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禪畫】星雲大師:來去不變母子情

2021-12-24 四方家

在佛光山,有一位大家共同敬重的老奶奶,奉佛茹素,慈悲為懷,常勸世人明因識果,心存善念,慈悲利人,她就是大師的母親李劉玉英老太夫人。

老奶奶十八歲嫁給李公成保,育有三子一女。大師排行老三,由於是家中的二兒子,母親暱稱他是「二太爺」。1938年,年僅十二歲的二太爺陪著母親沿江浙一帶尋找在戰火中失去聯絡的父親。

路經南京棲霞山時,一位知客師問他願不願意出家,他直覺答到「願意」。棲霞山寺監院志開上人問他,「聽說你想出家,就拜我做師父吧,」十二歲的孩子應聲說「好!」母親起初不肯,孩子告訴她:「我已經答應他們了。」經不起他的再三請求,母親只好噙淚默許,獨自離去。

(棲霞古寺的同戒錄中,「悟徹」字「今覺」,就是今天的星雲大師。左圖即為當年授具足大戒的大師)

1949年,大師到臺灣,從此與母親音訊隔絕,骨肉乖違四十多年。

年年過年,母親一定在家裡佛堂上,置放兩個要給他的紅包,雖然不知兒子身在何方,但數十年未曾中斷,

年年生日,大師因母親生死未卜,自己從不慶生,因為生日即是母難日。每到那一天,大師總是晨起上香,獨自在佛前靜靜誦經,將功德回向給母親添福添壽。

(1989年,大師與高齡94歲的母親,分別四十餘載後回鄉的團聚。)

1981年,因多方成就,大師終得與母親在日本相見。

星雲大師曾這樣說起這一場特殊的相見——

「1986年,還沒開放探親,我不能去大陸,媽媽不能來臺灣,我們要到第三地才能見面。經過特殊安排,終於在某一天,母子兩人分別來到日本東京機場。

看到中國民航客機一點一點緩緩降落,我知道母親要下來了。這種見面不能公開,如果被人照了照片,說我在哪裡跟大陸人見面,那是犯法的。

我們裝不知道,好像不期而遇。因為我穿僧袍,她看到我比較好認識,我看到她反而不認識。我母親由弟弟和弟媳陪同,到底四十年了,過去她是年輕的,後來變成八十多歲的老太婆了。

(星雲大師寫給母親的家書)

她朝我看,我也朝她看,沒錯,是母親。我們也沒擁抱,也沒有痛哭,我看她努力忍住眼淚,自己竟然也溼了眼眶。我小聲說:「不要講話,趕快跟我走。」我們默默走出機場,上車,直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才開始講話。

不過那時真的是……人間的悲慘(星雲大師顫抖著手,拿出衛生紙一角拭淚)。我母親講的話,我居然一句都聽不懂。她講地道的揚州話,已經離開快四十年的我都聽不懂了。」

重逢之後大師曾經問母親,當年為何答應他出家。母親笑了笑,語重心長地說:「我自知無法培養你,又很希望你有前途,剛好有一條路能讓你走,也許比跟著我還好。」

1990年,老奶奶第一次到佛光山,在一個近兩萬人的集會中,老奶奶向大家說:「佛光山就是極樂世界,天堂就在人間。人人心中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要我兒子好好接引大家,讓大家都能成佛。觀音菩薩在大香山得道,我也希望大家在佛光山得道。大家對我這麼好,我沒有什麼東西送給你們,只有把我的兒子送給大家。」

(大師創辦佛教界第一所收容國際兒童的育幼院,大師說:天下的兒女都是我的兒女。)

此次老奶奶在佛光山小住一個月,臨別的時候,曾經向大師諄諄教示:「佛陀、莊周、孔子……都是有母親養的,你收徒弟也要如母親一樣,要盡心地度他們成佛。」

這是一位如舟筏般的母親,把兒子送來人間,把兒子送上佛門,把兒子送給大家,一生都在「送」兒子出航。

1996年,換做兒子為母親送行。5月30日凌晨4:20,老奶奶於念佛聲中,安詳往生。臨終前二十分鐘,她還叮囑陪伴在身邊的西來寺住持慈莊法師:「謝謝你們為我念佛,現在我要走了,千萬不要讓二太爺知道,免得她掛念。因為他應該為大眾而忙,不能為我個人費心。」

大師極速飛抵美國,四天後,老奶奶在美國玫瑰園崗公墓火葬。大師自述心境:「眾人誦經念佛聲中,我輕輕的按下了綠色的電鈕,一陣火,一陣風,一陣光,永遠地送別了母親。」

「當初,二十五歲的母親生下了我的身體,七十年後,母親的身體卻被我火化了。母親好像一艘船,載著我慢慢地駛向人間;而我卻像太空梭,載著母親瞬間航向另一個時空世界。母親,在風火光中,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的聖蓮,穩穩地坐好。我心中默念,

娑婆極樂,來去不變母子情;

人間天上,永遠都是好慈親。」

雲禪畫系列

《星雲禪話與方雲禪畫》叢書

叢書由三聯書店出版,五月中旬發行。

了解具體叢書信息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星雲大師
    一次,臺北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邀請星雲大師去開講座。「海報已張貼出去,我也從宜蘭到了臺北,但被告知,學校下令取消了講座。」此後很多年,臺灣當局不準佛教人士到學校講演。星雲大師想盡辦法,他邀請日本東京大學的佛學教授水野弘元到臺灣的大學講演。「雖然他是一名僧侶,但也是國際知名學者,臺灣的大學沒有辦法拒絕。」最棘手的是與警察捉迷藏。
  • 《故鄉的雲》主題音樂會昨上演 星雲大師特地錄製祝福
    星雲大師,一位從揚州走出去的高僧大德,立志於在全世界推廣「人間佛教」,最近,90歲高齡的他回到家鄉,在揚州講壇開壇立說。昨晚,為了表達對星雲大師的崇敬,《故鄉的雲》主題音樂會在揚州大劇院上演,這場音樂會以星雲大師詩詞作品和故鄉揚州主題歌曲為主,再現星雲大師的感人情懷。儘管未到現場,星雲大師還是為現場觀眾們錄製了祝福視頻。
  • 直下承擔:讀星雲大師之感動記
    臺灣星雲大師的成功,就是把兩千五百年前佛陀的教誨,巧妙運用於現代生活中。看了《傳燈—星雲大師傳》,有理由相信,星雲大師是乘願再來人,他帶著使命,帶著願力,堅定不移地弘揚佛法,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他說過一段感人至深的話:「我拜佛學佛,但我不希望成佛做祖;我布施行善,但我不想上升天堂;我念佛行持,但我不欲往生蓮邦。我志不在了生脫死,我志只在多培養一些佛道資糧。
  • 澎恰恰、許效舜 皈依星雲大師
    人間社記者陳碧雲攝【人間社記者李生鳳、洪佩蓮大樹報導】 2015-09-20藝人澎恰恰和許效舜「鐵獅亮光樂團」,9月20日為佛光山舉辦的護智健走活動,展開「護智不失智、佛光守護你」的倡導短劇及歌唱表演。演出之前,因澎恰恰帶領的樂團請求皈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現身會場,親自為澎恰恰、許效舜及現場醞釀皈依之情已久的民眾,舉辦皈依儀式,場面令人動容。
  • 星雲大師智慧 澤潤僧俗眾生
    在美訪學期間,耳聞星雲大師的生動故事,卻無緣見面,留下了懸念。1992年,我到臺灣出席「海峽兩岸清史檔案學術研討會」,對於星雲大師,了解更多,傾心仰慕,時間短暫,未能謀面。2008年初,我接到星雲大師籤名贈送的《雲水三千》(精裝本)1部。不久,星雲大師來京,在大會堂受到全國政協賈慶林主席接見。事畢,星雲大師打電話給我,在國家大劇院邀見。
  • 韓國瑜:令人景仰的星雲大師
    編按:高齡九十三歲的星雲大師,因病經過二年休養,將出版病癒後新作《我不是「呷教」的和尚》(由佛光文化、天下文化共同出版),高雄市市長韓國瑜深受感動,並序文中揭露了未來經營高雄的格局與胸懷。 我所知道的佛光山,弘法遍及全世界,對於社會有著廣大的關懷心與化導力,是由大家所尊敬的星雲大師所開創領導。今年的二月十四日,因「七彩雲南」在佛光山舉辦第二屆的交流活動,我代表高雄市政府,到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致詞。
  • 海波隨筆|賞星雲大師的「一筆字」
    上周六(5月18日),我前往上海星雲文教館參加了《慈悲的力量——談星雲大師的一筆字》講座,很是感觸。回家後又再次翻看了星雲書法集《行願》和星雲大師的口述記錄書《貧僧有話說》。說起《貧僧有話要說》,這本書還是2016年得星雲大師親自相送的珍貴禮物。記得那年2月底,已經90歲高齡的星雲大師親自護送北齊天保年間的一尊釋迦牟尼佛首回到北京。
  •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拍賣排行榜(前30)
    星雲法師,法名:釋星雲,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星雲大師出生於1927年,如今已是93歲高齡。
  •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
     提示:點擊上方"tan"免費關注 公眾號ttsd168"談天說地"微雜誌-給您品味的圖文音樂雜誌 星雲大師(釋星雲1927年-),俗名李國深,農曆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原籍中國江蘇江都,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為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代傳人。
  • 地球上的星星,星雲大師和阿米爾汗
    《地球上的星星》,不數不知道,數罷恍然大悟:阿米爾汗和星雲大師不約而同地做了一件相同的事!少兒公益繪畫大賽,是星雲大師長久以來的心願,但因為大師年已九十一歲高齡,身體一直欠安,2016年十月底安排在北京鳥巢的頒獎典禮,大師早已委派宜興大覺寺住持妙士法師代他出席祝賀。宜興大覺寺是臺灣高雄佛光山的祖庭,是在星雲大師的親自關懷安排下修復重建的。
  • 星雲大師16句經典語錄,句句人生哲理!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有舍,才有得。——星雲大師2.人生難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變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星雲大師3.「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細砂。」
  • 星雲大師:接班人
    文/星雲大師過去皇朝時代,為了鞏固皇權,立儲是國家大事。立儲就是立太子,也就是為皇家確立接班人。現代的國家,不只一國的領導人要有接班人,國防外交也需要接班人,財政、經濟都需要接班人。──摘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萬事‧接班人》圖/取自網路
  • 星雲大師 善用時間
    文/星雲大師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擅於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閒聊,就是睡覺。──摘錄自星雲大師著作《星雲法語.善用時間》圖/取自網路
  • 【星雲大師文集】情緒化
    圖/香港佛香講堂提供鬧情緒有很大的殺傷力,小則讓別人掃興,大則影響大事,甚至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自古以來有成就的人,都特別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有學會控制情緒,才能增進人際和諧、獲得成功。今天請星雲大師為我們解說情緒化的危害。現在的社會上,學生鬧情緒,不肯上課;公務員鬧情緒,不肯上班;貓狗鬧情緒,不肯聽話;機械鬧情緒,不肯轉動。
  • 星雲大師:佛家人緣好 與四任國家主席有交情
    (圖片來源:佛光山 攝影:廖攀)原標題:星雲大師和四任國家主席有交情「張主任是我的好朋友,他為人謙和,能力很強。」25日在臺灣《聯合報》撰文歡迎張志軍訪臺時,星雲大師透露說兩人相熟。實際上,星雲大師在大陸政界人緣頗好,與四任國家主席均有過交情。今年2月,星雲大師隨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一同訪問大陸。
  • 星雲大師:一個人,對五件事越「執著」,人生的福報可能就會越少
    先來看星雲大師給信眾講的一個故事:說是在一場大雨之後,有一隻蜘蛛爬向牆上已經破碎的網。雨後牆壁潮溼,蜘蛛剛一爬上去就會往下掉,爬一次,掉一次,掉下來一次,再向上爬一次。那麼,星雲大師通過蜘蛛爬牆這個故事,想說明的是「執著」的好還是不好呢?其實,在星雲大師看來,對待執著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如果能擇善固執,那就是好;如果執非為是,執邪為正,那就是不好了。星雲大師指出,在佛家智慧裡,「執」分為「我執」、「法執」。「我執」就是執我為是,以我為重,什麼都是以我為中心。
  • 看點 蔡英文正式登記參選,朱立倫拜訪星雲大師
    國民黨2016參選人朱立倫,今天在高雄開啟宗教之旅,其中一站是拜訪高雄佛光山星雲大師。星雲大師贈送親筆墨寶"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朱立倫則自加橫批"撥雲見日"。星雲大師稱讚朱立倫年輕有為,對他抱有希望,並給予祝福。對於之前星雲法師曾說蔡英文是媽祖、洪秀柱是觀音,朱立倫則搶答自己是佛陀的子弟。
  •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星雲大師講述的報恩小故事,值得分享
    星雲大師現身說法,向世人分享了自己所經歷的3個報恩小故事,值得一讀。  第一個小故事,是星雲大師報答別人40年前的恩情的。  40年前,王如璋女士主動幫助星雲大師,為他挨家挨戶推銷不下1000份《人生雜誌》及《玉琳國師》。當年佛教處境艱難,還不發達,此舉十分難得。
  • 是她,把星雲大師的素菜館帶到CBD來
    藏身在廣州大劇院角樓裡的這家素食館,和其他家相比有些不同,她的存在,是要弘揚星雲大師「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方便、給人希望」的精神。滴水坊,這一滴來自臺灣佛光山的水,落在CBD的繁華深處,泛起陣陣漣漪。把這滴水帶到廣州來的人,叫任海鷹。她是滴水坊素食餐廳負責人,也是《僑時代》雜誌社總編輯。
  • 為何葉蘭慧者和星雲大師都自稱是貧僧?
    釋星雲在其新書《貧僧有話要說》的現場發表講演。  10月30日,89歲的釋星雲從輪椅上站了起來,雙手合十向來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其新書《貧僧有話要說》的讀者致意。  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的釋星雲,常被信徒稱為星雲大師。他是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創會會長、佛光山開山大師,幾十年來一直倡導人間佛教,四處弘揚佛法。出家78年,寫了300多本書、2500萬字的釋星雲很少用這麼直接的書名——貧僧有話要說。  事實上,釋星雲非常不喜歡過去大陸出家人自謙的說法「貧僧」。他在書中透露,「出家人內心富有三千大千世界,為何自甘墮落要做貧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