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是一品大員,為何頂戴所用的紅寶石會被嘉慶指責是逾制呢?

2021-01-10 左都御史

嘉慶帝以雷霆手段懲治和珅,從抄家到定罪不過短短十餘天的時間。如果我們仔細審閱和珅所犯的「二十款」大罪時,就會發現其中只涉及到「擅權」和「逾制」兩條。而且有些罪名定得十分草率,不僅重複而且有些不清不楚,純粹是為了湊「大罪二十條」這個數字。下面就以第十六條和十七條罪狀進行說明。

「又寶石頂並非伊應戴之物,所藏真寶石頂有數十餘個,而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且有內府所無者。其大罪十六」;家內銀兩及衣物,數逾千萬,其大罪十七。「

先來看大罪十六。「寶石頂」指的是清代官員帽子上的「頂戴」。清代官員的頂戴,分為朝冠和吉服冠。朝冠的定製是:親王以下至一品官均用紅寶石,只是所飾的東珠數目來區別高下。

親王冠頂裝飾十顆,親王的世子冠頂裝飾九顆,郡王的冠頂裝飾八顆,貝勒的冠頂裝飾七顆,貝子的冠頂裝飾六顆,鎮國公冠頂裝飾五顆,輔國公、不入八分以及民公的冠頂裝飾四顆,侯爵的冠頂裝飾三顆,伯爵的冠頂裝飾兩顆,一品官的冠頂裝飾一顆。以上官員的頂戴均銜紅寶石。

吉服冠的定製是:親王至貝子均用紅寶石頂,一品官用珊瑚頂,二品官用鏤金花珊瑚頂,三品官用藍寶石頂,四品官用青金石頂,五品官用水晶頂,六品官用硨磲頂,七品官用素金頂,八品、九品均用鏤花素金頂。貢士用素金頂,舉人冠頂為銀座,上銜素金頂。貢生用鏤花金頂,監生、生員均用素銀頂。

和珅大罪第十六條,有兩句話,不加以解釋,一般人很可能就看不懂了:「又寶石頂並非伊應戴之物,所藏真寶石頂有數十餘個」。什麼意思?和珅不是一品大員麼?清制,一品官的朝服,不是可以用紅寶石頂戴麼?怎麼還有「真紅寶石」一說?難道當時官員所用的紅寶石,都是假的?

這話還這是說對了。紅寶石的價格,十分昂貴,要找一顆巨大的、可以用作帽頂的紅寶石,不但十分困難,價格也貴得嚇人。所以,隨著一品官員的逐漸增多,這巨大的紅寶石,可就越來越難找了;即便找得到,也買不起。所以到了雍正八年(1730),朝廷正式更改官員的頂戴制度,除皇室和親王公卿外,一律以顏色相同的玻璃代替寶石。

到了乾隆以後,這些冠頂的頂珠,基本上都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稱作「亮頂」「涅頂」的代替了。例如,稱一品為亮紅頂,二品為涅紅頂,三品為亮藍頂,四品為涅藍頂,五品為亮白頂,六品為涅白頂。至於七品的素金頂,也被黃銅所頂替。

所以,和珅既然不是親王,真正的「寶石頂並非伊應戴之物」,就不難解釋了。他家裡藏著「真寶石頂」,這就是屬於逾制了;何況居然還有「數十餘個」呢!而「整塊大寶石不計其數」,則是一句「明白話糊塗說」:家裡的金銀多得不計其數,尚且要被人指責是「糊塗話」,金銀再多,哪怕幾箱、十幾箱,總還數得過來,何況「整塊大寶石」是十分稀罕的東西,「且有內府所無者」,怎麼可能不計其數呢?單看這一句,就可以證明嘉慶帝並不想把和珅的問題真正搞清楚,更不想把實情公諸天下,只想稀裡糊塗地把和珅的家產沒收,就萬事大吉了。

再看第二條」家內銀兩及衣服件,數逾千萬」,這又是一句糊塗話。到底是銀兩數逾千萬,還是衣物數逾千萬?如果是銀兩數逾千萬,那對和珅來說就太少了,不是說和珅的家產有幾萬萬兩嗎,區區千萬能算什麼?如果是衣物數逾千萬,這數量又太多了。根據筆者推測,這裡的千萬並非是個具體數字,而是成千上萬的意思。

銀兩和衣服,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東西,必須分別統計,決不能混在一起。堂堂的皇帝詔書,當然是經過許多翰林學士、大學士、軍機大臣細心打磨的,寫成這樣似通不通的樣子,決不是起草、審讀的人大意,而是故意要搞成這個樣子,讓人捉摸不透、不知所云。事實上,和珅的二十款大罪中,大多數都是這樣模稜兩可,似是而非的內容,似乎嘉慶帝想要掩飾什麼一樣。

相關焦點

  • 紀曉嵐和珅都是一品大員,但紀曉嵐上朝必須站和珅後面,一字之差
    《鐵齒銅牙紀曉嵐》是家喻戶曉的一部歷史題材電視劇,電視劇中正人君子紀曉嵐與貪官和珅的鬥智鬥勇不禁讓我們大呼過癮,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紀曉嵐與和珅雖然都是國家重臣、一品大員,但還是有些區別的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那麼古代時期的「一品大員」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最直觀的區別就是頂戴(帽子),一品為紅寶石頂戴,二品為紅起花珊瑚頂戴,三品為藍寶石及藍色明玻璃頂戴,四品為青金石及藍色涅玻璃頂戴,五品為水晶及白色明玻璃頂戴,六品為硨磲及白色涅玻璃頂戴
  • 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為何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
    說起宰相,可能都會想起垂釣渭水姜子牙,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斷案如神"的狄仁傑,當然肯定還少不了那"富可敵國"的和珅。  而說到狄仁傑和和珅,可能很多人又有些不解,為何和珅與狄仁傑同為宰相,同屬於當時的"頂級大佬",和珅是一品大員,而狄仁傑只是個三品呢?在唐朝三品就是宰相了,那一品和二品呢?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 頂戴花翎
    一旦被摘頂戴花翎的官員都會將頂戴花翎護得緊緊的,仿佛只要擁有這頂戴花翎就擁有全世界一樣。那麼,這看著跟裝飾品一樣的頂戴花翎,到底有什麼講究呢?清朝時有規定,凡是科考,考生必須穿官衣、戴官帽。由於參加科考的人太多了,根本沒那麼多官衣官帽。怎麼辦呢?朝廷就放寬了要求,免了官衣,但一定要戴官帽。
  • 頂戴花翎 | 清代公務員的等級之差
    dǐng     dài     huā     líng頂戴花翎是清代官員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確標誌著官員的等級、地位、身份、榮譽等。頂戴,顧名思義,頭頂所戴,也就是帽子的意思。清代官員的頂戴分兩種,一種像鬥笠,喇叭狀,這是夏天用的涼帽,一般由藤、篾席編成,外裹綾羅,大多數為白色,也有湖色、黃色。
  • 身為一代權臣,和珅那麼聰明,為何沒早點投靠嘉慶呢?
    沒錯,他就是我們大家很多熟悉的和珅。 按理來說,像和珅這麼聰明的人,理應早早見風使舵,歸順新皇帝嘉慶。如果能夠儘早的選擇方向,或許他的命運還有可能會發生改變。可實際上,他卻並未如此去做。那麼,身為一代貪官和權臣,和珅明明那麼聰明,可為何沒早點歸順嘉慶呢?
  • 清朝的一品大員,他們當時享受什麼待遇,折算成人民幣合多少錢?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小小的知府都能賺這麼多銀子,那清朝的一品大員們,他們在清政府承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會享受什麼待遇呢?一品大員的標配基本上都有個大宅子,三妻四妾再加上官家女僕,各房的小丫鬟,一大家子的開銷算下來,預計也得是一個較大的數字。
  • 和珅為人處世圓滑世故 為何搞不定嘉慶皇帝呢
    現如今,提起和珅,腦海中便會映現出王剛飾演的和珅形象,一個貪財好色、胖乎乎、經常被人戲弄還略帶可愛的人。但其實真實的和珅,絕對不是這樣,能夠在乾隆朝權傾一時,得到乾隆的寵愛。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 嘉慶是如何在和珅的攻擊中生存?又如何在15天之內玩死和珅的呢?
    上回我們聊到和珅不作不會死,緊抱乾隆老皇帝的大腿而得罪了新皇帝嘉慶,嘉慶已經對和珅起了殺心。但是,怎麼才能幹掉和珅呢?和珅經營這麼多年,和珅已經成了乾隆朝的不倒翁了。多少人想打倒他,結果倒黴的都是別人。嘉慶是個聰明人。他很清楚自己跟和珅的實力對比,尤其是乾隆還在的情況下。
  • 一意孤行,抄家和珅,若干年後的嘉慶為何黯然神傷?
    在他被嘉慶皇帝抄家後,家中竟然搜出了8億到11億兩的白銀,再加上各種奇珍異寶以及古董字畫,大清第一貪官非他莫屬。其他幾個歷史上的巨貪也遠遠不如他但讓嘉慶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15年後他卻會對這個結果感到十分後悔,這是為何呢?嘉慶在少年時期就十分的厭惡這位朝廷中的蛀蟲,但是乾隆帝在位的時候他扳不倒和珅。
  • 淺談清代官帽頂戴
    一品:上銜紅寶石,中嵌東珠一顆;二品:上銜紅寶石,中嵌小紅寶石;三品:上銜紅寶石,中嵌小藍寶石;四品:上銜藍寶石,中嵌小藍寶石;五品:上銜水晶,中嵌小藍寶石;六品:上銜水晶;七品:中嵌小藍寶石;八品:金頂;九品:銀頂;清雍正五年:
  • 清朝官帽:一品到九品,頂戴花翎介紹
    頂戴花翎,是清代官員身份的象徵。一品官的帽頂為紅寶石,禮帽上的頂珠都為寶石級剛玉。二品官的帽頂為珊瑚,顏色多為紅色,以豔紅最為名貴。那陰文、陽文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是印章文字的兩種形體,凹下的統稱陰文,凸起的為陽文。
  • 嘉慶隱忍3年,乾隆死後15天就把和珅定罪,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
    就這樣,聰明一世的和珅在49歲這年徹底拜拜,疑惑的是,按照和珅的裙帶關係,這種大事該早有察覺,為何不早做籌謀呢?還有嘉慶皇帝,為啥一定要這麼匆忙地查抄和珅呢?這事兒,還得從乾隆爺說起。可和珅呢,是個「豪華馬屁精」。公元1794年,已經當了60年皇帝的乾隆,對外宣稱要兌現承諾,公開立儲,禪讓皇位給太子。和珅一聽,馬屁勁就上來了,恭維乾隆身體硬朗,定能活到百歲,不用著急立太子。
  • 乾隆僅死15天,和珅就慘遭嘉慶賜死,那和珅的死對頭紀曉嵐呢?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嘉慶吃的到底有多飽?大金元寶一百個, 小銀元寶五萬六千個, 玉如意一千二百個, 人參六百斤, 寶石五十塊, 梨木紫檀家具組合六件等等… 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舉了。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能夠和乾隆關係這麼好,絕對不只是靠著拍馬屁,他的腦子肯定非常好用。那麼和珅那麼聰明,為何不提前巴結嘉慶以避免嘉慶上臺處死他? 我們說,和珅並不是皇帝,他也不是以往的那種能夠廢立皇帝的權臣。他只是喜歡權力,喜歡錢而已。
  • 嘉慶為何不敢對和珅耍威風:知道他有用,以及知道自己該韜光養晦
    相比較這些,嘉慶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那就是在他上位之後,仍然對於和珅畢恭畢敬,甚至是不敢大勝斥責他,那麼為何會出現一個皇帝仍然要看大臣臉色這樣的奇怪事情呢?而嘉慶呢,他在有事情的時候甚至乾隆都不這麼見他,這就讓嘉慶只能去找和珅,而和珅若是在乾隆面前說幾句好話,那麼嘉慶才會被自己的父親接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嘉慶自然是不敢得罪和珅了。
  • 嘉慶如果重用和珅會怎樣 看滿清權臣和珅的悲喜一生
    但是最終的和珅被嘉慶帝賜三尺白綾自縊而亡,很多人都在想嘉慶如果重用和珅會怎樣,歷史會真的被改寫嗎?今天小樣就帶大家看一看滿清權臣和珅的悲喜一生!嘉慶如果重用和珅和珅生於公元1750年,在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和珅是和乾隆皇帝差不多的年齡,其實這只是影視劇塑造角色所需要的,因為真實的和珅是在乾隆三十七年才入宮為官的。
  • 頂戴那個花翎 (知識大梳理)
    禮帽分二種,一為暖帽,圓形,有一圈簷邊,多用皮、呢、緞、布製成,多黑色,中有紅色帽緯、帽子最高處有頂珠,其材料多以寶石製成、有紅、藍、白、金。按清禮儀,一品為紅寶石,二品為珊瑚,三品為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硨磲,七品為素金,八品用陰紋縷花金,九品為陽紋鏤花金。
  • 被賜予三眼花翎七個人,和珅沒姓名,清朝官員頂戴花翎有什麼講究
    清宮劇中,常見這一幕:大臣犯法,皇帝震怒,下旨摘去頂戴花翎。底下瑟瑟發抖的大臣面如土色,心如死灰,如喪考妣。因為如此一來,這位大臣不僅僅官帽沒了,下一步可能就是全家發放寧古塔了,那麼,這頂戴花翎有什麼講究呢?
  • 和珅入獄後,家中被嘉慶搬空,為何還會留下一物?
    清朝時期,嘉靖皇帝在位時,國庫充盈,由於乾隆皇帝對和珅的寵愛,導致和珅一度在朝廷中,自作主主張,欺上瞞下,並從中截取了很多錢財。以至於在眾多大臣以及家眷中間,都流傳著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乾隆皇帝將和珅所貪汙的錢財罰沒,相當於填充了半個國庫的金銀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