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場掘金:反壟斷無傷大雅 社區團購趨勢依舊

2020-12-27 東方財富網




  一、反壟斷網際網路巨頭影響大嗎?

  最近,反壟斷大棒來襲,阿里、騰訊、美團股價應聲下挫。

  那麼,反壟斷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真的有影響嗎?

  實際上國外早已對微軟、谷歌、FB等網際網路巨頭展開過無數反壟斷調查,但最後只是對它們處以巨額罰金了事,網際網路巨頭們並沒有面臨實質分拆風險,這些公司股價也只是短期受影響,長期來看均是持續上升趨勢。

  聯邦政府訴微軟的反壟斷案,短期看,微軟公司公司受訴訟和網際網路泡沫破裂跑輸納指;長期看,15-16年後,微軟公司成功實現雲化轉型,遠遠跑贏指數。

  所以,實際上公司股價長期上漲的動力還是來自於業務的改善,而壟斷是市場法則在起作用,只要不對這些網際網路巨頭進行人為分拆,大概率壟斷還將繼續,那些在市場激烈競爭中拼殺出來的科技巨頭們還將繼續掘取超額收益。

  二、如何看社區團購長期趨勢?

  最近,美團股價因為社區團購被點名批評的事,股價持續下跌,似乎之前因為社區團購上漲的預期要被打破了,股價從哪來回哪去。

  目前,市場上也有噪音說美團、拼多多等要退出社區團購,雖然已經被闢謠但市場情緒仍受影響,現在的結論是:

  社區團購肯定是要做的,不過可能不像之前那樣低於成本價的燒錢拼殺,大家合理競爭,以後拼的是運營和供應鏈管理能力,社區團購這個賽道大家肯定是不會放棄的,畢竟現今網際網路存量競爭的紅海中,這個藍海賽道太具有吸引力了。

  今年,在疫情的催化下,社區團購領域資本的狂風吹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猛烈。從年初開始,這個行業原有的玩家就開始獲得資本的巨額投資

  為什麼巨頭都要往這片區域扎呢,究其原因:中國經濟全面進入網際網路的下半場,上半場的是勝利者想繼續保持霸主地位,比如電商領域的阿里、京東,社交領域的微信,今日頭條等;下半場很多人想後來居上,改朝換代顛覆各個領域,潛行者一直在尋找這樣的機會和辦法,社區團購一戰讓大家猛然間發現:機會和辦法就在社區經濟領域,這是一個可以重構一切的地方。

  所以誰能拿下社區團購,誰就能找到自身第二條增長曲線?會是誰呢?

  可能會是美團。

  畢竟,從採購、倉儲、配送、流量、業務拓展、技術、管理、供應鏈等各個環節美團都聚集了最有經驗的人才,且地推團隊規模成型、效率極高、執行力強。

  從數據上看,美團(下圖淡藍色曲線)社區團購DAU增速極快,甚至已經超過此前排名第一的興盛優選。

  所以,美團的社區團購若能成功,可能再造一個外賣級別的流量,社區團購業務有望成為美團下一個業務增長曲線。

(文章來源:富途資訊)

(責任編輯:DF532)

相關焦點

  • 中央兩提「反壟斷」,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
    反對社區團購,是否是反對一件新生事物?對此,聶輝華認為,社區團購只是把已有的蛋糕切走了一些,卻並沒有真正地做大蛋糕。社區團購,只是通過不同渠道將蔬菜送到消費者手裡,並沒有創造新的產品;甚至還可能會減少就業。
  • 社區團購的誕生,推進了網際網路反壟斷的進程
    之前說過有關社區團購的事情,巨頭們之間的新博弈,雖然是說新,但是沒啥新意,不過照現在形式,也不會就這麼算完。社區團購這事吧,其實也就是想壟斷市場,方法無非也就是先低價補貼,等市場合適或者是壟斷半壟斷後,再進行漲價。這都老套路了,沒啥好說的。
  • 萬字長文,深度解析「社區團購」
    這神奇的一幕,就發生在了2020年年末——隨著中國各大網際網路巨頭大規模湧入社區團購,在強大資本加持下,動輒幾十億的海量補貼,生鮮蔬菜價格竟低廉到有違市場規律時。老百姓這一口飯的事兒,終於讓輿論沸騰,資本市場沸騰,整個中國沸騰。人們是在拍手叫好嗎?
  • 從社區團購看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去面對現實,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多學習網際網路知識,培養自己的網際網路思維。所以說,並不是網際網路在傷害你,而是你不懂得結合網際網路,因為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本身就是需要相互結合的。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下稱《反壟斷指南》),矛頭直指近年來平臺要求商家「二選一」、對消費者進行大數據「殺熟」等平臺企業亂象,而平臺企業利用規則、算法、技術、流量分配等無正當理由拒絕進行交易行為也將被認定為「存在壟斷行為」。
  • 白巖松談社區團購:贏者通吃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針對近日人們熱議的低價團購,白巖松表示,低價買菜的社區團購表面上是消費者佔了便宜,但是網際網路企業財大氣粗,在價格補貼大戰當中,小商小販可能很快就敗下陣來。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顯然也不能是贏者通吃,否則整個市場的生態就會變得非常壟斷、單調,最後是違反著市場經濟的法則,也最終會讓消費者成為受害者。
  • 人民日報評社區團購 平臺賣菜對菜販衝擊有多大?
    這是自《反壟斷法》生效以來,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明確表示強化反壟斷。此前不久,1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上,亦提到「做好智慧財產權保護、反壟斷、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社區團購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中就提出,不準「沒有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排除、限制市場競爭」。但指南中也提出,「平臺經營者低於成本銷售可能具有以下正當理由:(一)在合理期限內為發展平臺內其他業務;(二)在合理期限內為促進新商品進入市場等」。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文丨劍鋒眾多行業人士指出,2021年的社區團購依舊保持高速發展中。網際網路巨頭對於社區團購的投入只增不減,興盛優選和十薈團將繼續領跑行業融資,食享會和同程生活將慢慢被巨頭瓜分市場,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將補貼戰進行到底。帶著社區團購2021年將如何發展的問題,筆者開始關注中國社區便利店的現狀。似乎社區團購與社區便利店具有一脈相承的聯繫。
  • 社區團購,是天使還是魔鬼?
    1、社區團購的風口吹起來了還記得幾年前大火的共享單車嗎?ofo,摩拜單車,以及眾多不知名的單車。幾年過去了,市場上還剩下哪些單車名字?我身邊所見,主要是哈羅單車(阿里)、青桔單車(滴滴)、美團單車(收購摩拜而來)。單車行業的走向說明:1、網際網路行業,剩者為王。先發是優勢,但能活到最後才是關鍵。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該走向何方
    不過就在最近,火爆背後也有了一些新轉向:12月9日,南京市場監管局公眾號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下稱《告知書》),要求經營社區團購的平臺不得以低價傾銷等方式,排擠競爭對手獨佔市場;「團長」需要辦理相關的市場主體登記等。隨後,阿里、美團、滴滴、蘇寧等負責人在《告知書》上簽字並承諾將積極配合政府監管。  南京也因此成為首個出臺文件喊話社區團購的城市。
  • 社區團購不是風口,國內外農產品同登大堂,「短兵相接」的前哨戰
    生鮮電商「社區團購」一場供應鏈的「爭奪戰」,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商業運營模式,挑戰國人的「思維底線」,資本通吃「壟斷市場」的遊戲,到底傷害了誰?圖片來源,實景拍攝網際網路巨頭生鮮電商「社區團購,一場」農批市場供應鏈「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價格戰,低價競爭市場的
  •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解碼:劍指低價傾銷 部分平臺」按兵不動」
    一位入駐多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多品類供應商向時代周報記者解釋,「更重要的是,社區團購的本質是消滅中間流通環節,進行低價銷售,而且低價、高性價比也是促發消費者產生線上消費行為的核心要素。此次規定不讓低價傾銷商品後,各平臺需要其他策略維護現有的市場份額、繼續擴大消費場景。」一位社區團購平臺華北地區相關負責人直言。
  • 社區團購價格太便宜!要不要跟?超市高管:等他們燒完錢
    前述商超上市公司高管王新分析稱,此次社區團購帶來的競爭形勢新變化,對於行業來說也未必完全是壞事。因為多年來,傳統零售企業技術進步比較有限。未來,逐步應用新技術、新方式,提高勞動效率、降低勞動成本是必然趨勢。而當前,零售行業也確實需要一些攪局者,通過競爭淘汰一批企業。此次社區團購和補貼大戰的興起,可能將加速行業淘汰。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長期看,社區團購模式有望發展成為下沉市場的零售基礎設施,重構傳統商品經銷鏈路。社區團購以生鮮品類切入市場,採用預售方式實現最大化以銷定採,降低了生鮮庫存損耗;通過次日達+自提的方式,在犧牲一定配送時效性前提下,有效壓縮了履約成本,結合平臺補貼,提供了更高性價比的商品。橫向對比看,生鮮品類在社區團購平臺的價格要明顯低於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因此較好滿足了下沉市場特徵人群(閒暇時間多、價格敏感)的消費需求。
  • 團長拒當炮灰、廠家公開討伐, 他們為什麼抵制社區團購?
    前幾天還是資本熱捧,巨頭們蜂擁進場,價格戰打得如火如荼,突然就被人民日報發表評論點名敲打,一些供貨商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抵制,國家反壟斷的重拳砸下,一時間輿論發酵,社區團購好像成了洪水猛獸。一位業內人士告訴深燃,烏魯木齊的一些便利店和超市店主,已經成立「反社區團購」聯盟,起因是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進入當地市場後,打起了價格戰。那麼問題來了,抵制社區團購,他們到底是在抵制什麼?價格戰不是新鮮玩意,巨頭搶市場也司空見慣,為什麼這一次的牴觸情緒如此高漲?深燃試圖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視角,來解讀社區團購背後的爭議。
  • 你擔憂社區團購壟斷市場割韭菜?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
    社區團購「九不得」 社區團購「九不得」新規出臺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12月22日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
  • 社區團購到底能走多遠,巨頭們抬頭看路,不要以卵擊石!
    近日,在網際網路各媒介聚焦一個話題,就是「社區團購」。本來社區團購要涼菜了,但疫情讓這個賽道突然爆發,日訂單量從100萬單向1000萬單逼近。滴滴橙心優選打響了第一槍,美團優選先投入20個億,一上來先砸10個億再說,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都己經成為過去,為什麼還是要涉及社區團購呢?因為純電商發展到天花板上了,對於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沒有增長就意味著死亡,社區團購正是一片藍海,增長迅速、潛力巨大,市場規模11000億的市場份額,比外賣市場6500億還多。
  • 社區團購開始收割?保證金,品牌費,技術賦能費,一個都不能少!
    社區團購開始收割,保證金,品牌使用費,技術賦能費,一個不能少!這就是社區團購!反壟斷也勢在必行!因此,官方也發話: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官媒也撰文評價社區團購:別只惦記著幾捆青菜和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令人心潮澎湃。不過,現實是令人尷尬的。
  • 社區團購政策風向:遏制不正當競爭,團長、品控尚處監管空白
    就在幾日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對近期備受爭議的社區團購模式提出「九個不得」的運營規範;在此之前,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了《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重點強調了社區團購應「有序競爭」和「誠信經營」。可以看到,社區團購成為近年來少數在早期階段就迎來較為密集監管節奏的網際網路賽道。
  • 九不得出臺,社區團購的羊毛,我們還能薅多久?
    面對著反壟斷的利劍,已經坐上牌桌的大廠,曾一度忐忑,直到「九不得」新規出臺。不得低價傾銷,不得哄抬物價,不得大數據殺熟……九不得,看似嚴厲,卻並沒有一劍斬斷。新規的出臺,你可以說是對社區團購的一種規範,也可以說,是對大廠們入場參賽的一種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