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2020-12-24 發姐說房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

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在成都,據稱拼多多、美團、滴滴把興盛優選的門店撬走三分之一。

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曾說,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掌控大量數據和市場份額,形成壟斷抑制公平競爭。

社區團購燒錢搶客,讓我們想到了滴滴、快滴的前車之鑑,前期大打價格戰,殺死資本薄弱的競爭者,最後留下兩三家有網際網路巨頭背景的參戰者,到了收割的時候,背後的資本就撮合這僅有的幾個玩家兼併,造成一家企業對市場的支配地位,此時,對車主進行高抽成,對乘客漲價,前期給你的低價優惠,分分鐘給你吸回來。

同樣的套路又出現在社區團購,離譜的價格戰首先消滅了夫妻店、菜販,進而跑馬圈地,給我們顧客小恩小惠,到最後只剩一兩家玩家的時候,就又是吸血的時候,只不過這一次,向前吸廣大農民的血,向後吸每一個吃菜吃飯的我們的血,這一次的殺傷力更強。

網際網路賣菜確實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手機下單,線下取貨,省去了挑選的時間,價格還十分便宜。但如果超市、攤販都生存不下去了,我不相信將來百姓的日子會好過。

滴滴快滴打價格戰的時候,很多人連去馬路對面買包煙都要打網約車,因為有補貼不要錢,但是如果不給你點甜頭,你怎麼上鉤呢?今天看來,打網約車,雨天加價,高峰期加價,惡性事件頻出。當你習慣了這種出行方式,滴滴快滴合併了,漲價就來了,可比當初滴滴快滴網約車大戰狠多了。

網際網路賣菜,和人們一日三餐息息相關,價格實惠,於是有人支持社區團購,「我們沒有多餘的錢,哪裡菜便宜就去那裡買。那麼關心賣菜的怎麼沒人關心買菜的,不知是何居心?」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進入賣菜市場,現在是有補貼,民眾得到了實惠,但當有一天巨頭們站穩菜市場,民眾們前期優惠怎麼吃下的,後期變本加利息吐出來。

根據《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個人信息安全報告2019》顯示,移動網際網路個人信息保護水平參差不齊,存在用戶信息強制收集、過度收集、信息私自共享給第三方、不給權限不讓用、帳號註銷難、推送不規範等問題。你以為用買菜app得到了實惠,但網絡後臺早已將你的消費數據拿捏得一清二楚,而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開展下一步壟斷的基礎。

網際網路賣菜,就像打著科技外衣的高級菜販子,他們依靠龐大的資金加持和數據分析,和普通的個體商販搶生意。個體戶幹不過他們,商場幹不過他們,當你習慣了離不開他時,就可以漲價了,因為他們需要運輸的成本,後臺採購成本,分揀成本,還可以收自提點的加盟費,跑馬圈地,圈進來以後再宰割。

資本家的套路,就是收割,能不能給普通人留一點空間和尊嚴?給現代的年輕人留一點創業的機會?超市不賺錢了,門面不賺錢了,現在的年輕人不是送外賣就是送快遞,網際網路巨頭燒錢搶流量,到爭搶百姓生計,哪方面體現了企業責任?

一個社區團購,資本家們擠破了頭,這有什麼科技含量嗎?如果水果蔬菜價格也被壟斷了,那麼千家萬戶的「菜籃子」、「米袋子」將不堪設想,如果就剩平臺一家獨大,那個時候還會有低價的蔬菜水果嗎?這些社區團購不僅賣菜,還賣服裝、家電,長此以往,實體店還能活下去嗎?

網際網路已經讓不少服裝店、飾品店關店歇業,每一個菜農、菜店老闆、水果店老闆,他們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等把他們都擠掉以後,他們失去了經濟來源,開一個餐飲店需要看外賣的臉色,開一個生鮮店要看社區團購的臉色,那些體力勞動者該怎麼辦?很多老人都賣了半輩子菜了,如果他們失業了,又該何去何從?

晶片被譽為資訊時代的發動機,近年來我國在晶片事業上面臨著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是「較為依賴進口」,比如2019年我國汽車用晶片進口率超過90%。網際網路大佬們,精力不用到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投入上面,反倒是來爭奪小商小販的流量,你認為合理嗎?

資本是很難有擔當的,國家應該限制網際網路進入民生行業 ,可以讓他們搭平臺,但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必須國家來控制。

反觀美國和歐盟對網際網路巨頭的限制,正是因為政府對壟斷的嚴格限制,才構建了公平的競爭環境,各大企業才能穩步開展科技創新、產品創新贏得客戶,而不是靠大數據殺熟賺快錢。

2013年,微軟、谷歌、蘋果、Facebook等8家公司提交了一份聯名信,其中就包括要求國家加強監控,要將網際網路收集用戶數據行為限制在有限範圍內。

近年來,歐盟曾對亞馬遜展開反壟斷調查,主要原因在於亞馬遜可能一邊收集其他零售商的數據,然後利用數據來提升自家產品的銷售額。美國司法部也曾對Facebook、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幾家公司開展反壟斷調查,在司法部看來,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存在扼殺創新或以其他方式傷害消費者的可能性。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所有行業都在艱難前行,我們也一直在尋找重振旗鼓的良方。如今,應該到了限制網商壟斷經營範圍的時候了,繼續這樣搞下去,百姓的生存環境將進一步惡化,民生領域不能讓壟斷企業再這樣折騰了。

「掌握著海量數據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

社區團購在人民日報的點評下,一場網際網路巨頭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相關焦點

  • 巨頭們是否將退出社區團購?官方未發聲 網友卻吵翻了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布局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這也讓社區團購被推到了全民熱議的風口浪尖中。12月11日,有網絡傳言稱,馬雲表態,阿里巴巴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而就在這之後,一張關於社區團購的網絡截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
  • 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商超爭搶的超級風口。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沃爾瑪、百果園……甚至包括幾乎沒有做過零售業務的滴滴出行都相繼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
  • 有錢一起賺,吃獨食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原因
    有錢大家一起賺,吃獨食肯定會死翹翹,這就是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失敗的必然原因。就在剛剛,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表態退出社區團購,轉而要支持科技發展,我想這都是客套話,後面等到時機成熟,肯定還會做。但是社會團購到底好不好呢,從效率和質量上說,社區團購搞起來對消費者來說,絕對利大於弊,只是中間的錢被誰賺走的問題。股市裡割韭菜的更嚴重,大家一起割,都高興,如果有人吃獨食,肯定沒有好下場。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終於有地方政府對社區團購著手規範了。這兩天,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在網上廣為流傳,對電子商務平臺經營的菜品社區團購活動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近段時間,從社區團購與菜販搶飯碗的爭論,到人民日報喊話網際網路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再到此次南京發布告知書,種種跡象都表明,社區團購市場,正在迎來嚴監管時代。此前,網際網路巨頭在資本的加持下一路狂奔,通過燒錢、低價搶佔市場,如今可能要緩一緩腳步了。
  • 阿里、美團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波錢燒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尤其在最近兩天,大家在社區團購上買東西可以用瘋狂來形容。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道:這波補貼結束之後,肯定就會貴了,能薅羊毛的時候趕緊多薅點吧!這次的聲勢之大,讓人民日報都發布了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致點擊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對比隔壁載人火箭上太空的科技含量,再看回咱們的社區團購生意,是什麼讓這些巨頭扎堆進了這個賽場?
  • 海外市場掘金:反壟斷無傷大雅 社區團購趨勢依舊
    二、如何看社區團購長期趨勢?  最近,美團股價因為社區團購被點名批評的事,股價持續下跌,似乎之前因為社區團購上漲的預期要被打破了,股價從哪來回哪去。  目前,市場上也有噪音說美團、拼多多等要退出社區團購,雖然已經被闢謠但市場情緒仍受影響,現在的結論是:  社區團購肯定是要做的,不過可能不像之前那樣低於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周伊  新冠疫情的突襲 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 外賣 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 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 然而 近日的一則評論 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來源:鋅財經「這是2020年經歷了疫情、倒閉、爆雷潮後的第一個風口,也會是未來10年最重要的風口。」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來源:阿爾法工場也許沒有一家巨頭能夠通過這個生意盈利,就像當年的團購一樣。但是,社區團購的價值,無疑已經重新被各大巨頭所重視。這不僅僅因為疫情所致,更重要的是,線上流量已經被短視頻吞噬,而線下流量,除了共享單車、出行之外,本地生活已經成了最後一塊蛋糕。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流量枯竭。那麼,最後一塊線下流量蛋糕,必然成了群狼環伺之地。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其實就在去年,社區團購這個賽道幾近「團滅」,今年能得到這麼多巨頭」青睞「,全賴年初疫情帶來的兩點變化,一是疫情讓買菜這件小事兒突然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難事兒「,人們和資本同時發現去年不受待見的社區團購能夠很好的解決「足不出戶買菜」的這件事兒,而且還能無限延伸。
  • 網際網路巨頭居然搶菜場裡的鋼鏰?供應商被迫反擊社區團購!
    一時間,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都一頭扎進賣菜的行列。什麼是「社區團購」所謂的「社區團購」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概念。說白了就是把大家日常購買的米、油、鹽、姜醋茶、新鮮果蔬搬到網上。大家坐在家裡點擊手機APP,商家會發各種日用品。
  • 社區團購背後的巨頭操盤手 他們能啃下這塊硬骨頭嗎?
    從網際網路巨頭高管掌控社區團購這一業務來看,背後折射出的是他們對社區團購這一風口的重視。社區團購這塊戰場,集齊了各家公司的得力老將,這仗該怎麼打?美股研究社認為,從各網際網路巨頭指派的負責人身上,或許能窺探到這一混戰背後的幾許脈絡。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編輯導語: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並且要求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嚴格遵守「九不得」,這一新規引發了大家關注。不少業界人士紛紛認為,新規的出臺有助於規避社區團購的行業風險,進一步推動社區團購健康發展。社區團購,正在「拼命」奔跑。當大家歡慶度過了2020年,迎來2021年的時候,伴隨而來的卻是多多買菜員工猝死在凌晨一點多鐘下班路上的消息。
  • 媒體:哈囉出行確定放棄社區團購,探索到店團購、金融、遊戲等業務
    在社區團購越炒越熱的當下,有網際網路公司卻決定退出了。12月9日,據晚點LatePost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該業務已放棄社區團購,在探索新模式。今年上半年,哈囉出行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哈囉惠生活」陸續在山東淄博、濰坊上線,由哈囉出行原助力車事業部一把手彭照坤負責。一位哈囉出行內部人士認為,「哈囉惠生活」是肩負公司從出行進入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嘗試。該報導稱,「哈囉惠生活」開團最多時超過1000個,但能達到盈虧平衡的很少。目前,哈囉出行已放棄社區團購,在探索新模式。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規範社區團購「小便宜」伏爾泰曾經說過: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如今,在個別社區團購平臺上,1分錢1盒雞蛋,9分錢一顆白菜,大蔥蒜頭免費領等等。明眼人一看,就很容易發現這已經涉及到了低價傾銷與不正當競爭的問題。當然,消費者短時間內薅羊毛的確很爽,但是那些守著一方菜攤子的小商小販沒了生意,就很難受了。無獨有偶,在前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聯合商務部召開了行政指導會。
  • 社區團購的「冰與火」:巨頭入場放眼藍海市場,低價搶佔線下份額能...
    12月11日晚間,京東集團宣布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並重組京喜事業群競速社區團購。在京東之前,包括美團、拼多多、滴滴等科技企業已花式湧入這一賽道,多個巨頭甚至將其定位為企業戰略級發展方向。是新的風口,還是一地雞毛?是線下商販門口的「野蠻人」,還是未來生鮮零售的轉型方向?站在當下迷宮的十字路口,社區團購的每一步,都將左右其最終的命運。
  • 社區團購冰與火:巨頭入場放眼藍海市場 低價搶佔份額能走多遠?
    12月11日晚間,京東集團宣布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並重組京喜事業群競速社區團購。在京東之前,包括美團、拼多多、滴滴等科技企業已花式湧入這一賽道,多個巨頭甚至將其定位為企業戰略級發展方向。是新的風口,還是一地雞毛?是線下商販門口的「野蠻人」,還是未來生鮮零售的轉型方向?站在當下迷宮的十字路口,社區團購的每一步,都將左右其最終的命運。
  • 社區團購板塊要黃?央媒勸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央媒勸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在打車、外賣等熱點之後,賣菜又成了網際網路的「新」風口,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各大巨頭們都齊刷刷站在了在社區團購的賽道上。
  • 【客利得】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搶灘社區團購,社區超市如何脫困?
    疫情讓無論是傳統線下的零售門店還是線上的網際網路巨頭,看到了送貨上門的重要性。無論是餐飲、生鮮蔬菜、鮮花蛋糕,還是藥品、日常生活用品,這一切平常看起來毫不起眼,唾手可得的高頻消費品,關乎這一切的生意,可能商業模式得重新定義。而社區團購模式,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爭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