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總相似,苦難各不同。這是一個很令人震撼的故事,其詮釋了苦難、生存、奮鬥、愛情、信仰、智慧....
《天才的磨礪人生》
目錄一,苦難童年二,離開故鄉三,天才入世四,前世今生五,人生轉折六,事業根基七,與神對話八,愛的承諾九,王者歸來十,回歸田園
前言
謝杭峰火了,這個在中國商業領域名不見經傳的男人,在過去短短一年的時間裡,他因為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所以他突然火了。
謝杭峰火了,在整個華人世界裡擁有數百萬粉絲。在過去的一年裡,他所創立的曼瑜品牌,在世界各地共成立了100家品牌運營中心,以及400多家銷售分公司。
曼瑜,是謝杭峰用夫人羅曼瑜的名字所創立的一塊化妝品品牌,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曼瑜品牌從無到有,一鳴驚人,更是一夜之間火遍了整個華人世界,不得不承認,曼瑜締造了一個新的商業神話。
圖:功成名就的謝杭峰
謝杭峰火了,他到底是何方神聖,是官二代、富二代、還是商業奇才,人們都不得而知。各地的粉絲都在打探有關他的消息,總想找到一些關於他的蛛絲馬跡。然而,直到目前,他甚至都還沒有一個百度百科人物介紹,可謂是神龍見首不見尾。謝杭峰對粉絲來說,顯得很神秘。或許,他就是一個傳說、一個謎.....
謝杭峰,一個37歲的男人,身邊的人都喜歡叫他「彪哥」。他的確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似乎總是自帶能量,無論何時何地,很容易讓人感覺到他的與眾不同。走到今天,在他身上確實發生了很多神奇的故事。是時候該給大家一個交代了,謝杭峰也想把自己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於是,我有幸成為了寫這個傳記的人。
2018年11月1日,我來到了他的老家,四川隆昌市胡家鎮。
謝杭峰的老家距離隆昌市區有20多公裡,幾年前,謝杭峰花了幾百萬,在老家修了一棟兩層樓的四合院。直到今天,他依然大多數時間都住在這裡。
這一趟,我是跟著他一起回到老家的。聽說他回來了,這個四合院裡很快就停滿了豪車,當地的社會名流都來了,這些人基本都是曼瑜產品的經銷商,他們來了以後,都不回去,晚上也都住在這個院子裡。
圖:筆者在隆昌通往胡家鎮的路上拍攝的風光
我跟謝杭峰認識了很多年,基本見證了他的傳奇人生。謝杭峰能成就大業,這是必然,我對此一點不懷疑。但是,在今天這樣糟糕的商業環境裡,短短一年多的時間,曼瑜所造就的商業神話我似乎也完全看不懂,這不得不令我驚嘆與好奇。
見面第一句話,我就問他:「你這樣瘋狂的發展速度,按照通常的商業規律就是崩潰,你上去了,想過怎麼下來嗎?」
他說:「我從來就沒有上去過,所以不存在怎麼下來,我只是帶著一種普渡眾生的心態,帶著一群夥伴,帶著千萬消費者一起玩,一起快樂.....」
或許,靠傳統的商業模式,的確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那謝杭峰到底是何許人,他的人生到底都經歷了什麼?他到底創造了怎樣的商業模式呢?
今天,我也不得不重新來認識一下他。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揭秘謝杭峰的傳奇人生。
一,苦難童年
1981年,謝杭峰出生在隆昌胡家鎮前進村,這是一個貧瘠的土地,直到現在,這裡依然是隆昌最貧窮的一個村。
謝杭峰的母親一直體弱多病,家裡的主要勞動力是父親。而父親沒文化、沒手藝,僅僅靠老老實實種地,實在難以維持家裡的開支。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苦、很窮。
在謝杭峰的印象中,家裡從來沒有殺過年豬,且總是欠著很多錢。謝杭峰放學回家,只要看到家裡有人他就會特別害怕,因為這些人都是來要帳的。面對這樣的家庭,大家都很瞧不起,也都認為這家人沒什麼希望。
謝杭峰在放學回家路上,常遇到村裡的熟人,而很多時候,這些人總是讓謝杭峰給老爸帶話,喊老爸去還錢。謝杭峰的自尊心因此備受打擊,從此他不願意再去外面玩耍,他的生活軌跡被鎖定在家和學校兩點一線之間。
待在家裡的謝杭峰開始喜歡讀書和思考,他變得比同齡人更懂事、更好學、更努力。他把課餘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謝杭峰逐漸發現,自己似乎會比其它同學理解能力更強一些,他只需稍加努力,就能永遠考班上的第一名。他不知道讀書為了什麼,但是他知道,只要是考了第一名,父母臉上就會有光,這個家庭就會有榮耀。因此,從小到大他都是班裡的第一名,學校的第一名。
家裡實在太窮,眼看日子過不下去了,父母不得已到沿海去打工,謝杭峰因此成為了中國第一批留守兒童,長期給爺爺生活在一起,爺孫兩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上初一時,謝杭峰12歲,依舊跟爺爺生活在一起。年邁的爺爺身體每況愈下,終於臥床不起。謝杭峰不得已只好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爺爺。有一天早上,爺爺突然去世了,由於當時通訊不發達,爺爺去世的消息根本無法傳遞給外地打工的父母。謝杭峰只好跟叔叔一起,簡簡單單操辦了爺爺的後事。
家裡從此就只剩下謝杭峰一個人,不僅生活需要完全獨立,還需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和恐懼。每到夜晚,謝杭峰就會特別害怕,感覺房子裡到處都會有爺爺的身影。他從一間屋到另一間屋,會先衝過去開一盞燈,然後再返回來關這盞燈,他必須要保證家裡始終有一盞燈是亮著的,以此來減少內心的恐懼。而這種孤獨和恐懼,伴隨著失去爺爺的悲傷與無助,整整持續了一個學期。也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常人難以想像的苦難,才成就了謝杭峰強大的心智與毅力。
中考的時候,老師根據謝杭峰的家庭條件,讓他報考了中專。因為這樣他可以早一點進入社會賺錢,可以早點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1996年,15歲的謝杭峰以本校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當地最好的中專,他也是本校當時唯一考上中專的人。因為家裡實在是太窮,所以小小的謝杭峰立志要靠讀書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所以他選擇的專業是金融,在他看來,學好這個專業一定能讓他變成一個有錢人。
謝杭峰就讀的中專就在隆昌本地,其第一學期的學費是1500元,謝杭峰開學只交了700元,由於他是考入該校的第一名,學校對此也算網開一面,剩下800元學費允許他先欠著,直到放假時才讓他交清。
讀中專的日子對謝杭峰來說,更多的是不堪回首。以當時的物價,一個學生的生活成本一星期最少要20塊錢,而謝杭峰每個星期卻最多只有5塊錢,甚至只有3塊錢。
不管怎麼省吃儉用,他的錢都無法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不得已,謝杭峰就把同學們吃方便麵不要的調料包,全部撿起來衝開水下飯。為了生存,謝杭峰不得不放下了自己的尊嚴和面子,在同學們異樣的眼光裡,苦苦地熬過了中專的第一個學期。
圖:這棵樹的位置就是謝杭峰的童年故居,其房子1998年倒塌,現已異地重建。
二,離開故鄉
中專的第二期又開學了,學費還是1500元。儘管東拼西湊,直到開學時家裡仍然沒有湊夠這筆錢。開學離開家的時候,父親無比愧疚,他滿眼心酸地看著謝杭峰,然後給了他300塊錢。
謝杭峰揣著這筆一家人從牙縫裡省出來的巨款,來到了學校。走進校園的那一刻,他陷入了巨大的恐慌與沉思......
交了學費沒錢吃飯,不交學費過不了學校這一關。但無論是交學費還是做生活費,300塊錢都只是杯水車薪,遠遠解決不了當前的實際困難。無論如何,300塊錢對謝杭峰來說都無法生活下去。他很恐慌、很絕望、很無助....
謝杭峰在學校呆了一個星期,也沒有去交學費。在殘酷的現實面前,為了活下去,年僅16歲的他第一次開始重新思考著自己的人生。他思考著該怎麼辦,自己的人生該是什麼樣的,難道就這樣一直窮下去嗎?自己的未來到底在哪裡,讀書真的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嗎?既然現實不能讓一個用心讀書的人活下去,那為什麼還要去做一個好學生.....
終於,他做出了一個最終影響他一生的決定。他不要做好學生了,他要做一個叛逆的孩子,他決定退學。他要去外面的世界、去遠方、去追夢、去遠走高飛.....
1997年3月初,開學後的第二周,謝杭峰沒有跟任何人說。帶著幾分不舍,帶著幾分不安,更帶著幾分憧憬,他背起自己的鋪蓋,悄悄地離開了學校,坐上了從隆昌開往成都的長途汽車。
多年以後他才知道,當初離開學校後,校長一直在找他回去讀書,他們覺得謝杭峰退學是不明智的。但是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謝杭峰根本不是退學,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能活下去......
謝杭峰之所以選擇成都,是因為錢太少,他不敢花太多的路費,相對來說成都是比較近的大城市。
雖說成都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大都市,但是對謝杭峰來說實在是太陌生了。走下長途汽車的他,心情很複雜。他帶著太多的訴求和憧憬,背井離鄉來到這裡。這裡可能是他夢想的起點,讓他改變命運。這裡也可能是他生命的終點,讓他萬劫不復。因為如果沒飯吃,他會餓死在這裡。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性,既讓人躊躇滿志,更讓人莫名恐慌。
看著川流不息的人群,第一次出遠門的謝杭峰難免有幾分膽怯,眼前的場景跟他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他很茫然,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該邁向哪裡。獨在異鄉舉目無親之際,他突然想到了在成都的一個老鄉。
雖說是個老鄉,但也並不是太熟,只是在老家時,謝杭峰就知道這個老鄉,在成都洞子口鄉五福村十四隊開服裝加工廠。徘徊在大街上的謝杭峰,走投無路,他決定先去投奔這個老鄉,暫且尋求個落腳。
五福十四隊位於成都北郊,是一個服裝製造村,也是農民自建出租房高度密集的村落,五福村住著上萬外來人口,人口密度非常大。村裡的房屋參差不齊,雜亂不堪,每個院子裡都是一個幾十人的製衣作坊。謝杭峰來到這裡一打聽,大家都是外地人,根本沒有人認識他的老鄉,看著村頭巷尾的一張張陌生面孔,他頓時傻了眼。
為了節約錢,謝杭峰是從汽車站走路過來的,他又餓又累。正月的天氣,依然寒氣逼人,眼看已經是下午,如果今天找不到這個老鄉,謝杭峰必然會露宿街頭。所以他一點也不敢鬆懈,只得硬著頭皮一家一家的院子挨著去問。
人們常說天無絕人之路,人生就是這樣,上帝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必定也會為你開啟一扇窗。在黃昏的時候,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的謝杭峰,終於找到了在這裡開服裝加工廠的老鄉....
圖:當年成都洞子口鄉五福村概況(非當年拍攝)
三,天才入世
老鄉雖說跟謝杭峰不算太熟,但是畢竟別人舉目無親,千裡迢迢來投奔,也只能勉強收留。於是,謝杭峰被安排給老鄉廠裡的員工一起拼床。
謝杭峰不敢給老鄉添太多麻煩,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出門去找工作了。在外地人口大量聚集的洞子口一帶,有很多幫找工作的中介機構。謝杭峰在一家中介機構看上了一個茶樓服務員的工作,結果被告知要交600元的體檢費(騙子機構)。囊中羞澀的謝杭峰,包裡只剩下200多塊錢,只能望而卻步。看來找工作是沒有機會了,這一天跑下來,謝杭峰就徹底放棄了繼續找工作的念頭。
這次找工作的經歷,給謝杭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得他早早地明白了一個道理。他覺得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其實很難主宰自己的命運。這也是他後來始終要幫助普通人一起實現夢想的重要原因。
第二天一大早,謝杭峰走進了菜市場,開始去研究這裡的販夫走卒。他發現,這裡外地人很多,而菜市場卻很少,所以沿街到處都是擺地攤賣菜的人,其生意都很好。謝杭峰頓時對賣菜這個生意非常感興趣。
謝杭峰這次主動退學闖蕩江湖,雖說是迫不得已,但他卻也是帶著巨大夢想來成都的,儘管這個夢想顯得很稚嫩、很蒼白,但它卻是希望的火種,早已在心中點燃了一團烈火。
走投無路的謝杭峰,一下子看懂了菜市場的這個商機,他好似抓住了一棵救命稻草。所以他決定要從這個生意去深入研究,尋找自己的機會。
說幹就幹,在菜市場,他開始打探每種菜的價格,更打聽每種菜都從哪裡去批發。對於一個16歲的小毛孩來說,大家並沒有太多戒心,基本都是有問必答。短短兩天,謝杭峰就完全搞懂了賣菜這個行當,並打算在臨近的站東村一個菜市門口擺地攤。
蔬菜批發市場在成都東站,距離謝杭峰選的「碼頭」有十來公裡。由於沒有本錢一次批發太多蔬菜,一天估計要跑上兩三趟。如果批發蔬菜都請人運輸,根本就賺不到錢。如果自己運輸,靠肩扛根本不現實,運輸問題成了擺在眼前的一個巨大障礙。
怎麼辦?打工,自己的錢不夠給中介。賣菜,其面臨的障礙無法跨越。謝杭峰心中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在現實面前,風雨飄搖,隨時都可能熄滅。
這十來公裡的路程,就是一條命運的鴻溝,跨不過去自己將萬劫不復,可能會露宿街頭,甚至餓死在成都,而跨過去將是一個新的人生。
這已經不再是進退的選擇,而是生死的抉擇。要是自己有一輛三輪車該有多好。謝杭峰從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顯現其作為商業天才的與眾不同。他做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雖說身上只有240塊錢,但是他卻花了200元的巨款,買了一輛別人用自行車改裝的三輪車。
騎著這輛三輪車,謝杭峰的生意就在成都站東菜市場門口的地攤上開業了。他用僅有的40塊錢去批發蔬菜,由於本錢太小,他只能買最便宜的菜,且只能買一個品種的菜。所以菜市場處理什麼,他就買什麼。用他後來成功後的話來說,這就叫單品定位戰略。
開張第一天,謝杭峰就賺到了幾十塊錢,這讓他無比興奮,也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他不追求利潤,只追求銷量。由於價格低,他的菜很好賣,一天要跑批發市場兩三趟。
為了不再跟老鄉添麻煩,沒幾天,他就在距離五福村不遠的王賈村,租了一個農民臨時搭建的小屋,從老鄉那裡搬了出來。
一個極其破爛的院子,一個家徒四壁的「家」。
雖裝得下身體,卻容不下靈魂。家裡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得買。謝杭峰的錢只夠交房租,所以他只好一邊賺錢,一邊添置鍋碗瓢盆。今天有錢先買灶,過幾天有錢再買鍋,過幾天再有錢才買碗......
終於,謝杭峰度過了人生中又一段蹉跎的歲月。在這場生與死的抉擇中,他選擇了生,並成功地活了下來。
睡硬板床、吃醬油泡飯,這段租房經歷讓謝杭峰刻骨銘心。所以後來賺到人生第一桶金後,他喜歡到處去買房,這也算是他對年少時所經歷苦難的一種祭奠吧。
到成都兩個月後,謝杭峰逐漸穩定了下來,賣菜的生意也基本能滿足他的生活需求。他於是給家裡寫了一封信,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父母.....
轉眼,謝杭峰已經在成都呆了半年,謝杭峰不僅吃苦耐勞,誠信經營,其更不斷研究經營之道,也不斷地變換套路。他已經不再擺地攤賣菜了,而是騎著三輪車邊走邊賣,這樣銷量會更大,生意會更好,基本每天都能賺一兩百塊錢。在短短幾個月內,謝杭峰似乎已經積累了人生小小的「財富」。
一個菜市場,就是一個社會的社會的縮影。從菜市場開始創業的謝杭峰,過早地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了世間百態。有賣菜從不講價的大佬,有一分一釐斤斤計較的平民,有少收了錢第二天會主動補回來的好人,還有每天專檢爛菜葉回家的窮人......看著芸芸眾生人,謝杭峰不得不開始思考社會,思考人生。從此成了一個社會的觀察者和思考者。
四,前世今生
1998年,由於老家的土坯房倒了,父母沒有地方住,謝杭峰乾脆把父母接到了成都,一家人從此在異鄉開始了新的生活。
轉眼到了2000年,謝杭峰一家人租住在一個院子裡,已經有兩年。而這個院子裡,還住著另外一個租戶,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三口之家。其特殊是因為,這是由一個小女子在獨自支撐的一個家。小女子的母親由於長期生病,四十來歲就已經白髮蒼蒼,更長期臥病在床。而小女子的父親更是一個「老實人」,完全沒有能力在外面賺錢,只能是在家照顧臥床的妻子。
巧的是,這家人也來自於隆昌,跟謝杭峰是同鄉。更巧的是,這個小女子也在成都賣菜。
由於是同鄉和同行,院子裡的兩家人關係也算走得比較近。時間長了,謝杭峰也知道了一些關於這家人的故事。原來,為了讓多病的母親能活下來,這個小女子13歲就開始來成都做菜生意了。由於母親需要長期吃藥,她賣菜賺的錢幾乎都給了醫院,所以一家人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謝杭峰對這個小女子多少有些惻隱之心,自然也會時不時為這家人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幫助。
有一天,小女子過生日,邀請謝杭峰一家一起吃飯。謝杭峰對吃比較講究,他看到小女子不會炒菜,就親自去下廚幫忙炒菜。謝杭峰問小女子要泡椒做佐料燒一道菜,小女子很快從罈子裡撈出了一些泡過的大甜椒。這種甜椒是沒有任何辣味的,喜歡吃辣椒的四川人都不會用它來做泡椒。
謝杭峰問:「怎麼是甜椒,沒有泡的辣椒嗎?」
小女子說:「我們對吃不講究,辣椒要拿來賣錢,這些甜椒也是因為賣不掉才泡到罈子裡的。」
因為同是天涯淪落人,所以小女子的回答,對謝杭峰觸動很大,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小女子的不容易。這一刻,看著眼前這個小女子,想著她獨自支撐著一個苦難之家,謝杭峰不僅非常敬仰,更十分憐憫、也倍感同情。
由於是過生日,席間謝杭峰冒昧地問小女子:「今天多少歲呀?」。
「十八」。
小女子的回答讓謝杭峰目瞪口呆,完全不敢相信。看著這個小女子,謝杭峰沉默了。之前一直把她當成一個大姐姐,而今才知道,她比自己預估的年齡,差不多小了七八歲。
謝杭峰看著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小一歲的小妹妹,再也吃不下這頓由他親手烹飪的美食。他非常清楚地明白,是生活的壓力無情地摧殘著這個小妹妹。她可能連一盒廉價的寶寶霜,都捨不得買一盒。以至於小小年紀,卻讓人看不出真實年齡,竟給人幾分成熟滄桑的感覺。
謝杭峰目不轉睛地看著這個小妹妹,並重新開始打量著對方,他第一次這麼認真地看著她。原來,她竟然是這樣的美.....
兩人突然四目相對,小妹妹羞澀地低下了頭,而謝杭峰似乎從對方閃爍的眼神裡,看到了一種倔強、一種抗爭、一種無奈、和一種期待.....
謝杭峰突然有一個強烈的念頭在心中湧動,那就是他希望用一個男人的情懷與擔當,去幫助這個小妹妹,一起去支撐這個苦難之家。
這個過生日的小妹妹,她叫羅曼瑜。第二天,謝杭峰跟曼瑜說:「我看你一個人賣菜,生意總是沒有我好,要不,我們把生意夥起來一起做吧,這樣你賺錢會更容易些......」
曼瑜看著這個自己早已熟悉的小男人,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呆呆地看著謝杭峰,竟然說不出一句話。漸漸地,這個男人的臉,在她眼前變得越來越模糊......
曼瑜早已不知所措,更沒有了思緒。她不知道是該拒絕,還是該接受,只是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佛說,是前世500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彼此相遇。縱然是浩瀚宇宙,雖說是茫茫人海,前世糾結的靈魂今生必然又會走到一起。
從此,他們兩人的生意合在了一起。「買新鮮的西紅柿,買新鮮的大白菜......」謝杭峰每天帶著曼瑜,一路吆喝著,行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裡。兩個不到20歲的小青年,他們彼此間,早已在靈魂深處埋下了愛的種子。
為了讓曼瑜找回逝去的青春,謝杭峰把曼瑜帶到了大商場。囊中羞澀的兩個人,看著那些品牌化妝品的價籤默默無語,因為他們根本買不起。而曼瑜更是死活都不讓謝杭峰為她買這些「奢侈」的東西。
謝杭峰把曼瑜帶到鳳凰山的最高處,他仰天長嘯,對著天空大聲哭喊:「蒼天,上帝.....」
哭完,她向曼瑜承諾:「這輩子,我要讓你青春永駐,歲月無憂,我將來一定要為你找回逝去的青春,我要守護你一輩子,愛你一輩子......」
因敬仰而產生好感,因憐憫而成為真愛。謝杭峰和羅曼瑜,後來很自然地成為了患難夫妻。
堅守愛和承諾,這正是謝杭峰後來創立美容品牌的真正原因。所以,他以夫人羅曼瑜的名字,命名了自己的化妝品品牌—曼瑜。
圖:謝杭峰與羅曼瑜最早的一張照片
五,人生轉折
19歲的謝杭峰,到成都才三年,就已經收穫了愛情和事業,可謂是少年得志。雖說賣菜的生意能養家餬口,但是,對謝杭峰來說,這個小生意只能是他人生的一個跳板,為了肩負男人的責任,為了履行對愛的承諾,他的志向遠不止於此。
有一天,謝杭峰聽到幾個賣菜的老頭聊天,說菜市場的「眼鏡」賣滷菜生意很好,一年要賺十幾萬。說者無意,聽者有心,第二天,賣菜這個行當就再也找不到謝杭峰的身影了,因為他跟曼瑜,已經開始在家裡研究滷菜了。謝杭峰在洞子口泉水村的地攤上買了本《滷菜大全》的二手書,天天在家裡研究滷菜的製作工藝。
很快,謝杭峰和曼瑜的滷菜生意開業了,但是,卻三天都沒有開張,謝杭峰一下子感到了巨大的壓力。為了做滷菜,自己可沒有少花錢,又是做推車、又是買材料,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眼看著兩個家庭的6口人要吃飯,謝杭峰心急如焚。
曼瑜13歲就出社會做菜生意,可謂是從小吃盡了苦頭,其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看著焦慮中的謝杭峰,她毫無怨言,更不斷安慰他,不斷跟他加油打氣。而曼瑜越是理解,謝杭峰越是自責。
就在謝杭峰無計可施的時候,他從電視上聽到了一句廣告:「美好火腿腸,不加香精和防腐劑」。謝杭峰眼前一亮,馬上去五塊石菜市場走了一圈。他全明白了,不要跟書上學,一定要加香精,滷菜才能賣得掉。
悟出這個道理以後,謝杭峰的滷菜生意一下子就打開了局面。他跟曼瑜兩個人協調配合,各有分工,更輪流推著四輪車上街叫賣,其生意逐漸紅火起來。
很快,謝杭峰賣滷菜快一年了,而這時他人生的第一個「貴人」出現了。這是個姓張的老闆,在荷花池市場做童裝的自產銷,在成都南豐工業園還修有幾千平米的廠房,生意做得很大。老張開個長安麵包車,經常來買滷菜。而當時能開一輛包面車的人,那都是大富豪。謝杭峰有意巴結之,更把老張當成自己的偶像。時間久了,兩人也就成了熟人。
謝杭峰覺得跟著老張混,一定有前途。於是,他乾脆把自己的滷菜攤搬到了老張工廠附近,這樣方便老張經常來買滷菜。
有一次,老張又來買滷菜,謝杭峰忙不過來,就喊他先回去,然後給送過去。謝杭峰給老張送滷菜時,老張正在給幾個老闆打牌,他們的談話內容很吸引謝杭峰,謝杭峰聽了很久都不願意離去。
謝杭峰發現老張圈子裡的人都是大老闆,他們談論的話題,都是謝杭峰非常想了解和學習的東西。於是,只要老張來買滷菜,謝杭峰就跟他送過去,然後就能聽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老張發現謝杭峰這個小夥子有點與眾不同,有一天乾脆把他帶到了荷花池市場去開開眼界。老張指著一群老闆對謝杭峰說:「小謝,別看這些人他媽的人模狗樣,如果把你放到這個位置,你會比他們更優秀。」
荷花池市場是中國西南第一批發市場,這裡的老闆多財大氣粗。自從認識老張以後,謝杭峰早已把做企業家設定成了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能進入荷花池這樣的財富圈子,當然是謝杭峰所求之不得的。於是他乾脆叫老張師父,希望能跟著他進入新的行道。
老張驕傲地告訴謝杭峰:「要進入荷花池,至少需要十幾萬的門檻費。」
荷花池這個商圈,謝杭峰早就十分仰慕,只是苦於沒有機會進入,如今有了」引路人」可謂是天賜良機。
謝杭峰覺得靠賣滷菜,要賺到這個門檻費可能太慢了。於是他決定放棄滷菜,先依靠老張的一些關係,幫一些服裝老闆賣貨,這樣可以邊幹邊入行。
曼瑜非常支持謝杭峰的決定,但她堅持要自己一個人繼續賣滷菜,為防轉行不成功留個退路。謝杭峰雖說不忍心讓曼瑜一個人辛苦,但她知道曼瑜能吃苦耐勞,也只好暫時接受這個分工。
從此,賣滷菜的行業裡,又找不到謝杭峰的身影了。這是公元2003年,謝杭峰22歲,曼瑜21歲。
謝杭峰幫荷花池的老闆銷售積壓的牛仔童褲,憑藉老張的關係,可以先拿貨,賣了再給錢。謝杭峰的三輪車再次發揮了巨大作用,他從廠裡拿貨,在洞子口泉水村一帶擺地攤。
擺地攤口岸非常關鍵,他每天早上6點就要去搶佔最佳口岸,晚上10點才收攤回家。謝杭峰十分辛苦,十分敬業。他一邊銷售童裝,一邊積累圈子資源,並不斷研究學習這個行業的經營之道。
謝杭峰擺地攤從來都是一邊吆喝一邊賣,所以生意會特別好,有時候一天能賺一兩千塊錢。回想起來,謝杭峰認為自己的演講口才,就是從擺地攤的時候吆喝叫賣鍛鍊出來的。
這樣整整堅持了半年,謝杭峰真的就賺夠了進入荷花池市場的門檻費。於是,他在荷花池附二區租了個檔口、又在大豐甫家村租了個院子、買了幾臺二手設備,招了幾個工人,就這麼大張旗鼓地辦起了童裝自產銷工廠。
老張以前帶謝杭峰到荷花池,無非是想秀秀自己的優越感。沒想到僅僅半年時間,謝杭峰這小子的真就殺入了荷花池,還居然要來跟來給自己「搶生意」了,這還了得。於是,他對謝杭峰很不看好,甚至叫圈子裡的人不要跟謝杭峰來往,其認定這小子不到三個月,生意肯定會做死。
當時的荷花池市場,做童裝的老闆有好幾千個,搶生意這種說法顯然不成立。看著師父老張這樣對待自己,謝杭峰很寒心,他立志一定要做好這個行業。
六,事業根基
剛開始進入服裝自產銷行業,謝杭峰既興奮、又敬業。他每天親自守鋪子,親自與客戶交流。荷花池附二區從此有了每天最早開門,和每天最後收攤的謝杭峰。
服裝自產銷,是個非常瑣碎的生意,又要買材料,又要管生產,還要管銷售,謝杭峰再能幹,一個人也會顧此失彼。作為謝杭峰的賢妻,曼瑜就是他最好的助手。曼瑜放棄了賣滷菜,夫妻兩一起齊心協力,經營這門生意。
謝杭峰在之前擺地攤的半年裡,天天在一線接觸買童裝的消費者,其早已把流行趨勢、市場行情、消費心理搞得一清二楚。所以做什麼款式,定什麼價格,他都胸有成竹。完全不能用一個外行的眼光和標準來衡量這個奮鬥中的商業天才。
三個月以後,謝杭峰的生意不僅沒有做死,還越來越好,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對於這樣的結果,老張完全不敢相信,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現實面前,老張也不得不對謝杭峰刮目相看,從此友好相處。
服裝自產銷,不僅是一個製造業,更是一個時尚產業。其流行趨勢演變很快,需要不斷地把握最新的潮流,才能有生存的空間。
為了跟上時代的潮流和腳步,謝杭峰買了兩臺二手電腦,一臺放到鋪子上,一臺放到廠裡。
由於曼瑜出社會早,讀書不多,謝杭峰堅信自己將來會成就很大的事業,所以他一定要讓曼瑜跟著他一起進步,共同成長。在閒暇之餘,他就讓曼瑜跟他一起學電腦、學上網,一起去感受網際網路的世界。網絡不僅是信息的海洋,更是知識的海洋。時間長了,謝杭峰甚至靠自學成為了設計師。
到後來,不管是服裝款式,還是宣傳資料,都由他親自設計。這一習慣,作為一種學習和奮鬥的精神,謝杭峰一直予以保留。就算是到了後來的曼瑜時代,大量的宣傳海報也都是出自謝杭峰之手。
服裝自產銷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所有的產能都得靠大量的時間來堆砌。不管是員工還是老闆都會非常辛苦,全年無休,每天加班熬夜就是這個行業最真實的寫照。兩個年輕的創業者,幾乎每晚都要忙到一兩點。到後來,就算是挺著個大肚子,曼瑜也始終要陪著謝杭峰一起加班熬夜,就不肯讓自己輕鬆一刻。正因為夫妻倆齊心協力,以及始終保持這種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們的生意才會越做越大。
荷花池作為全國重要的批發市場,其牛仔童褲不僅輻射整個中國,還輻射中亞和西亞一些周邊國家。在這樣的平臺上經營,憑藉謝杭峰的努力和天賦,他的事業發展很快,並逐漸以外貿型經濟為主,承接來自於中國周邊國家的外貿訂單。
不到兩年的時間,謝杭峰就成為了荷花池童裝的前20強,備受業界關注。而這時候的謝杭峰,再也不是以前的窮小子了,他已經真正意義上積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轉眼,謝杭峰在外貿童裝這個行當已經幹了好幾年,其已經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和實力,更早已註冊了自己的服裝公司和童裝品牌,更實現了現代化的企業運營模式。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其連鎖反應導致全球經濟斷崖式下滑,荷花池的童裝外貿訂單也隨之銳減。業界大佬都忙著縮小生產規模,以應對市場疲軟。
漲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誰在裸泳,而在退潮的時候,誰沒有穿衣服一下子就能看出來。而真正的商業天才,在經濟增長的時候,往往也不容易被人看出來的,只有當危機爆發後,他才會顯露鋒芒。
在危機面前,謝杭峰開始思考,他悟出了一個「盤子理論」。一張桌子上,會擺滿大大小小的盤子,每個盤子就好比是一個老闆。而這些盤子與盤子之間,總是有空隙,這些空隙加起來的空間,會比任何一個盤子都大。
謝杭峰就是要做每個盤子縫隙之間的生意,能到內地荷花池下單的肯定都是大客戶,其訂單會直接進入到各個盤子裡。而這些縫隙裡的小的客戶,他們到底在哪裡呢?
謝杭峰覺得這些小客戶應該就在邊境口岸下單,於是他開始在網上搜索中國最大的內陸口岸,最終確定了有綏芬河、北京、烏魯木齊、廣州、滿洲裡五大口岸,他開始一個個口岸親自去考察。
2008年下半年,謝杭峰在烏魯木齊開了一個最大的外貿童裝檔口,滿足中亞客戶的所有需求,客戶在烏魯木齊下單,即可實現工廠直供,價格相對於烏魯木齊的中間貿易商,具有相當的價值優勢。
這招果然厲害,謝杭峰的生意不僅沒有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逆勢強勁增長,訂單如潮。
同行看到謝杭峰生意好,心裡眼紅,開始研究他的套路。謝杭峰感覺到了危機,自己辛辛苦苦發現的商機,可不要被同行一擁而上給搞砸了。這時候,謝杭峰決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轉移同行的視線。
2010年,謝杭峰在廣州中山八路童裝市場重金租下一個口岸,並在同行中高調宣布,自己已強勢進入廣州的外貿市場。
實際上在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他就知道不會有太多生意,他早已做好每年虧損30萬的準備。而同行根本不知道,他們以為謝杭峰的生意都來自於這裡,於是成都幾大童裝巨頭,紛紛強勢殺入廣州,準備去大幹一場。
由於對手個個財大氣粗,所以都用力過猛,巨大的慣性導致他們不管對錯,根本都停不下來。短短兩年時間,進入廣州的老闆,每人不僅虧損幾百萬,還整整耽誤了兩年時間,可謂是元氣大傷,再也無力跟謝杭峰正面競爭。
謝杭峰逆勢崛起,終成最後的王者,其坐上了成都童裝的第一把交椅,傲視群雄。而這時的謝杭峰,還不到30歲。
圖:謝杭峰(右二)參加2014成都服裝圓桌峰會,左邊第一是本文作者,也是本次峰會的策劃和組織者。
七,與神對話
27歲的謝杭峰,就開上了豪車,住上了豪宅。對於一個普通的正常人來說,在成功面前,難免會有幾分年少輕狂,或者得意忘形。而謝杭峰與普通人最大的區別,就是他總是在不斷地思考、不斷地探索、不斷地自我修正。
在成都童裝行業,王者之相逐漸顯露的謝杭峰,身邊朋友越來越多。而這時候,他卻發現這個圈子有問題。因為大家每天在一起調侃的話題,不是泡妞就是賭博。心懷天下的謝杭峰對此感到很厭惡、很迷茫,他有點無所適從,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向何方。
迷茫中的謝杭峰走進了圖書館,他希望在這裡能找到一些思路。其中有一本叫《與神對話》的書,引起了他的興趣。走進這本書中,他第一次站到了一個商業以外的維度,去看待世界和人生。他試圖從書中找尋著新的自己,漸漸地,他似乎明白了些什麼。
謝杭峰從社會最底層崛起,且長期處在與各種人打交道的市場一線,可謂是飽嘗了社會各個階層的酸甜苦辣。不到30歲的他,早已積累了相當的社會經驗和社會認知,更早已看透了人間紅塵。面對這個形形色色的社會,他一直在思考著自己的角色。
帶著一知半解,帶著幾多迷惑,謝杭峰又走進了成都文殊院。在這裡,他每天與一群新的朋友,開始在這裡修行。以前天天想著怎麼賺錢的謝杭峰,終於安靜了下來。他甚至成為了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並皈依佛門,法號:宏峰。
在文殊院裡,謝杭峰並不是天天燒香拜佛,求菩薩保佑。而是每天跟著小和尚一起念經,一起修行。他一邊念經,一邊思考......
以前,以一個強者的身份,他總是不斷地索取物質的東西,用獲得來證明自己的強大。而站到一個更高的維度,人是自然的產物,自然的精靈。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應該去造福社會,普度眾生。
修行中的謝杭峰,開始用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世間萬物,看待紅塵。他開始從向外索取的思維,轉變為向內訴求、向內行走,一切向自己去尋求答案。
一個真正能向內行走的人,就是一個自然的產物,其才有可能真正領悟自然萬象,最終形成天人合一的思維和境界,此謂之天道與天命。
天道是什麼?他的天命又是什麼?謝杭峰開始與自己的靈魂對話。一個人要去哪裡,不在乎你有多強大,而在於你的信念有多堅定。而決定一個人信念的,則是其靈魂所堅守和嚮往的方向。
僅僅做一個有錢人,無非是可以讓一家人過上優越的生活,但是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多到根本沒有人知道你,沒有人注意到你。
而生命的價值在於,讓生命發光,更要用這樣的光芒去照亮世界,照亮別人。無關生智,局外生慧,我與我無關,我在我局外,我心是一切,一切是我心。或許,只有站到商業以外,才能更看得清一個人在商業領域的本質和價值。謝杭峰終於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叫信仰。
什麼叫信仰?就是把一個人的價值觀變成一群人的價值觀。他終於明白了天道,那就是一種超越金錢的價值觀。而他的天命很顯而易見,就是去傳遞這種價值觀和文化,去影響更多的人。
結束修行,謝杭峰走出了文殊院,看著眼前的車水馬龍,他若有所思,稍有恍惚。他感覺自己即是紅塵的導演,又是演員,或者自己也只是一個看客。世界還是世界,而他已不再是他.....
謝杭峰似乎已經忘掉了過去,等待他的,必然是一個新的人生。而他的人生,已經有了新的方向,那就是順天道、行天命,照亮別人,燃燒自己......
圖:謝杭峰習慣用打坐的方式思考
八,愛的承諾
謝杭峰在有意和無意之間,在文殊院悟道修行,竟然完成了從一個強者向智者的蛻變。離開文殊院後,為了忘掉過去,他乾脆為自己取了一個全新的名字—謝杭峰。
他為自己定下了新的人生目標:那就是以商業為紐帶,去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做更有意義、更偉大的事業。這個事業不僅能成就自己,更能成就別人。顯然,這個目標光靠服裝事業是無法實現的。所以,這一生,他註定將還有一次轉行。
以前每次遭遇突然轉行,都是迫於生計,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選擇。而這一次轉行,謝杭峰早已回歸情懷,回歸初心。因為曾經買不起化妝品的痛,他希望能用夫人「曼瑜」的名字創立一塊化妝品品牌,以兌現讓曼瑜「青春永駐,歲月無憂」的承諾。所以,這一次,他瞄準的行業是美容化妝品行業。
而此時的謝杭峰,除了擁有一個美好的夢想,好像什麼都沒有,沒技術、沒資源、沒經驗、沒人才。謝杭峰非常清楚地明白,依靠傳統的運營模式,面對世界級的化妝品品牌,冒然進入這個行業,簡直就是自取其辱,以卵擊石。
謝杭峰給自己定了兩個思路,其一就是要跟比自己優秀的人合作;其二就是必須要用創新模式進入化妝品行業。至於到底是什麼創新模式,他暫時還沒有答案。
謝杭峰開始走出成都,並不斷在各地調研新經濟、新未來。他更帶著曼瑜到世界各地去旅遊,開眼界、交朋友,在全球範圍內認識和結交化妝品行業的頂尖人才。夫妻倆為將來某一天進入化妝品行業積極地準備著。
在各種新的人脈圈子裡,謝杭峰接觸到了大量網際網路、新零售、連鎖品牌等各行各業的精英。他已經很強烈地意識到,網際網路、新零售將會顛覆很多傳統產業,這將是他未來彎道超車的機會。所以他開始把思考方向聚焦,重點研究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新零售。
有一天,謝杭峰廠裡有個老員工讀大學的兒子畢業了,為了跟這哥們撐面子,謝杭峰開著寶馬跟他一起去接這個畢業生。路上,這哥們說:「謝總,你說我這孩子,現在畢業了找不到工作,該怎麼辦?」。這句話一下子觸動了謝杭峰,因為大學生畢業即失業是常態,他對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這又讓他想起了剛到成都找工作的情景,這個社會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創業做老闆,而真正能讓平凡人上升的通道卻又非常少。一個人就算讀書讀到大學,也依然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人生,何其艱難。
謝杭峰在想,自己將來的化妝品事業,如何才能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共同打造一個未來的事業。而自己能不能打造一條生產老闆的流水線,把這些普普通通的人都孵化成老闆,幫助他們實現夢想,改變人生。如果能,這不就是一個可以改變千百萬人命運的偉大事業嗎?
沿著這一思路深入,結合網際網路思維,結合連鎖品牌理論,謝杭峰終於悟出了一套以網際網路為工具,以萬眾參與和分享為傳播的一套新零售思路。至此,他似乎真的找到了「謀天下事,用天下人」的人才整合思路。
這套思路就像一把上帝的鑰匙,能解開人與人之間「健康、財富、關係、喜悅」的四大原始訴求,讓人無限嚮往和追求。這也是後來曼瑜產品能爆炸式發展的最主要原因。
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準備,2016年,35歲的謝杭峰正式關閉了在成都的服裝生意。他帶著曼瑜,帶著他的化妝品夢想,來到了深圳。未來,他將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行使他的天命,實現他的人生傳奇。
圖:謝杭峰與羅曼瑜
九,王者歸來
剛到深圳的謝杭峰,到處拜碼頭籠絡資源。在深圳沒呆上幾天,謝杭峰很快就找到了自信。因為他發現深圳人的思維並沒有超越自己,這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
是金子總會發光,思想意識超前的謝杭峰,很快就得到了深圳一些大佬的賞識,並不斷有人拋來橄欖枝,希望與他合作。有人甚至開出了400萬年薪,另配賓利座駕的優厚條件,喊他負責運營一個項目。謝杭峰通通拒絕了這些普通人難以想像的機會,其進入化妝品行業的信念毫不動搖。
不久,謝杭峰開始在深圳正式組建技術和運營團隊,並於2017年註冊「曼瑜」商標和運營公司。
謝杭峰聽說有個國外的生物科學家,有個很牛逼的創新科研成果,可以讓人「返老還童」。他對此很感興趣,並通過多方斡旋,獲得了一次拜訪機會。這個科學家很忙,每天要接待好多登門求合作的大佬。而謝杭峰則是「最不靠譜」的一個,因為他當時還不能完全算是化妝品行業的人。別的大佬見這個科學家都很謙恭,不敢有絲毫怠慢。而謝杭峰卻不以為然,他跟科學家說:「你的科研成果不應該只是少數人的奢侈品,而應該是造福天下所有人的良方。你把配方賣給別人,別人會拿去謀取暴利。你要是跟我合作,我會把它變成人人都買得起的化妝品,讓天下的女人都能留住青春。」
此舉一下子戳中了這個科學家的痛點,其最終義無反顧地牽手了謝杭峰,成為了曼瑜的首席科學家。謝杭峰馬不停蹄,又借勢整合了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法國等世界級的專家博士團隊,曼瑜的技術研發實力一下子變得很強勢。
謝杭峰借用最初賣菜時的單品定位戰略,首先打造出了一款叫「曼瑜童顏噴霧」產品。只要每天對著皮膚噴,短時間內就能讓人年輕5-10歲。這是利用世界最頂尖生物科技成果,打造出的一個爆款產品。
曼瑜童顏噴霧一推出,就受到了同行的高度關注和認可。有幾個公司都希望用重金買下這款產品的中國代理權,他們期望這款產品的零售價為2280元/瓶。謝杭峰直接拒絕了這些資本家,就因為這事,他得罪了不少業界同仁。
因為曾經買不起化妝品的痛,讓謝杭峰立志要用破壞性的價格,去革命美容化妝品這個行業。他要把自己所堅守的愛和承諾、傳遞給天下所有的人。更要讓所有的女人都能買得起,都能留住自己的青春。
所以,謝杭峰立志要建立曼瑜自己的銷售系統,他花重金打造了一套軟體,用於全面解決用戶購買、參與、分享的所有問題。利用這套系統,他打造了一個新型的創業平臺,像流水線一樣孵化老闆,幫助大眾在平臺上創業,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新零售模式。
謝杭峰提出了「與愛同行、不離不棄、接觸真誠、同享豐盛」的曼瑜品牌文化。吸引有能量、有智慧、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到這個平臺,共創偉業。
2017年4月,曼瑜童顏噴霧最終以298元/瓶的平民價格,推向市場......
謝杭峰成功了,消費者對曼瑜產品好評如潮。世界各地的華人和有識之士,紛紛加入到曼瑜這個平臺。專家來了、學者來了、明星來了、商人來了,普通大眾都來了......
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曼瑜已經通過授權方式,在全球開設了超過100家品牌運營中心,更有400多家曼瑜的銷售代理公司成立。曼瑜已經走出國門,在眾多發達國家大放光彩。曼瑜成為了全球化妝品界一顆耀眼的新星,閃耀著鑽石般的光芒。
很多人都很難理解,謝杭峰為什麼能成功。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成功的方式都可能不一樣,謝杭峰的成功是贏在初心。因為一個有信仰的產品,很容易走進消費者的心裡,產品會說話,消費者會說話。
謝杭峰認為自己的模式並不複雜,其既不是分享經濟,也不是微商模式。他只是利用了網際網路技術作為了一種營銷傳播工具,然後對傳統零售進行提檔升級所創造的一種新零售模式。
但是,謝杭峰也認為,自己的模式不可以複製。因為他是一個有能量、有愛的人,他能把這種能量傳遞給千百萬經銷商,更能用這種愛去感動千百萬消費者。
今天的曼瑜產品已經擴展到,化妝品、服裝、飲料、日用品四大類別。選擇這四大類別,是因為這都是與民生緊密相關的傳統產業。謝杭峰希望用自己的新零售模式,能對傳統產業進行提檔升級,以推動中國在新經濟領域的崛起。
謝杭峰憑藉天才的稟賦和不懈的努力,終成霸業。或許,謝杭峰本就是上帝的寵兒,這一路的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無非是一個王者歸來的旅程。
圖:曼瑜品牌形象代言人,女神羅曼瑜
十,回歸田園
在距離成都70公裡的銀廠溝,有座覩史陀山。這裡風光秀麗、三面環水,其背靠龍門山脈的九峰山。在覩史陀山的密林深處,有一座叫「接引寺」的古剎。
由於接引寺不通公路,香客要想抵達,需要步行爬山兩小時。因此這裡香客甚少,幾乎與世隔絕。接引寺常年只有兩個老和尚在此修行,是世間難得的淨地。
2015年,謝杭峰第一次來到這裡,他就被這裡鍾靈毓秀,與世隔絕的神秘,所深深吸引。他總覺得,身處這裡,似乎總能聽到宇宙的聲音,更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無形的能量。
功成名就的謝杭峰,如今來得更加頻繁。他現在每次來接引寺,都會自帶乾糧,然後在這裡小住兩日。
在接引寺,謝杭峰早上五點起床,跟老和尚一起點燈。然後六點開始跟老和尚一起念經。一日三餐都自己親自做,茶餘飯後就是不停地念經。
經歷了人生的跌宕起伏,看盡了紅塵的嘈雜喧囂,謝杭峰唯有在這裡,才能得到片刻的寧靜。也只有在這裡,他似乎才能真正屬於自己.....
謝杭峰認為人生有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應該做當下最適合的事情。所以在人生的上半場,他選擇了改寫命運,選擇了綻放精彩,選擇了燃燒生命。而人生的下半場,他選擇的則是回歸平淡,回歸自然。
謝杭峰曾說:「人生就是一場戲,而很多人都是在別人的劇本裡演繹了一生。不同的是,我選擇了親自改寫自己的人生劇本,並自己導演了自己的人生。為了讓故事更加精彩,我在故事中還設計了很多角色,很多的人,而我就是帶著這群人瘋狂地玩了一回!」
進則天下,退則田園。站到人生巔峰的謝杭峰,早已做好了回歸田園的準備。世界還是世界,他還是他。不同的是,他完成了向世界傳遞一種價值觀和信仰的使命。
未來,他希望自己只是一個傳說,謝杭峰本就不是他真實的名字,這個世界本就沒有謝杭峰這個人。所有的一切,或許都只是一場夢、一個傳說。
之前我問他上去了怎麼下來的時候,他回答說:「我從來就沒有上去過,所以不存在怎麼下來。」,這一切也許就最好的回答。
曼瑜的故事還將繼續,謝杭峰所創造的偉大事業也還將繼續。而謝杭峰正在努力將自己變成這個故事的一個看客。
之所以要講述自己的故事,是謝杭峰覺得,自己需要給曾經的自己,給她最愛的曼瑜,以及給一路支持他的人一個交代。他更希望謝杭峰的故事能影響更多人,激勵更多人......
圖:謝杭峰與夫人羅曼瑜在接引寺
後記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謝杭峰到底是什麼人?故事寫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他就是那個天將降大任的人。他有著更高的信仰,更肩負著不一樣的使命與責任,所以他註定不平凡。
如果說,他跟眾多從逆境中崛起的成功者有什麼不同,那就是他不僅從逆境中崛起,他更是一個商業天才。當一個天才以這樣的方式入世,他就已經連接了宇宙,更擁有了無窮的智慧和能量,所以無論他創造出怎樣的奇蹟和神話,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雖說跟謝杭峰是朋友,我之前也從未真正讀懂過他。因為,站到商業的維度去解讀他,總覺得有太多得不可思議和不可能,甚至不敢相信。直到看過他公開發表,寫給夫人曼瑜的《一紙情書》後,我才算是真正讀懂了他。他真正的靈魂,根本就不在商業的維度裡。
從商業角度解讀謝杭峰都是錯誤的,商業只是他連接紅塵芸芸眾生的一個載體,只是大家所需要的一種凝聚效益。而他真正做的,實際上是教育行業,其主導著一種高維思想和精神的傳播。
人生最大的對手是自己,謝杭峰自然是那個早已戰勝自己的人。所以,在他心中,沒有恨、只有愛。一路走過來,他早已把曾經那些不愉快的人,看成「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他深深地愛著曼瑜,而曼瑜偏偏又是那個最苦命的孩子。曼瑜13歲為了給母親治病,就步入社會,23歲時,她最愛的母親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所以謝杭峰要遍尋全世界的抗衰老產品,以曼瑜的名字命名,因為這是把一份愛永遠流傳的最好方式。
謝杭峰在《一紙情書》裡說:「為愛而生、讓愛升華,此生唯有美麗和曼瑜不可辜負。」
一切都是源於「愛」,愛曼瑜,愛這個世界,愛身邊的所有人,這就是謝杭峰對信仰的詮釋。
與愛同行、不離不棄,接觸真誠,同享豐盛。深度解讀謝杭峰後,我能做的,唯有讓他的故事永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