近消費者的生活,給消費者提供了極大地購物便利性、實時性;而且由於社區圈子較小,商家店鋪為產品質量背書,產品品質和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

但是由於其規模較小,品類不夠齊全,通常只能滿足消費者的臨時性購物需求。

4.1.5 傳統生鮮電商

傳統生鮮電商(以本來生活、中糧我買網為例)突破了線下實體店的限制,實現了消費者足不出戶嘗「鮮」的購物模式;而且為了增強客戶對平臺的忠誠度,其品質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但是,由於供應鏈技術和物流技術的限制,傳統生鮮電商的時效性還有待提高;而且,物流成本較高也導致了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

4.2 供應商

作為生鮮產品的原始提供方,供應商的收益往往受到整個生鮮流通環境的影響,而現有的生鮮商品供應鏈路徑主要是:先由分散的農戶生產商品後,再由大量農產品經紀人(或產地集貿市場)收購,運輸至產地批發市場,隨後由銷售地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等分銷至零售端農貿市場、超市等,最終到達終端消費者。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從上面的整個生鮮流通路徑來看,當前生鮮原始供應商「農業生鮮生產者」仍然被以下問題所困擾:

  • 客源獲取渠道有限。上遊供應商多為農業個體戶,商業運營能力不足,獲客能力有限。當客源不足時,容易造成產品積壓。
  • 生鮮商品抗風險能力弱。如果銷售渠道受阻,產品無路可銷,會造成極大損失。這一點在2020年疫情期間表現最為突出。
  • 難以規模化運作。由於生鮮產品易耗損,難以實現產、存、供、銷之間的動態平衡,如果缺乏穩定的採購商,上遊供應商也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與運作。
  • 被退貨風險大。一方面,農業生鮮生產者缺乏法律意識,當遇到採購者隨意退貨時,也無法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另一方面,在傳統的生鮮供應鏈路徑上,生鮮在運輸中損耗率更高,採購方可能會把這部分的損失歸結為產品質量,農業生產者就會被退貨。
  • 貨款回收難。在生鮮發展上,「重銷輕採」是極為普遍的現象。農業生產的供貨者往往被延長帳期。如果採購方運營困難或遭遇破產,那麼供應商所付出的努力就會一無所獲。
  • 供應關係不穩定,入場費用高。在傳統的生鮮供應鏈上,由於不穩定的供應關係帶來的進場費用較高,增加了成本負擔。
  • 產銷差價大,利潤被層層抽離。由於目前生鮮從農戶到消費者的供應鏈冗長,經過每層環節的儲存、運輸後損耗大,人工成本層層疊加,導致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中的產品價格飛漲,產銷兩地產品差價較大,生鮮上遊獲利低。億歐數據顯示,水果蔬菜的生鮮價格從一級批發商到二級批發商的平均加價倍率為38%,二級批發商到農貿市場的平均加價倍率為50%左右。綜合來看,從一級批發商到消費者手中價格平均加價80%-100%。

4.3 生鮮電商平臺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現有的生鮮產品購買渠道還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需求;而且上遊供應商的訴求還沒有合適的解決辦法。那麼,每日優鮮又能如何突破行業瓶頸,實現多方獲利呢?

4.3.1 商品品質和安全性

專業的買手團隊、嚴格的評價體系保證貨源品質。每日優鮮擁有經驗豐富的採買團隊,都是懂種植、懂電商的專業複合型人才,對於每個品類最好的產地和貨源熟諳於心。

每日優鮮對供應商有嚴格的考察和評價體系,先確定目標商品,通過打分來判斷供應商的標準:比如目標商品生產環境是否符合要求,種植者技術水平是否達標,園區基礎設施是否完善等。通過這一套較為健全的評分標準來選擇最佳供應商。

堅持全品類精選策略,以小規格包裝,讓用戶能夠多吃、多選。深耕全球優質供應鏈,精選3000款生鮮商品,並將自有品牌商品佔比提升至50%。

嚴格的品控管理,保證整個品控體系的健全性。在入庫品控端,除了對產地及供應商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還在城市分選中心分別成立了品控實驗室,水果、蔬菜、海鮮、肉蛋等生鮮產品100%批次質檢,保證合格商品入庫;在出庫品控端,會進行前置倉質量管理,以及出貨前最後一輪品控。

4.3.2 降低成本,提高商品性價比

前置倉的存在,使得每日優鮮可在兩小時內送貨上門,所以不需要冷鮮包裝,只需要一個手提袋即可,一除了能夠減少包裝費用,還不需要冷鏈運輸的高額成本,只需要冷庫的固定成本即可。隨著訂單量的增加,平攤下來的成本會降到很低。

直採直銷的業務方式,減少了中間商差價,同時降低了商品損耗,進一步縮減成本。

通過多途徑削減成本,每日優鮮可以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生鮮商品來吸引客戶。

4.3.3 生鮮品類豐富

多個原產地直採,不斷豐富品類,在最早期的水果基礎上擴充蔬菜、肉蛋、水產、生活用品等品類,一站式滿足消費者關於「吃」的多層次需求。

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曾表示,2019年以來,每日優鮮前置倉內的SKU已經從約1500個增加到了3000個,公司會持續升級前置倉業態。同時,每日優鮮升級了前置倉2.0版本。相比於平均面積在100-150平方米的1.0版倉,其在倉儲面積上有較大提升,可達到300-400平方米,在原本的冷藏、冷凍、常溫區外,還增加小紅杯咖啡、活鮮等功能區。

4.3.4 購物方便、快捷

「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極速達冷鏈物流體系,用柔性的供應鏈滿足用戶碎片化即時性的購買需求,為用戶提供自營精選生鮮最快30分鐘送達服務。截止2019年9月,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20多個城市開設了1500多個前置倉。目前仍在全力推進「百城萬倉億戶」計劃,覆蓋100個城市,拓展10000個前置倉,為1億戶家庭提供全品類精選生鮮1小時送達服務。這種方式是的。

4.3.5 借力科技,提升服務體驗

每日優鮮CEO徐正非常重視用戶體驗,他曾多次公開表示:「服務至關重要,越是在這樣的時代,越要學會用口碑的力量」。

在每日優鮮內部,客服中心團隊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客服環節的完善對於提升用戶體驗是至關重要的。C端用戶主要的訴求集中於服務時段全覆蓋、響應速度快、問題快速解決和提前通知提醒(對可能的物流延遲要求提前提醒)這幾個方面。

2018年初,每日優鮮選擇了智齒科技作為平臺的客服解決方案提供商,全面構建極致服務閉環,提升服務+營銷+管理各環節的智能高效化。

數據來源:智齒科技官網

4.3.6 產地直採,穩定貨源

每日優鮮從原產地直採直銷的業務模式是直接進入到產地通過買手取代過去農貿經紀人的角色,不僅為下遊消費者提供了優質的商品,更針對性地解決了上遊供應商的困擾,尤其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方式給了供應商更大的盈利空間。

每日優鮮宣布完成C輪融資後,公布了對於扶持上遊優質生產者的「三0計劃」,即「0費用、0退貨、0帳期」,這一政策極大利好供應商,解決了前面提及的入場費用問題、隨意退貨問題以及拖欠貨款,延長帳期問題等。

除此之外,每日優鮮還會主動挖掘優質供應商,並且一旦與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就會儘量達成長期穩定合作,以解決供應商客戶渠道不足、商品滯銷等問題。

同時,因為每日優鮮平臺商品銷量大,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供應商農產品規模化生產。

總結:原產地直採的產品品質保障、源頭採購的穩定價格、以及前置倉深耕發展、方便快捷的購物方式和客戶至上的服務理念,為用戶帶來了良好的體驗,直接使得每日優鮮在眾多生鮮電商中脫穎而出。

5. 商業價值分析

根據上文分析,每日優鮮所採用的「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核心業務模式確實有諸多優勢,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這奠定了每日優鮮從「從無到有」的基礎,但是要想進一步實現「從有到優」的質變,還需要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下文將借鑑電商行業常用的交易數據分析指標GMV來對每日優鮮的盈利模式進行詳細剖析。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戶數*轉化率*客單價。每日優鮮要想在如此「燒錢」且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行業中佔據一席之地,必須要從用戶獲取量、新客轉化率和客單價三個方面入手提高成交總額,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5.1 提昇平臺用戶數

前置倉模式以其明顯的競爭優勢成為生鮮電商行業的香餑餑,但是以前置倉代替門店的方式,缺失了線下流量入口,獲客難成為其最大痛點。那麼每日優鮮作為成熟的前置倉模式代表,又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

5.1.1 廣告

(1)媒體素材投放

除了前期投放的促銷方向的效果廣告,從2018年開始每日優鮮的廣告投放實現了從強調功能到消費場景的轉化,著重渲染了家常氣息的品牌關懷。例如,2018年1月上線的以「家常不尋常」為概念的三支品牌廣告,在微信朋友圈廣告、公眾號、騰訊視頻的開屏廣告、新浪微博等渠道投放後,播放量迅速超過6275萬。

(2)跨界合作

2017年,每日優鮮與滴滴跨界合作,為上班族送「元氣早餐」;2018年,每日優鮮與騰訊在微信支付、社交廣告等多方面達成緊密合作,取得了佳績;2019年,基於騰訊智慧零售「全觸點零售」的支持,每日優鮮實現了朋友圈社交廣告精準投放,極大優化了其與用戶的直聯效率,使拉新成本降低30%,達成了快速社交裂變。

(3)助力公益

2017年,每日優鮮助力領養日,上線公益款尬汁幫流浪動物過冬;2018年,每日優鮮結對幫扶貧困縣,「四個一」產業扶貧模式持續落地;2020年,「每日優鮮」帶著自家的小夥伴「每日一淘」,也加入到經濟日報抗疫助農公益活動,設立「愛心助農戰疫情」專區。這一系列的公益行為極大地提升了每日優鮮的品牌價值。

(4)線下推廣

每日優鮮在線下也採取了多樣化的推廣模式,從線下流量入口布局,以此彌補無門店帶來的流量損失。

比如,獨闢蹊徑藉助二維碼+彩票福袋營銷,用戶只需掃一掃產品上二維碼,參與互動,就可100%免費獲得彩票福袋,同時也會看到每日優鮮的購物優惠;人流密集處(地鐵口、電梯等)張貼廣告,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輕鬆安裝APP;打造快閃店,作為一種「稍瞬即逝」的體驗營銷推廣活動,運用一種消費者樂於接受的方式,打造具有參與感的形式——如比賽、拍照等,把產品真正賣到消費者心裡。這些線下活動都可以快速觸達線下的目標消費者,從而有效為電商平臺用戶拉新。

5.1.2 借熱點營銷

億歐數據顯示,以2018年世界盃、暑期兩個全民熱點為例,每日優鮮緊貼熱點打造「食界杯」活動,推出「小龍蝦+啤酒」為主的系列世界盃夜宵,使得當月新增用戶數達到210萬,出現爆發式增長。

5.1.3 平臺補貼,實現「以老拉新」

每日優鮮藉助微信等平臺,推出了一系列社交傳播方式。當老客邀請新客下單,貨品籤收之後,邀請者和被邀請者都能獲得滿減優惠,例如「推薦有禮」、「邀新拼團」以及「邀請得現金」等活動,實現用戶的「裂變」,顯著增強獲客流量。

5.1.4 口碑效應

對於生鮮電商來說,用戶評價是影響平臺拉新的關鍵要素。每日優鮮通過嚴格的生源評價體系和出入庫品控管理制度,保障了產品的高品質和安全性,以此在用戶間形成良好的口碑,有利於促成「病毒」營銷,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實現平臺推廣。

而且此方式獲客較為精準,一般在相似的群體中進行,用戶與用戶之間或多或少存在共性的特徵。例如:堅持健身但沒時間逛超市的健康達人,動動手指就可以在每日優鮮上挑選到較為滿意的健身食材,他也會更願意將此平臺推廣給身邊同樣愛健身的夥伴。

5.2 提升轉化率

通過以上方法成功為平臺引流後,接下來又該如何獲得用戶的認可和信任,以完成讓新客從觸達到轉化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每日優鮮為此做出的努力。

5.2.1 傳達品牌概念

每日優鮮通過開機頁圖片向向新用戶介紹平臺便捷性特色,同時在首頁樓層介紹商品特色和服務特點。例如在促銷活動圖下明顯區域提煉展示「最快30分鐘達」「全球產地直採」「天天平價一站購」,傳達品牌概念「快、好、省」,來提升用戶信任感,繼而轉化新用戶。

5.2.2 新人專享大禮包

對於每個新註冊的平臺用戶,每日優鮮都會在首頁突出展示新人樓層,送上豐厚的新人專享大禮包,同時推出產品新人嘗鮮價。新用戶專屬福利在讓用戶感受到平臺誠意的同時,還能夠利用利益點,提升用戶下單衝動,降低新用戶購買心理門檻。

5.2.3 用戶友好型互動設計

用戶打開APP,每個產品環節都至關重要,簡單高效的交互方式能夠更好地引導用戶下單。下面就從首頁、分類頁、商品詳情頁、購物車頁以及結算頁進行說明。

(1)首頁促使用戶快速決策

頂端設置搜索框,使得購物目標明確的用戶能夠快速、直接地定位到所需商品,加快用戶購買決策過程。大篇幅醒目的促銷信息/圖片,能夠通過價格優勢、送券、優惠活動突出划算氛圍,提高用戶的購買意願。

(2)分類頁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

將商品種類分為兩級,上方展示大類,左側展示細分類別,這樣的形式能夠讓用戶更加精準地定位到意向商品,同時減少跳轉頁面的互動設計能夠讓用戶使用更便捷。

(3)商品詳情頁提供產品詳細信息

設計商品質檢報告觸點,可以消除用戶對商品質量和安全性的擔憂,提高下單機率。通過展示月銷量和庫存餘量,營造出強烈的消費人氣氛圍,吸引用戶下單。同時,設置購物車入口,採用閉環式場景設計,一鍵觸達購物車界面進行結算。

(4)購物車頁展示各類優惠信息

購物車頁面會展示商品打折、促銷降價,讓用戶感受到划算性;優惠券信息的露出展現出平臺讓利性,加速付款意願。

(5)結算頁提供多種支付方式

每日優鮮與主流支付平臺達成合作,目前除了可以使用平臺內部充值額,還支持微信、支付寶和花唄三種支付方式,即使是首次下單用戶,在支付時也不會遇到任何障礙。

5.3 提升客單價

鑑於上文提及的生鮮行業具有剛需、高頻的特點,客戶的留存率和活躍度顯得尤為重要,因此 每日優鮮主要從購物體驗、平臺運營兩方面入手,提高用戶復購率和單次購買量,從而提升客單價。

5.3.1 購物體驗

保障品質:

如上文所述,通過嚴格的貨源評價體系、完善的出入庫品控制度以及成熟的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保證了從源頭到交付整個過程中商品的高品質、安全性和低損耗。良好的品質增強了用戶對平臺的信任,提升了復購率。

品類豐富:

每日優鮮逐漸升級的前置倉模式能夠為用戶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滿足用戶的「一站式」購物需求,這樣可以提高用戶的單次購買量,進而提高客單價。同時,平臺會在客戶結算時,採用滿減優惠和超值換購等活動,引導用戶從買單一商品到買多件商品,提升用戶額外購買的意願。

客戶關懷:

每日優鮮通過細節設計傳達平臺對客戶的日常關懷,體現了其「以顧客為本」的發展理念。如下圖中,溫馨的天氣狀況提醒,可以增強平臺和客戶的情感連接。

售後服務:

如前文所述,每日優鮮非常重視售後服務,擁有一支專業的客服中心團隊,力爭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為客戶解決問題。

5.3.2 平臺運營

優惠券:

平臺會不定時、高頻率地向用戶分發優惠券,通過滿減券、促銷活動以及湊單免運費等方式增強用戶的購買意願,提升用戶購買頻次和單次購買額。

會員體系:

每日優鮮的會員體系包括會員優惠價、積分兌換以及會員任務等,以培養用戶的購物習慣,增強用戶對平臺的忠誠度。每日優鮮會員體系可分為「普通會員制」和「付費會員制」,付費會員制有「五大特權」極富誘惑力。

另外,每日的會員任務又可以極大提升會員的參與度,讓會員互動更頻繁,會員黏性更高。整體來看,每日優鮮的會員體系可以通過會員價和原價之間價差,會員專享福利等措施提高用戶復購率。

多觸點推送:

每日優鮮會結合大數據等手段,通過微信公眾號、簡訊、自有APP等多渠道向用戶針對性地推送相關消息。例如,當用戶曾經關注/收藏的內容發生更新變化時,及時推送信息;一些固定時間點(假節日/生日等),推送消息至用戶。

總結: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每日優鮮在提昇平臺用戶數、新客轉化率以及客單價三方面均採取了有力的措施,以當前的形式來看,每日優鮮的盈利模式是可行的。

億歐數據顯示,2017年8月,每日優鮮單月營收突破2.8億元,在北京地區連續10個月實現盈利後,每日優鮮宣告自己在一線城市實現全面盈利。同時,2020年最新消息顯示,每日優鮮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足以見得每日優鮮的商業價值得到了業界內的認可。

6. 產品迭代分析

每日優鮮作為相對發展較早的生鮮電商平臺,從2015年4月發布初版至今,已更新迭代百餘次。為了深入研究每日優鮮的發展歷程,我們將其產品迭代過程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6.1 產品冷啟動階段

冷啟動階段主要有兩個任務,第一個是產品從無到有、逐步完善基礎功能;第二個是獲取首批用戶,將前期定義的目標用戶轉化為種子用戶,同時通過各種方法使用戶留存。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每日優鮮是如何實現冷啟動的。

6.1.1 完善基礎功能

每日優鮮自2015年4月上線初版後,V1.0-V2.0版本的主要工作都是完善電商平臺的基礎功能,比如增加優惠券、調整購物車邏輯、升級客服功能以及增加多地區支持等。現階段的迭代為用戶呈現了較完整的基礎功能,為後期大範圍拉新做好了準備。

根據酷傳數據統計,這一階段的用戶日均下載量在1000以內,可以滿足每日優鮮對基礎功能的測試和改進,但是因為平臺沒有推出有力的拉新活動,用戶數量非常有限。

6.1.2 種子用戶的拉新和留存

每日優鮮通過上面兩個大版本的迭代,已經可以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成為能夠承載一定規模用戶的平臺。接下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大規模吸引用戶,為平臺進一步的發展和盈利奠定基礎。

每日優鮮在V3.0-V4.4版本中,推出了很多滿減活動和會員福利來實現種子用戶的拉新和留存,如:首單滿99元減50元的活動優惠力度足夠吸引新人註冊;邀請好友各得50元活動能夠實現「老拉新」;會員晉升、特權機制和儲值有禮等活動在給予用戶關懷的同時,讓用戶對平臺產生依賴性,增強用戶粘性。

此外,依賴於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重磅推出的「2小時極速達」服務,讓其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中有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這也成為了每日優鮮提高用戶體驗、在業內形成差異化的關鍵,以此獲得了更多用戶的關注。根據酷傳數據統計,這一階段的用戶日均下載量逐步上升,在後期已經突破五位數。

6.2 用戶積澱,提升口碑

在冷啟動完成後,平臺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善的基礎功能,並積累了一定的用戶量。從V4.7.0-V5.9.0版本中,提升用戶口碑成為工作重點,通過收集用戶實際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反饋和優化建議,真正從用戶的需求出發提升用戶體驗。

如:上線搜索功能,能夠更加快速、準確地定位所需商品,提高了用戶購買效率;增加下單頁地址提示功能,能夠降低用戶誤下單的機率;增加意見反饋入口,能夠拓寬了解用戶需求的渠道,以便於更加有針對性地完善產品。

果蔬商品質檢報告查詢功能,在保證安全性的基礎上,可以對產品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溯源管理,「眼見為實」滿足用戶對商品品質的追求。通過這個階段的產品迭代,每日優鮮積累了良好的用戶口碑,為之後的快速擴張期積攢了人氣。根據酷傳數據統計,這一階段的用戶日均下載量持續增長,達到幾十萬量級。

6.3 快速擴張

通過2年的產品完善和用戶積澱,每日優鮮平臺發展已經趨於成熟,因此,實現盈利成為接下來的目標。

每日優鮮主要通過以下兩個迭代周期來實現此目標:

6.3.1 提高客單價

在積攢了相對較大的用戶基數後,每日優鮮在V6.0.0-V9.6.3的版本迭代中,通過多種方式來增加單位用戶購買額。

例如:

  • 新增快速湊單和超值換購功能,用戶在平臺消費一定金額時,商家給予免運費、滿減或者低價換購等優惠,實現用利益點吸引客戶以增加商品購買數量;
  • 通過發現頻道,用戶可以以圖文或小視頻的方式查看美食大V分享的各類美食信息,還可以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一鍵分享,除了讓平臺通過優質內容與用戶達成連接、強化互動,還可以藉助大V影響力增強用戶購買慾望;
  • 增加庫存剩餘量提示和開搶提醒功能,一方面可以引導消費者「衝動消費」,另一方面吸引價格敏感度高的用戶瀏覽併購買。

智能推薦商品和加車引導功能,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消費習慣,精準推送,從而增加用戶下單率。本階段推出的版本迭代以提高客單價為首要目標,從而逐步推動平臺整體實現盈利。

6.1.2 搶佔市場份額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擁有更大的市場份額才能保證平臺「活下去」並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在V9.6.4-V9.8.57的版本迭代中,每日優鮮側重於通過促銷活動等方式吸引用戶、鼓勵消費。

如:「11.11超級生鮮節」、「#17生鮮節#」、「517 全民扒蝦節」等活動,使得每日優鮮有更高的曝光率,在眾多競爭對手中擁有超高人氣;新增花唄支付,可以讓用戶享受平臺超前消費,減少用戶在支付渠道上的障礙;升級優鮮超市,能夠配送全國,從地域上擴大了銷售範圍;企業內購功能的實現,新增「大客戶」消費,從用戶群體上擴大了消費範圍。

由於疫情影響,每日優鮮用戶量激增,所以此階段也迭代頻繁,並推出了「無接觸配送」服務,極大程度上保證了安全性,增強了用戶的平臺信任度。當然,「疫後」一系列促銷活動的推出,也是為了增強疫情期間暴漲用戶的留存度。

根據酷傳數據統計,這一階段的用戶日均下載量急劇上升,最高突破百萬。

總結:整體來看,每日優鮮的產品迭代經歷了冷啟動、用戶積澱、快速擴張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目標明確,並採取有力措施,使得平臺用戶數量和銷售額在生鮮電商行業內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長遠來看,每日優鮮未來的產品迭代布局應該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7. 產品結構分析

經過上面的迭代歷程,每日優鮮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趨於完善的生鮮電商平臺。接下來,我們就深入研究一下每日優鮮最新版本V9.8.57的產品結構,以及它是如何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的。

下面為該版本的產品結構腦圖(因為商品詳情頁可通過多渠道觸達,所以此處將其單獨列出):

為了更加清楚、直觀地介紹每日優鮮產品結構是如何滿足大眾需求的,筆者將按照用戶、場景、需求和功能對重點內容進行梳理。

消費者在使用每日優鮮時,一般需要經歷以下三個環節:

7.1 購物前

購物前階段,指用戶從瀏覽、挑選商品到加購物車前這個過程。用戶在此階段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如何挑選到中意的商品。下面就詳細分析一下用戶的需求,和每日優鮮提供的平臺解決方案。

  • 對於有明確購物需求的消費者,更希望直接、快速定位到所需商品。因此每日優鮮在首頁最上面醒目的位置設置了搜索欄,用戶可以直接搜索商品並轉至詳情頁。同時,系統會自動存儲搜索歷史,方便用戶再次搜索常購商品。
  • 對於價格敏感型用戶,他們更需要有足夠的折扣力度和優惠活動。所以,每日優鮮在首頁用大篇幅放置了促銷活動輪播圖、秒殺活動等,在打開APP的第一時間就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 對於沒有明確購物目標或只知道意向商品類別的用戶,他們想要通過分類瀏覽商品,來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每日優鮮除了在首頁提供主要商品種類的入口,還在功能導航欄單獨設立「分類」欄。每日優鮮的分類欄設置也很人性化,頁面上部展示一級分類,左側展示二級分類,無需跳轉頁面即可直接獲取意向商品。此外,首頁的「精選好物區」也為用戶提供了優選商品。
  • 對於想查看商品詳細信息的客戶需求,每日優鮮商品詳情頁也做得較為出色。在商品詳情頁,依次展示了圖片、規格、價格(秒殺信息)、月銷量、配送時間、優惠券、邀請獲好禮、菜譜做法、推薦商品、詳情介紹(包括買手、產地等)、加入購物車以及購物車直達入口,這些信息足以滿足用戶了解商品的需求。此外,每日優鮮會提供權威可靠的商品質檢報告,並在詳情頁提供觸達入口,以讓用戶買得放心、吃得安心。
  • 目前每日優鮮的用戶群體多為80、90後的年輕人,對於食材的處理和烹飪並不是很拿手,對此,每日優鮮推出了「吃什麼」頻道,當用戶不知道吃什麼或想提高廚藝時,可以參考別人的食譜;或者在完成自己的烹飪後,可以曬出自己的成品圖和視頻,並藉助點讚和評論功能加強用戶交流。

7.2 購物中

購物中階段,指用戶加購物車後到收到商品的過程。用戶在此階段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方便快捷的下單流程,以及對訂單狀態的跟蹤。

詳細分析如下:

  • 用戶將意向商品加入到購物車後,可能需要對商品數量和種類進行增減。此外,用戶也會比較關注滿減優惠、湊單免運費等活動。為此,每日優鮮的購物車界面設置了商品數量刪減、去湊單、優惠券顯示等功能。
  • 用戶對於支付方式可能有多種需求,為此,每日優鮮除了可使用平臺充值餘額外,還聯合微信、支付寶推出了多樣化的支付渠道。尤其是對於花唄支付的支持,更能滿足年輕一代用戶的消費習慣。
  • 在購買完成後,用戶較為關注訂單的實時進度(包括發貨、配送進度)。為此,每日優鮮在「我的」頁面設置了「我的訂單」功能區,有待配送、配送中等狀態,用戶還可以實時查看配送中訂單的位置和預計送達時間。

7.3 購物後

購物後階段,指用戶收到商品後的階段。用戶在此階段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售後問題處理和訂單評價。針對此需求,每日優鮮做了如下努力:

  • 如果用戶在收貨後,對訂單有疑問或者商品有質量問題,想要尋求解決方法,每日優鮮對此在「我的」頁面提供了「客服和幫助」功能,用戶直接點擊後,可以快速找到常見問題類別。如果不能自助解決,還可以聯繫在線客服或撥打客服熱線,以尋求幫助。
  • 對於想要對所購商品進行評價的用戶,每日優鮮在「我的訂單」一欄提供了評價入口。
  • 對於用戶不滿意,想直接退款的訂單,每日優鮮在「我的訂單」一欄提供了「售後/退款」功能,用戶可以直接申請退款,同時可以查看退款進度。

總結:通過以上從消費者購物前、中、後三個環節對每日優鮮平臺的分析可以看出,每日優鮮的產品結構主次分明,購物流程體驗良好,足以全方位滿足用戶的需求。

8. 運營路徑分析

前文提到了每日優鮮在短短三年就迅速在生鮮電商行業成為獨角獸企業,那麼每日優鮮又是如何通過產品運營來持續不斷地創造商業價值的呢?

由於無法獲得活動運營和用戶運營的詳細數據,下面筆者將從內容運營和媒體運營兩方面進行說明。

8.1 內容運營

每日優鮮主要在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短視頻等平臺進行內容運營。

  • 官方微博的平臺內容以活動預告、宣傳視頻、抽獎活動以及用戶互動為主。不僅能夠為促銷活動預熱,還能近距離與用戶進行溝通,維繫用戶關係。目前,官方微博已經有33W粉絲量,有一定的影響力。
  • 微信公眾號主要以促銷活動、優惠券發放、乾貨分享以及食譜推薦為主。為了保證推送內容的高質量,減少對用戶的不必要打擾,目前公眾號平臺以周更為主。雖然目前無法得知此公眾號的具體關注人數,但是就筆者好友關注量來看(約佔總好友數的5%),其總關注人數較為樂觀。
  • 抖音帳號以美食視頻為主,自創了很多簡單、易做且吸引力強的美食視頻,能夠激起用戶自己動手製作美食的意願,同時提升了平臺的知名度。目前抖音帳號量已達到6.8W,其中人氣最高的置頂視頻已經3.6W的點讚量,初見成效。

8.2 媒體運營

8.2.1明星合作

2020年婦女節,每日優鮮聯合張靜初、秦嵐等10名女星發起了「在家吃飯」公益倡導,每日優鮮希望更多人能重視在家吃飯的溫暖,人們也能對女性群體有更多理解和關愛。

8.2.2 戰略合作

  • 2016年9月,每日優鮮與北京月盛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每日優鮮將成為月盛齋重要線上銷售渠道。
  • 2017年9月,庫爾勒香梨與每日優鮮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品牌銷售推廣戰略合作框架。
  • 2017年10月,每日優鮮與滴滴跨界合作 為上班族送「元氣早餐」。
  • 2018年1月,每日優鮮與君樂寶乳業集團達成戰略合作,針對低溫酸奶全力拓展一線市場,穩固二三線市場。
  • 2018年6月,每日優鮮便利購與中國聯通在北京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通信服務、產品提供、資源共享等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2019年6月,每日優鮮和騰訊達成戰略合作,啟動了「智鮮千億計劃」,包含「智慧營銷」、「智慧物流」和「智慧供應鏈」三塊。
  • 2019年10月,每日優鮮與恆都農業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為消費者持續提供物美價廉的生鮮產品,同時不斷推動零供合作的模式創新和有機聯動。
  • 2020年2月,每日優鮮與西貝、眉州東坡開展積極合作,解決大倉的蔬菜加工的產能問題,以及一線配送問題,還通過智能調度,以確保整體交單最優。
  • 自2020年4月,每日優鮮發布「百億俱樂部」計劃以來,已經吸納十月稻田、鳳祥食品、伊賽牛肉、恆都、維他奶、金佰利、維達等多個生鮮、快消類戰略合作夥伴,並與數十個優質合作夥伴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8.2.3 助力公益

  • 2017年,每日優鮮助力領養日,上線公益款尬汁幫流浪動物過冬。
  • 2018年,每日優鮮結對幫扶貧困縣,「四個一」產業扶貧模式持續落地。
  • 2020年,「每日優鮮」帶著自家的小夥伴「每日一淘,設立「愛心助農戰疫情」專區。

9. 總結

通過以上對生鮮電商行業和每日優鮮的整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 生鮮電商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多方面宏觀社會因素的共同影響,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科技因素等,目前來看,該行業在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影響,「宅經濟」更是推動生鮮電商迎來爆發式增長。
  • 目前,生鮮電商行業主要存在四種商業模式: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拼團模式以及傳統電商模式。目前這四種模式各有優劣,但前置倉和到店+到家模式市場競爭力最強。
  • 每日優鮮採用了「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業務模式,相較於其他採用前置倉模式的競爭對手來說,每日優鮮原產地直採的方式更易於品質管理和商品溯源,更大規模的前置倉為用戶提供了品類更為齊全的商品,使得每日優鮮能夠實施全品類精選的戰略,在生鮮電商行業擁有強大的競爭力;叮咚到家作為前置倉模式的後起之秀,在價格和配送速度等方面與每日優鮮不相上下,但在商品品質和種類上略為遜色。
  • 每日優鮮一方面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提供「多、快、好、省」的優質服務,另一方面也能針對上遊供應商的訴求,達成合作共贏的目標。因此,每日優鮮不論是在上遊還是下遊都能持續創造用戶價值,使其在生鮮電商行業脫穎而出。
  • 每日優鮮為了實現更高的商業價值,從提昇平臺用戶數、提升轉化率以及提高客單價三個方面入手,採取了多種有效措施。截止2017年8月,每日優鮮已在一線城市實現全面盈利,相信隨著前置倉2.0模式的推出,每日優鮮能夠在未來實現更好的發展。
  • 每日優鮮從誕生以來,產品迭代共經歷了冷啟動、用戶積澱和快速擴張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目標明確,收效明顯。首先完善平臺基礎功能、吸引種子用戶;然後嚴控產品質量,提升用戶體驗,打造產品口碑;再通過提高客單價和搶佔市場份額來實現進一步盈利。
  • 每日優鮮的產品結構主要圍繞著用戶需求進行設計,包括購物前、中、後三大環節。在每一個環節的設計主次分明,都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購物體驗,激發用戶的購物意願。

以上是基於熟悉生鮮電商行業的目的所做的分析報告,重點在於了解整個生鮮電商行業的現狀以及代表性企業每日優鮮的產品結構和發展歷程。由於個人能力有限,如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歡迎交流指正,感謝!

 

本文由 @🙊XKA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國字號」 資本領投,斬獲 4.95億美元融資,每日優鮮成生鮮到家領...
    其實,今年5月,市場曾傳出每日優鮮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超過30億美元,且投資方包括中金資本的消息。不過,當時每日優鮮方面對此不予置評。 來自每日優鮮老股東時代資本的調查驗證,本次疫情客觀推動了消費者線上購買生鮮習慣的形成,促進了各年齡層用戶線上購買生鮮。時代資本曾分別在今年三月初和五月底在每日優鮮用戶群做過兩次調查,稱疫情過後 86%的新用戶會繼續使用每日優鮮。 需求側井噴的同時,也暴露出了整個行業供給側能力被挑戰的問題。
  • 每日優鮮入選2020投中榜 銳公司TOP100
    12月29日,投中網發布2020投中榜銳公司TOP100榜單,每日優鮮作為唯一一家電商公司·,與商湯科技、元氣森林、猿輔導等各賽道明星企業一同入選。 通過首創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已經在全國16個城市,為數千萬用戶提供了「3000款商品,最快30分鐘達服務」。
  • 過零點全面下架,每日優鮮推出「今日鮮」系列
    而為了保障食材的鮮美品質,每日優鮮近期推出了"今日鮮"系列,將食材全程在0-4度的低溫環境下完成加工以及運輸,具有新鮮、衛生、安全的特點。以往,在菜市場購買的肉禽蔬菜儘管在品質上比較新鮮,但是不免存在食品汙染的情況,甚至一些消費者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回了擺放數日的肉製品,這也間接地造成了食品安全問題。
  • 每日優鮮「今日鮮」,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
    每日優鮮這一電商平臺的創立,給老百姓帶來了更優質的線上生鮮購買服務。然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食物的「新鮮程度」自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每日優鮮的生鮮的配送的要求就有了更好的要求和標準。每日優鮮為了滿足老百姓對於生鮮的新鮮要求,推出了每日優鮮的「今日鮮」系列,排骨、五花、梅花肉、豬肝等這一系列的鮮肉只賣上市一天,絕不隔夜,當天未售出的「今日鮮」商品將全部下架,並且每日優鮮的生產、包裝、運輸全都在0-4度的低溫環境內操作。
  • 每日優鮮,一款值得點讚的產品
    每日優鮮應運而生,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人們對於食材不僅要精挑細選,還希望能夠有專人將食材配送到家,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夠吃到新鮮的食材。面對人們的迫切希望,每日優鮮在逐步得發展中試圖努力帶給人們「優鮮」的每一天!每日優鮮作為新興的電商平臺,有著年輕的基因,能夠很快清楚地知道人們現在的購物理念,並逐步完善自己。
  • 每日優鮮,為你的雙十一帶來別樣新鮮
    那麼在每日優鮮,我們同樣會感受到如此之大的壓迫感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每日優鮮為雙十一特意準備了新鮮優惠的商品,從10月25日到11月11日當天,每日都會有優惠劵發放。去年雙十一每日優鮮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於大閘蟹的需求,特意到長蕩湖「承包」了一大片專屬水域,從原產地直採消除用戶對於產品質量的擔憂問題。
  • 「全民搶菜」背後,每日優鮮的疫情突圍記
    小趙說,她對每日優鮮在疫情中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的,基本的生活需求都可以被滿足。 每日優鮮已經將每日蔬菜供應量從之前的500噸提升到了1000噸,又額外新增了20%的前置倉來做應對。 1月22日起,每日優鮮就成立了疫情響應專項小組,制定應急方案。比如第一時間緊急調配了內蒙古、雲南、山東、北京周邊的多個蔬菜產地的貨源,採購人員駐守產地,協調生產和發貨。
  • 【開扒:每日優鮮能笑到最後麼?】
    不久前,虎嗅精選與每日優鮮COO孫原進行了對談,隨後,結合其他採訪,我們將其撰寫成專供虎嗅精選黑卡會員閱讀的深案例。原文近8000字,這裡是縮減版本:                一、每日優鮮的核心邏輯 對於外界的評價,每日優鮮COO孫原並不認同。
  • 青島+每日優鮮,一場直通未來的消費產業升級
    由此,在生鮮電商最為熱鬧的2020年,從到家到社區到自提,從誼品生鮮到每日優鮮到盒馬,各類模式裹挾著資本與機會,都在找自己的舞臺。那麼,農業第一大省的中心——青島為何又會選擇前置倉生鮮電商領頭羊——每日優鮮?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7月15日,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通過視頻會議的方式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整合各自優勢資源,從商務拓展、營銷策略、數據分享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到家場景的零售模式創新。作為生鮮電商的領先企業,每日優鮮擁有強大的前置倉服務模式和全品類數位化供應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生鮮、日用百貨的一站式購買體驗。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可口可樂旗下全品類飲料產品與每日優鮮的「到家」業務有機結合,攜手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飲料消費新體驗。
  • 奧蘭小紅帽攜手每日優鮮,女神節#聽女人的話#
    每日優鮮:生活多一點優鮮,就多一分健康  每日優鮮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生鮮電商平臺。一直以來,每日優鮮都將消費者擺在第一位,力爭讓消費者品嘗到新鮮的食品。每日優鮮不僅重新對「鮮」進行了定義,並不斷升級。開啟2.0模式,規定了鮮度管理,從最基礎的注重食材的鮮,到生活鮮的升級,倡導「在家吃飯」回歸生活最本質的生活狀態。
  • 可口可樂與每日優鮮達成戰略合作 探索到家場景零售模式創新
    作為生鮮電商的領先企業,每日優鮮擁有強大的前置倉服務模式和全品類數位化供應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生鮮、日用百貨的一站式購買體驗。此次雙方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可口可樂旗下全品類飲料產品與每日優鮮的"到家"業務有機結合,攜手為消費者帶來更優質、便捷的飲料消費新體驗。
  • 精選食材一鍵到家,每日優鮮幫你解決選購難題
    每日優鮮等線上生鮮超市的出現,改變了消費者想要買到新鮮、實惠的生鮮,就需要前往距離很遠的農貿市場。更讓上班族有了買到新鮮生鮮的可能。每日優鮮的出現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買到水果蔬菜、奶製品、生鮮肉類等日常食材。買菜這件事關係著很大的學問,買什麼菜、去哪裡買菜、怎麼保證買的菜質量過關都是問題。
  • 生鮮到家行業最大規模融資誕生:每日優鮮喜獲4.95億美元融資
    據悉,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工銀國際、騰訊、阿布達比資本集團、蘇州常熟政府產業基金、Tiger Global、高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及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融資總額達到4.95億美元,而這同樣也是生鮮到家行業至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融資。
  • 每日優鮮「罪與罰」:因長期拖欠200萬運費被「走投無路」合作商告...
    面對如此艱難局面,每日優鮮為何仍「欠錢不還」?是否顯得過於「不近人情」?「李某某」涉嫌貪腐,或是一樁冤案?根據判決書,每日優鮮不支付欠款的邏輯是:在合作過程中,發現鴻利通達公司曾接受每日優鮮僱員安排的3位司機參與涉案合同的執行。
  • 獲20億戰略投資,每日優鮮是靠什麼領跑生鮮產業的?
    12月9日,青島市政府與每日優鮮舉行總部項目籤約儀式。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 每日優鮮此次獲得的投資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在青島市註冊成立總部公司,也開啟了獨角獸企業設立全國總部的先例。
  • 加入「百億俱樂部」計劃 鳳祥股份與每日優鮮戰略合作再升級
    鳳祥股份副總經理周勁鷹與每日優鮮中臺副總裁Danny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每日優鮮近期發布了新五年無論在產業鏈布局、產品品質,還是品牌美譽度等方面,每日優鮮在挑選這些供應商的過程中可謂優中選優。而與每日優鮮的戰略牽手,無疑也將進一步提速這些公司在新零售業務上的發展和布局。
  • 每日優鮮自今日起陸續恢復石家莊業務
    新京報訊(記者 歐陽曉娟)1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每日優鮮獲悉,自今日起,此前一度暫停的石家莊市的業務將陸續恢復正常。據新京報記者了解,每日優鮮在2020年11月正式進軍河北,目前該省業務僅在石家莊市上線。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盒馬鮮生和每日優鮮是最常用的生鮮電商之一,本文將以兩者進行競品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本文選取每日優鮮作為其競品,通過對二者業務邏輯及功能分析,希望找到盒馬鮮生的不足,優化完善產品迭代思路,確定未來產品發展走向。二、行業分析1.
  • 半年融資50億、美團拼多多攪局,每日優鮮能順利進入「下半場」?
    實際上,早在5個月以前,今年7月,每日優鮮就完成了F輪4.95億美元融資(約合人民幣34.5億)。據不完全統計,每日優鮮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總額超過110億元。作為生鮮電商的「原住民」,早期生鮮電商風口中起來的每日優鮮見證了一批又一批同行者的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