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艙可是有大學問 - 商務艙座位進化史大盤點

2021-02-17 拋因特達人

拋因特達人官網(www.pointstalent.com)現已上線,想更詳細、更及時了解拋因特達人各種動態,歡迎收藏和訂閱哦。

相信不少關注拋因特達人的同學都是體驗過或者非常渴望體驗商務艙飛行的,畢竟商務艙比起經濟艙來說從軟硬體來說都要好太多。然而,在拋因特達人看來,只是明白商務艙這個名詞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商務艙的世界裡面也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如果大家只是為了乘坐商務艙而坐商務艙,可能會碰到一些硬體條件非常一般的座位,導致整個體驗大打折扣。

所以拋因特達人想結合這幾年乘機的經驗,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現在航空界中商務艙座位的進化史以及各種座位的優缺點。

既然是進化史,肯定是先給大家介紹非平躺的商務艙先了,這些座位現在主要都應用在一些短途的航班(如果放長途誰會買啊)。

第一次體驗歐洲內部商務艙的經歷是乘坐了瑞士航空的日內瓦 - 蘇黎世航班,上機之後我整個人是震驚的,因為整個商務艙和經濟艙的座位是完全沒有區別的,只是把中間的座椅給屏蔽了。總之整個體驗和經濟艙是沒區別的,除了會在飛行當中發點吃的。

這種商務艙(當然很多航司還叫此為頭等艙)是大家在窄體機中最常見的了,一般我們叫此為Recliner,俗稱大板凳,比起經濟艙的座位來說,大板凳的座位寬度以及腿部空間都要舒服不少,至少把座位往後仰之後睡覺還是相當舒服的。

座椅分布:2 - 2(更窄的機型則會出現2 - 1、1 - 1之類的分布)

這種座位其實是我個人覺得最不理解的設計,大家可以從上面的用詞就可以看出來,當一個座椅又Angled(有角度)又Flat(平)的時候,那是個多麼奇怪的設計

一般這種座位放到最底下的時候的角度是170度,並不能達到完全平躺,所以被我們戲稱為「牙醫床」,我曾經體驗過的一次是全日空的B767-300ER(東京成田 - 廣州),反正放平座位後我感覺屁股一直被那個翹起來的部分頂著,很不舒服,根本睡不著。

目前來說配備這種商務艙座位的機型基本上都是執飛中短途航線,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例外,比如說法航A380、埃及航空B777居然也是配備牙醫床的商務艙,並且會執飛一些中長途航線,比如說埃及航空B777會飛開羅 - 廣州。

座椅分布

- 小型寬體機(如B767):2 - 1 - 2

- 中型寬體機(如B787、A330)、A380二層:2 - 2 - 2

- 大型寬體機(如B777):2 - 3 - 2或2 - 2 - 2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全日空:B767-300ER

- 埃及航空:B777-300ER、A330-300

- 新加坡航空:A330-300、B777-200

終於來到平躺商務艙了,比起前面非平躺的商務艙,平躺商務艙自然是進步了非常多,首先不管寬窄如何,至少乘客是可以放平座椅,在飛行途中愉快休息了,接下來就給大家一一盤點我們常見的平躺商務艙有什麼。

正向直排平躺1:Zodiac (現為Safran) Aura

首先來看看最簡單的直排平躺座椅,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俗稱的大通鋪——Zodiac (現為Safran) Aura座椅。比起牙醫床來說,能平躺自然是巨大進步,而且整個座位的腳墊我覺得是挺加分的;至於缺點也非常明顯,私密性極差,儲物空間也很少。

- 中型寬體機(如A330、B787):2 - 2 - 2

座椅優點

- 座椅極寬 & 腳墊空間極大

- 適合雙人出行

座椅缺點

- 毫無私密性可言

- 儲物空間很少

- 不是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 土耳其航空:B777-300ER、A330-300、A330-200

- 國航:A330

- 廈門航空:B787-8

- 印度航空:B777、B787

……

正向直排平躺2:B/E Aerospace Minipod

這款座椅我覺得就是上面提到「牙醫床」的加強版(其實嚴格來說和一些牙醫床是一款座椅,但是由於比牙醫床還是要好一些的,我就放到平躺這邊來了),比起牙醫床來說,整個座位確實是平了,但是問題就是平躺後座位和地面還是有一定角度,於是就被大家戲稱為「滑滑梯」。我爸媽曾經體驗過大韓航空A380的這一款座位,表示由於這個角度的存在,確實會影響睡眠。

卡航B777-200LR的還算好,個人感覺基本上是平的,沒有滑滑梯的感覺。

- 中型寬體機(如A330)、A380二層:2 - 2 - 2

- 大型寬體機(如B777):2 - 2 - 2(卡航) 或 2 - 3 - 2(大韓、阿聯航空)

座椅優點

- 平躺

- 沒有礙事的腳墊

- 適合雙人出行

座椅缺點

- 毫無私密性可言

- 比「大通鋪」的儲物空間更少

- 不是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 大韓航空:A330、A380-800、老版的B777

- 澳洲航空:未翻新的A380-800、B747-400

正向直排平躺3:Rockwell Collins Diamond Seat

此款座位被戲稱為星盟批發款,因為不少星盟航司使用了此座位,相比前面兩款座椅,個人感覺這款座椅真心沒有什麼突出的亮點,私密性沒有提高太多,但是腳墊極小,座位也偏窄,我躺進去都很難轉身,相比前兩款座位的有點可能就是密度可能相對高一些,幫航司多賺點錢吧,所以個人來說並不是很喜歡這一款座椅。

除此之外,有一些配備平躺商務艙的窄體機會使用此座位布局,比如說我體驗過的美國航空A321-T的商務艙,感覺窄體機和寬體機相比座位和整個空間要更小一些(也許是錯覺)。

座椅分布

- 小型寬體機(如B767):2 - 1 - 2

- 中型&大型寬體機(如A330、B787、B777):2 - 2 - 2

- 窄體機:2 - 2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稍優

- 適合雙人出行

座椅缺點

- 私密性仍舊很差

- 儲物空間仍是硬傷

- 腳墊極小(非首排Bulkhead座位)

- 不是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美國航空:A321-T、B757

- 美聯航:B757、B767、B777-200、未翻新的B787

- 達美航空:B757

- 國航:B777、B787-9、B747-8

- 漢莎航空:目前所有寬體機的商務艙

- 長榮航空:翻新後的A330-300

- 深圳航空:A330-300

- KLM:B747、B777、A330

- 俄航:B777-300ER

- 衣索比亞航空:部分B787、A350

奇葩的直排平躺1:Stelia Equinox 3D

這款座椅其實本質和上面的Rockwell Collins Diamond Seat是類似的,只是設計者別出心裁地弄了個「上下鋪」的設計,具體大家看下圖就懂。

火車可以上下鋪,飛機就不可以嗎?當然可以,這樣的設計多麼科學,多麼美妙。不過說實話,這個座位其實挺舒服的,空間真的大,而且剛好旁邊沒人,真的很舒服。只是如果旁邊有人的話大概就不好過了。

座椅分布:2 - 2 - 2

座椅優點

- 平躺……額……沒了

- 空間還是不錯的

座椅缺點

- 設計奇葩

- 儲物空間很少

- 不是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 下鋪的人要小心上鋪的人會放屁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皇家摩洛哥航空:B787-8

- 菲律賓航空:部分A330-300(還沒有娛樂系統)

如果說上面的2 - 3 - 2分布已經密度很高的話,如果商務艙變成2 - 4 - 2分布是什麼感覺?然而當年美聯航就推出過這種毫無人性的商務艙,簡直是不忍直視,一張圖給大家總結一下。

美聯航老版B777-200商務艙(上圖轉自Pointstravel.com)

不過好消息是美聯航已經逐漸淘汰這種布局了,目前這種「倒騎驢」商務艙已經非常非常少了,總之這大概是史上最爛的商務艙,沒有之一了。

座椅分布:2 - 4 - 2

座椅優點

- 平躺,沒了

座椅缺點

- 儲物空間極小

- 只有一半的座位直接通向過道

- 商務艙最後一排要和經濟艙乘客大眼瞪小眼

- 現在很多豪華經濟艙都是2 - 4 - 2布局,可見座位有多窄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美聯航:僅剩部分B777-200(僅此一家)

上述座位有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很多座位都不能直接通向過道,這作為高級的商務艙來說,顯然是可以改進的,於是座位不能直著來我們還可以斜著啊,所以一些航司就推出了這款正魚骨的座位,首家推出正魚骨座位的航司是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這個座位的原理也不難理解,就是將每個座位和飛機形成一個角度,如此一來不但每個乘客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而且在縱向可以放入更多座位確保商務艙的密度是可以讓航司盈利的。

然而當我們飛行在空中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款座位會給我們帶來非常震撼的視覺效果,大家仔細看下圖就不難發現,放眼望去一排腳啊,有沒有種充滿氣味的感覺?

座椅分布

- 中型寬體機(如A330、B787):1 - 1 - 1

- 中型&大型寬體機(如B777):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每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往過道

座椅缺點

- 儲物空間極少

- 雙人出行交流非常困難

- 靠窗乘客想看窗外極其困難

- 機艙看到一排腳真是美如畫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維珍航空:A330-300、B747-400、B787-9、A340-600

- 紐西蘭航空:B777、B787-9

- 達美航空:未翻新的B777-200ER

- 加拿大航空:部分A330-300

……

反魚骨商務艙1:Zodiac (現Safran) Cirrus

正魚骨的弊端想解決其實很簡單,把正魚骨變成反魚骨即可,如此一來,朝著過道的不再是腳墊而是椅背,而且反魚骨座位的乘客私密性也大大提高。可以說反魚骨座位是現在航空界商務艙座位最流行的設計之一,這種科學合理的設計也得到了非常多航司的青睞。

我們常見的反魚骨商務艙之一是Zodiac (現Safran) Cirrus,大家看看下圖就可以明白其精妙的設計了。

座椅分布

- 寬體機(如A330、B787、B777等):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每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往過道

- 私密性極佳

- 儲存空間較好

座椅缺點

- 起飛 / 降落的是時候無法將IFE顯示屏翻出

- 偏小的寬體機(如A330、B787)的腳墊可能會小一些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國泰航空:A350、B777-300ER

- 港龍航空:A330-300的頭等艙

- 長榮航空:B777-300ER

- 中國東方航空:B777-300ER

- 海南航空:部分B787-9

- 美國航空:B777-300ER、A330、A321-T的頭等艙

- 達美航空:A330

- 哥倫比亞航空:部分A330-200、B787-8

- 泰國航空:B787-9

- 芬蘭航空:A350-900

- 越南航空:B787-9

- 斯裡蘭卡航空:A330-300

……

反魚骨商務艙2:Rockwell Collins Super Diamond

另一款經典的反魚骨座位就是Rockwell Collins Super Diamond,和上面的商務艙相比,這一款商務艙設計其實更合理一些,儲物空間稍多一些些,而且也不存在上面一款座位的IFE顯示屏問題。

想要區分Rockwell Collins Super Diamond和Zodiac (現Safran) Cirrus的方式也很容易,如果像下圖一樣顯示屏是固定在桌板上面的就是Rockwell Collins Super Diamond,而Zodiac (現Safran) Cirrus的顯示屏則是需要移動出來的。

座椅分布

- 寬體機(如A350、B787、B777等):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每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往過道

- 私密性極佳

- 儲存空間充足

座椅缺點

- 基本沒有太多缺點,如果硬要說缺點的話就是感覺平躺的時候,桌板距離腿部比較近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美國航空:B787-9

- 國航:A350-900(國航也是不容易終於推出非2 - 2 - 2的商務艙了)

- 廈門航空:B787-9

- 加拿大航空:B787、B777

- 卡達航空:B787、A350-900、A380-800

- 皇家摩洛哥航空:B787-9

- 埃及航空:B787-9

- 中華航空:B777-300ER、A350-900

- 斐濟航空:A350-900

- 沙特航空:B787

……

相關體驗

🔗美國航空B787-9商務艙體驗

JAL Sky Suite iii:Zodiac (現Safran) Aries

除了上述兩款主流的反魚骨商務艙產品之外,日航推出了JAL Sky Suite iii,使用的反魚骨座位分布有點像上述兩者的結合,座位方面,基本上和Cirrus是類似的;而IFE顯示屏則是和Super Diamond一樣在腳墊的上方。如此一來,就可以解決起飛和降落時不能翻出IFE顯示屏的問題了。

日本航空B787-9商務艙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每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往過道

- 私密性極佳

座椅缺點

- 儲存空間不足

- 日航這個座位是兩段式的,而不是我們常見的三段式,所以導致座位偏短,平躺後空間十分有限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日本航空:部分B787-9、部分B777-200ER

即使是目前業界最流行的反魚骨座位,還是有一個非常奇葩的設計的,其實這座位的本質就是Cirrus,只是不太懂為什麼要把一半的座位倒過來?不過好在也只有AA一家用了這個座位,其他航司大概都搞不懂為什麼要這麼設計吧。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同Cirrus

座椅缺點:同Cirrus,但是設計實在是太奇葩了,不知道為啥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美國航空B787-8

相關體驗🔗美國航空B787-8商務艙體驗

比起早期的正向直排平躺座椅,正向交錯座椅就是增加了一些巧妙的交錯,使得後一排的腳墊上方的空間成為了前一排的儲物空間,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而且直排意味著每個座椅的都是比較方正,不像反魚骨座位出現各種三角形的感覺。

這款座椅個人感覺是所有正向交錯座椅中最窄的一款,而且在一些機型中,並不是每一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個人感覺是所有正向交錯座椅中設計的最不好的一款了。

座椅分布

- 小型寬體機(如B767):1 - 2 - 1

- 中型寬體機(如A330、A340):有些排1 - 2 - 2,有些排1 - 2 - 1

- 窄體機(如A321、B757):有些排2 - 2,有些排1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有一定私密性

- 中型寬體機和窄體機都會出現「王座」座位,比如說上圖瑞航A330商務艙的座位,一人出行的時候有巨大空間

- 儲存空間充足

座椅缺點

- 座椅寬度不足

- 除B767之外並不是所有座位都能直接通向過道

- 腳墊偏小(非首排Bulkhead座位)

- 不同座位的體驗非常不一樣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瑞士航空:所有寬體機商務艙

- 奧地利航空:所有寬體機商務艙

- Jetblue:A321的Mint商務艙

- 美國航空:B767

- 達美航空:B767

- 芬蘭航空:A330-300

- 布魯塞爾航空:A330

- 馬來西亞航空:A330-300、A350-900

- 愛爾蘭航空:A330、A321LR、B757

- 葡萄牙航空:部分A330-200、A321LR

……

相關體驗

🔗瑞士航空A330-300商務艙體驗

正向交錯座椅2:Thompson Vantage XL

比起上面的Vantage,Vantage XL個人覺得更大氣且空間更充足一些,而且所有寬體機座位都是1 - 2 - 1布局使得這個座位不像上面Vantage那樣每個座位的體驗很不一樣,個人覺得這款座位是要優於上面的Vantage的。

座椅分布

- 寬體機: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尤其是靠窗座椅)

- 座位寬度非常不錯

- 儲存空間充足

- 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座椅缺點

- 腳墊偏小(非首排Bulkhead座位)

- 兩人同行交流不方便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北歐航空:所有寬體機商務艙

- 澳洲航空:A330-300、B787-9、翻新後的A380-800

- Jetblue:A321的Mint商務艙

- 長榮航空:B787

- 南航:B787-9

- 吉祥航空:B787-9

- 智利南美航空:部分B767-300

- 菲律賓航空:部分A330-300、A350-900

……

相關體驗

🔗北歐航空A330-300商務艙體驗

🔗長榮航空B787-10商務艙體驗

這款座椅個人目前還沒有體驗過,所以還沒有太大的發言權,一個特色就是桌板是在牆上的,大家可以從下圖注意到,另一個優勢是腳墊的空間會稍好一些,個人總體感覺應該還是一款非常優秀的座位,期待接下來有機會體驗一下。

而Stelia Solstys有一款最新的產品Stelia Solstys III,整個座位的私密性更好一些,而且桌板是從顯示屏處抽出而不是掛在牆上了,目前似乎只有土耳其航空和新加坡航空在使用這一款產品。

新加坡航空B787-10商務艙,轉自The Points Guy

座椅分布

- 寬體機: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總體不錯(尤其是靠窗座椅)

- 座位寬度不錯

- 儲存空間充足

- 兩人同行可選擇中間的「蜜月座」,方便交流

- 腳墊不會太小

- 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座椅缺點

- 如果選到靠過道的位置,私密性會相對較差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海南航空:部分A330-300、A350-900

- 南航:A380-800、B777-300ER

- 韓亞航空:A380-800、A350-900、部分B777-200ER

- 泰國航空:B777-300ER、A380-800、A350-900

- 西班牙國家航空:所有寬體機商務艙

- 香港航空:部分A330-300、A350-900

- 阿提哈德航空:B777-300ER、A330

- 越南航空:A350-900

- 嘉魯達印尼航空:B777-300ER

- 新加坡航空:B787-10(Stelia Solstys III)

- 土耳其航空:B787-9(Stelia Solstys III)

……

相關體驗

🔗韓亞航空A350-900商務艙體驗

🔗南航B777-300ER商務艙體驗

正向交錯座椅4:Zodiac (現為Safran)  SkyLounge

這一款座位和Stelia Solstys非常相似,不過全日空(除A380-800外)沒有了中間相鄰的「蜜月座」(阿聯航空還是保留了「蜜月座」),而且目前似乎只有全日空和阿聯航空在使用這一款座位。

座椅分布

- B787-8:部分排1 - 2 - 1,部分排1 - 1 - 1

- B777-300ER、B787-9、A380-800:1 - 2 - 1(有「蜜月座」)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尤其是靠窗座椅)

- 座位寬度非常不錯

- 儲存空間充足

- 腳墊不會太小

- B787-8會有「王座位」

- 所有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座椅缺點

- 如果在沒有「蜜月座」的機型上,兩人同行交流會不方便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全日空:B777-300ER、B787-8、B787-9、A380-800

- 阿聯航空:A380-800

相關體驗

🔗全日空B787-8商務艙體驗

商務艙經過了漫長進化,現在已經升級成了更為科學且利用率更高的混合型排布,更是有一些航司推出了套間式的設計,由於商務艙如此不斷的進步以及品質提升,使得乘客在乘坐商務艙時會有更舒適的體驗。

在早期商務艙都是非平躺或者直排平躺的商務艙的時候,英航最早在21世界初的時候推出了類似套間的商務艙座位,不但座位私密性大有改進,而且每個座位都可以直接通向過道,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美好,但是給大家看看效果圖就不是很好了。

是不是有一種美聯航「倒騎驢」的感覺?沒錯,2 - 4 - 2 分布的商務艙,不用動腦都知道有多擁擠,所以在這款座椅推出後,只有英航一家使用,可見明顯不是什麼優秀的設計。

座椅分布

- 中型寬體機(如B787、A380二層):2 - 3 - 2

- 大型寬體機(如B777、B747一層、A380一層) 

- B747二層:2 - 2

座椅優點

- 平躺

- 靠窗座位私密性較好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兩人出行可選擇中間的座位方便交流

座椅缺點

- 座位寬度不行

- 儲物空間一般

- 有一半的乘客要面朝後

- 舊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英國航空:B747-400、B787、A380-800、B777

作為土豪航司阿提哈德航空,除了鼎鼎大名的空中Residence和Apartment之外,Studio商務艙硬體品質也是非常過硬的,而且從布局上面來看和上面英航的「套間」非常相似,但是阿提哈德巧妙的利用了座位間的交錯空間,大大提升了每個套間的空間。比起直排交錯座椅來說,空間的利用率更高了。我在2018年的時候體驗過一次,表示這硬體確實給力,睡得我真舒服。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任何位置都有套間的感覺

- 座位寬度非常不錯

- 儲存空間充足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兩人同行交流方便(選擇中間的座位)

- 腳墊很大

座椅缺點

- 有一半的乘客要面朝後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阿提哈德航空:B787、A380-800

相關體驗

🔗阿提哈德航空B787-9商務艙體驗

前面說到這麼多平躺商務艙布局基本上沒有提到經常位列Skytrax最佳航司的新加坡航空(除了新航787-10),這是因為新航的商務艙有一個自己的獨特設計,此設計個人認為是正向直排和直排交錯的一個混合,因為這個商務艙的座位實際上是正向的,但是1 - 2 - 1的分布使得其私密性非常棒,而座位之間並沒有交錯使得我也不能把這個座位放在正向交錯的部分。這就是這款座椅獨特的地方了。

我們可以從圖一看到這款座椅的腳墊是在座椅的右前側,相對較小,如果平躺的話需要斜著身子睡覺才可以,這可能是這款座位稍微不足的地方,但是除此之外,這款座椅是非常出色的。而如果是在翻新後的A380-800的話,中間兩個座位是可以拼成雙人床的。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尤其是靠窗座椅)

- 座位寬度非常不錯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儲存空間充足

- 兩人同行交流方便(選擇中間的座位)

座椅缺點

- 腳墊偏小(非首排Bulkhead座位)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新加坡航空:B777、A350-900、A380-800

相關體驗

🔗新加坡航空A350-900商務艙體驗

反魚骨&交錯的結合:Zodiac(現為Safran) Optima&Recaro CL6710

上文著重介紹了美聯航的「倒騎驢」商務艙,可見美聯航的商務艙硬體在業界是被無數人吐槽的,不過美聯航在2016年終於推出了全新的Optima商務艙,也算是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這款座位結合了魚骨和交錯的特點,使得座位密度和「倒騎驢」商務艙幾乎一致的情況下大大提升乘客的私密性,可謂美聯航的一大重要裡程碑,而且在美聯航推出這款座位後,不少航司也開始推出這款座位了,相信這一款座位在以後也會慢慢流行起來哦。

另外補充一款和這個上面座位非常類似的Recaro CL6710商務艙座位,布局基本上一樣,目前應用的航司有南航(中間沒有「蜜月座」)、葡萄牙航空和以色列航空。

以色列航空B787-9商務艙,轉自samchui.com

另外一個將使用這種座位的航司是漢莎航空新B777X,此商務艙將會在2020 - 2025年陸續問世,和上面座椅布局的區別在於漢莎將「蜜月座」改成了「王座」,使得中間的座椅空間更大,可以讓乘客付費升級到此座位。

漢莎航空B777X商務艙,轉自漢莎官方宣傳效果圖

座椅分布

- 小型寬體機(如B767):1 - 1 - 1

- 中型&大型寬體機(如B777、B787、A350):1 - 2 - 1

- 漢莎新B777X:1 - 2 - 1 和 1 - 1 - 1交錯分布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尤其是靠窗座椅)

- 儲存空間充足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座椅密度高,有利於航司盈利

座椅缺點

- 座椅空間偏小

- 朝向過道的乘客私密性相對差一些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美聯航:B777-300ER、翻新後的B777-200、翻新後的B767、B787-10、翻新後的B787-9和B787-8

- 法航:A350-900

- 南航:A350-900(Recaro CL6710)

- 葡萄牙航空:A330-900neo(Recaro CL6710)

- 以色列航空:B787-9(Recaro CL6710)

- 漢莎航空:B777X(還未正式飛行)

相關體驗

🔗美聯航B777-300ER商務艙體驗

在正向平躺裡面的例子大家都可以看到,這一類座位有兩大硬傷,那就是私密性不好以及所有座位不能直接通向過道,但是其實有一個很巧妙的設計可以讓商務艙在保持上面直排設計的基礎上還能解決上面缺點,那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Apex Suite了。其實Apex Suite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就是在Zodiac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巧妙的交錯,使得每個座位不僅變得像套間,而且即使是靠裡面的座位也可以直接通向過道。

在Apex Suite裡面也有小小的區別,其中最差的Apex Suite當屬日航B777-300ER機型的商務艙,因為日航強行把這個商務艙弄成了2 - 3 - 2的設計,導致每個座位的寬度非常有限,反正我在平躺的時候基本上是無法活動的。

但是如果選擇了靠窗座位, 那可是非常給力的,因為不但私密性極佳,而且一個人可以獨享三個窗戶

(靠窗座位當然讓給了LD,於是她就睡了幾乎一整路)

所以如果要乘坐Apex Suite的商務艙,建議大家還是選擇2 - 2 - 2分布的最佳(其實也只有日航的B777-300ER是2 - 3 - 2分布),這樣一來座位的空間應該會更好一些。

座椅分布

- 日航B777-300ER:2 - 3 - 2

- 其餘寬體機:2 - 2 - 2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非常強(尤其是靠窗座椅)

- 座位寬度非常不錯

- 腳墊面積巨大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套間空間極大,有一種乘坐頭等艙的感覺

- 雙人出行交流非常方便

座椅缺點

- 儲物空間稍少一些

- 座椅密度較低,對航司盈利有一定影響

- 還不能叫Suite,因為沒有門(有點吹毛求疵了)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日本航空:B777-300ER、部分B787

- 大韓航空:部分A330-300、B787-9、部分B777-300ER、B747-8

- 阿曼航空:B787-9、部分A330

- 海灣航空:B787-9

相關體驗

🔗日本航空B777-300ER商務艙體驗

🔗大韓航空B777-300ER商務艙體驗

眾所周知,不少頭等艙都是帶門的密閉套間,那商務艙為什麼不能這麼設計呢?所以不少航司在近幾年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真·套間商務艙,不但讓我們大開眼界,而且引領了眾航司未來進步的潮流。

全球最佳商務艙:Qsuite & The Room

卡達航空在2017面3月的時候,成為第一家推出帶門商務艙——Qsuite的航司。當時看了此商務艙的效果圖,真的是令我讚嘆,而且我也非常有幸在去年6月體驗了這一款產品,真的是人生最難忘的商務艙體驗之一了,有一個自己私密的套間還是感覺很不一樣的。

細看這個設計,其實和阿提哈德航空的Studio非常類似,只是每個套間增加了門,但是就是這個門,可是飛機商務艙歷史中的一個巨大的裡程碑。

最難忘的經歷還是把套間門一關,就是一個自己的小世界,這可是以前在頭等艙才有的待遇。

而如果是四人出行,選擇中間的四個座位,是可以打麻將的,這也成為了Qsuite的又一大亮點。來一張卡航官方效果圖讓大家看看。

和卡航Qsuite商務艙設計非常類似的是ANA去年推出的The Room商務艙,應用在部分B777-300ER機型上面。其設計和Qsuite如出一轍。不過從效果圖來看,全日空這個套間的空間似乎比Qsuite的還要更大一些。

全日空B777-300ER The Room套間商務艙,轉自ANA官網

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體驗下ANA的新套間,和卡航的Qsuite正面比較一下。由於卡航和全日空軟體以及服務和此硬體一樣給力,於是從軟硬體綜合來看,這兩款商務艙成為了很多常旅客,包括我,眼中當之無愧的最佳商務艙,所以希望其他航司都向這兩款商務艙看齊哦。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最強的商務艙,猶如體驗頭等艙

- 座位寬度非常好

- 腳墊面積不錯

- 雙人出行交流非常方便

- 儲物空間非常多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硬體業界最新

- 座位密度很高,空間利用極佳

- 全球最佳商務艙

座椅缺點

- 有一半乘客要面朝後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Qsuite:卡達航空部分B777-300ER、A350-1000、部分A350-900、部分B777-200LR

- The Room:全日空航空翻新後的B777-300ER

在Qsuite之後,達美航空也推出了帶門的商務艙——Delta One Suite,應用在其A350-900、B777-200ER/LR以及A330-900neo機型上面,而座位本質是前面提到的Thompson Vantage XL(A330-900neo則是Thompson Vantage)再加上套間的房門。

而A330-900neo的座椅和A350-900的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空間上面的利用同樣也很棒,由於A330-900neo機身更窄,套間的房門也隨之變窄了,但是整個套間的空間個人覺得基本上和A350-900的是一樣的。

然而為什麼沒有卡航和全日空的套間好呢?個人覺得一個硬傷的地方在於這個套間的門不夠高,相對而言私密性要差一些。

除了達美航空之外,中國東航、上海航空以及俄航也在 / 將會使用這一款商務艙產品。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很強的商務艙

- 座位寬度非常好

- 儲物空間不錯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硬體業界最新

座椅缺點

- 套間的門稍矮了一些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達美航空:A350-900、A330-900neo、B777-200ER/LR

- 東航 / 上航:A350-900、B787-9

- 俄羅斯航空:A350-900(還未正式飛行)

反魚骨套間商務艙:英航 New Club Suite

正向交錯座位可以弄帶門的商務艙,反魚骨的設計同樣也可以弄商務艙嘛。於是在前面黑了不少的英航決定洗心革面,第一個在2019年的時候推出了反魚骨座椅的商務艙,其實座位本質就是Rockwell Collins Super Diamond,只是在每個座位和過道之間增加了一扇門。

座椅分布:1 - 2 - 1

座椅優點

- 平躺

- 私密性很強的商務艙

- 座位寬度非常好

- 儲物空間很多

- 所有座位都可直接通向過道

- 硬體業界最新

座椅缺點

- 基本沒有什麼缺點,硬要找缺點的話,可能就是睡覺的時候,桌板離腿較近

使用此座位的常見航司和機型

- 英國航空:A350-1000

相信以後還有更多航空推出這種商務艙的

而作為同樣來自英國的維珍航空也毫不示弱,同樣在A350推出了新商務艙,是反魚骨和魚骨座位混合的(靠窗兩排是反魚骨,中間兩排則是魚骨)。只可惜這一款座位嚴格來說不是完全密閉的套間(座椅和過道間有個可伸縮擋板,但是不能完全讓座位成為密閉套間),所以在這裡就只能簡單帶過了。

龐大的碼字工作終於要進入尾聲,本篇文章其實我也策劃許久,只是一直沒有很多時間集中來寫,終於趁著這段時間不是很忙給大家完成了。相信這一篇文章能讓大家明白商務艙不僅僅是商務艙這三個字這麼簡單,其中不同的航司以及不同的座位設計和分布能給乘客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而我們從本文也不難看出,航空業的發展可謂是非常快的,從21世紀初推出平躺商務艙直到現在已經推向體驗不輸頭等艙的套間式商務艙,短短20年不到我們就見證到了商務艙標準的不斷提高,相信各大航司會在未來給我們更多驚喜,推出更多優秀的產品,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而至於如何辨別以及選擇最好的商務艙,本想在本文給大家介紹的,不過想一想還是接下來再寫一篇新的文章吧,不然篇幅實在是過長了。

既然是大製作,當然要給大家發點福利。歡迎大家在本文評論區發表一下自己對於商務艙座位進化史的一些想法,也可以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商務艙設計。我會在此文在拋因特達人公眾號發布後48小時找到點讚數最高,並且有美國地址的留言用戶,送出這個達美航空的Tumi備品包(抱歉我只能寄到美國境內),希望大家來踴躍評論哦。

如果想和更多讀者更深入交流的話,歡迎進入拋因特達人公眾號後臺,輸入「進群」進入讀者群哦。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拋因特達人官網了解更多相關攻略和動態。

如果喜歡本文,長按二維碼,了解更多實用乾貨,關注不花錢哦

微信公眾號:拋因特達人(Pointstalent)

航空裡程、酒店積分專家 / 酒店航空測評師

——跟著拋因特達人,玩轉信用卡積分,豪華酒店、頭等艙商務艙機票不再是奢侈品

相關焦點

  • 乘坐商務艙
    乘坐商務艙朱曉琳平生喜愛旅行,卻痛苦於乘坐飛機,尤其是長途飛行。小老百姓多半是經濟艙常客,不論個頭大小,都得在旅途中將身體蜷縮於座位允許的狹小空間內。遇上靠走道位子還好,可將兩腿斜伸至外面佔點小便宜,倘若不幸擠在大型飛機中排四人座位的中間,真是有苦說不出。
  • 商務艙與經濟艙相比價值在哪裡?
    商務艙必然有它的價值,接下來也為大家大概講解一下: 商務艙和經濟艙最基本的不同有以下三點
  • Paul爺說——180度平躺商務艙,你選對座椅了嗎?
    海南航空波音787-8客機,配備Zodiac Aura Lite並排式商務艙座椅BUT,看著各大航空公司華麗麗的廣告宣傳,你不禁會犯難,這家航空公司的180度商務艙是兩兩並排,那家公司則是前後左右錯開,還有的公司商務艙要斜著坐,更有奇葩者(比如高冷的英國航空)商務艙居然是跟飛機飛行的方向反著坐!
  • 奧客佔商務艙座位還拒移位引眾怒 臺灣高鐵回應了
    一名男子昨晚搭高鐵升等商務艙卻硬要佔用他人位置,高鐵人員請該男子移位遭拒絕,並嗆高鐵人員是法國人嗎?聽不懂中文嗎?高鐵人員最只好請出正在車上巡邏鐵路鐵察出面處理。有民眾看不下去錄影,並將影片po上爆料公社,引起網友眾怒紛說,「換個位子很難嗎?幹嘛要這樣刁難工作人員」。該男子是於昨天晚上從高鐵臺北車站搭南下列車,其是買自由座,上車後向高鐵人員表示要升等商務艙後,自己找位子坐下,高鐵人員告訴他,其尚未完成開票程序,還未確定座位,加上其坐的位子已售出,客人將於板橋站上來,請他先移位,但遭男子嚴辭拒絕,而發生爭執。
  • 要坐就做商務艙!1000美金體驗商務艙全服務,遠不止平躺回國那麼簡單!
    撰寫 Alice| 排版 Vivi| 校對 Tom喜歡坐商務艙的大家一定好奇:未來商務艙究竟什麼樣?
  • 偶然乘坐了高鐵商務艙
    出發得太晚,那個票在列車出發之後是可以改籤的,可是我在手機瀏覽器上登陸12306網站改籤,那個選擇車票的的button是禁止點擊狀態的,網速也慢的很。然後呢,去找售票窗口,來回走幾趟沒找著,還背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十幾斤重,還得趕著去,就直接去售票窗口再買一張了。誰知道呢,周六票買的太快,估計北京有不少家在天津的吧,周六回家。在最早的時間十一點18分,只剩下商務艙的座位了,為了趕時間就買了。
  • 曾經最佳的北美內部Transcon商務艙 - 國泰航空B777-300ER(溫哥華 - 紐約)商務艙體驗報告
    登機時間比預計時間稍微晚了一點點,基本上是差不多凌晨12點才上的飛機,如果是乘坐國泰B777-300ER商務艙的話,非常推薦大家選擇11-12這兩排的座位,因為只有8個座位位於這節當中,比起後面一節眾多商務艙座位,私密性簡直好太多了。給大家Seatguru的座位圖直觀感受一下。
  • 阿聯航空「廉價」商務艙機票或廣泛推開
    ,但在2019年6月,它開始銷售一種新的價格較低的商務艙機票。這種機票提供一樣的商務艙座位,但乘客在地面上無法享受其他商務艙乘客那樣的額外福利。事實上,購買這種「特別版」商務艙機票的旅客也無法享受到在值機時間之前提前選座的福利,並且旅客通過這種商務艙機票獲得的Skywards裡程數也降低到經濟艙「Flex Plus」機票的水平。
  • 阿聯航空商務艙體驗(升艙)
    杜拜機場真的非常非常大,從T1-T3有大巴接送,但要等待15-20分鐘,加上旅程耗時15分鐘左右,才到達T3。
  • 實戰:花經濟艙的錢,怎麼買到商務艙機票?
    綜上所述:2018-2019年度國航最值得換的就是中國大陸到歐洲的商務艙了,國航國內所有飛歐洲航班理論上都可進行兌換的,不限於北京,比如上海、成都等城市都是可以的。✈️這裡肯定有同學會問,什麼渠道可以搞到裡程?
  • 阿聯航空推出基礎商務艙票價產品
    據Travel+Leisure報導,阿聯航空近日宣布推出行業首個「基礎商務艙」產品。
  • 國泰商務艙全體驗!就這個 feel倍兒爽!
    商務艙入口位置有空姐端著託盤,上面盛著各色飲品可供選擇,還沒到座位上就先幹了一杯果汁🍹。剛坐下不久空姐又過來詢問是否需要什麼飲料,並送來了溼巾。座位下方有專門收納鞋子的鞋櫃,座位側面設有可以收納個人物品的小柜子並配有小燈,夜晚找東西也很方便,強大的收納功能讓自己的座位區域整潔不雜亂。
  • ​2019年全球十大商務艙排名
    交通時間越長越要在意過程中的感受,英國航空服務調查機構Skytrax做的全球最佳航空公司獎(Skytrax World Airline Awards)有「
  • 這家航空拒絕大胖子乘坐兩架新飛機商務艙 有錢也不行
    為什麼太胖的人不能乘坐呢?他解釋說,這款反魚骨商務艙安裝了攜帶安全氣囊的安全帶,安全帶無法容納大於56英寸的腰圍,並且出於安全原因,無法為這些座椅添加安全帶延長器,因為內置安全氣囊必須位於前中心位置。因此,為了安全,這些商務艙座位也不能乘坐懷抱嬰兒的父母。
  • 體驗了一次最舒適的空中飛行-國泰航空商務艙體驗
    香港國際機場國泰航空公司3000平方米超大,超 豪華的商務艙候機室,許多旅客的第一站會先從香港國際機場開始。在這裡,商務艙乘客可以使用國泰航空公司的專屬休息室。圖為香港國際機場國泰航空公司3000平方米超大 豪華的貴賓室,裡面有中西式餐,任點任吃,這裡有休息室,淋浴間,悠然吧,嘗味坊,風味坊,茗茶吧,恬靜間等。
  • 老外體驗國航商務艙:系統老舊 空乘英語難懂
    多澤表示,登機過程比較混亂,商務艙座椅不論是坐還是睡,都很舒適;但是記載娛樂設施老舊過時;空乘服務熱情細緻。以下以多澤第一人稱角度敘述。  航班:CA195;航線:上海浦東飛往臺北桃園;機型:空客A330-300;座位:商務艙13L  在開始登機前15分鐘,我就離開了商務艙休息室前往登機口。登機口不遠,但我想早點過去以防需要排隊。
  • 愛爾蘭航空 Aer Lingus [EI] EWR-DUB 商務艙體驗報告
    寫這篇體驗文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真的是要了我的老命了[不要問人年紀]!不過無奈 Fourones 百般催促,沒辦法,勉為其難,我這老大叔隨便寫寫應付下了,大家也就湊合看看吧!愛爾蘭航空 [EI] 的商務艙,好像國內的blog報告的不多,但是歐美羊毛屆的幾大ID都報告過。
  • 全球最佳商務艙行不行?實測卡達航空Qsuite
    卡達航空在Skytrax評比之下,除了拿下五星航空和多年的冠軍之外,同樣拿下了世界最佳商務艙、最佳頭等艙休息室等多項大獎。而Qsuite的出現,自然是重新定義了商務艙產品。作為業界首個4座合併及雙人床配置的商務艙座椅,Qsuite 配有可調節的隱藏面板,乘客可隨時升起與毗鄰座位隔絕的面板,以打造私人專屬空間。
  • 什麼是經濟艙,商務艙,頭等艙?區別可不僅僅在於價格~!揭秘機艙!【上篇】
    大家經常在訂機票的時候看到經濟艙,商務艙,頭等艙的字樣,但是終究都木有坐過,不知道個中差別,今天小編就在這裡幫大家分析一下經濟艙
  • 韓亞航空(OZ)SFO-ICN-PVG 商務艙體驗報告
    行程比較倉促,加上出發地又是MSY這種相對小而偏的機場,ANA是沒辦法換到了,我對ANA [NH] 商務艙環境的良好印象只能暫時擱置一旁,韓亞 [OZ] 的這趟飛機對我們來說已經是最好的選擇了。第一段MSY到SFO,是大廉航的經濟艙,沒什麼好說的,鑑於這是篇關於韓亞商務艙的體驗報告,這一段就略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