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無極》口碑,陳凱歌忍了15年終於說出真實想法

2020-11-02 週遊世界電影

近日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中,陳凱歌再談15年前的老片《無極》,終於說出了他內心真實的想法。根據節目的安排,節目中幾位年輕演員模仿了一段《無極》中原本由謝霆鋒、張栢芝主演的著名片段,由此引出了老戲骨李成儒對陳凱歌電影生涯的點評,並直言,在《無極》之後,李成儒幾乎沒有在看過陳凱歌的電影。面對如此直白的質疑,一代大師陳凱歌放下導筒後的嘴上功夫也不示弱,直言李成儒是梨園行中走出的舊時代的人,思想比較封閉。後來主持人大鵬追問陳凱歌是不是已經對於《無極》這部片子口碑一事釋懷了,陳凱歌回應說,我對自己的電影一直比較在意。他的言下之意是,他無法放下那段自己心愛的作品,被口誅筆伐的日子。

要說《無極》這部電影的口碑,其實是多方原因造成的,電影本身和導演自然也有原因,但是更多的是那個電影行業變革的時代,以及中國觀眾對商業電影事業的過程,是造成《無極》這部影片的口碑跌落谷底的重要因素。在2000年之後,隨著《臥虎藏龍》、《花樣年華》等一眾華語電影享譽國際,以及好萊塢大片對於國內電影市場的衝擊,使得國內電影人喊出了振興民族電影工業的口號,而作為國內電影人的兩面旗幟,張藝謀和陳凱歌自然要首當其衝。這時候恰好也進入了兩位導演的創作瓶頸期,跟著電影市場的指引,兩位大師義無反顧的帶著對電影的藝術造詣,奔向了商業市場。

最先在商業市場引起轟動的,是2002年時,張藝謀執導的《英雄》上映。這部國產商業大片的裡程碑之作,有著空前的演員陣容和技術上的創新,但是由於影片的故事親和力不夠,所以影片在上映後也遭遇了口碑上的爭議。不過相對於後來的《無極》崩塌式口碑而言,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在畫面上更為精緻,而他在影片中所講述的故事,也基本能夠被觀眾看得懂。說直接點,影片雖然故事邏輯有些深奧,但是好在賣相還不錯。當時影片中的主演李連杰、梁朝偉、張曼玉、章子怡等人,也基本代表了華語影壇的最強陣容。《英雄》雖然口碑上有所爭議,但是在票房收入上,卻是不折不扣的大片,也由於《英雄》在商業上的成功,使得它在之後的10多年裡,成為了華語商業大片的一個標杆。

所以後來陳凱歌創作《無極》,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英雄》的影響。作為北影的同門,陳凱歌和張藝謀的相愛相殺,在幾十年裡,引領了華語電影的發展方向,所以陳凱歌執導《無極》時,自然也會把張藝謀的《英雄》作為假想敵。但是在選擇演員時,陳凱歌一改《英雄》的全華語明星陣容,而追求了國際範。所以《無極》演員選擇的標準擴大到了亞洲範圍內,但是這次選角雖然噱頭更大,但是卻對國內觀眾缺乏親和力。在這點上,張藝謀的《英雄》要更加的技高一籌,整部影片用全部華語演員陣容的好處在於影片看起來更工整,而對於國際觀眾而言,影片中的梁朝偉、李連杰、張曼玉、章子怡又都具有一定的國際知名度。

但是到了《無極》則明顯有點陣容錯亂的嫌疑,所以在這點上《無極》有些劣勢。不過由此便得出來《無極》之後,陳凱歌的電影沒法看的結論,則真的有點倉促。畢竟這部影片當年的口碑,實在有點牆倒眾人推的意味。再加上陳凱歌曾經執導了影片《霸王別姬》,就讓觀眾覺得更加的失望,這種失望的原因首先來源於希望。這並不是說《無極》比《霸王別姬》差多少,而是這兩部影片,根本就不是同一類型的作品。

所以當執導了《霸王別姬》的導演創作出《無極》這樣的作品時,觀眾們有些錯愕。但是觀眾們忽略了一點,作為導演的陳凱歌,他也有自己的個性,他不希望自己的一生,都活在自己曾經光輝的影子裡,他對電影骨子裡的責任感,驅使著他要做各種嘗試,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這一點和張藝謀執導影片《英雄》的目的,沒有任何區別。而在2005年的時候,當時網絡剛好興起,人們有了更加自由的空間發布對電影的議論,所以在《無極》剛出來之後,許多觀眾將自己的直觀感受,無限放大。使得很多對影片有所期待的觀眾,或者看了之後還覺得不錯的觀眾,不敢再發出異樣的聲音。

這也是《無極》這部影片口碑崩塌的原因,在激烈的聲討中,影片的口碑一落千丈,以至於根本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這也是陳凱歌無法釋懷的重要因素,畢竟從整部影片的成片來看,陳凱歌對於影片的創作,是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影片無論是畫面還是演員,甚至是故事本身,都有其特點。但是觀眾們要始終意識到,電影是一種藝術形式,它不是真實世界的再現,它更像是夢境世界的再現。所以很多觀眾討論電影的現實意義,本身就是對電影的誤解。

而《無極》的口碑,就是這種誤解的現實產物。人們當時對《無極》抨擊最嚴重的,就是後來被廣為傳播的《一個饅頭引發血案》的剪輯,這個惡搞的短片,把《無極》中的片段進行重新剪接,從現實的角度,揭示影片《無極》故事內核的荒謬。這是《無極》口碑崩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現實視角和電影視角,本身就是兩種概念,如果用現實的角度去揭示電影,其實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都是荒謬的,這其中也包括陳凱歌的封神之作《霸王別姬》。只是優秀的作品,往往在對影片詩意的主題升華時,做得更加巧妙。在這一點上《無極》無疑是一個典型的失敗案例,但是這種失敗,卻不足以讓陳凱歌的導演生涯,遭遇屈辱式的攻擊。

這也是為什麼在15年後陳凱歌依然無法對《無極》的口碑崩塌釋懷的原因,畢竟那次失敗,更多的是一種溝通的誤解,而不是影片真實水準的展現。所以影片口碑這種東西,很多的時候要看「運氣」。比如誰也沒有想到《大話西遊》可以排到華語影片口碑排行榜的第二名,這源於影片誕生的時機,以及影片本身所具有的藝術上的造詣。

所以李成儒說到《無極》之後再沒看陳凱歌執導的作品,這無疑是扒開陳凱歌的舊傷口撒鹽,以至於陳凱歌在聽到李成儒的評價後,毫不猶豫又毫不留情的絕地反擊。所以陳凱歌對李成儒的這番言論,除了是和李成儒對辯,更多的也是在對一段辛酸往事的控訴。這也是陳凱歌對於《無極》口碑的態度,他也許能夠承認《無極》這部影片的失敗,但是他絕不承認別人因為這部影片而對自己電影生涯的侮辱,以及自己在創作《無極》這部影片時的職業態度,在陳凱歌看來,《無極》和《霸王別姬》一樣,都是自己在意的作品。

相關焦點

  • 15年過去了,《無極》還是陳凱歌頭上的一道「天雷」
    很少懟人的陳凱歌,卻對李誠儒露出了獠牙,也是意料之中。陳凱歌的形象一貫是舉重若輕的文人風骨,只有兩次在公眾面前失了氣度,都是因為同一部電影。十五年前,他狀告《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作者胡戈。十五年後,他對李誠儒的評價動了真火。《無極》,一直都是陳凱歌的雷區,從來沒有變過。
  • 陳凱歌,為什麼15年都跨不過《無極》這道坎?
    ,為什麼提到這部15年前的舊作依然如被觸碰到了逆鱗?》上映已經過去十五年,「老父親」陳凱歌依然用了「孩子」比喻自己的作品《無極》,護犢子的情緒鋪滿面龐。隨著《無極》的正式上映,影片口碑遭遇滑鐵盧讓預設立場「不懷好意」的媒體提問照進現實,如果說柳巖只是被嚇到睡不著覺,那玩梗《無極》的視頻UP主胡戈可是陳凱歌的「宿敵」,一度鬧得要對簿公堂。
  • 《無極》上映15年後,我終於看懂了:千萬不要盲目的賭任何東西
    ,於是就說出了那句流傳很久遠的話。其實在陳凱歌這樣說之後,有很多人再一次重新來審視《無極》,他們覺得陳凱歌這麼說除了自負以外,可能確實有一些別的想法,要知道很多現在的經典電影在當時剛上映的時候的確不被人看好,最典型的就是周星馳的《大話西遊》和享譽海內外的《霸王別姬》,這兩部電影在剛上映的幾年當中都被人冠以爛片的稱號,但是,過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卻成為了人們口中永遠流傳的經典,而陳凱歌的《無極》的確也是他的野心之作。
  • 《無極》上映15年,「李成儒們」依舊不配擁有陳凱歌
    隨著《演員請就位2》進入深水區,陳凱歌的名作《無極》被重新請上了舞臺。同樣,一場關於陳凱歌的作品爭論,再度成為了無數人熱議的焦點。在《演員請就位》大熱的同時,陳凱歌本人撰寫的散文集《少年凱歌》同樣登上了熱搜,一個關於陳凱歌本人的真實人生,更被大夥挖掘和重新認知。
  • 15年後《無極》仍是陳凱歌的不能說《霸王別姬》爹拍論再現
    其中最大的討論點在於第一個競演的劇目《無極》,備受好評的曹駿沒有一個導演選引發熱議,陳凱歌對於自己15年前舊作的解讀也同樣引起了關注,尤其是他含沙射影擠兌李誠儒「老土」的那段十級懟人語錄更是讓觀眾眼界大開。
  • 15年過去了,《無極》還是一道天雷,能瞬間轟碎陳凱歌的冷靜
    《無極》,一直都是陳凱歌的雷區,從來沒有變過。2005年,電影宣發的主要陣地,還是新浪搜狐這種門戶網站。電影《無極》上映前,陳凱歌興高採烈地接受了新浪的採訪。最近幾年,隨著大眾審美的迭代,以及陳凱歌本人在綜藝裡口碑的回升,豆瓣上相繼出現了不少深度解析《無極》隱喻的文章↓
  • 《無極》重演惹爭議,陳凱歌被套路了嗎?
    現在沒人談S卡了,焦點全在陳凱歌與李誠儒的對嘴上。而且,這個想法起碼是得到節目組支持的,大鵬的表現就證明了這一點。本來選手表演完,眾導師打個哈哈就過去了,一直情商在線的大鵬卻把堅定的目光投向耿直的李誠儒,追問李成儒「怎麼看《無極》」、「為什麼沒看《無極》」。大家心知肚明,一旦李誠儒開口,這「反間計」就使成了。
  • 《無極》15年依舊被罵「爛片」,陳凱歌是不是該學學張藝謀?
    十五年過去了陳凱歌還是當初的陳凱歌,一提《無極》就著急的陳凱歌。2005年《無極》發布會上,新人柳巖本著職業操守照臺本提問:「如果沒有預期那麼好,會不會戳痛自尊心?」年輕15歲的陳導,脾氣更爆直接翻臉,怒斥柳巖「太不尊重人了」,後來直接引申為柳巖這是盼自己孩子夭折,不是壞就是蠢。
  • 陳凱歌因《無極》回懟李成儒,15年前,他也這樣懟過柳巖
    只是在後面提到陳凱歌自《霸王別姬》之後的電影,是形式大於內容。《無極》這部2005年上映的電影。現在15年過去了,《無極》真的有人看懂了嗎?它真的是一部爛片嗎?單從票房來看,有一說一,《無極》是當年的票房冠軍,是《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2倍之多。
  • 拍出《霸王別姬》的陳凱歌,在《無極》之後被罵了整整15年
    要追溯這部劇的起源,這還從1993年往上再倒騰個15年。1978年,香港女作家李碧華在看完京劇《霸王別姬》表演後迅速寫下了同名作品。整整十年,當時在香港拍戲成名的徐楓看完這部小說後買斷了《霸王別姬》的版權。當然,十年的跨度算不上什麼,真正「離奇」的還要數電影主創們的搭配。
  • 《無極》到底是不是爛片?為什麼15年了陳凱歌還無法釋懷?
    電影《無極》已經過去十五年了,最近因為陳凱歌和李誠儒在《演員請就位2》上因為《無極》的爭論,又火了起來。 李誠儒表示自己沒看過《無極》。並且坦然受到了評論的影響。
  • 說不得的《無極》,永遠都是陳凱歌的逆鱗
    《無極》這部電影,是2005年的內地票房年冠(1.81億)。,豆瓣上《無極》的評分僅僅5.4分,放在陳凱歌的作品裡,也是屬於下檔等級的。,感覺《無極》形式大於內容,並且點評演員時說了一句「好的一定要多看。」
  • 《無極》是陳凱歌心中的一根刺
    》是陳凱歌口碑的分水嶺,在那之前,雖然他拍過很少人看過的《風月》,以及小成本溫情片《和你在一起》,但反響不大評分也不差(7.9)。由於視頻是在影片還沒下線時製作流傳的,視頻素材貌似錄屏,一度陳凱歌要控告胡戈侵權,胡戈道歉後作罷。在2006年一月的柏林電影節上,有記者提到《饅頭》,陳凱歌動怒,說了一句: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這句話成為當年的網絡熱門句子,在各種場合被套用,《饅頭》的第二輪發酵和這句話也有關,陳凱歌也被嘲笑為氣量狹窄。
  • 15年後,陳凱歌再因《無極》內涵李誠儒,是真性情還是意難平
    ,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說,不知道是李誠儒戰績輝煌飄了,還是覺得陳凱歌老了拿不起刀了,居然拿陳凱歌調侃,說《霸王別姬》之後再沒看過陳凱歌作品,多次內涵《無極》是爛片,還是陳凱歌心中的禁忌電影--《無極》,所以這次讓李誠儒分分鐘領教了什麼叫文化人吵架,文化人爭辯。
  • 一部15年前的《無極》,為何讓陳凱歌如此介意
    作者:糰子姐當年電影《無極》上映前,還有一個小故事。當時剛剛出道的柳巖,採訪陳凱歌。採訪過程中她問了一個例行問題:如果票房不如預期會怎樣?可對於《無極》這部電影,陳凱歌導演特別敏感和介意,似乎經不得別人一點兒批評和不同的聲音。他是真的特別介意和較真的。直到現在,《無極》仍舊是他心中說不出的痛。電影《無極》,對於陳凱歌有非比尋常的意義。這應該說是陳凱歌真正意義上,完全自己操刀製作一部電影。
  • 《無極》上映十五年,陳凱歌再談電影內涵,雲裡霧裡令人撓頭
    但是在這些大製作的片子裡面,有一部作品的口碑可謂是褒貶不一,那就是《無極》。那麼在十五年前受到眾多誤解導致口碑不佳的《無極》,能夠在十五年後實現口碑大翻盤嗎?在以演技為主題的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2》上,就由晏紫東、曹駿、小彩旗三位藝人翻拍了《無極》的名場面。通過三位藝人的精彩表演,也是讓觀眾們再一次回憶起那部經典作品《無極》了。作為《無極》導演的陳凱歌也是在這檔節目上,說出了拍攝《無極》這部電影的心聲。那麼這一次大導演親自解惑了,觀眾能夠看懂嗎?
  • 十五年過去了,陳凱歌對《無極》依然沒有釋懷
    2005年12月28日,一位叫胡戈的自由職業者,在看過電影《無極》後,感到無比的失望,從而產生了惡搞這部號稱國產大片的想法。陳凱歌的前妻洪晃對其評價最精闢。她說大師就該宰相肚裡能撐船,他陳凱歌連個饅頭都咽不下。十五年過去了,我以為陳凱歌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褪去了年少輕狂,清高傲慢,修煉成一位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師,然而,我錯了,太自作多情了。
  • 15年前的《無極》到底有多差,讓其成為陳凱歌耿耿於懷之作
    電影《無極》是陳凱15年前的作品,在那時候獲得了票房冠軍,但是口碑確實一塌糊塗。在05年上映時觀眾對《無極》的批評以及惡搞層出不窮,在豆瓣平臺上,《無極》也只有5.4的低分。這樣的低分對於年票房冠軍來說是發很低的。
  • 《無極》十五年,我終於看懂了它:珍愛生命,遠離賭博
    &34;陳凱歌曾忿忿地說道。原因無他。只因《無極》在2005年上映後,雖然票房接連打破了7項當時的中國電影票房記錄,但電影的口碑卻慘遭滑鐵盧。甚至有網友專門做出了一期搞笑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隱射電影《無極》在故事敘述和敘事邏輯方面的不足。
  • 《無極》為何長成了陳凱歌心中的一根刺?
    》是陳凱歌口碑的分水嶺,在那之前,雖然他拍過很少人看過的《風月》,以及小成本溫情片《和你在一起》,但反響不大評分也不差(7.9)。由於視頻是在影片還沒下線時製作流傳的,視頻素材貌似錄屏,一度陳凱歌要控告胡戈侵權,胡戈道歉後作罷。在2006年一月的柏林電影節上,有記者提到《饅頭》,陳凱歌動怒,說了一句:人不能無恥到這個地步。這句話成為當年的網絡熱門句子,在各種場合被套用,《饅頭》的第二輪發酵和這句話也有關,陳凱歌也被嘲笑為氣量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