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網際網路各媒介聚焦一個話題,就是「社區團購」。本來社區團購要涼菜了,但疫情讓這個賽道突然爆發,日訂單量從100萬單向1000萬單逼近。
滴滴橙心優選打響了第一槍,美團優選先投入20個億,一上來先砸10個億再說,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都己經成為過去,為什麼還是要涉及社區團購呢?
因為純電商發展到天花板上了,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沒有增長就意味著死亡,社區團購正是一片藍海,增長迅速、潛力巨大,市場規模11000億的市場份額,比外賣市場6500億還多。
雞蛋1.3元,土豆9角,雞翅4.9元。擺攤賣菜的攤主們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扛過了疫情,卻倒在了巨頭們的價格戰下。
阿里扣動扳機以後,騰訊聞風而動,滴滴率兵先入後,美團主馬上街在線,就連隱退後的東哥也坐不住了,11月13號在高管會上正式宣布成立京東優選,他親自帶隊上馬,打好社區團購這一仗,這個冬天我們賣肉都是白菜價了。
可是,誰又能真正的考慮過顧客被網際網路巨頭的補貼吸引走了,小販們的菜就賣不出去了,他們該怎麼活?巨頭們的三步走的套路再打車大戰時我們都領教過,用補貼迅速佔領市場。
各大巨頭通過補貼的方式把價格打到成本以內,這種方式乾死了菜市場、超市、便利店和實體店經銷商等所有中間環節,讓整個市場都賺不到錢。其次,壟斷讓巨頭們培養了消費者網上買菜的習慣,以後就露出了壟斷的本色,那麼掌握了中間渠道。
因此可以在上遊壓低採購的價格,菜農沒有辦法不得不低價出售,甚至價格一年比一年低,最後,巨頭們掌握了強大的語權。另一方面,在下遊抬高銷售價格,把補貼的錢連本帶利全都拿回來。千萬不要懷疑,滴滴、美團都是這麼幹的,現在滴滴的價格追上了計程車。美團外賣價格一年比一年更高,那些年被用戶薅走的羊毛,現在加倍還回來了。
更恐怖的是,巨頭們在全國布局完成之後,就像快遞網點一樣去賣代理權,賣出來先交代理費,否則沒有渠道進貨,一個網點賣係十萬二十多萬。
巨頭們的如意算盤打的真是不錯,但這裡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巨頭們砸的錢好像要打水漂了。囯家層面對這件事情來說的話,己經是心知肚明,而且是布局很久了。
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上是怎麼說的呢?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這14個字裡,雖然沒有提到社區團購,但是這裡是針對社區團購背後的這些網際網路大佬們,如果僅僅說反壟斷,可能不會對社區團購造成很大影響和危害,恰恰後面跟著那句: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可見國家層面已經非常清楚,造成現在這些亂象的根本原因在哪裡了。2021年肯定要將這些東西連根拔起,所以我們可以判斷,社區團購的好日子基礎上快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