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樂隊的夏天》純屬意外。
因為偶然看到馬東打架子鼓的小視頻,就對節目有些好奇。
之前,我對樂隊是有些刻板印象的。
感覺樂隊就是嘶吼、蹦跳、比嗓門。
而且唱的歌都不是太好聽的樣子。
做好隨時關掉它的準備後,打開了節目。
萬萬沒想到,我竟然一分不落的看完了,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關掉了二倍速!
其中有好多寶藏樂隊。
迪斯科音樂風格的馬賽克樂隊,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的曲子大多歡樂,什麼時候聽都能放鬆心情。
其中,主唱夏穎,團寵無疑。
下圖是樂隊內部工作分工,來感受一下團寵的地位。
夏穎天生是個特別的人:自信驕傲又敏感脆弱。
演唱會調音,他覺得應該先給主唱調音,反覆強調自己是最重要的。
樂隊貝斯手林玉峰戳穿真相:你並不是最重要的。
夏穎一氣之下,轉身就跑。
貝斯手覺得這人太幼稚,氣憤之下踹了他一腳。
然後夏穎就在路邊哭得那叫一個慘,邊哭邊說:「我以為你是最懂我的。」
林玉峰道歉後,反而得到孩子氣的夏穎回頭安慰:
最後孩子氣的夏穎還不忘安慰隊友:我矮(愛)你。
這不就是寶寶闖禍被媽媽揍,哭完之後再抱抱媽媽的場景嗎?
太可樂了!
馬賽克這個樂隊,讓人感覺樂隊成員之間很有愛,很歡樂,也很真實。
當然,最驚喜的,是五條人樂隊。
他們的樂隊有五個人,所以就叫五條人。
但其實核心成員只有兩個:仁科和阿茂。
阿茂比較市井,仁科比較詩人。
他倆一年四季穿趿拉板,因為舒服。
有些人說仁科像郭富城和木村拓哉,他調侃自己是:農村拓哉和郭富縣城。
他們很隨性。
大家在緊張備場的時候,只有仁科一個人睡得香。
這次臨上場前一刻,仁科才確定要換歌,導致節目組提前準備的舞檯燈光和提詞器都沒用上。
事後當然是道歉了,但不是因為換歌,他們覺得跟著感覺換合適的歌並不會悔。
道歉是因為怕連累導演丟工作。
導演問,因為臨時換歌輸了也沒關係嗎?
他們說沒關係,但是擔心你因為我們炒魷魚,所以換歌時猶豫了一下。
還認真的安慰導演,你一定能找到工作的。
導演無奈的說,下次不能再這樣了。
主唱仁科作了保證,還和導演拉鉤蓋章。
有趣又暖心的五條人——意外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喜歡。
其實五條人樂隊,一直都很真實。
他們樂隊的標誌很特別,是一個紅色的塑膠袋。
仁科說,他很喜歡塑膠袋,因為它代表赤裸裸的真實。
因為一開始沒錢玩樂器,他們就決定,手頭有什麼玩什麼。
比如他們會用垃圾桶、籠屜來做樂器。
因為以前住在城中村,看到很多市井人物的故事。所以他們的歌,大多寫的是普通小人物的生活和煩惱。
比如有關於打工仔的愛情、擺攤的小販等。
雖然歌土,但不媚俗。
就像塑膠袋,可能不環保,但它很實用。
他們的歌初聽很接地氣,但是越聽越覺得有味道,有種星爺電影的感覺。
大家從歌裡,聽到了自己的故事。
所以,五條人理所當然的出圈了。
還有一些年輕後浪組成的樂隊也很讓人驚喜。
重金屬樂隊超級斬,超級有個性,一開嗓就引爆全場。
主場是個漂亮女孩,竟然能發出大怪獸般的低沉嘶吼。
原來這叫「硬核嗓」。
聽起來感覺很費嗓子。
這是一種聲音技巧,如果練習得當,嗓子就不會疼。
練得不好的話,聽起來就像是在嘔吐。
主唱說,自己在家練嗓子,奶奶會跟著她一起吼。
馬東就調侃說:你奶奶那是真吐了。
還有超級驚喜的,傻子與白痴。
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確實有些想笑。
不過,了解了它背後的意義,就會覺得,這名字取得還不錯。
八卦一下,主唱蔡維澤是《明日之子2》的冠軍,厲害!
然後整個樂隊歌曲很好聽,穩穩地輕輕地。
大張偉說,聽出了陳奕迅的感覺。
他們的態度也很讓人驚喜,在作曲上勇於嘗試和創新。
不斷主動邁出舒適區的人,才會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想不到的是,他們在生活中性格很靦腆。與創作態度形成巨大的反差,莫名有種萌感。
很難讓人不喜歡。
還有天才少年組合,Mandarin。
鼓手安雨,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流行打擊樂專業,該專業一般只收一兩個人。
現在,在荷蘭最著名的音樂學院——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就讀碩士。
在打鼓上,安雨既有天賦,又有技巧,還有努力。
隊友驕傲的評價,在打鼓的圈子裡,他是最厲害的。
主唱Chace也很厲害,是中國第一個登上全球頂級音樂節的華人。
而且還很全能,可以作曲、演唱、編曲、演奏、錄音。
還有吉他手肖駿,新生代爵士吉他演奏家,經常和一線音樂家合作。
這三個人,簡直就是別人家的孩子。
比起那些被父母包裝的神童弟弟妹妹,不知道要優秀多少。
電影《幾近成名》中,有一支二流樂隊。
他們經常給一流樂隊熱場,但距離成為一流樂隊始終差點意思。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的靈魂,不清楚樂隊的定位和未來走向,
他們經常做一些耍帥裝酷的事情,比如:抽菸、酗酒、吸毒、賭博,來獲得追捧。
但那並不是真正的酷。
他們有個最大頭的粉絲,是位漂亮姑娘,名叫潘妮。
潘妮喜歡吉他手,一路追著他們演出。
她覺得,吉他手多少也是喜歡她的。
不料到最後,卻被吉他手轉手賣給另一樂隊。
真正酷的人,不是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而是敢做自己想做的事。
就像皇后樂隊,他們的音樂目標很明確,就是做給受排擠處在人生低谷的人。
他們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最終,成為了不可替代。
希望更多的樂隊,可以成為真正的一流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