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一流的樂隊,不止是看起來酷就可以

2020-09-24 太陽的房客

看《樂隊的夏天》純屬意外。

因為偶然看到馬東打架子鼓的小視頻,就對節目有些好奇。

之前,我對樂隊是有些刻板印象的。

感覺樂隊就是嘶吼、蹦跳、比嗓門。

而且唱的歌都不是太好聽的樣子。

做好隨時關掉它的準備後,打開了節目。

萬萬沒想到,我竟然一分不落的看完了,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關掉了二倍速!

1.

其中有好多寶藏樂隊。

迪斯科音樂風格的馬賽克樂隊,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的曲子大多歡樂,什麼時候聽都能放鬆心情。

其中,主唱夏穎,團寵無疑。

下圖是樂隊內部工作分工,來感受一下團寵的地位。


夏穎天生是個特別的人:自信驕傲又敏感脆弱。

演唱會調音,他覺得應該先給主唱調音,反覆強調自己是最重要的。

樂隊貝斯手林玉峰戳穿真相:你並不是最重要的。

夏穎一氣之下,轉身就跑。

貝斯手覺得這人太幼稚,氣憤之下踹了他一腳。


然後夏穎就在路邊哭得那叫一個慘,邊哭邊說:「我以為你是最懂我的。」

林玉峰道歉後,反而得到孩子氣的夏穎回頭安慰:

最後孩子氣的夏穎還不忘安慰隊友:我矮(愛)你。

這不就是寶寶闖禍被媽媽揍,哭完之後再抱抱媽媽的場景嗎?

太可樂了!

馬賽克這個樂隊,讓人感覺樂隊成員之間很有愛,很歡樂,也很真實。


2.

當然,最驚喜的,是五條人樂隊

他們的樂隊有五個人,所以就叫五條人。

但其實核心成員只有兩個:仁科和阿茂。

阿茂比較市井,仁科比較詩人。


他倆一年四季穿趿拉板,因為舒服。

有些人說仁科像郭富城和木村拓哉,他調侃自己是:農村拓哉和郭富縣城。

他們很隨性。

大家在緊張備場的時候,只有仁科一個人睡得香。

這次臨上場前一刻,仁科才確定要換歌,導致節目組提前準備的舞檯燈光和提詞器都沒用上。

事後當然是道歉了,但不是因為換歌,他們覺得跟著感覺換合適的歌並不會悔。

道歉是因為怕連累導演丟工作。

導演問,因為臨時換歌輸了也沒關係嗎?

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擔心你因為我們炒魷魚,所以換歌時猶豫了一下。

還認真的安慰導演,你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導演無奈的說,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主唱仁科作了保證,還和導演拉鉤蓋章。

有趣又暖心的五條人——意外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喜歡。


其實五條人樂隊,一直都很真實。

他們樂隊的標誌很特別,是一個紅色的塑膠袋。

仁科說,他很喜歡塑膠袋,因為它代表赤裸裸的真實。

因為一開始沒錢玩樂器,他們就決定,手頭有什麼玩什麼。

比如他們會用垃圾桶、籠屜來做樂器。


因為以前住在城中村,看到很多市井人物的故事。所以他們的歌,大多寫的是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煩惱。

比如有關於打工仔的愛情、擺攤的小販等。

雖然歌土,但不媚俗。

就像塑膠袋,可能不環保,但它很實用。

他們的歌初聽很接地氣,但是越聽越覺得有味道,有種星爺電影的感覺。

大家從歌裡,聽到了自己的故事。


所以,五條人理所當然的出圈了。


3.

還有一些年輕後浪組成的樂隊也很讓人驚喜。

重金屬樂隊超級,超級有個性,一開嗓就引爆全場。

主場是個漂亮女孩,竟然能發出大怪獸般的低沉嘶吼。

原來這叫「硬核嗓」。

聽起來感覺很費嗓子。

這是一種聲音技巧,如果練習得當,嗓子就不會疼。

練得不好的話,聽起來就像是在嘔吐。

主唱說,自己在家練嗓子,奶奶會跟著她一起吼。

馬東就調侃說:你奶奶那是真吐了。


還有超級驚喜的,傻子與白痴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確實有些想笑。

不過,了解了它背後的意義,就會覺得,這名字取得還不錯。


八卦一下,主唱蔡維澤是《明日之子2》的冠軍,厲害!

然後整個樂隊歌曲很好聽,穩穩地輕輕地。

大張偉說,聽出了陳奕迅的感覺。

他們的態度也很讓人驚喜,在作曲上勇於嘗試和創新。

不斷主動邁出舒適區的人,才會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想不到的是,他們在生活中性格很靦腆。與創作態度形成巨大的反差,莫名有種萌感。

很難讓人不喜歡。

還有天才少年組合,Mandarin

鼓手安雨,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流行打擊樂專業,該專業一般只收一兩個人。

現在,在荷蘭最著名的音樂學院——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就讀碩士。

在打鼓上,安雨既有天賦,又有技巧,還有努力。


隊友驕傲的評價,在打鼓的圈子裡,他是最厲害的。

主唱Chace也很厲害,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全球頂級音樂節的華人。

而且還很全能,可以作曲、演唱、編曲、演奏、錄音。

還有吉他手肖駿,新生代爵士吉他演奏家,經常和一線音樂家合作。


這三個人,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比起那些被父母包裝的神童弟弟妹妹,不知道要優秀多少。


4.

電影《幾近成名》中,有一支二流樂隊。

他們經常給一流樂隊熱場,但距離成為一流樂隊始終差點意思。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靈魂,不清楚樂隊的定位和未來走向,

他們經常做一些耍帥裝酷的事情,比如:抽菸、酗酒、吸毒、賭博,來獲得追捧。


但那並不是真正的酷。

他們有個最大頭的粉絲,是位漂亮姑娘,名叫潘妮。

潘妮喜歡吉他手,一路追著他們演出。

她覺得,吉他手多少也是喜歡她的。

不料到最後,卻被吉他手轉手賣給另一樂隊。


真正酷的人,不是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是敢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像皇后樂隊,他們的音樂目標很明確,就是做給受排擠處在人生低谷的人。

他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最終,成為了不可替代。


希望更多的樂隊,可以成為真正的一流樂隊。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節目組可以做一些原本規則外的選擇,但是這個選擇一定不能傷害到別人。」顯然,作為當下音樂綜藝中的一個「異類」,樂夏2要承載的東西太多了。此前在第一季《樂隊的夏天》爆火後,也有媒體統計裡31支樂隊117名樂手中,超過一半都是斜槓青年,84.3%的人是兼職做音樂,Click#15此前也在節目中透露他們演出一個月收入只有1000多塊,而刺蝟在參加樂夏前更一度瀕臨解散。
  • 《樂隊的夏天2》:不止是一場小眾音樂的勝利
    節目組可以做一些原本規則外的選擇,但是這個選擇一定不能傷害到別人。」 顯然,作為當下音樂綜藝中的一個「異類」,樂夏2要承載的東西太多了。但他也不止一次表示他的初衷是和自己的樂隊一起成名出道,但國內卻鮮有相關道路,只能以個人身份參加選秀來帶動樂隊名氣。 「我們參加《樂隊的夏天》,最大的動力是希望能被更多人認識,當然也不會排斥隨之帶來的更多收入機會。」傻子與白痴說。
  • 樂隊的夏天2 | 這個燥熱夏天不止有西瓜還有樂隊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延續了第一季對於多元音樂風格的展示,聚焦樂隊展現中國原創音樂力量。《樂隊的夏天》已經播出了幾期啦在夏天找到自己喜歡的樂隊聽一首讓自己心思湧動的歌,卻可以準確地抓住受眾的情緒,讓人跟著他們的音樂進入情緒。
  • 樂隊的夏天:野孩子樂隊有多偏執,願意被淘汰?
    在《樂隊的夏天》中誰可以被稱為藝術家?野孩子波段就是其中之一。他第一次用一首歌《黃河謠》徵服了觀眾,最老的樂隊平均沒有借用任何樂器,卻達到了所有樂器都無法產生的效果。他們是「最酷」的樂隊野孩子,我不太熟悉這個名字,如果沒有看到舞臺上這樣一群老大哥,我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由年輕人組成的新樂隊。我沒想到的是,這是一個老樂隊。
  • 《樂隊的夏天》不一樣的夏天,用小程序為樂隊們投票吧
    樂隊的發展市場也並不樂觀 但是,有這樣一檔綜藝卻「養活了中國大半個樂隊」 它就是《樂隊的夏天》 ! 目前,官方給出了三種投票方式可以進入微博端投票,也可以在愛奇藝站內投票 還有一種方便快捷的辦法!就是用微信小程序投票 用小程序為樂隊投票簡單直接,酷!
  • 樂隊的夏天又來了
    這個周末因為有了《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樂隊的夏天2》而變的幸福和滿足。 姐姐們的三公,看到網上風評低走,其實也還好。 到《樂隊的夏天2》時,聞到熟悉的味道。大樂迷變成了周迅、大張偉、馬東和張亞東。估計是看到第一季太火,沒想到一個外行的馬東把樂隊玩出花花了,所以就順便拐個彎來看一下吧(純估計)。 33支樂隊分成三個組,每組11人。內投出來的前三名分別是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和Joyside。前兩個還聽說過,後一個沒聽過,讓他們都保持神秘吧。前3名分別分在三個組,其他的樂隊自己選擇分組,組內廝殺,每組前六名出現後五名淘汰。7月25號播放的是重塑雕像的權利一組的火拼。
  • 樂隊的夏天≠搖滾樂的夏天,那你覺得中國樂隊的夏天來到了嗎?
    上一期裡,不少網友指出,我把樂隊的夏天寫成搖滾樂的夏天了。其實,在我認知裡,還是能夠把他們區別開的,當時寫文的初衷只是想從看了《樂夏》後聯想到中國的搖滾樂,但因下筆匆忙,寫完後也沒認真檢查,所以給人看起來缺少一些交代。在此,特向各位客官致歉,讓你們費心了。
  • 樂隊的夏天真的是樂隊的夏天
    最近可能由于是之前關注了下五條人樂隊,所以,瀏覽網頁時,給我推送了好多樂隊的夏天的信息,所以,抽空看了下,也算是對音樂愛好的支持吧。《樂隊的夏天》是一檔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由相關名人擔任超級樂迷。該節目集結了不同風格的三十餘支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角逐中國HOT5樂隊。
  • 樂隊的夏天 | 搖滾樂隊與時裝的變遷
    30年過去了,在今年的夏天之前,搖滾似乎沉寂了很久。  今年6月,一檔橫空出世的綜藝《樂隊的夏天》將搖滾樂隊重新帶回大眾視野,打開了一代人青春的記憶,關於搖滾樂隊黃金時代的記憶,賺足了大家的熱淚和話題。
  • 撈五條人的夏天——《樂隊的夏天2》
    去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太火了,我看得又新鮮又激動。第一次那麼集中地了解樂隊,感受樂隊,聆聽樂隊,在我眼前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一個充滿個性魅力的群體。所以當聽第二季來襲時還是挺期待的。不知道是不是第一季做的太好了,還是因為別的什麼原因。反正看完第二季的第一期節目後,感受相當一般,覺得遠不如第一季那樣真實有趣了,甚至某些時刻還覺得挺尬的。
  • 《樂隊的夏天》VS《我們的樂隊》,樂隊的solo與樂隊的養成
    繼去年掀起一股樂隊小熱潮的《樂隊的夏天》節目之後,今年的《我們的樂隊》又開啟了新的帷幕。可以說,樂隊類綜藝的熱潮還在繼續膨脹、發酵,但兩者定位有著不顯著的不同,如果說前者是樂隊的solo,那後者更像是樂隊的養成。樂隊的夏天帶著脫口秀標籤的馬東老師,蘇打綠樂隊出身的吳青峰,金牌感性的音樂製作人張亞東,和31支樂隊,一起火熱了2019年的夏天。
  • 中國樂隊需要更多夏天
    第二季冠軍重塑雕像的權利樂隊在總決賽中說。汪峰則對重塑說,「再往前三五年都不會有這種結果,你們讓小眾音樂有了大的格局。」這句話完全也可以獻給《樂隊的夏天》節目本身。在《樂隊的夏天》之前,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從未有一檔原創樂隊節目取得如此巨大的社會關注度和商業效應。
  • 是夏天,是樂隊的夏天
    還好,這個夏天,依然有樂隊。《樂隊的夏天》如期而至,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能夠有一個節目聚集起樂隊,讓他們有舞臺可以繼續演奏、歌唱,已經再好不過。關於樂隊,小志也有著自己的一些小小偏好。01席德與南希《席德與南希》根據著名英倫搖滾樂隊THE SEX PISTOLS(性手槍樂隊)貝斯手席德•維舍斯與女友南希的故事改編而成。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33支樂隊將燃炸這個夏天,讓更多的人走進樂隊、了解樂隊,原來除了主流音樂外,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音樂類型, 原來音樂可以更搖滾、更瘋狂。達達樂隊帶來回憶情懷的《南方》 ,光芒萬丈的福祿壽三胞胎姐妹 、頂流出圈的後海大鯊魚,老牌樂隊重塑、木馬的炸場演出….。
  • 樂隊的夏天第三季|還有哪些樂隊可以邀請?
    經過前兩季節目的篩選,大陸臺灣兩岸已經有64支樂隊先後出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參賽樂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參賽樂隊野孩子達達樂隊木馬樂隊聲音玩具Joyside水木年華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Carsick Cars左右樂隊哈雅樂團
  • 樂隊的夏天,已經來了
    從這個規避掉「導師」的設置也能看出,《樂隊的夏天》在儘可能地提供一個平等的平臺。追求直覺,追求直擊。尤其是馬東,身段放得不能再低,所有連樂迷都不是的路人朋友都可以代入他,活脫脫第一次去音樂節的胖子▼▼▼
  • 《樂隊的夏天》,文案寶藏!
    他們狂熱、反叛,可他們也真實且獨立,那份不妥協的追逐夢想的心如同金子般,一旦被發掘,就把光芒反射,照亮整個圍繞它的人,甚至那股獨一無二的光芒可以直達靈魂的最深處。已經很久沒有聽歌,這個夏天,因為《樂隊的夏天》,內心熱血澎湃的小宇宙仿佛又開始了沸騰。
  • 樂隊的夏天2:生動的樂隊 歸來的夏天
    ◎暝瞑7月25日,有著超高人氣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2」終於歸來。在上線的前一天,製作方才公布開播時間,可謂是吊足了樂迷的胃口。與上一季同樣的片頭音樂、同樣的雙舞臺設置、同樣的候場區……超級樂迷幾乎延續了上季的陣容,又請來了與樂隊圈有不少故事的大樂迷周迅,一切都讓人覺得熟悉又親切。
  • 《樂隊的夏天》:這不只是大牌樂隊的夏天,也是中國樂隊們的春天
    但在看了《樂隊的夏天》第一期後,我覺得站在自己的「國情環境「下去理解,它並不比韓國的《超級樂隊》差(這個節目豆瓣評分9.7),甚至意義遠超《超級樂隊》。既然要迎接火熱夏天的到來,節目肯定不會選一個軟綿綿的開場。《樂隊的夏天》開場曲,選擇了喜慶的《嘿!姑娘》,來自喜慶的流行朋克樂隊反光鏡。
  • 有樂隊的夏天,沒他不行
    酷到讓康納怦然心動,淪陷在她眼眸裡的存在。組樂隊而已,我可以,我能行!於是——第一步:四處拉朋友,先把樂隊成員和器材搞定。組樂隊和成長相輔相成。康納寫的第一首歌,歌詞浮誇,編曲幼稚,連樂隊成員穿的找來的最「貴氣」的衣服看起來都像在搞笑。漸漸地,樂隊開始有成熟的創作,足足寫了五首歌。MV的拍攝地從凌亂的後巷轉移到美麗的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