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夏天,是樂隊的夏天

2021-02-07 生活Daily志


往年的這個時候,大部分城市應該是音樂節接連不斷,我們在烈日的草地上吶喊、跳舞。

但今年現場的live怕是難得盼到一場,只能透過屏幕感受現場的魅力。

還好,這個夏天,依然有樂隊。

《樂隊的夏天》如期而至,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能夠有一個節目聚集起樂隊,讓他們有舞臺可以繼續演奏、歌唱,已經再好不過。

關於樂隊,小志也有著自己的一些小小偏好。

01

席德與南希

《席德與南希》根據著名英倫搖滾樂隊THE SEX PISTOLS(性手槍樂隊)貝斯手席德•維舍斯與女友南希的故事改編而成。

Sid自小就跟隨著以販賣毒為生的母親,Nancy則出生於一個美國猶太中產階級家庭,17歲的時候離家出走去往紐約。成為了一位骨肉皮:跟隨樂隊鬼混的女孩子。

兩個人因毒品相識,而後相愛,居住在切爾西的廉價旅館內。

家庭造就了Sid的暴戾,即便是在面對自己的愛人時,他也無法保持一直的溫柔。是的,他會毆打Nancy。他們彼此相愛,但也在互相傷害。

故事的最後以Nancy被槍殺(是否為Sid所為有待考證)、Sid注射鎮定劑過量死亡而終結。

PO一個在豆瓣看到的影評:

@L路人X

Sid和Nancy像是社會底層的兩條爬蟲,自願卑賤地殘活著,一步步自我毀滅,在我看來,他們更像Bonnie和Clyde,一樣沒有明天。

02

NANA

矢澤愛所繪製的少女漫《NANA》中,重要主角大崎娜娜與其戀人本城蓮的原型,便是Sid&Nancy。

尤其是本城蓮的人物設定與形象,都與Sid十分相似,兩人均為樂隊貝斯手。

本城蓮

Sid vicious

Sid脖子上掛有一把南京鎖,由他們開始,南京鎖也成為愛情的一種見證。由女方管理鑰匙,男方則佩戴項鍊。

蓮的脖子上也有一根南京鎖,鑰匙則交于娜娜。

最初同屬於搖滾樂隊Blast的娜娜和蓮,分別擔任樂隊的主唱和貝斯手。蓮與娜娜都出生於並不完美甚至是破碎的家庭之中,有著明顯的性格缺陷,這一設定與Sid&Nancy也極為相似。

在《NANA》中的娜娜和蓮,在蓮被Trapnest隊長一之瀨巧挖走並成為該樂隊貝斯手之後,兩人則成為了互相較勁、同時也深刻地愛著彼此的競爭對手。

漫畫目前依然是未完結狀態,動畫的最後部分結局也十分模糊。唯一能夠知道的是,在漫畫77畫中,在去家鄉接蕾拉的時候,吸毒後出現幻覺的本城蓮將樓臺上的黑貓看作娜娜,再加上狗仔隊的跟蹤,導致他駕駛的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本城蓮最終死亡。

本城蓮的結局與Sid的結局也極為相似。

03

Vivienne Westwood

由於矢澤愛出身於模特專業,擁有著極為敏銳的時尚觸覺以及深厚的專業功底,所以她所繪製的漫畫都非常注重塑造整體人物的時尚感。

在她的各本漫畫中都能感受到她對朋克以及搖滾的喜愛,在《NANA》中,她則大量加入了同一品牌的服裝以及配飾。

那便是朋克教母的同名品牌:Vivienne Westwood。

大崎娜娜所屬樂隊Blast中,以她和真一為首,是VivienneWestwood的忠實粉絲。從服飾到身上所佩戴的耳環、戒指等,均為Vivienne Westwood。

在《NANA》中出現的部分Vivienne Westwood:

大崎娜娜部分:

關於Vivienne Westwood的一些故事,就要回到Sid&Nancy電影的原型—性手槍樂隊。

1975年在倫敦組建的性手槍樂隊,雖然存在的時間只有短短兩年半,但是卻被視為流行樂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樂隊之一。他們引發了英國的朋克運動,並啟發了許多搖滾和朋克的後來者。

在《NANA》中,也多次出現該樂隊的信息與海報。

一手組建並作為性手槍樂隊經紀人的Malcolm McLaren,也就是朋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的第二任丈夫。Malcolm對Vivienne這一品牌的建立乃至是對她本人,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Malcolm與Vivienne

1971年,Malcolm和Vivienne在倫敦國王大道430號開設了兩人的botique店鋪,一開始只是售賣黑膠唱片與Vivienne設計的衣服等。

這間店名為Let It Rock,後續更改為Too Fast To Live Too Young To Die,並於1974年更名為SEX。

這間店鋪售賣的不僅僅是商品。它成為了當時英國早期朋克圈的聚集地,是一個非常重要且具有意義的地標。

店名「SEX」,也成為了性手槍樂隊名字的來源。

性手槍樂隊成立後,Vivienne開始給他們設計舞臺服飾,這支樂隊在當時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因此她設計的服裝也引起了大眾關注。

Vivienn在某種程度讓朋克有了可被具象化表現的形式,延續到現在朋克樂隊,極具標誌性的朋克衣著風格元素,諸如撕口子或挖洞的T恤、拉鏈、色情口號、金屬掛鏈等,都與她緊密相連。

她將朋克浪潮帶入主流,一直試圖突破主流、傳統的審美,在她創造這些衣著的那個年代,在由法國巴黎的高級時裝統治著時尚界的年代,要知道這些衣服會被媒體報導為「垃圾」,不能稱之為時尚的衣物。

I was messianic about punk, seeing if one could put a spoke in the system in some way.

-Vivienne Westwood

20世紀70年代,在極為蕭條的經濟背景和特殊政治背景下,英國社會出現了大批的失業者以及輟學群體。這一群體以自己的方式抗議著對世界和生活的不滿,以特立獨行的裝束來表達自己的反抗

在這一社會下誕生的朋克,無論是音樂還是時尚,傳達的都是:覆壓迫、反不屈從主流、去自由地表達自我。如果僅僅以衣著風格來定義朋克,小志個人認為有些狹窄。

就像Vivienne的設計並不只是一直圍繞著最初的朋克形態,她也將古典與歷史帶入服飾設計中。

她將自己對於世界和社會的態度通過服飾表達,她曾經把自己的秀場變成遊行現場,也在很多秀服裝裡,縫入了自己的「反抗」。

從1970S植根於她內心的朋克精神,並沒有隨著時間流逝而消退。她依然是1970S年代,站在SEX店門口的那個朋克女郎。

THE SEX PISTOLS、Vivienne Westwood、Sid&Nancy、NANA,他們因為一個樂隊而被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一支樂隊引起的連鎖反應,延續了長久的時間。跨越了樂隊的範疇,激發了時尚、電影、動漫乃至更多。

一支樂隊對於某一部分人群的意義,並不止於一場綜藝、一場演出,他們在音樂中注入自己的精神、對於社會以及生命的態度,他們的追隨者在其中獲得的東西,也不僅僅只是幾首歌那麼簡單。

*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我們的夏天
    青春是縱然夢想很遠踮起腳尖就能更近一些你看過《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節目裡有星河滾燙有皓月清明更有滿樹繁花因為它充斥著人間理想心之曙光炙熱夢想樂隊的夏天特邀嘉賓這個夏天,《樂隊的夏天》火了。就像那些樂隊一樣,面對生活,積極又可愛,同時秉持著自己的理想。演出時刻樂隊的夏天,夏天的樂隊,二者相宜,甚是妙哉。
  • 樂隊的夏天× 摩登天空的夏天√
    本季《樂隊的夏天》最大彩蛋:鮑家街43號樂隊原班人馬重組在本季《樂隊的夏天事實上,第一季《樂隊的夏天》的時候我也預測過,只不過第一季我純粹是按照實力和內心喜愛程度去預測的,結果錯的有些離譜。但這一季我卻猜中了那麼多,倒也不是我運氣變好了,而是我對《樂隊的夏天》的潛規則摸透了而已。只不過在本期《樂隊的夏天》開始之前,即使讓我往最極端的方向去猜,我也不敢想像,居然HOT 5全部都落入了摩登天空的手裡。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真的到來了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33支樂隊將燃炸這個夏天,讓更多的人走進樂隊、了解樂隊,原來除了主流音樂外,還有這麼多豐富多彩、風格迥異的音樂類型, 原來音樂可以更搖滾、更瘋狂。達達樂隊帶來回憶情懷的《南方》 ,光芒萬丈的福祿壽三胞胎姐妹 、頂流出圈的後海大鯊魚,老牌樂隊重塑、木馬的炸場演出….。
  • 樂隊的夏天真的是樂隊的夏天
    最近可能由于是之前關注了下五條人樂隊,所以,瀏覽網頁時,給我推送了好多樂隊的夏天的信息,所以,抽空看了下,也算是對音樂愛好的支持吧。《樂隊的夏天》是一檔原創音樂綜藝節目,由相關名人擔任超級樂迷。該節目集結了不同風格的三十餘支樂隊,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內容設計及音樂表演,角逐中國HOT5樂隊。
  • 開票 | 樂隊的夏天,屬於他們的爵士樂隊的夏天!
    這個夏天愛奇藝出品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打破傳統綜藝節目所需的
  • 《樂隊的夏天》,充滿「爭議」的夏天
    6月1日晚,《樂隊的夏天》迎來了第二期,比第一期開播時的熱度高了許多,這一期的樂隊裡殺出了幾匹黑馬,引來了不少觀眾的熱議,看來「樂隊的夏天」是要來了。在開播前就極具知名度的「宇宙人樂隊」,成立十餘年的「果味VC」,在新的一期節目中經歷了淘汰,新老樂隊之間戰火燃起,老樂隊精力充沛,新樂隊也絲毫不認輸,讓這個節目的質量越來越高。
  • 樂隊的夏天≠搖滾樂的夏天,那你覺得中國樂隊的夏天來到了嗎?
    特別是一些網友的評論很專業,很有思想性和引導價值,曲響菌在想,如果《樂隊的夏天》裡的樂評人是你們這些人的話,那再怎麼的也能把《樂夏》的品位拉高一個層次,而不至於因為那些「油膩」的樂評人而被眾網友集體吐槽。
  • 鮑勃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
    夏天的體感讓《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會太尷尬。雖然搖滾樂隊受眾有飯圈化的趨勢,以及某樂隊在「復活」環節的巨大爭議,已經讓這個國內難得的音樂綜藝越來越糊。印象裡,如果用一個季節對應搖滾樂,應該就是夏天。搖滾樂史上的經典金曲如貓王的《夏吻冬淚》、詹妮斯·喬普林的《夏日時光》、斯萊和斯通一家樂隊的《夏日情趣》、埃迪·科克倫的《夏日布魯斯》(這首歌最著名的版本是藍色歡呼樂隊翻唱的,被一些好事者上溯為重金屬音樂的源頭),都是關於夏天的歌。
  • 鮑勃的夏天 樂隊的夏天
    來源:北京青年報◎劉憶斯今天的夏天格外熱,也格外長。進入9月,白露將近,本該是仲秋時節,可國內大多地方還是30℃往上的天氣。夏天的體感讓《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會太尷尬。雖然搖滾樂隊受眾有飯圈化的趨勢,以及某樂隊在「復活」環節的巨大爭議,已經讓這個國內難得的音樂綜藝越來越糊。印象裡,如果用一個季節對應搖滾樂,應該就是夏天。
  • 鮑勃·迪倫的夏天,樂隊的夏天
    本公號所刊文章,除特別說明外,均為原創今天的夏天格外熱,也格外長。進入9月,本該是仲秋時節,可國內大多地方還是30℃往上的天氣。夏天的體感讓《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會太尷尬。雖然搖滾樂隊受眾有飯圈化的趨勢,以及某樂隊在「復活」環節的巨大爭議,已經讓這個國內難得的音樂綜藝越來越糊。印象裡,如果用一個季節對應搖滾樂,應該就是夏天。
  • 感謝《樂隊的夏天》
    感謝樂隊的夏天,讓中國好的樂隊可以出圈,這個夏天,我們在熱搜上常常看到關於樂隊的各種熱搜,我們討論搖滾,討論音樂,每場音樂節和live演出都比以前熱情高漲。時間退回到10年前,那年夏天浙江衛視有個叫做《百世群音》的節目,那年微博才剛剛誕生,那年的夏天也很搖滾,但是沒有出圈,關注的人自然關注,不關注的人還是一無所知。節目過後就沒有然後了。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樂隊的夏天有感
    鼠年開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原因,宅在家時間較多,除了帶娃的時間之外,補看去年沒看但是被很多人安利過的樂隊的夏天,真的超驚喜有這麼好看的音樂綜藝,基本天天有時間就看,又好聽又感動。2. 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真的很棒,有理想有希望的日子真的很棒,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真的很棒,and會樂器的女生真的會發光耶~ 3.
  • #樂隊的夏天#樂隊的夏天觀後感:規則與自由
    在剛剛結束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1V1的第二場對決中,我非常欣喜地看到我喜歡的木馬樂隊、HAYA樂團晉級,同時,我也非常遺憾地看到達達樂隊、野孩子樂隊和白皮書遺憾地暫時離開了樂夏的舞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在1V1對手和歌曲選擇的過程中,大家已經看到了,大家對規則的態度。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點燃的夏天
    很慶幸,18歲的夏天被樂隊點燃了。揮舞的雙手,變換的燈光,噴射的火花,歇斯底裡的吶喊,心潮澎湃的音符,不顧一切的跳水,縱身而躍的新褲子,摔電吉他的刺蝟,恣意徜徉的痛仰,野蠻生長的九連真人,特立獨行的海龜先生,桀驁不馴的盤尼西林……所有的斑斕都是那個夏天獨有的印記。樂隊以它獨有的感染力點燃了我18歲的盛夏。
  • 《樂隊的夏天》 還能點燃這個夏天嗎?
    去年,隨著大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爆紅,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被瀏覽了740844次。 「看完節目,你覺得樂隊的夏天會來嗎?樂隊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 在節目中成功破圈的刺蝟樂隊回答僅有7個字,「再也不用上班了。」
  • 《樂隊的夏天》還能點燃這個夏天嗎?
    去年,隨著大熱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爆紅,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被瀏覽了740844次。「看完節目,你覺得樂隊的夏天會來嗎?樂隊們的生活會有哪些改變?」在節目中成功破圈的刺蝟樂隊回答僅有7個字,「再也不用上班了。」
  • 樂隊的夏天2:再一次搖滾的夏天
    被疫情壓抑的人們迎來了難得的解放,這個夏天的娛樂圈也正逢災後的小解放。愛奇藝的節目《樂隊的夏天2》正式上檔。比較大力度關注港臺流行樂的鄙人,由於對樂隊並不是太感冒,所以並沒過多關注第一季,只看到朋友圈無數經紀人朋友在轉發,偶爾點點讚,但今年的《樂隊的夏天》讓朋友圈裡許多潛水的樂評人變得相當活躍。在上篇關於《隱秘的角落》的文章裡曾提過一些獨立樂隊,說到獨立樂隊,不得不提到一個地方——浙江杭州萬塘路的酒球會。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抓住夏天的尾巴
    01 時隔整整一年,《樂隊的夏天》終於回來了。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剛開播就又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意外。這或許就是《樂隊的夏天》這檔節目獨特的魅力吧。 已經播出兩期的節目中,除了周迅的加入,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水木年華被淘汰。 作為一支經典被傳唱許久、大眾認知度極高的樂隊,在許多人心中,水木年華是一支為青春而歌唱的樂隊,但大概是期望越大,換來的失望也會越大。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播:抓住夏天的尾巴
    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剛開播就又帶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和意外。本季《樂隊的夏天》延續了上一季的整體風格,除了賽制的變化,周迅的加入也讓人感到驚喜。作為大眾心中閃著光的女神,周迅卻可以在節目中和大張偉插科打諢,向樂隊表達敬意,在舞臺中央蹦迪,完美地融入到節目中去。這也使本來打算只參與一個節目賽段的周公子,爽快地為節目挪出所有的檔期,籤下一整季的節目的出席嘉賓席位。
  • 《樂隊的夏天》為什麼變味了?
    所以,這一季《樂隊的夏天》大量的篇幅用在了「藝術人生」式的故事線裡,這是讓老觀眾感覺不對勁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多希望看樂隊們互相打起來,而是這一季的《樂隊的夏天》充斥著圈子式的抱團,樂隊之間互相抱團,專業樂迷也抱團。有朋友在滾堂的評論區總結說這一季無非就是「京圈老炮>京圈樂隊>國內其他樂隊>臺灣樂隊>偶像出身」,說得太精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