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一套,開練!」前幾天,瀋陽市鐵西區興工街第一小學教師鋼筆字書法技能大賽在全校教師中掀起一股練字的熱潮。有校領導在朋友圈曬出自己的練字裝備,也有老師暗中和橫平豎直較勁兒,特意向書法教師請教。
書法大賽中,從校長、主任到班主任、科任教師、各學科教師均參與其中,展示紮實的書寫基本功。實際上,這只是學校「規範漢字書寫」特色辦學的一個縮影。
平日裡全校教師每天堅持寫書法「作業」,學生每天則至少保證20分鐘的練習時間。在校園裡,師生們寫下的每一筆,都透著認真執著和對漢字之美的敬畏。
手寫印刷體
是這所學校板書標配
起筆、行筆、轉折、收筆。比賽中,興工一校全校101名教師聚精會神,一張張紙上,字體或清秀飄逸、剛正灑脫,或蒼勁有力、瀟灑自如。現場書寫的參賽作品均不署名,由參賽的教師們擔當評委。點評投票環節成為教師們交流切磋的好機會。
「原來我的字不是特別好看,尤其是上公開課時,總感覺其他老師的字漂亮,而且寫板書很快。」在班主任張瑜看來,比賽的輸贏並不重要,教師們通過練字得到的提升是最大的收穫。
「去年我就『痛下決心』要把字練好,於是買字帖,向別的老師請教,堅持了一年多。」張瑜說,曾有一節課講到書法作品,她把自己的練習本給學生們看,最初到最後的變化讓學生們很驚訝,但她自己更受觸動,「那一刻我真正感覺到為人師表的含義,孩子們看到老師也在練字,他們也更有動力。」
老師們也有「作業」
寫得不完美還要「加罰」
興工一校以學生和教師兩條主線開展規範漢字書寫特色辦學。學校為學生開設相關課程,創辦書法社團,並將漢字規範書寫內容融入日常教育。至於教師,學校提出了「一位教師就是一本字帖」的口號。每周三的教師業務學習,是教師練習毛筆字的固定時間。除了書寫毛筆字需要的筆墨紙硯,學校還給每位教師發了田字格「作業本」,督促教師練字。每當一本寫完,教務處負責「收作業」,並對教師的硬筆書法進行點評和反饋。
「大家基本上每天一篇,也有人每天兩篇。不上課時,或者學生們練字時,就和他們在教室一起寫。」作為剛參加工作兩年的青年教師,趙鑫偶爾在練書法時還能找到自己做學生時的感覺。趙鑫笑著說,如果教務處認為哪位老師的「作業」沒達標,也會婉轉提示,「比如一篇就變成兩篇啦。」
學生愛挑戰老師
課上課下教學相長
有時教師和學生一起練字時,學生也會向老師們發起挑戰。教師之間也會互相打分,既提升書法,又得到放鬆。
除了板書變得好看了,陶冶情操和精進漢字教學也是被教師們頻頻提及的練書法的益處。「所謂教學相長,如果我們的板書不美,那孩子們眼中的漢字是什麼樣?」二年級班主任商南說,自己在練字過程中,特別注重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順序,如今的板書媲美印刷體,教學效果也明顯提升。
「書法是中華文化結晶,也是教師基本功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能,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基本功水平,是我們開展這項工作的目標。」興工一校校長佟麗介紹,學校以此實現了「以字育德,以字啟智,以字修身,以字促美」的教育目標。未來,興工一校還會一筆一畫、一撇一捺地書寫自己的特色辦學之路。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