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們是否將退出社區團購?官方未發聲 網友卻吵翻了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接近尾聲,如果說要給2020年總結出幾個關鍵詞,那麼「社區團購」無疑會在列。

儘管此前也在商業模式上備受爭議,但自2016年起就小有發展的社區團購,在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助推,再次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跑步入場,布局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硝煙再起,這也讓社區團購被推到了全民熱議的風口浪尖中。

12月11日,有網絡傳言稱,馬雲表態,阿里巴巴將全面退出社區團購,認真做好科技賦能,服務產業升級。而就在這之後,一張關於社區團購的網絡截圖引發了不小的討論。該網絡截圖顯示,不止包括馬雲關於阿里巴巴之後的規劃,還提到美團、拼多多均表示「全面退出社區團購」。

一時間,網絡上眾說紛紜,有人半信半疑,也有不少人堅決認為是謠言。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影響,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因為在這些網絡傳言出現之前,《人民日報》12月11日對「社區團購」發文稱「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網際網路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阿里、拼多多、美團對此都沒有官方回復。

在此之前,各家巨頭也紛紛向外界表示出,要以最大力度投入社區團購的態度並迅速上線自家的社區團購業務。今年6月份,滴滴旗下社區團購品牌「橙心優選」上線;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12月11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表示,將向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投資7億美元。

在外界看來,目前社區團購已經到了十分火熱的階段,也正因此,不少人認為這一市場需要冷思考。

中泰證券認為,社區團購存在一定隱憂。該模式很類似於早前資本退燒後就走向沉寂的社區O2O。如何用性價比覆蓋履約成本的增加、線下消費體驗的缺失,如何將社區流量有更好地留存和轉化,以及如何將城市間分散的消費群進行標準化的運作,都是需要長期探索的難點。

這種市場情緒或許也影響到了資本市場,記者注意到,在此前迎來熱炒之後,12月以來,社區團購板塊熱度有所降溫。據統計,自12月4日起社區團購開始降溫,概念股平均下跌超過5個百分點,其中14隻個股下挫超過5%,4隻個股下挫超過10%。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巨頭退出社區團購」被闢謠,但這劫貧濟富的遊戲終將收場
    網際網路始終都是一個流量的買賣,這一點在近期各大巨頭入局社區團購表現得淋漓盡致。12月12日,一張關於「馬雲、王興、黃崢等均表示,將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圖片在網上流傳。據券商中國報導,上述網傳為謠言。社區團購不僅憑藉大數據有針對發放補貼搶客戶,還在搶佔線下渠道。
  • 巨頭扎堆社區團購 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爭搶千億元「蛋糕」
    誕生於2014年社區生鮮團購突然成為網際網路巨頭、傳統商超爭搶的超級風口。阿里巴巴、京東、美團、拼多多、沃爾瑪、百果園……甚至包括幾乎沒有做過零售業務的滴滴出行都相繼入局。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目前有200多家社區團購企業。有機構預測,到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千億元級別。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時代周報特約記者 周伊  新冠疫情的突襲 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 外賣 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 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 然而 近日的一則評論 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  12月11日 人民日報發表了 社區團購爭議背後 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
  • 巨頭俯身,被社區團購壓垮的團長
    一位投資人在朋友圈發表了對幾家巨頭進軍社區團購後武漢之戰的點評。2020年,社區團購成為最熱門的概念,巨頭間的戰爭隨之爆發。參戰方都遵循同一個玩法:打通供應鏈,配置中心倉,籤約團長建立自提點和推廣渠道,之後以低價吸引用戶下單。最終擊敗對手,拿下一座又一座城市版圖。
  • 巨頭入局社區團購攻勢報告:「陣地戰」如何取代「閃電戰」?
    新冠疫情的突襲,讓社區團購成為繼團購、外賣、出行等之後的又一量級風口。原本劇情的走向似乎是朝著更加轟轟烈烈的方向發展,然而,近日的一則評論,則將社區團購捲入漩渦之中。12月11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評論,直指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資本逐利的方向,並表示,網際網路累積的數據和算法,除了流量變現,還有另一種打開方式,即促進科技創新。這則評論發表後,網絡上湧起軒然大波。有傳聞稱,阿里馬雲、美團王興、拼多多黃崢紛紛表示退出社區團購業務。
  • 社區團購,大部分團長沒有掙到錢
    那麼這些數量龐大的團長,若以近日引起巨大對立輿論的標準來看,早已將賣菜生意搶佔完畢。但在與一線團長的溝通當中,我們發現,少有團長的日收入過百,主要復購人群並不買菜。社區團購掙錢嗎?一個行業掙不掙錢的最直觀體現,是一線從業者入局意願是否火熱。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4.巨頭的擔當在哪裡?說完被「社區團購」擠兌得沒有生存空間的小老百姓,我們再來聊聊「始作俑者」。前段時間,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轉發了一張圖片,引發網友強烈討論。
  • 管中窺豹:從社區團購看網際網路巨頭的野蠻之路
    最近社區團購站到了風口浪尖上,由於網際網路巨頭的加持讓這個賽道充滿了燒錢的味道,許久未現江湖的補貼大戰好像又回到了我們的視線當中,由於我們已經歷過數次「先薅平臺羊毛-後被平臺收割」的慘痛輪迴,所以這次巨頭們故伎重施大多數的我們好像並不買帳,從自媒體痛斥巨頭「搶奪菜攤生意」,到官媒現身勸告巨頭們「別老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這讓巨頭和這個賽道陷入了爭議之中
  • 社區團購一個被巨頭們樂觀放大的千億市場,最後或無贏家勝出
    這個時候巨頭們還無暇估計這塊市場,一方面是因為巨頭們都在忙著鞏固自己的商業地位,此時此刻一些巨頭正在忙著爭奪快餐外賣市場,另一方面,共享單車正如火如荼吸引了資本市場的眼球,所以各地的社區團購供應商都在小打小鬧默默的埋頭發展,似乎一度錯誤的認為巨頭們看不上這塊市場,他們不知道那是因為巨頭們還無暇顧及這塊市場。
  • 社區團購到底能走多遠,巨頭們抬頭看路,不要以卵擊石!
    近日,在網際網路各媒介聚焦一個話題,就是「社區團購」。本來社區團購要涼菜了,但疫情讓這個賽道突然爆發,日訂單量從100萬單向1000萬單逼近。擺攤賣菜的攤主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扛過了疫情,卻倒在了巨頭們的價格戰下。阿里扣動扳機以後,騰訊聞風而動,滴滴率兵先入後,美團主馬上街在線,就連隱退後的東哥也坐不住了,11月13號在高管會上正式宣布成立京東優選,他親自帶隊上馬,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這個冬天我們賣肉都是白菜價了。
  • 「拼命」奔跑的社區團購
    「員工猝死」事件還未完全解決,拼多多的一系列公關行為又引起熱議。不過員工上班能上到夜裡一點半,從另一方面來說,拼多多的買菜業務確實有夠忙的。社區團購在前段時間展開激烈的競爭,有人說,「江湖之中,刀光劍影於無形。」而在社區團購這個領域,國內網際網路巨頭的激烈競爭也在「無形」中顯露了出來。
  • 社區團購板塊要黃?央媒勸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央媒勸巨頭別只惦記幾捆白菜) ,在打車、外賣等熱點之後,賣菜又成了網際網路的「新」風口,美團、拼多多、阿里、京東等各大巨頭們都齊刷刷站在了在社區團購的賽道上。
  • 看鑑零售|人力資源視角看社區團購—團長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2020年年末,社區團購的字眼成為了熱搜頻道上的常駐嘉賓。資本瘋狂介入社區團購,甚至連人民日報也發文評論社區團購。其實,在很早之前阿里巴巴、美團就已經入局社區團購,並在很多城市短兵相接。今年以來,拼多多、滴滴、字節跳動、快手等新玩家也跑步入場。隨著京東加入戰局,活躍的電商巨頭都卷了進來。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來源:阿爾法工場也許沒有一家巨頭能夠通過這個生意盈利,就像當年的團購一樣。文 | 郭開森來源 | 陸玖財經2020年下半年,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大部分的資金都在悄悄流向一個叫社區團購的賽道,各家都很低調,主動宣傳很少,但是在戰場上,卻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中國的團長們,大有不夠用了的趨勢。
  • 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
    規範社區團購「小便宜」伏爾泰曾經說過: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同樣,當國家鐵拳出擊之時,沒有一個社區團購巨頭是無辜的!試想:如果任由以網際網路巨頭為主的社區團購,幹掉了底部的菜市場和中小型超市,進而在未來形成農副產品壟斷,那價格的話語權就不是市場說了算了,而是由他們決定。最後到頭來損害的又是誰呢?不用想了,必然還是我們小老百姓!
  • 網際網路巨頭居然搶菜場裡的鋼鏰?供應商被迫反擊社區團購!
    如果說最近國內網際網路圈最熱的是什麼,社區團購賣菜肯定首當其衝。自從美團大張旗鼓的擺菜賣菜,老對手阿里巴巴就如饑似渴,立馬補貼100億跟進。隨後的京東也表示,將布置社區團購,另一方面,拼多多率先註冊了「多菜」的商標。
  • 正部級官媒點名批評社區團購,為何京東還要花50億入局?
    但就在前幾天,人民日報卻點名批評這些網際網路巨頭,讓他們「別只惦記這幾捆白菜」電商這篇評論員文章一出,網上就流傳出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退出社區團購業務的消息為何這樣惠民的業務,前段時間還做的風生水起的社區團購會招致央媒的批評呢
  • 阿里、美團要退出社區團購?這波錢燒完了,下一步該怎麼辦?
    這次的聲勢之大,讓人民日報都發布了評論文章《社區團購爭議背後,是對網際網路巨頭科技創新的更多期待》,強調網際網路巨頭"別致點擊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對比隔壁載人火箭上太空的科技含量,再看回咱們的社區團購生意,是什麼讓這些巨頭扎堆進了這個賽場?
  • 直擊「七寸」,南京對社區團購出手,網際網路巨頭這下該收斂了
    南京市場監管局還組織了包括阿里巴巴、美團、滴滴、蘇寧在內的多家企業召開座談會,這些企業的社區團購南京負責人已經在《告知書》上簽字,承諾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不得不說,南京幹得漂亮,為全國其他地區規範管理社區團購開了個好頭。
  • 社區團購「黃埔軍校」美家買菜一夜關停重慶業務
    社區團購火了,京東、淘寶、拼多多、美團等電商巨頭開始通過收購或自建的方式,扎堆入局。在引發社會多方關注的同時,也引發了社區團購格局生變。12月18日,沒有任何通知,曾經在社區團購做得最早,被喻為社區團購「黃埔軍校」的美家買菜一夜之間突然關停。官方給出的答覆為:根據總部要求,因業務調整,截止12月20日,重慶業務全部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