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內現處理的活魚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丁洋濤文圖
一個不足100平方米的社區生鮮連鎖店,開業首日銷售額高達44.1萬元,全天客流高達6490人,該紀錄是由錢大媽開在鄭州的首店創下的。11月28日,錢大媽入駐鄭州的首個社區生鮮店開門迎客,首店定在鄭州遠大理想城,一天時間賣出了70頭豬和30隻羊,結帳的人排成了長龍。
發跡於廣州的錢大媽,如今用「社區加盟制」的商業模式,在全國開了近3000家門店,但為何將其在北方地區的首店開在鄭州?和往日曾在鄭州風靡一時卻最終落敗的其他社區生鮮店相比,它有何不同?社區生鮮店和網際網路生鮮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
錢大媽入駐鄭州首日賣出70頭豬30隻羊
11月28日,鄭州遠大理想城小區,錢大媽在鄭州的首店正式營業。
在開業前,門店即推出了接龍預定活動,加之當天推出的生鮮爆品價格遠低於市場價,引得社區居民排隊搶購。據了解,開業當天,該門店共賣出70頭豬共計6噸、羊30隻,全天客流6490人次,首日銷售額44.1萬元。
據了解,鄭州遠大理想城小區佔地面積近500畝,建設總戶數8000餘戶,全部入住後總人口超過30000人,由15組團院落構成。
作為一個成熟社區,遠大理想城內社區生鮮店不在少數。水果蔬菜超市、生鮮賣場、百果園等競品門店也隨處可見,錢大媽和這些門店相比,區別在哪兒?
記者了解到,錢大媽店內選品主打新鮮食材,以鮮蔬菜、水產、水果、肉類、蛋奶、加工食品和綜合標品為主,並未見有調味品或乾貨類產品。
此外,錢大媽打出的宣傳標語「不賣隔夜肉」,在生鮮界也不多見。
呆蘿蔔等已成鄭州過客錢大媽能否破除魔咒
去年4月,主打優質美食配送服務的順豐優選對部分線下門店的經營區域進行了調整,其中鄭州門店全部撤離。作為順豐快遞在電商領域和線下門店的拳頭產品,順豐優選的定位是為用戶提供日常所需的全球優質美食平臺,店內產品包括冷凍生鮮等,主要是深海水產、牛排等。
去年8月,網際網路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入駐鄭州。呆蘿蔔採用「線上訂線下取,今日訂明日取」的經營模式,通過App和線下門店結合,主要提供涵蓋蔬菜水果、米麵糧油、肉禽蛋奶、日用百貨等萬種熱門商品。三個月後,11月22日,呆蘿蔔針對網傳公司拖欠供應商貨款、裁員欠薪發布聲明:公司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緊張,公司日常經營受到重大影響,將努力尋求解決方案、籌措資金。受此影響,鄭州門店在妥善處理後也全部閉店,只保留合肥、南京、蕪湖門店。
以上兩家主打線上線下配合的網際網路生鮮平臺,均因不同的經營原因,與鄭州擦肩而過淪為過客。此次進駐鄭州的錢大媽與之有何不同?
生鮮店和超市不同,其消費場景是家庭消費,復購率極高且安全品控要求極嚴。這家充滿南方基因的社區生鮮品牌,之所以能迅速在全國複製推廣,和對加盟商篩選、生鮮品控與規模集採低毛利運營不無關係。
錢大媽一邊對接肉、菜等品類供應商,成為其大批量、低價格銷售的渠道商,另一面連接加盟店等商戶,為他們輸出商品資源、品牌管理、運營技術等支持。通過自建倉儲配送系統,食材的採購、打包、分揀、到店整個作業過程不超過12個小時,最大程度保障食材新鮮。
通過對門店銷售系統監控,所有門店的新鮮肉菜產品均要求當天銷售完畢,每天19:00開始打折,每隔半小時再降一折,直至免費派送。這也是錢大媽和消費者迅速打成一片的訣竅。
錢大媽官網顯示,2012年4月,錢大媽在東莞長安開出第一家豬肉專賣店,首推「不賣隔夜肉」的經營理念。截至記者發稿,錢大媽全國門店已接近3000家。
團購、大型商超等與社區生鮮店誰更牛?
當下,看上生鮮這門生意的巨頭著實不少,各類平臺布局的線上團購業務和生鮮到家業務也是五花八門,但和社區生鮮店相比孰優孰劣,也是眾說紛紜。
據艾媒諮詢報告顯示,新冠疫情刺激在線生鮮採購需求,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達2638.4億元。隨著市場規模擴大、用戶習慣養成,生鮮電商滲透率加強,成為新興熱門市場。
網際網路巨頭入駐、資本市場火熱,生鮮電商平臺成為新「藍海市場」。阿里、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公司進駐生鮮電商市場,以自營或投資等方式布局行業市場。但多數線上團購以「預購+自提」模式為主,當日線上下單,次日線下社區自提,在社區設立門店自提點和團長,並且利用社區微信群,做好用戶維護工作。美團優選、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等採用此模式。
為了滿足用戶對生鮮的需求,各大網際網路平臺在供給側也積極布局。據悉,拼多多已與全國超過1000個農產品產區達成合作以支持「多多買菜」業務,目前上線商品覆蓋了蔬菜、水果、肉蛋、米麵、糧油、乳品、輕食等各類生活必需品。
此外,除生鮮電商外,大型商場如沃爾瑪、大潤發等開拓線上市場。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京東到家、美團到家、UU跑腿、餓了麼到家業務等,和各大商超結伴而行,完成了一次生鮮到家業務的試練。
業內人士認為,社區生鮮業態還處在一個高速發展期,尤其隨著全國消費升級浪潮的推動,消費紅利已不僅僅屬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錢大媽為代表的傳統社區生鮮店,若想在眾多勢力中脫穎而出,還要在之後的經營中將供應鏈做強做深做細、將「不賣隔夜肉」的口號堅持下去,把選擇權留給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