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資三到六萬,阿里入局生鮮社區團購的野心,會不會一家獨大?

2020-12-22 小劉食譜

阿里巴巴最近在北京、上海啟動社區團購崗位,並要求應聘者在團購、生鮮、快消等行業具備五年以上的銷售經驗,且有社區團購經驗及資源者優先。草蛇灰線,伏脈千裡,這是阿里在監護打響團購之上搶佔空白市場,暴露出阿里山社區團購賽道廣撒網的戰略野心。

如果阿里能投興盛的話,也意味著阿里三駕馬車的布局逐漸成型。河馬打一二線時會團打三四線,新式打下沉市場,阿里將與騰訊在社區團購賽道進行長期割據戰。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阿里在生鮮領域的布局。

第一盒馬打頭陣,雖江湖多夜雨,但在酣戰歲月的團購爭霸戰中,逐漸呈現反一線的特徵。除開武漢、長沙等城市,美團。滴滴、拼多多以及興盛都在二三線城市以及下沉市場打得火熱,他們都十分默契地避開了北京與上海一線發達城市。這是因為一線城市的白領對於生鮮品類的需求都為及時性的,加之消費渠道多樣化,線下商超、社區店、連鎖便利店等分割了大量消費需求,這極大加大了社區團購頭部的開城成本,時效和質量的高要求,阻擋了一批又一批的團購大軍。而二三線城市的家庭消費都為計劃性需求,更適合設計團購當日下單、次日自提的模式。

而阿里這次逆流而上,選擇在北京、上海作為社區團購的突破口,無疑是因為河馬在一線城市獨具優勢。在定位和品類、質量以及服務上,河馬有底氣打開一線團購。河馬作為阿里新零售到店加到家模式的代表,旗下的盒馬鮮生、盒馬菜市、盒馬迷你等幾乎覆蓋了食品生鮮的全部業態,便實現了供應鏈和物流的高效運轉。再加上菜鳥和大潤發的加持,在用戶認知、商品豐富度、物流時效性等方面是其他玩家無法比擬的。而決勝接負團購市場的關鍵在於履約和質量,這也是阿里敢於率先進入北京、上海市場的底氣。

並且目前京滬兩層放眼望去對手較少,易守難攻,一旦拿下可以搭建持續的覆審河,河馬有機會成為關中王。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招聘中,除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阿里還在全國範圍內火力全開,而且薪資待遇十分優厚。在業內基本上。秒殺其他玩家,你設計團購經理這一核心職位為例,阿里在全國範圍內實行統一標準,月薪只在三萬至六萬之間,才一年十五薪。重金之下必有勇夫,阿里高薪來吸引人才,薑還是老的辣。

第二十會談,打下層河馬,打完一線城市的頭正後,接下來上場的是食匯堂。在美團、第一滴、拼多多三大巨頭夾擊下,石灰團十月、十一月數據不降反增,特別是十月份出現明顯的單量上漲,而雙十一單日銷售額也突破兩千萬,見量突破一百五十萬。石會談展現超強的韌性,而主要增長原因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深耕下沉市場時,會談以網格倉形式基本覆蓋了湖南縣域。目前十會堂在湖南已將近八百個網格。

完成了對新生優選的虎口奪食。此外時會談迅速搶佔江西和廣西下沉市場,下沉市場單量翻倍上漲,石灰彈的下沉勢能十分強勁。保證商品和服務質量,實惠團的投訴率在行業內都是較低的,同時商品品控也是最嚴的一個企業。三、做好本地化差異,在風雨飄搖的廣東一帶,惠州使會談第一的寶座難以取代。

歸根結底還是在於以本地化供應鏈佔領了用戶心智,憑藉超強的地緣屬性完成了規模的領先。面對騰訊系的三駕馬車,阿里的戰略就是吃著河馬,看著實惠,談重則興盛荷馬超強的商品組織能力和機動性,足以讓阿里吃著老本打下一線團購市場指日可待。而時會談數據單量的。逆勢上漲更是幫阿里做好了進軍下沉市場的鋪墊。假如阿里能和興盛優選聯合,將如虎添翼,完成從一線到五六線團購市場的覆蓋,阿里將徹底扭轉乾坤。

第三,重構新零售。可以肯定的是,阿里社區團購賽道為主戰場的長期拉鋸戰,最先摧毀傳統經銷商體系,接著摧毀商超體系,然後摧毀批發市場,最後摧毀菜市場,實現重塑生鮮商業格局。零售流通業由分散必將走向大一統的局面。同阿里巴巴的布局來看,他肯定是想做生鮮社區團購賽道的老道,但是騰訊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個問題沒有。雖然這個賽道上的玩家很多,但是背後大都離不開這兩大巨頭。

要麼他們培養話事人,要麼自己復發新的門派來參與競爭,好不熱鬧。不知道你對這個事情是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關注我,下期文章再見。

相關焦點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但具備各自獨特的優勢 據時代周報記者最新獲悉 以雨潤 萬科 佳兆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也正在籌備或規劃中  而從2016年興盛優選成立到如今 社區團購模式的發展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16年-2018年 社區團購模式確立 興盛優選 你我您等創業公司井噴 盒馬 京東 蘇寧 永輝等開始有所探索 據悉 2018 年社區團購賽道的融資額達 40 億  第二階段是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而從2016年興盛優選成立到如今,社區團購模式的發展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6年-2018年,社區團購模式確立,興盛優選、你我您等創業公司井噴,盒馬、京東、蘇寧、永輝等開始有所探索。據悉,2018 年社區團購賽道的融資額達 40 億。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一個是眾所周知的電商直播,另一個是還處於熱議中的社區團購。前者到現在也還是會有不少質疑,但已經走過了早期階段,不得不說,直播帶貨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認知。後者在2020年末衝上風口浪尖,不管是媒體採訪,還是行業分析,抑或是個人體驗出發的文章,都對社區團購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解讀。
  • 社區團購之戰,一塊難啃的生鮮蛋糕
    編輯導語:對於社區團購來說,2019年末到2020年初是一道分水嶺。2019年年底,社群團購經歷野蠻生長後,市場一度墜入寒冬。然而2020年初突然爆發的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讓垂死掙扎的社區團購重新煥發了活力。社區團購,已經變成了一塊難啃的生鮮蛋糕。
  • 「投入不設上限」的社區團購,會消滅菜市場嗎?
    「不會完全取代菜市場,但是現在菜市場生意的確大不如前」,提到當下傳統農貿市場的現狀,70後的李玲和80後的王霞,答案出奇一致。李玲和王霞,有著共同的身份:社區團購的團長。在湖南長沙,這個中國社區團購的起步之城,她們都經營著本小區的社區團購。李玲原來是一家小餐館的老闆,而王霞則是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寶媽。
  • 社區團購踩到疫情坑:進口肉亂象,只是生鮮供應鏈的冰山一角
    涉及到新冠防控,一切微小的紕漏都應引起警覺,這起事件的責任還需逐步釐定。但即便跳開事件的特殊性,對於此前未深入做過生鮮的社區團購平臺而言,擺在眼前的事實更加殘酷——社區團購是不是能比菜市場更安全?這決定於平臺對生鮮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到了2020年,基於疫情的影響,社區團購蓬勃而起。疫情期間,人們長期居家隔離,出門購物極不方便,這種情況促進了「超市老闆線上賣菜、社區居民線上買菜」的購物模式,使得社區團購在這樣一個宅家紅利期火爆起來。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該走向何方
    人均獲客成本不到5元  僅為傳統電商的2.5%  社區團購的模式可以概括為「預售+次日達+自提」,即每個城市的住宅小區有一個「團長」,負責在小區居民微信群裡發布以水果、蔬菜、牛奶等生鮮品為主的產品信息,下單後商家隔天會將物品配送到小區門口,居民再自行領取。  社區團購併不是一個新詞彙。早在兩年前,資本就已爭先入局。
  • 避燒錢鋒芒:社區團購「原住民」投身持久戰
    但「原住民」們也沒閒著,興盛優選、十薈團、食享會等社區團購企業紛紛開啟融資,進行資金補強。在戰略上,社區團購「原住民」則打起了差異化競爭。食享會總經理黃志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食享會不會與巨頭進行價格戰,因為雙方的定位還是有區別的,生鮮零售市場規模太大,需要大家一起來做差異化細分。」
  • 由「生鮮大戰」,「細看」社區團購的商業邏輯
    那巨頭們是如何實施生鮮大戰「社區團購」這一商業模式的呢? 巨頭需求與商業邏輯 2020年巨頭們爭先恐後地入局「社區團購」,其鼻祖「興盛優選」是不可避開的一個話題。 興盛優選作為一個創業公司,3年合作的商戶就超過30萬家。
  • 價格戰開打:社區生鮮團購誰最便宜?
    一輛冷鏈麵包車駛入深圳坪山街道一處住宅小區內,停在了一家連鎖生鮮門店正門口的路邊。隨後,門店員工開始從車上搬出一箱箱預先已包裝好的生鮮食材——入庫。 「大概六點半開始,附近居民就會陸續到店裡領取團購的肉菜。」店員小張告訴懂懂筆記,由於坪山的這個住宅小區距離菜市場較遠,目前社區內許多居民都是通過社區團購的方式,在熟悉的平臺上購買生鮮食材。
  • 乾貨:52頁PPT搞懂社區團購和玩家打法,阿里、美團、拼多多、滴滴...
    疫情提高了生鮮電商的滲透率,同時改善了社群團購的盈利能力,使社區團購重獲關注。根據凱度諮詢預測,2021年社區團購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200億元。  社區團購生鮮零售中最可能盈利的商業模式。社區團購相比於其他零售電商有諸多優勢。
  • 社區團購「大躍進」
    社區團購模式在於真實的居住社區,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工具將住戶和商鋪連接,統一對接需求,然後在發貨到社區自提點,社區團購新零售模式以線下社區微信群實時預售為模式。四年來,社區團購模式不斷得到驗證,加上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社區團購在二三線城市出現爆發式增長。社區團購規模急劇擴張。《2018-2023年中國拼購電商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兩億人,增長率達到117.5%,2018年用戶規模料已突破三億人,到2020年預計會接近五億人。
  • 巨頭社區團購開啟新一輪併購潮
    對此,12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京東方面求證,截止到發稿尚未收到回復。而對於此前「劉強東親自下場,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以及「京東內部正在籌劃社區團購項目『京東優選』」等消息,京東方面也未予以回應。美菜網則回應稱,傳言的「2億美金收購美家」信息並不屬實。值得一提的是,記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8月,美菜網完成C輪融資之時,美團就赫然出現在投資名單之列。
  • 年終盤點:今年都有哪些快遞企業在「悄悄」布局社區團購?
    2020年網際網路風口最盛的除了直播帶貨就當屬社區團購了。除了多點Dmall、你我您、食享會、呆蘿蔔、十薈團、鄰鄰壹、誼品生鮮、松鼠拼拼、每日一淘、同程生活等「土生土長」的社區團購電商,阿里的盒馬優選、京東入股興盛優選、拼多多的多多買菜、美團的美團優選、滴滴的橙心優選......巨頭紛紛入局酣戰。
  • 菜鳥驛站劍指社區團購 本地生活「狼來了」
    緊接著,驛發購項目果然出現在了微信小程序中,由此可見,菜鳥驛站在布局社區團購這件事上醞釀已久。而這次菜鳥驛站的升級,故事內容遠比當初行業內所傳的更加豐富,菜鳥驛站的野心不只有社區團購,還有整個社區生活服務,只不過,團購、洗衣和回收已然落地,更多的場景或許正在向消費者走來。作為阿里系一員,菜鳥驛站殺入團購賽道並不讓人感到意外,因為阿里巴巴在社區團購領域的布局正在多點開花。
  • 社區團購搶蛋糕,股價跌跌不休,700億生鮮巨頭如何應對?
    如今,社區團購再度崛起,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押注,都想從生鮮業務中分一杯羹。面對內憂外患,這家總市值近700億的生鮮巨頭,又該何去何從呢?股價下跌,市值縮水在中國眾多的大型商超中,永輝超市(601933.SH)是出了名的生鮮巨頭。
  • 社區團購模式的脆弱命門:城市經理、商品採購與團長
    出行、外賣和社交電商行業的大鱷向社區團購衝鋒,與早先入局的阿里、京東一起攪局;大家還是拿出網際網路一直以來的常規打法,跑馬圈地快速擴張,低價獲客,底線競爭;這一打法不斷擾亂市場秩序,對於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社區團購獨角獸來說倒計時的鐘聲已經敲響。
  • 收購美家買菜,發力社區團購,劉強東急什麼?
    剛剛宣布掛帥沒兩天,京東收購美菜網社區團購的消息不脛而走。有媒體報導稱,京東已對生鮮電商平臺美菜網旗下的子品牌——美家買菜開啟了收購。業內人士預測收購資金不會超過2億美元。從集團最高決策人親自帶隊到大手筆收購,在社區團購這個賽道上,京東走出了一種勢在必得的豪橫氣質。那麼,開足馬力的京東具體都做了些什麼呢?
  • 2019年之後,社區團購之爭才真正開始
    其中阿里巴巴是二次參投,首次入局為2019年。針對本次融資,十薈團聯合創始人陳郢向全體員工發出內部信。他在信中表示,社區團購目前仍然是生鮮電商唯一能產生利潤的模式。此外,社區團購代表了未來電商的「補完計劃」,基於此他提出了四個新的發展方向:生鮮、社交、下沉、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