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全面認識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演變和內涵

2020-12-23 民主與法制網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面簡稱《建議》),對二〇三五年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梳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由來及其基本內涵,對我們認識五年規劃和《建議》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

  經典作家的相關理論及其歷史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他們所處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時候,認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在經濟上重要表現之一是為個別企業中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矛盾,這種生產的盲目性必然導致社會性的巨大的浪費,這是產品相對過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重要推因。由此,他們設想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後,通過有計劃發展國民經濟,實現人力、物力、財力與自然資源會最合理最有效利用。

  十月革命的勝利,在人類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逝世後,史達林領導蘇聯在探索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問題時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是按計劃進行的」,其後在1929年4月舉行的聯共(布)十六大上制定並通過了1928-1932年國民經濟計劃,標誌著五年計劃在蘇聯的誕生。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表現出強勁的生命力,適應了蘇聯快速工業化和國家安全建設的需求。到1937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蘇聯已經實現了以重工業為中心的工業化,工業總產值迅速躍升至歐洲第一,世界第二。正如邱吉爾說的:「史達林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他留下的是一個擁有核彈的強國。」正是由於蘇聯的五年計劃擁有如此驚人的績效,這一國家經濟發展的模式,為成為二戰後誕生的一系列社會主義紛紛效仿。

  從「五年計劃」到「五年規劃」

  1978年開啟的改革開放,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了社會主義。堅持市場化的經濟改革基本方向、堅持改革發展以惠及人民大眾為目標,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取得舉世矚目成功的基本經驗。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深刻指出:「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這些深刻論述廓清了我們對社會主義的模糊認識。在此基礎上,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於我們的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我們不僅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也要更好地發揮黨和政府作用,這其中就包括發揮好黨和政府在制定、實施國家戰略規劃中的特殊作用,以此指導全局工作、克服市場失靈。當然,黨和政府在制定、實施國家戰略規劃中的作用,應該在更大程度上是對未來五主要是對國家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係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鑑於此,從「十一五」起(2006年-2010年),「五年計劃」改為「五年規劃」。從「計劃」到「規劃」,一字之差,顯示出黨和政府對發展內涵的認識的變化,充分反映出我國經濟體制、發展理念、政府職能等方面的重大變革。

  戰略目標:從「工業化」到「四個現代化」再到「現代化」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歸根到底是為了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在延安,毛澤東反覆強調「中國社會的進步將主要依靠工業的發展」,「由農業基礎到工業基礎,正是我們革命的任務。」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他進一步提出了「由落後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的奮鬥目標。這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國家戰略目標奠定了思想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舊中國傷痕累累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著手謀劃新中國的發展,在走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問題上,先後提出工業化、「四個現代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思想。

  1953年,黨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了實現這個中心任務,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基本任務是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就在1953黨提出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的時候,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已經把工業化具體目標,即「要建立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國防和現代化的交通運輸等」。這一認識在1954年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周恩來的《政府工作報告》裡面,得到再次強調。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又把「四個現代化」寫進了總綱中。1957年2月,毛澤東發表《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將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是較早地把「現代科學文化」列入現代化的目標之中。這樣,隨著黨的認識的發展,四個現代化內涵被確定為「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交通運輸業和現代化的國防。」

  二戰後,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要策源地,發生了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空間技術和生物工程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科技革命,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繼蒸汽技術革命和電力技術革命之後科技領域裡的又一次重大飛躍。1977年前後,隨著國門的打開與對外交流的日益活躍,黨的領導人敏銳地認識到現代化的標準已經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發而產生了重大變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到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奮鬥目標。

  戰略步驟:從「兩步走」到「三步走」,再到細分「第三步走」階段

  現代化目標確定後,設計實現現代化進程的戰略步驟就具有重大的意義了。這集中體現為現代化的「兩步走」戰略設計、「三步走」戰略構想、「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兩個十五年」戰略安排等。

  1964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周恩來根據毛澤東建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實現四個現代化目標的「兩步走」設想。在1975年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重申了1964年《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的「兩步走」戰略:第一步是用15年時間,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中國工業大體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第二步,力爭在二十世紀末,使中國工業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從國際國內發展現狀出發,把現代化目標調整為70年時間跨度的「三步走」戰略:第一步,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隨著1990年和2000年,「三步走」戰略前兩個歷史階段任務的完成,黨中央在黨的十五大將第三步細化三個階段:即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黨的十六大又進一步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七大,根據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黨中央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

  進入新時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將完成之際,如何根據新的歷史背景進行新的戰略部署成為新的時代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之後的30年又規劃了「新徵程」的兩個階段目標:第一個階段,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鬥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作者:中共上海市委黨校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俊

相關焦點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李猛同志們: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德州市委關於制定德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市委對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議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會議、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的部署要求,切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抓好落實。
  • ...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攀枝花市委關於制定攀枝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徐州市委關於制定徐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一、建議稿起草過程「十四五」時期是徐州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徐州的關鍵期。
  • ...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背景及總體框架解讀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齊興福12月24日至25日,中國共產黨甘肅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十三次全體會議在蘭州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甘肅省委關於制定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規劃《建議》)。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邵革軍:關於《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制定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關於《中共遂寧市委關於制定遂寧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
    受市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保定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大家一致認為,「十四五」時期的國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但總體上看,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保定發展具有獨特優勢和難得機遇,科學制定「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於保定未來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2020年10月29日,南方分公司機關黨支部在分公司大會議室開展「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主題黨日活動,會議由分公司機關黨支部書記關相主持,公司機關黨支部全體黨員參會。會上,全體黨員觀看了中建集團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視頻。觀看視頻結束後,參會黨員交流分享學習心得。
  • ...聽取部分企業家關於編制「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
    12月8日下午,莊木弟主持召開徵求意見座談會,圍繞奉賢「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聽取部分企業家的意見建議。莊木弟指出,企業是衡量城市強大的重要產業基石;企業家精神是彰顯城市偉大的重要文化內涵。
  • 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摘要一)
    原標題: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摘要一)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 理上網來|統籌考慮「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nbsp&nbsp&nbsp&nbsp在一次會議上同時提出五年規劃目標和遠景目標,這在黨的全會歷史上是少有的,也凸顯出統籌考慮和深刻把握這兩個目標之間關係的重要意義。而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於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深化改革開放,促進金融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日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布,正式文件包括「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2035年遠景目標以及各項發展任務的具體措施等。在其中,《建議》對金融領域作出了若干重要部署,為「十四五」期間金融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 ...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
    【中共中央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 習近平主持並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8月25日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意見和建議。
  • ...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中共雲南省委關於制定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10日中國共產黨雲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通過雲南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向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全面邁進。中國共產黨雲南省第十屆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分析我省發展形勢,就制定雲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向...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題: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行動指南——解讀《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新華社記者11月3日,新華社受權播發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兵團...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深入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就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提出以下建議。
  • ...市委召開制定「十四五」規劃和 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系列...
    黑龍江日報12月11日訊 12月7日、9日、10日,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王兆力先後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各區縣(市)和市直有關部門座談會,就哈爾濱市委關於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分別聽取各民主黨派市委、市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
  • 《中共平涼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中共平涼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徵求意見座談會… 2020-12-24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特稿|「十四五」規劃的重要意義及其與2035年遠景目標的內在邏輯
    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為國家未來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
  • 上海浦東新區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中共浦東新區委員會關於制定浦東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1月30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浦東新區第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通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