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善投資和市場環境,加快對外開放步伐,降低市場運行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加快我市優化營商環境指明了方向。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十三五」期間,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創新力度,提升服務效能,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市場主體需求,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進「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1+2+N」的24小時「不打烊」政府自助服務網絡,持續推出「市長企業家接待日」、選派幹部「點對點」駐企業、搭建「億元企業俱樂部」、夯實重點商圈商戶服務、成立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等系列舉措,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打通服務企業、群眾「最後一公裡」,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優化營商環境按下「快進鍵」。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動下,企業運營成本持續下降,市場活力不斷激發,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民領取營業執照。(資料圖片)
服務更好、效率更高
「放管服」改革成就全民幸福
營商環境好不好,群眾最有發言權。
「沒想到驛站裡可以辦理購車補貼,還可以免費複印,簡直太方便了!」8月10日,在玉潭街道沿江風光帶的城市驛站裡,市民周學志拿出身份證放在自助政務一體機上,一邊複印,一邊開心地說道。
100平方米的城市驛站裡,自助政務一體機、微波爐、飲水機、空調、按摩椅、自動售貨機等設施一應俱全,路人累了渴了可以進去歇歇腳;需要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等政務服務的,可以在24小時自助政務機上辦理。衛生間配置有坐便器和蹲便器兩種,在蹲便器旁邊還安裝有扶手。閱覽區的書架上擺滿了世界名著、兒童讀物等書籍,附近市民閒時可進去讀書。此外,還配備有醫療箱、母嬰室、掃碼雨傘、共享充電、免費WIFI……
隨著一座座標準、明亮、整齊劃一的城市驛站正式投入使用,我市「1+2+N」的24小時「不打烊」政府自助服務網絡基本建成。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智能化、便利化,寧鄉市打造了以市民之家為中心、以寧鄉經開區和寧鄉高新區為重點、以12個城市驛站為站點的「1+2+N」的24小時「不打烊」政府自助服務網絡,公安、人社等16家部門單位的290項政務服務可在線全天候自助辦理,打通了政務服務「最後一公裡」。
「為了讓群眾辦事更方便,現在,無論到哪個部門辦事,都能從細處著眼、從小處入手,積極為群眾提供人性化、便捷化、智能化、精細化的服務,群眾的獲得感確實明顯提高了。」市優化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我市戰略謀劃營商環境,頂層設計規劃藍圖。出臺《寧鄉市「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推進方案》,明確實施十個專項行動、30條具體措施,突出破解企業投資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持續以制度、氛圍倒逼觀念更新,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服務效能,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持續推進「三無城市」創建。清理公布證明材料299項,44項必開證明通過「無證明城市」系統辦理,實現企業群眾辦事「零證明」。調整、代繳「兩項收費」,提供購買服務,實現工業項目建設階段「零收費」。
「女士,這是你們的建設工程審批證書。」「謝謝,沒想到這麼快就辦好了。」在寧鄉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收到建設工程審批證書的項目申報員巢宇婷十分欣喜。
行政審批工作。(資料圖片)
巢宇婷是長沙瑞捷機械科技項目申報員,是項目審批領域的「小白」。一個多月下來,園區企業服務中心組建的「一對一」小分隊,為她包辦了企業前期手續、問題調處、水電配套等全過程事務,她只需要用手機登陸寧鄉市政務服務系統,就能完成工業項目審批。她告訴記者,沒來過企業服務中心幾次,基本每次過來都只是拿下證件,大部分時間都是電話、微信溝通。
項目審批以「快」為先,實現工業項目審批「零跑腿」。我市依託「智慧寧鄉」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實施網上審批,完善幫代辦制度,對園區工業項目全程幫辦包辦,代辦項目116個。全力推進「三先三後」(先建後驗、先批後核、先撥後審)審批,強力推進「三即」(領照即開業、交房即交證、交地即開工)改革,真正實現「一端受理」「全程網辦」「一次辦成」。
正常、健康的政商交往既有利於公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又有利於企業按經濟規律有序經營。為更好地服務市域非公有制企業,市工商聯作為民營企業的「娘家人」,成立「億元企業俱樂部」,出臺《寧鄉市「億元企業俱樂部」企業家綠卡實施辦法》,為年納稅額100萬元以上的「億元企業俱樂部」成員提供商務快線、快速值機、子女入學、就醫就診、文化觀光、法律服務、政務服務等優質服務。這一創新舉措,力爭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解決問題優質高效」,加強了政企溝通互助的決心,營造了「尊重企業家、優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良好氛圍,讓非公有制企業也有歸屬感、榮譽感、獲得感。
在「億元企業俱樂部」服務單位共同努力下,聚焦企業家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提供精準服務,已解決「億元企業俱樂部」成員企業困難和問題125個。
「包袱」更輕、步履更快
減稅降費增強市場主體活力
「公司投資100多萬元引進了兩套自動化設備投入到生產線,這兩套設備可以說是減稅降費政策中『賺』來的。」湖南湘玻節能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喜元告訴筆者,新投入使用的愚人鑽孔機,一臺機器完成鑽孔的效率可以代替8名工人。減稅降費的政策實現企業應享盡享,得益於市稅務局給企業進行「一對一」的政策解讀。
近年來,市稅務局持續開展減稅降費宣傳,精準到位,促進企業應享盡享減稅降費政策。在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同時,我市積極搭建人才招聘平臺,為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提供機會。據悉,我市進一步擴大「無費」範圍,提供環評、能評、安評等購買服務,實施企業用水、用電等補貼政策,有效降低企業要素資源成本。召開英才大會,搭建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橋梁,市人民政府與中南林業大學、三一重起與武漢理工大學籤訂合作協議書,先進裝備製造、生物製造企業與專家團達成長期合作。
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它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聚人心、凝人氣的綜合效用。優質的營商環境是一個「能量集聚源」,有利於吸引各類企業投資創業,促進相關產業鏈深入發展,強化對各類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形成「人才強磁場」。
我市聚焦政策落實,保障企業利益,出臺促進先進位造企業降本增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助、招商引資中介人獎勵等系列政策文件,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更多優質措施;全面梳理各級政策文件,形成《寧鄉市涉企政策彙編》;開設涉企政策發布平臺,發布政策54條;舉辦涉企政策解讀專題培訓班,全市兩百餘家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培訓;對標117項政策清單,嚴格兌現本級涉企政策,確保有效落實。
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我市著力對標一流營商環境,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自去年3月起,我市「重點商圈商戶優化營商環境」活動全面展開,在全市布局成立大河西商圈、豪德市場商圈、沙河市場商圈等「十大商圈」服務點,全市25家部門單位協力安排專人負責聯絡服務,重點為商戶解決交通擁堵、通信不暢、融資難融資貴、基礎設施不完善、辦事手續繁雜、治安環境不優等實際問題和困難,並將「黨建、法律、教育、健康、政策」五大政策禮包送到商戶手中。
今年,我市持續夯實重點商圈商戶服務點建設,鞏固五大政策禮包,同時將自助政務服務和市場主體輕微違規經營行為免罰機制送上門,讓寧鄉12萬中小微市場主體同樣暢享服務紅利,效果顯著。至目前,我市為重點商圈商戶中小微市場主體開展教育、醫療、普稅等各類主題活動270餘次,覆蓋商戶、群眾15萬人次,解決交通擁堵、融資難融資貴、子女入學難等問題450餘個,成功調解矛盾糾紛3100餘起,挽回經濟損失8000餘萬元,協調解決企業周轉資金2.4億元。
「跑路」更勤,服務更好
市場釋放強勁「磁吸力」
「非常勤奮努力,全心全意為公司出謀劃策、撰寫方案,加班加點是常事。這樣的年輕幹部,我是第一次見到!」皇氏集團湖南優氏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松義指著忙碌的駐企服務代表喻霞說。在喻霞的努力下,該公司業務取得了飛躍式增長,5月份公司產能達到3081噸,同比增長151.8%。產品銷量上升了,品牌名氣增長了,員工士氣也大漲。
駐企聯絡員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資料圖片)
自4月30日開始,我市派出14名幹部,以全脫產的方式入駐14家企業,「點對點」為企業解決問題。根據安排,駐企服務代表將「一對一」全脫產駐企服務一年。服務期間,不取酬、不參與企業投資性經營活動,在企業擔任中層職務,同時擔任產業鏈辦公室成員,服務全市產業鏈建設。通過「一月一會商,一季一講評,半年一考核」的「三個一」調度機制和企業填「單」、會商派「單」、代表跑「單」、講評驗「單」、組織跟「單」、考核亮「單」的「六單」閉環管理考評機制,實地摸清所在企業困難,第一時間傳達到相關責任部門,「點對點」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目前,駐企服務代表已解決三一、優氏乳業等六大產業鏈企業問題60餘個。
為有效破解「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的難題,打通服務企業群眾的「最後一公裡」,我市在企業集中的寧鄉經開區、寧鄉高新區成立企業服務中心,推行「零收費+幫代辦」一站式服務,為入園企業項目提供全流程、全過程、全要素「個性化訂製」服務,企業只需要提供需代辦手續的清單,剩下的由代辦員全程幫辦代辦,變「企業跑」為「幹部跑」。同時,通過取消、調整、購買服務等方式,免收項目建設階段行政事業性、服務性收費以及環評、安評等所有中介服務費用,實現工業項目(工業地產除外)建設階段全過程「零收費」。對必需的水電氣等公用服務,由園區建設至企業用地紅線,工業項目無償接入,切實提高企業開辦效率,有效降低企業開辦成本。至目前,兩個園區企業服務中心已為86個企業項目提供幫辦代辦服務660餘次,為企業節約開辦成本8500萬元。
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項目落地。我市通過系列舉措,進一步優環境、提服務,打造一流投資窪地。年初以來,已有比亞迪、中國五礦長沙新能源等154個產業項目落戶寧鄉,總投資額433億多元。
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既要清清爽爽用權,又傾情傾力服務,主動關心、及時回應企業的合理訴求,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切實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添薪續力,把市場主體活力更好釋放出來。
為進一步拓寬服務渠道,我市創新推出「市長企業家接待日」活動。該活動由市長接待企業負責人,聽取企業發展難題,共同商討解決遇到的問題和困擾,當場確定工作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明確解決辦法,切實實現政企面對面的「你問我答、你呼我應」。該活動今年已開展4場,共解決楚天科技、中偉新能源、優氏乳業等14家重點企業涉及用地和供電保障、公共運輸服務等的22個問題,為企業發展掃清障礙。相關企業負責人點評該活動「方式直接、效果顯著」。
2月1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舉行我市第一個「市長企業家接待日」活動。(資料圖片)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核心競爭力。目標已經明確,奮進正當其時。「十四五」時期,我市必將進一步解放思想、統一思想,樹牢「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意識,以自我革命精神、鬥爭精神不斷深化改革,用高水平制度創新成果優化營商環境,用高質量發展項目檢驗營商環境,堅持不懈優化政務環境,持之以恆優化法治環境,努力建設低成本的投資窪地,全面營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讓美好寧鄉更具吸引力。
( 值班領導:賀小平 審核:蘇健 編審:劉靜 校對:文藝芳 編輯:向雷紅 來源:融媒體記者 段華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