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新冠疫情的突襲,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外賣、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然而,近日的一則評論,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

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不過,上述公司暫未對此作出公開發聲。而一些消息人士則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是謠言。

今年以來,疫情期間暴漲的訂單量和激增的用戶數迅速「俘獲」了眾多網際網路資本的青睞。

以滴滴今年5月成立自營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在成都開始試運營為時間節點,社區電商開始成為2020年的一大新風口。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均爭相入局,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創業公司、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其中,以興盛優選、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以拼多多、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但具備各自獨特的優勢;據時代周報記者最新獲悉,以雨潤、萬科、佳兆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也正在籌備或規劃中。

而從2016年興盛優選成立到如今,社區團購模式的發展大體也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16年-2018年,社區團購模式確立,興盛優選、你我您等創業公司井噴,盒馬、京東、蘇寧、永輝等開始有所探索。據悉,2018 年社區團購賽道的融資額達 40 億。

第二階段是2019 年,風口之後,經營問題疊加資本寒冬,生鮮電商賽道哀鴻遍野,迎來野蠻生長後的大洗牌,松鼠拼拼陷入陷倒閉風波,十薈團合併「你我您」等消息接踵而至,中小企業公司開始被併購、調整、關店,只留下頭部公司在快速擴張。

這一年,創業公司中僅有 8 家披露了融資,融資總額約 19 億元,同時大公司探索熱情消退。

第三階段在2020 年,新冠疫情讓社區團購用戶迎來爆發式增長,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等相繼將社區團購作為重點拓展業務,並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拓展。

社區團購發展脈絡

(特約記者周伊製圖)

正如華創資本合伙人王道平所說,生鮮賽道是最後一個沒有完全被電商化的市場,未來可能做到數萬億的市場。也由此,社區團購,成為各巨頭爭奪的「藍海」市場。

全力衝刺的賽道

興盛優選的成功,證明社區團購極有可能是第二次打開電商天花板的鑰匙。

不久前,興盛優選副總裁劉輝宇在嶽麓峰會上透露:2019年興盛優選預計2020年銷售額突破400億。因此,面對萬億生鮮市場,不同網際網路資本對社區團購模式,也有不同「利用算盤」。拼多多欲通過社區團購延伸農產品渠道,滴滴是為了擴展除出行之外的新壁壘,美團想打好生鮮零售這一新主戰場……

不管是與以本地生活為代表的B2C生鮮模式對比,還是與前置倉模式對比,社區團購均有顯著優勢。

相比於盒馬、小象生鮮等需重資產投入的大店模式,社區團購更適合被快速擴展、佔領市場。

相比於叮咚買菜、每日優鮮採用的前置倉模式,社區團購的最大創新點在於通過「預售+自提」的方式來低成本引流,解決了前置倉的流量問題,緩解前期投入過高且後期流量難以維持帶來的難以跑通的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露,社區團購的一件訂單履約成本約1-2元,前置倉一般約為6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客單價僅有十幾元如此低的情況下,興盛優選依然實現了盈利。而最早施行前置倉模式的每日優鮮,至今仍未實現整體盈利。

事實上,最先跑通這一模式的,也是頭部創業公司興盛優選,其依賴母公司芙蓉興盛超市多年搭建的供應鏈,2017年終於摸索出「預售+自提」的社區團購模式,確定「供應商—共享倉—中心倉—網格站—門店」的倉儲物流體系,也成為各網際網路巨頭等後發入局者競相模仿的模式框架。

一位接近美團內部人士的知情人向時代周報記者透露,美團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曾在今年3月份在公司內部大發雷霆,怒斥「為何沒有及時摸清興盛優選,儘早切入社區團購賽道」。

時代周報記者從接近興盛優選人士獲悉,縣城以及以下區域貢獻了興盛優選一半以上的營收數據。而在滴滴、美團先後入局後,某種程度上已經開始動搖拼多多的基本盤——四五線城市及以下人群。

基於此,拼多多開始更大規模的介入社區團購。「6月開始摸底市場,英俊、心決等幾個一級高管同時行動,8月12日進駐江西和湖北等各城市,8月18日正式上線。」一位多多買菜的離職員工感嘆,「多多買菜的前期籌備速度非常快」。

時至今日,入場的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建立「倉庫—消費者」商品分發體系,以及足夠近的物流中心,通過團長打通從門店到社區的「最後一公裡」。

不僅如此,新入局者還根據各自優勢,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社區團購發展路徑。

拼多多藉助生鮮供應鏈上優勢,戰略布局「農貨上行」,通過「拼基地」「拼品牌」等計劃布局生產基地直採。

美團有末端配送資源和極強的地面推廣運營能力,加之美團對買菜一直都戰略布局美團買菜、菜大全等買菜業務,和面向B端的「快驢」一站式餐飲供應鏈平臺,向商戶提供食材、餐廚用品、酒水飲料等產品和供應鏈服務,據悉,截至10月快驢業務已覆蓋全國22個省、45個城市、300多個區縣。

阿里巴巴有在生鮮領域積累多年的盒馬、數字農業事業部以及大潤發等具有供應鏈業務和菜鳥驛站、零售通等多個相關業務線。

滴滴則在物流配送端,則利用出行業務中的代理商管理網格站這一業務。

網格站新入局者京東,則基於自身供應鏈、成熟的物流體系組建經驗和數位技術獨具優勢。

為何社區團購會吸引越來越多玩家入局?社區團購對於電商而言,匯集了以團長為代表的私域流量、三四線下沉市場、生鮮電商供應鏈、C2B零售、社區電商等零售業的主要增長點。

一位從業多年的社區團購從業者向時代周報記者預測,「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幾個巨頭的社區團購份額可達到800億GMV,明年6000億GMV,後年4萬億GMV.2023年可達到10萬億GMV規模,相當於今天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家業績總和。」

入局社區團購的主要公司

(特約記者周伊製圖)

「陣地戰」VS「閃電戰」

巨頭間的社區團購競賽的特殊之處,也體現在作戰模式上。

與此前的單車大戰、共享充電寶之爭採用的「閃電戰」模式不同,「社區團購必然採用陣地戰模式,因為入場的選手沒有一個可以被迅速擊倒,即便是體量最小的滴滴,都是600億美元估值,京東、阿里、多多、美團等其他玩家都是2000億以上的規模。」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員分析,「若採用閃電戰,意味著高成本的補貼和大概率會出現無法履約的情況,既花錢又傷體驗,誰也不會採用閃電戰這種極度冒險的策略。」

以依託於即時配送體系的外賣業務為例,雖然也是較重的業務模式,但它將餐品從餐廳送到客戶手上,即可完成交付流程,因此可適合「閃電戰」。

但主要依賴生鮮產業鏈的社區團購,會涉及採購、物流,尤其是倉儲等需要重頭資金投入的關聯環節,若在前端迅速起量後,後端沒有足夠的競爭力,將會導致全線業務崩塌。

因此,這一業務較為考驗團隊綜合能力,社區團購平臺既要擁有銷售、物流、商品、倉配等一系列前線能力儲備,也要有後方的產研中臺團隊的建設支持。

其中,倉儲管理工作較為專業化,尤其涉及生鮮產品。目前,各平臺的倉配專業化程度並不高,極度依賴人力管理。

一名興盛優選的離職倉管員工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當倉管人員經驗不足且訂單量過高時,倉庫很有可能出現「爆單」發不出貨的情況,類似情況大多發生在業務上線初期。因此在開城籌備期間,專業倉配人員成為各家爭奪的重點對象之一。

在物流環節,不同於主要依賴騎手來完成的外賣業務,社區團購平臺一般採用落地配模式,從大倉到網格站,從網格站到自提點的物流鏈路,涉及貨運、倉管、網格站等多重角色,合作完成。

合理安排中心倉、網格倉和門店之間的配送批次和規劃配送路線,來縮短配送時間或減少配送成本,對於現在眾多社區團購平臺而言,都是待優化的問題。

在供應鏈方面,需要強化選品、品控等重業務量的投入。例如時代周報記者通過公開招聘信息發現,美團開始招聘AIoT方向的工程師,欲在溫控、品控、盤貨等智能倉儲方向進行嘗試。

各家網際網路巨頭入局以來,開城速度居高不下。

拼多多高舉高打開啟閃電戰模式,高補貼搶佔團長資源。自2020年7月開始組建「多多買菜」首批團隊以來,拼多多以「閃電戰」的速度進行推進,8月初,多多買菜小程序進入試運營階段,砸10億補貼爭搶團長,制定1V1 幫扶計劃,開城速度異常迅速。

同時,美團也在10月初進行一次組織架構大調整,新招聘五位大區總監後,開城速度也迅速提高。

據時代周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截至12月5日,美團優選目前已經在28個省(直轄市或自治區)、258座城市開通服務,而多多買菜的規模更勝一籌,服務範圍覆蓋了個28省(直轄市或自治區),309座城市。另外,據一位接近美團內部人士的知情人透露,美團優選的團長總數已超55萬。

與此同時,滴滴內部孵化了3個月的橙心優選也快速上線,在全國各地拓展業務。程維4月公布的三年戰略目標時,曾提到「滴滴國內業務將雙曲線推進,一是持續完善一站式出行平臺,二是小桔車服、自動駕駛、金融、智慧交通等業務持續發力,同時探索新賽道」。

巨頭紛紛入場社區團購之戰,激戰程度愈加激烈,未來發展態勢尚不可預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網際網路巨頭已經開始有意識深入產業上下遊——從農業、工業生產,到選品、採購、倉儲和物流等環節——全方位建設商品流通體系,同時,社區團購模式也被寄希望於成為足以重構商品經銷鏈路,並逐漸進化零售下沉市場的「新基礎設施」。

「社區團購這場競賽,是一個巨頭資本之間的博弈,最後最多可能只會有2-3家勝出,而屆時也有可能對整個社區零售生態帶來衝擊。」一位關注社區團購的券商分析師指出。

(文章來源:時代周報)

相關焦點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以滴滴今年5月成立自營社區團購平臺橙心優選 在成都開始試運營為時間節點 社區電商開始成為2020年的一大新風口 不論是網際網路新貴還是傳統零售企業 均爭相入局 並隨後迅速進入白熱化激戰階段  如今 社區團購賽道上形成三種主要勢力 創業公司 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企業 其中 以興盛優選 十薈團等為代表的創業公司入局最早 運營模式和發展較為成熟 以拼多多 美團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入局稍晚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01 戰略高地拼多多要砸5億入局社區團購;大連即將進入買菜不要錢時代;盒馬正在醞釀在北京、上海做社區團購;王興在內部會議上表示,美團優選這次必須贏下來;滴滴程維這次做橙心優選,也是下了決心要拿下,這場戰役不能輸。
  • 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操盤手 他們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嗎?
    社區團購的垂直玩家在巨頭們的猛烈攻勢之下進攻實力又如何?巨頭"囤糧草"準備火拼,垂直玩家也不是吃素的將目光放在社區團購的二級市場,以興盛優選、十薈團、同程生活為代表的頭部玩家的實力來看,這場較量似乎還難以下定論。
  • 社區團購:大勢所趨還是曇花一現?
    社區團購作為當下興起的新風口,帶來震蕩的同時也蘊藏著機遇,對它不可一味否定,也不可一味熱捧。當下巨頭和人們都應回歸冷靜,認真思考如何迎接這一技術賜予我們的新產物,讓它更好地發揮價值,惠及萬家。 社區團購作為2020年被網際網路巨頭瞄準的又一個新風口,引來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無一缺席地爭相入場,美團、滴滴、拼多多、騰訊、阿里、京東都快速殺入這一賽道,打響社區團購之戰。 這是網際網路史上首次有如此多巨頭共同參與同一場戰役,也是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首次集中優勢兵力搶奪同一塊蛋糕,社區團購大戰愈演愈烈。
  • 避燒錢鋒芒:社區團購「原住民」投身持久戰
    對於巨頭入局後的社區團購市場,十薈團CEO陳郢如此形容。滴滴投入不設上限、美團推出千城計劃、拼多多也來勢洶洶。巨頭兇猛,夾縫中的「原住民」境遇顯然不太樂觀,巨頭高薪請BD,大量聘團長,同時關於興盛優選、美家買菜等企業員工被以更好的待遇挖走的消息不脛而走。
  • 【客利得】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灘社區團購,社區超市如何脫困?
    波士頓諮詢的報告提到,2020年生鮮電商的線上滲透率有望增長到15%。疫情讓無論是傳統線下的零售門店還是線上的網際網路巨頭,看到了送貨上門的重要性。無論是餐飲、生鮮蔬菜、鮮花蛋糕,還是藥品、日常生活用品,這一切平常看起來毫不起眼,唾手可得的高頻消費品,關乎這一切的生意,可能商業模式得重新定義。
  • 社區團購專題報告:圍繞消費者運營,緊抓供應鏈勝負手
    市場競爭角度看,社區團購在獲客引流、消費者教育以及供應鏈搭建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和集團式的系統籌建,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能夠加速市場教育和加快資源向社區團購業態聚集,推動市場做大做強。而隨著企業營收體量擴大和網際網路巨頭入局,部分企業迅速開啟全國布局,如起源於湖南長沙的興盛優選目前已經覆蓋湖南、廣東、江蘇、四川等16個省、直轄市;美團於2020年7月推出「美團優選」業務,進軍社區團購,截止2020年12月7日,其官方小程序顯示中東西部的27個省、直轄市。
  • 社區團購:萬億賽道風雲起,敢擲千金闢天地
    導讀生鮮是零售業態中最後一塊未現王者的必爭之地,各大巨頭眈視已久。2020年下半年,大半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軍社區團購,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滴滴紛紛入局,創業碩果興盛優選快馬加鞭,仍有更多轉型業態正在奔赴戰場,這一併非創新的生鮮模式火速向全國擴張。
  • 社區團購戰火下,鄭州三強量子美食、有井有田和多米社區被迫守城...
    因疫情重獲新生的社區團購賽道,一下子湧入了眾多網際網路巨頭,他們用出行大戰的補貼打法,切入鄭州市場,如果以10月底美團、滴滴等密集入局算起,巨頭攻城已60天。  對鄭州本地企業來說,這稱得上是危急存亡的60天。
  • 社區團購「大躍進」
    四年來,社區團購模式不斷得到驗證,加上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社區團購在二三線城市出現爆發式增長。社區團購規模急劇擴張。《2018-2023年中國拼購電商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拼購電商用戶規模超過兩億人,增長率達到117.5%,2018年用戶規模料已突破三億人,到2020年預計會接近五億人。
  • 正部級官媒點名批評社區團購,為何京東還要花50億入局?
    團購網今年的疫情促使社區電商逐漸熱絡起來,成為今年為數不多的風口,各網際網路巨頭都紛紛下場入局社區電商,或者叫社區新零售美團,淘寶,拼多多都接入了社區電商的入口,足不出戶便能買到油鹽醬醋茶,瓜果蔬菜,蛋奶生鮮
  • 「投入不設上限」的社區團購,會消滅菜市場嗎?
    「不會完全取代菜市場,但是現在菜市場生意的確大不如前」,提到當下傳統農貿市場的現狀,70後的李玲和80後的王霞,答案出奇一致。李玲和王霞,有著共同的身份:社區團購的團長。在湖南長沙,這個中國社區團購的起步之城,她們都經營著本小區的社區團購。李玲原來是一家小餐館的老闆,而王霞則是全職在家帶孩子的寶媽。
  • 聊聊六大門派圍攻的「社區團購」究竟怎麼樣?
    編輯導讀:社區團購在經過幾年的發展後,以啟動資金少、模式輕、門檻低的業務模式得到了行業普遍認可,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入局參加。但是近期的網絡輿論,直指社區團購侵害了菜販、小超市的生意,令社區團購的發展打上一個問號。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五個方面的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為什麼社區團購的果蔬比較便宜?社區團購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不管是美團買菜,還是快團團,或者是盒馬優選,都可以稱之為社區團購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聽起來很玄乎的「社區團購」是什麼,對我們普通人有什麼影響。社區團購怎麼玩?而社群團購相對就比較簡單一些:從大批發商直接到團購平臺和外包倉配系統,我們消費者組團購買果蔬,派出一個團長到團購平臺那裡下單和取貨。目前來看,社群團購節省了中間的二三級經銷商,價格會比較低一些,再加上現在阿里、騰訊、京東等入局補貼,通過社群團購方式購買果蔬的價格就更低了。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在多方逐鹿背景下,一夜之間,社區團購成為了多個巨頭下半年的「頭號項目」。獨角獸、網際網路巨頭與本地老牌零售企業三方割據並互相試探,拉新優惠、團購優惠、時間都是子彈,「血戰」空前。重兵布陣的城市不僅涵蓋北上廣深,還覆蓋長沙、武漢、鄭州、杭州、石家莊等社區團購熱門城市;招聘崗位也涵蓋大區負責人、社區團購精力、冷鏈事務部負責人等,且薪資待遇十分優渥。一時間,以巨頭入局為標誌,社區團購成為了最熱鬧又擁擠的賽道。
  • 社區團購搶蛋糕,股價跌跌不休,700億生鮮巨頭如何應對?
    如今,社區團購再度崛起,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扎堆押注,都想從生鮮業務中分一杯羹。面對內憂外患,這家總市值近700億的生鮮巨頭,又該何去何從呢?股價下跌,市值縮水在中國眾多的大型商超中,永輝超市(601933.SH)是出了名的生鮮巨頭。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該走向何方
    在此之前,河北省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河南漯河市衛龍商貿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供貨商,都被曝出曾下發通知要求經銷商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社區團購又突然躥紅的原因是什麼?為何北京、上海沒有大規模開展此項業務?「幾捆白菜」的生意前景究竟如何?中國城市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跟蹤報導。
  • 社區團購的「冰與火」:巨頭入場放眼藍海市場,低價搶佔線下份額能...
    而本次京東豪擲7億美元後,興盛優選以總計15億美元的融資額,成為今年社區團購當之無愧的「融資王」。與往年的區別是,今年傳統社區團購頭部公司紛紛完成新一輪融資背後,開始隱現阿里、騰訊、京東等巨頭的身影。與此同時,包括美團、拼多多甚至過去並不專攻賣貨的滴滴,也在構建自身的社區團購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