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漢字之美,探索漢字文化!濱州授田英才學園別樣開學禮……

2021-01-08 海報新聞

從古至今,方塊字綿延不絕,源遠流長,鑄就了璀璨的中華瑰寶,

譜寫了瑰麗的華美篇章。

每當我們拿起手中的筆,

筆尖流淌著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生動的文字,

更是中華文明的血脈相傳。

9月2日,踏著初升的朝陽,濱州授田英才學園精心設計了「探漢字文化,悟東方智慧」實踐活動開啟儀式即新學期開學典禮。旨在通過了解漢字的起源、演變,研究千年歷史文化,激發學生拳拳愛國心,濃濃愛國情。

開學典禮上,同學們一起進行了猜字遊戲,一個個漢字蘊含著中華的智慧,那是我們祖國的符號。「橫平豎直定乾坤,方方正正樹國魂。」每個漢字都是一幅優美的畫卷、一段優美的故事,許多字排列起來,就鑄成了中華文化的堡壘。

開啟儀式上,龐永琪老師為大家講解了倉頡造字的故事。授田教育集團總校長邊兆林現場題字, 「學無止境」四個大字是對孩子們諄諄囑託。

據了解,「漢字畫、銘文鼎、活字印刷」等有趣的選修探究活動將在新學期陸續展開,濱州授田學園的老師們將帶領孩子們了解漢字演變過程,研究造字原理,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感悟中華民族的智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王慧娟 記者 路皓玥

相關焦點

  • 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追溯漢字的前世今生,帶孩子領略漢字之美
    於是,我認真地端詳了這本《超有趣的漢字故事書》。這本書以許慎的《說文解字》為藍本,挑選了152個現代潮流中常見的流字,以淺顯易懂、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的方式 ,帶領我們認識中國漢字的形體由來,演變原因以及現在用法,而且還能用裡面的小故事來培養孩子的漢字思維。
  • 領略漢字之美 鼎墨軒文化用品助你走進書法世界
    觀山川天地,青山綠水中掩映著漢字的形,古剎廟宇間隱藏著漢字的意,歷經瘦勁挺拔、平衡對稱的篆書,化繁為簡、化圓為方的隸書,橫平豎直、規矩嚴整的楷書和結構簡省、筆畫連綿的草書等,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在每一個方塊字中得到了傳承,同時漢字的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講究,也使之成為了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為無數人所熱愛。
  • 【忠實記錄課程】有趣的漢字
    面對5~7歲識字的敏感期,巧克力鋼鐵俠班的巴娃們展開了有趣的漢字之旅……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經歷了6000多年的變化,由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演變而來,保留至今,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 《神奇的漢字》:以漢字為窗,打開傳統文化精魂
    說文解字彰顯文化自信創新理念弘揚中華文化文化綜藝發展到今天,正不斷開拓著新的題材邊界和行業空間,逐漸走向垂直化、細分化方向。《神奇的漢字》從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漢字入手,在節目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徹底的突破和創新。
  • 漢字動畫《十二生肖》、《三十六個字》能讓小孩喜歡漢字的動畫片
    漢字是中華文化之瑰寶,是開啟中華文化巍巍大廈的金鑰匙。中華文化之根在漢字,漢字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永不磨滅的金光燦燦的身份證。
  • 湖南衛視《神奇的漢字》:寓教於樂,展現漢字文化神奇魅力
    以傳承中華文化為宗旨,多維度展現漢字的神奇之處,《神奇的漢字》用「動畫演繹」的表達形式讓漢字活起來,在漢字知識傳播中傳遞中華文化底蘊,在寓教於樂中彰顯中華文化魅力
  • 漢字有意思
    明天就是冬至節了,寒風凜冽絲毫不會刺退我們讀書的熱情,凌寒讀書社「漢字有意思」活動如期舉行。褪去了當初第一次上臺發言的羞澀,七個小仙女現在已經能輕鬆淡定地駕馭「舞臺」。本期我們正式融入了和我們小仙女合作兩次詩歌舞臺劇的小夥伴——「謝子澍」同學,爸爸媽媽們笑稱現在是「八仙過海」了。
  •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 內核是傳統文化
    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新民俗【語言論壇】又到了評選年度漢字的歲末時節,這項活動久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一項文化盛事。漢字文化圈的這道年度文化盛宴之所以有如此驚人的凝聚力,有諸多鮮活生動的呈現形式,離不開它深厚的漢字文化傳統土壤。可以說,年度漢字評選是漢字民俗傳統與新技術、新媒體共同催生的新花朵。擴布性強,覆蓋面廣。一方面,年度漢字評選覆蓋了漢字文化圈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擴大到漢字文化圈以外,如歐洲華語廣播電臺發起的「法蘭西年度漢字」。
  • 中華文明的國粹《論漢字之美》!
    《論漢字之美》 作者:張翼飛 歷來興國安邦,必擇文字優良。 我觀世界之大,種類何其繁多。 若論文字之優,當屬漢字居首。 君可見漢字之靈活:既可單獨排列,亦可組合成詞。 方格千變萬化、包羅萬象。神趣生動自然、渾然天成! 君可見漢字之絕倫:上有帝王貴胄,下有文人騷客。
  • 漢字的故事:通過「耆耇」2個字,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們經常說,漢字的美不僅僅是外形美,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漢字的剖析,可以深挖其背後的文化內涵,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漢字就是一段歷史。每一個漢字的寓意都有著深刻的道理。這次介紹兩個有意義的漢字「耆耇」,了解一下其背後的文化。
  • 通過對漢字「義」的解讀,理解傳統道德文化的內涵
    獨一無二的方塊漢字,是古老悠久的華夏文明作為世界文明體系中唯一沒有間斷且延續至今的原因之一,是有著鮮活生命力和創新力的文化內核。每一個漢字都蘊藏著豐富的信息、美感和情韻,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魅力。基於漢字本身而產生的書法藝術和文化表達,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體系中都不曾具有的。
  • 漢字詩詞線上猜,好禮送到家門口
    漢字詩詞線上猜,好禮送到家門口 2020-02-05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現代字體設計——探尋漢字的設計美
    隨著平面設計的不斷發展,字體設計對漢字的形態、筆畫和結構形式不斷探索,以漢字的形、音、義為基礎,把充滿藝術的想像力和創新意識逐漸融入到漢字的書寫中,使字體更切合宣傳對象的特徵,就這樣,專用字體應運而生。
  • 漢字文化在韓國再起爭議,韓國為什麼禁不掉漢字?
    《訓民正音》的發布,並沒有使得朝鮮民族拋棄漢字,它只是標記漢字的另一種方式,意味著朝鮮文字的誕生,讓漢字在朝鮮有了韓文的特色發音和寫法。李祹時代發展至今,韓國人幾欲廢掉漢字,但是摒棄漢字所承載的文化,形同否定了自己的歷史。畢竟直至現在,韓國很多史書古籍都是用漢字編寫的,禁掉漢字,會造成很多年輕一輩無法讀懂本國史書。
  • 中國的漢字之美:書法,美在形也美在意
    其實書法並不僅僅只有漢字書法,還有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雖然書法並不是僅僅只有漢字書法,但是「中國書法」是我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的藝術。書法其實就是中國漢字的一種變形,我國的漢字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了,所以我國的書法也有很久的歷史了。基本上當漢字出現的時候,書法也就隨之出現了。
  • 對話《漢字風雲會》總導演關正文:以漢字為載體,背後的深意是傳播中國文化
    實力文化創始人、《漢字風雲會》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廣電頭條專訪時表示:「漢字是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是民族的基因。對基因工程的態度不能是做生意,不能總是廢舊立新,什麼時髦幹什麼,不時髦了就不做。《漢字風雲會》證明了:一個真正有益於社會、擁有觀眾的節目,同樣也會是擁有市場認同的節目。」
  • 【書香校園】品味漢字之美,傳承漢字之韻 ——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學關工委組織學生觀看線上直播節目《福建教育五老說》
    到了清朝,有位老先生——王懿榮去買藥,偶然發現其中的一種藥上刻有一些符號,老先生立馬研究,最終,確定了這個符號就是甲骨文,發現了漢字的溯源。原來漢字是這樣形成的啊。漢字之美,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 陳睿海 漢字為什麼是美的?漢字又美在哪裡?今天,來自福建的林教授,給我們一一解答,看完這期節目,讓我們也頗有收穫。
  • 論「象」:漢字圖象與漢字美學
    與其相應,西方文化中雖然有相似概念,卻難以簡單對譯,這不僅關係到各自文化積澱的差異,與漢字具有「象形」表意而西方為拼音文字的差異,尤其相關。在哲學中如此,如抽象、具象;文學藝術術語尤其如此,如形象、想像等,均與各自原本的蘊涵具有差異。中國文化中,正如王夫之在《周易外傳》所說:「盈天下而皆象矣,《詩》之比興,《書》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禮》之儀,《樂》之律,莫非象也。」
  • 豐富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內涵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許慎文化學院講師 孫健男 對於漢字文化,可以拓展為「泛漢字文化」,在文字學之外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並為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加漯河本土色彩。 首先是武文化。在這個命題之下,大致可以找到如下內涵:一是嶽飛文化。
  • 中文漢字和日文漢字有什麼不一樣?
    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日本人便開始以中國漢字為基礎,結合漢字造字的要素與原理,開始了國字的創造。之後,通過中日文化和貿易往來,日本國字也被傳到了中國。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很多自己的地區方言,專屬於方言的漢字讀音有趣,字形跳脫,卻也鮮少為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