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243 期 〓
文|李俊平 編輯|王成海
本平臺「老事舊人」為原創文學平臺,所發作品均為原創作品,歡迎大家轉發、分享,謝絕任何媒體在不經過本平臺同意的情況下盜用本平臺文章,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一九六零年父親從太原五一機器廠下放,按照當時的政策規定,全家人必須限期遣回父母原籍河北省行唐縣農村,由於三年自然災害,河北老家的莊稼連續幾年幾乎顆粒無收,人們吃野菜、啃樹皮,在飢餓中掙扎。父親一個人先回去,親自感受了當時農村人們的生活現狀和生產隊給予的不平等待遇,七個人拉一架馬車送糞,父親必須駕轅,三個人拉一張梨耕地,父親必須參與,哪裡有重活父親必須去哪裡,這是名副其實的勞動改造。後來得知同村遠方親戚遷移到內蒙古,生活比河北強了很多,最起碼可以吃飽飯,當時能填飽肚子、保住性命是一家人最好的選擇,於是產生了逃荒到內蒙古的想法。
通過這位熱心的親戚和當地政府以及村民們的溝通與協調,基本同意了我們全家落戶到該地。一九六一年八月初,一家七口人除大姐(十六歲)留在太原工作外,其餘六口(父親、母親、大哥十歲、二姐八歲、二哥四歲、我兩歲)從太原市啟程,乘火車前往內蒙古武川縣大蘭旗公社溝掌子村。
我們落戶的小山村,山大溝深、人煙稀少,全村總人口不到一百二十人,交通極其不便利,出門主要靠徒步或騎馬,距離村莊最近的鐵路線是五十公裡外的京包線白塔火車站。
大約經過十四個小時的行程,凌晨兩點多下了火車,在車站候車室留宿半夜。期間還發生了父親抓小偷的故事:當時的白塔車站沒有電,候車室漆黑一團,六口人就地依偎在一起休息,父親長時間的奔波和精神上的壓力,一定是疲憊不堪,但考慮到第二天如何將六口人和全部家當安全搬運到五十公裡以外的村莊,考慮到如何適應從城市到農村生活上的轉變、如何能從一個七級鉗工儘快變為從未扛過鋤頭的農民,特別是如何保障日後全家人的生存問題等,一系列的問題浮想聯翩,根本沒有睡意,這也許是連續多少個不眠之夜。迷迷糊糊中突然看到亮光,不遠處有人在劃火柴點菸,瞬間亮光消失,只能看到菸頭忽有忽無的火星,此人藉助吸一口煙、發一次暗光、前進一步,慢慢的向我們挪蹭過來,小偷看見我們都在熟睡中,小心翼翼的將手伸向我家最值錢的一件物品—毛巾被,這是父親一九五二年(當時在石家莊市力源機器廠工作)被評為「河北省首屆勞動模範」,參加表彰大會授予的最珍貴的獎品,父親一把狠狠的握住了他的手腕並大喊抓小偷,叫喊聲打破了沉寂的夜晚,驚醒了熟睡的旅客們,在幾位熱心旅客的配合下,將小偷扭送到車站派出所。
天亮後在附近羅家營村找了一家小旅店,花五角錢將我們安排住下,父親一早徒步趕往村莊,和生產隊借了兩匹馬,次日凌晨返回旅店(來回行程一百多公裡),只用兩匹馬將六口人和全部家當艱難的搬運到了落戶的小村莊。
到村後臨時借用河北老鄉一間不足十二平米的小土房正式安居,全部家當是鍋籠碗筷、三四套鋪蓋和父親常用的幾件工具(錘子、鋥子、鉗子、烙鐵、改錐等),也正是這幾件簡單的工具在日後的幾年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農閒時父親走村串戶修鎖子、配鑰匙、焊臉盆、打補釘,靠這點辛苦和手藝,可換回莜麵和土豆,彌補了家中口糧的嚴重不足。
那時後山地區的冬天特別寒冷,狂風大、暴雪多,數九天氣溫降到零下三十多度,我家唯一的取暖設施是火盆,將塊狀的牛、馬糞在灶臺裡燃著,待冒過大煙後取出來放入用紅膠泥製成的盆中,靠一邊燃燒一邊散發的熱量來驅寒,由於炕太小,大哥長期在別人家借宿,我們只能頭從上下交錯而睡,否則是擠不下的,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抱團取暖。
到我上初中需要住校時,家裡又添了弟弟和妹妹兩口人,鋪蓋成了一大難題,正巧村裡一個「五保戶」(沒有子女、沒有親屬的孤寡老人)去世,生產隊處理遺產時,我們花一元錢賣了老人蓋了多年的一張被子和穿了多年的一條老羊皮皮褲,當時有人說「穿死人穿過的衣服、蓋死人蓋過被子會長命」,這樣的「吉言」也許是對我的心理安慰,其實我心裡很清楚,為了能順利走進學校,這只是一種無奈的、唯一的選擇,也正是這兩件「五保戶」的遺物,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
被子經母親拆、洗乾淨後按新的對待,皮褲從褲縫拆開正好兩片,我和二哥一人一片做褥子,因為是老羊皮製成的,所以無法清洗,只能在太陽下曬曬消毒而已。上初中的學校距離村莊大約十公裡,開學時鄰近幾個村的同學大部分是家長送去報到的,因為路途遠、年齡較小家長不放心,最主要的是他們帶的行李較多自己背不動,而我可以說是輕裝上陣,一床簡單的被褥,一周所需五斤的莜麵(莜麵和學校食堂兌換成飯票,憑飯票打主食),二三斤的炒麵,一瓶炒鹹菜,總重量也沒有超過二十斤,徒步三小時到達學校。辦理完報名手續、分配了宿舍後,發現鋪蓋少有少的好處,學校的宿舍是土炕,在長不足四米、寬兩米的大炕上要擠上去十多個同學,人均不到四十公分,雖然有「飯少先吃飽、炕小先跌倒」的說法,但有限的地方根本不是誰先躺下歸誰,同學們是寸土不讓的,用尺子量好等分後,在炕沿上都做了明顯標記,甚至有的在炕沿上劃了深深的溝痕,相互不許侵佔,半夜醒來摸摸有人是否越位,為了爭奪領地,常常發生打架事件。當時鋪蓋少的、個子小的、體型瘦的顯示出了獨有的優越性。
我的老羊皮褥子輕便、佔地少,再加上我人瘦、個子小,分到的鋪位相對寬鬆,為了討好左鄰右舍,適當讓出幾公分,維繫了較好的同學關係,換來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給予了我不少照顧,這可能就是「寧滅遠親,不滅近鄰」的道理所在吧。
我的被子每年寒假拆洗一次,但老羊皮褥子是無法清洗的,只能定時曬曬太陽、敲敲土,年復一年鋪下去,冬天毛從上貼身鋪很暖和,夏天翻過來皮挨人較涼爽,絮棉花的布褥子就不具備這樣的特點,不過最讓人頭疼的是生了蝨子不好找,有時半夜被蝨子咬醒,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挑燈夜戰抓敵人,到了冬天就好多了,白天可把皮褥子拿出外面凍上幾個小時,蝨子被凍成殭屍,用力一抖自然就掉出來。
上高中時,家庭條件稍有改善,我的鋪蓋增加了一塊羊毛氈子,比原來幸福了很多,宿舍仍然是幾乎不過火的土炕,每周供煤不到一百斤,即使精打細算也只能燒兩三天,每周在學校要住六個晚上(周日到周五),後三天是很難煎熬的,最冷的時候早晨醒來被窩沿上有一層白霜,凍了手、凍了腳是常事。
到了高中二年級,周邊環境熟悉了,膽量也比以前大了,我們宿舍組織全員深夜行動、統一指揮、分工協作,到附近的綜合廠搭人梯翻牆過去偷煤,出動一次大約可收穫三四百斤,回來將煤藏在炕箱子裡,等熄燈後悄悄的燒,以防被外人發現,並有嚴格的保密制度,不得走露風聲。後被學校有著豐富經驗的後勤老師檢查宿舍時發現,結果全宿舍集體挨批(學校分的煤也叫臭碳,點著後有一種刺鼻的臭味,燃燒後留下的灰是土黃顏色,我們偷回來的煤叫大碳,燃燒後留下的灰是白灰顏色)。
高中宿舍鋪位比初中時相對寬鬆了一點,但還是較擁擠,為了節省地方,更為了照顧我,白麒麟主動提出我倆可以資源共享,將倆人的鋪蓋合併在一起夥睡,他的家庭條件比我強很多,蓋的是尺寸較大的駝絨被,鋪的是棉花布褥加山羊皮褥子,就這樣我倆鑽一個被窩,貼身蓋他的大被子、上面壓上我的小被子,鋪的也比以前厚多了,明顯的比單睡暖和了很多,我內心十分感激同學給予的照顧,這一段同學、同窗、同床的特殊經歷終生難以忘記。
隨著家庭條件逐步改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高中畢業後老羊皮褥子退出我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既舒適又暖和的棉花布褥子,唯有這床舊被子和心愛的羊毛氈子繼續伴我走過公社專業隊勞動、師範學校上學、畢業分配工作後的全過程,直到一九八七年結婚成家,舊被褥被嶄新的「四鋪四蓋」所代替,羊毛氈子留作紀念而保存,沒想到多少年後二女兒去潮溼的武漢上大學配上了用場,捨不得扔掉的舊被子改制成床墊繼續發揮其餘熱。
回想起幾十年前村民的那句話「穿死人穿過的衣服、蓋死人蓋過被子會長命」,似乎有一種「吉言」變成現實的感覺,是啊,在這床舊被褥的陪伴下,恢復高考制度後我順利的考入師範學校,實現了人生命運的一次轉折;也正是有這床舊被褥的陪伴,我由農民變為教師、從學校走到機關、從農村走進城市。
這床舊被褥陪伴我走過了幾十年曆程,每當看到它就會想起我的過去,是它見證了我人生軌跡的坎坎坷坷和風風雨雨。
送健康,送孝心,送友誼——
送自己,送父母,送朋友——
「老事舊人」平臺出售自家熬製的手工阿膠糕,保證絕對貨真價實,口感甚佳。同時出售艾建新品牌的各類艾灸產品,包括眼罩、腰腹帶、肚兜、坐團、艾灸禮盒、灸團和各種艾柱等,此外還有內蒙古正宗牛肉乾,各種倍齒健牙膏,保證都是好產品,絕無半點虛假,關於這一點我可以以平臺三年多的信譽作保證,大家可放心購買。
歡迎大家長按下面二維碼,加我妻子微信,訂購或諮詢。
【作者介紹】李俊平,男,1960年出生,畢業於烏盟師範學校數學專業,先後在武川縣小學、中學、教育局、從事教學、教育管理工作,退休後二次創業,在北京保羅生物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農業板塊市場銷售工作。
【投稿須知】①本平臺「老事舊人」為原創首發文學平臺,所以請投稿者一定保證自己的稿件為原創首發,凡是已投其它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切莫再投本平臺。②本平臺是本人為打發病床時間而創建的,沒有任何外部力量支持,所以稿件沒有稿費,望想換取稿費的親們莫投稿件於本平臺。③由於修改編輯文章是一項巨大的工程,而編者又是一個患病已久的大病人,所以請親們在投稿時盡力把自己的稿件修改到最佳狀態。④投向本平臺的稿件,一旦收到回復,就意味著準備採用,但由於稿件較多,刊發可能需要一定的時日,請親們耐心等候,半月內未見刊登的請另投其它地方。⑤希望投稿的親們一定關注本平臺,隨時接收本平臺刊發的文章。⑥本平臺投稿郵箱為737494985@qq.com,或加微信wangchenghai1968,直接通過微信把文章發過來,同時一定附作者個人簡單介紹和近照一張。⑦歡迎大家分享轉發,但也請其它媒體或自媒體尊重原創者的辛苦勞動,在未經授權情況下不得私自轉載或盜用本平臺文章,否則視為侵權,追究法律責任。
長按下面二維碼免費關注「老事舊人」看精彩文章
順便把右下角的「在看」二字點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