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集錦收集了典型地質地貌的衛星影像圖,分為三個部分:典型地貌篇、地質構造篇、礦產資源篇。
典型地貌篇
1.地球全貌地貌指地表起伏的形態,如陸地上的山地、平原、河谷、沙丘,海底的大陸架、大陸坡、深海平原、海底山脈等。如下圖為基於遙感等手段繪製的全球地貌圖。
2.幾內亞比索共和國
此西非小國的河流曾是這裡主要的經濟活動――販賣奴隸的主要交通要道。這些河流中的渦旋式的流水經過淺水表面,形成混合複雜的模式,匯入大西洋。
3.美國堪薩斯州的花園城
作為美國堪薩斯州最大的動物家園,花園城(Garden City)以杜魯門·卡波特的小說《冷血》的掃描而聞名天下。這所由農田包圍的城市被巨大的地下蓄水層灌溉,產生了鮮紅健康的植被帶,點綴於此圖像中。
4.加拿大阿克帕託克島作為加拿大最令人驚嘆的北極島嶼之一,阿克帕託克(Akpatok)島被高聳海平面和其中心平原的陡峭的石灰石懸崖包圍。阿克帕託克島只能通過飛機抵達,這裡是一種稱為「阿克帕託克」(亦稱厚嘴海鴉)的海鳥築巢的理想之地。
5.俄羅斯西北利亞邁恩河
麥恩河(Mayn)流經人煙稀少的楚科奇州森林苔原地區的壯觀輪廓。此地區布滿青苔,地衣、小灌木和莎草。很少有人能夠生存於這種艱苦氣候環境下,河流本身一年有9個月都是結冰狀態。
此圖是小阿特拉斯山(Anti—Atlas),一條長500公裡的山脈,屬於阿特拉斯山一部分。小阿特拉斯山位於摩洛哥南部,它與周圍環境的對比絕對讓人驚訝不已:巍峨的山峰和河谷覆蓋整個流域。少量柏柏爾人部落至今還生活在這裡。但是,定居點在這片由大自然統治的山區仍十分罕見。
7.巴哈馬群島海灘
遠望看去,這張照片好似一幅抽象畫,但是,這張壯觀的衛星圖片卻是沙丘、海藻和洋流的雕琢傑作,給人渾然天成之感。長笛一般的水下沙丘的形成和沙漠沙丘基本相同。
8.澳大利亞卡內基湖在陰雨綿綿的雨季,卡內基湖充滿了雨水。可在一年大部分時間裡,它只是泥濘的沼澤地。從空中鳥瞰,這幅五彩斑斕的圖像倒像是傑克遜•波拉克這類畫家的抒情作品。
9.智利火山這一如今處於休眠狀態的巨大火山位於智利和阿根廷塔馬卡省的交界處,此火山給周圍地區鋪上了大約3.6公裡厚的巖漿外殼。這塊令人難以置信的「調色板」表明了以往發生的熔巖流的時間及其礦物質組成。
10.位於日本九州的世界上最大的塌陷火山口位於日本九州中部的世界上最大的火山口南北直徑25km,東西直徑18km。圖片展示了火山口西南部的四分之一。在距今30萬到8萬年的這期間,它共噴發過四次,噴出了大量火山碎屑,從而在周圍形成了一個平坦的坡。大量的火山碎屑引起了火山的崩塌,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巨大的塌陷火山口。現在火山口下面居住了近十萬居民,他們把周圍開墾成了稻田。圖片的上方是廣闊的綠草地和溼地,火山口被深藍色的噴出物所包圍。
圖片中的就是Vesuvio火山,座落在義大利那不勒斯東部的四個一組的成層火山。底部由侏羅紀到白堊紀的石灰巖、第三紀的沉積巖以及其他巖石組成。巖漿儲庫存在於三疊紀的石灰巖中。火山在晚更新世開始活動,慢慢形成了一個對稱的錐形火山口,它的頂部由粗面巖和火山碎屑物質組成。大規模的噴發始於公元79年,夾帶了大量浮石和火山灰的碎屑流巖脈了整個東南山麓地帶,還有龐培城和Herculaneum。後來,火山在1631年停止了活動,但又於1632年重新噴發,並持續周期性活動。
圖片中展示的就是位於華盛頓州的聖海倫層狀火山,屬於北美High Cascades火山帶。123年來這座火山於1980年首次噴發。巖漿擾動使火山崩塌,在北面出現缺口(直徑約2km),形成一個馬蹄形的火山口。觀察圖片中的巖屑和火山泥流就可以了解當時火山噴發的規模。聖海倫火山曾經是一個優美的對稱型的層狀火山,但是,火山噴發使其高度降低了400m,同時,火山泥流的沉積物完全改變了Spirit Lake的形狀。火山灰到達平流層後,擴散到了整個北美大陸,這也是北美大陸不尋常天氣的部分原因。
13.安第斯山脈中的活火山Pampa Luxsar混合火山巖處在玻利維亞和智利的邊界附近。座落在圖片中央的是高3800m的Cerro Luxsar。圖片的右上角是Salar de Uyuni。來自不同火山的火山巖有不同的顏色和結構,這反映了火山噴發在組分和時間上的不同。Luxsar的山腰出露安山巖和表面平滑的玄武質安山巖。安第斯山脈的大部分處在乾燥且沒有植被的條件下,很適合衛星傳感器獲取信息。
14.南極洲最熱的地方,羅斯島的Mt. ErebusMt. Erebus是南極大陸上最活躍的活火山,由英格蘭的James Ross遠徵隊於1841年發現。1908年,一名英國探險者Earnest Shackleton成為爬上這個火山口的第一人。一天之中火山反覆噴發了數次,在其頂部形成了全世界都少有的由響巖組成的熔巖湖。它屬於層狀火山,從照片上就可以看出。McMurdo基底是美國南極考察中發現的最大基底,紐西蘭的Scott基底座落在Hut Point半島的尖端,並一直延伸到Mt. Erebus火山的南部。
15.墨西哥科阿韋拉平原
荒無人煙的科阿韋拉平原位於馬德雷山脈的側面,成了奇瓦瓦沙漠的一部分。科阿韋拉省多數地方貧瘠乾旱,它由小山分隔的脈縱橫交錯的盆地和引人入勝的地面裂縫構成。
16.美國佛羅裡達州溼地這些亞熱帶溼地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最南端,它是大量稀有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從紅樹林和柏樹到美洲鸛和篦鷺。這片繁榮景象是由水、巖石和野火歷經數百年演化而成的,目前還在持續發生著變化。這裡是世界上鱷魚和短吻鱷並肩生活的惟一地方。
17.恆河三角洲(孟加拉和印度交界)恆河在流經古城科爾卡塔(Kolkata)之後,注入沼澤地和水道縱橫交錯的孟加拉灣,形成了世界上最遼闊的三角洲。恆河三角洲被四周的森林包圍,棲息著大量珍禽異獸,包括孟加拉虎和印度巨蟒。
18.利比亞古達米斯河古達米斯(Ghadamis)這座沙漠綠洲小城位於古代撒哈拉沙漠駱駝商隊路線上,從蒂爾赫特山上可以對它一覽無遺。流經古達米斯城的季節性河流或河道就是以這座小城名字命名的。儘管在羅馬時期它曾是一個重要的供水地點,但現在只是這片貧瘠土地上的一個乾燥「傷疤」。
一片冰河領域和巨大冰山被巴芬灣冰凍的水包圍,並被巴芬和埃爾斯米爾這兩座因紐特小島堵在西南邊。巴芬灣位於格陵蘭冰帽上方300米處,格陵蘭冰帽被自身重量降低了一些高度。巴芬灣是大批白鯨的家園,它們以巴芬灣河水裡不計其數的小魚和甲殼類動物為生。
20.伊朗柯納利柯納利(Konari)是一個小鎮,位於扎格羅斯山脈的山腳。扎格羅斯山脈是伊朗和伊拉克境內的最大山脈,由歐亞板塊和阿拉伯板塊碰撞後形成。
21.坦尚尼亞吉力馬札羅山吉力馬札羅山是非洲最高的山脈,海拔高5895米,它是地球上手機網絡信號所覆蓋到的最高地方。吉力馬札羅山坡上是保水捲心菜等獨特植物紮根的家園,在山峰上還發現多種不同的小氣候,包括一處常年被積雪覆蓋的山峰。從照片上方可以看到,吉力馬札羅山壯觀的山峰之上可以看到它與肯亞的交界處。從高空俯瞰,吉力馬札羅山就像一些蟻丘。
22.伊朗卡維爾沙漠平原卡維爾沙漠平原或沙漠山谷位於伊朗高原,面積7.7萬平方公裡。異常高的氣溫導致這裡不適宜耕種土地,因此,只在少量人口居住在幾個零星的綠洲上。土表下還存在著少量水氣,這是因為上面覆蓋著一層的鹽殼,阻止了水氣完成蒸發。
萊娜河是世界第十大最長的河流,其三角洲是俄羅斯最廣闊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裡一年當中大多數時間為凍土期,但每逢5月,這裡會變成一片蔥蔥鬱鬱的溼地,成為西伯利亞一些珍稀野生動物的家園,在這裡可以長住幾個月。在這個看似珊瑚的三角洲上方的亮藍色區域是北冰洋的冰凍海水。
24.澳大利亞的麥克唐奈山脈蜿蜒的山脊展現了澳大利亞北部領地上的麥克唐奈山脈的壯觀景象,此全長650公裡的山脈位於澳大利亞的中部。這條山脈由很多不同類型的巖石構成,其中最著名之處當屬美麗的紅色矽巖山頂和峽谷,在此圖片右上方可以看到。
25.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馬拉斯皮納冰川
幾條冰川溢出了阿拉斯加灣,形成馬拉斯皮納(Malaspina)冰川柔美的波紋。馬拉斯皮納冰川面積如此巨大,因此只有在太空中才能欣賞到它的全貌。此圖片上看到從聖伊萊亞斯山脈一路奔流大海的天藍色的「舌頭」充斥著此平原。雖然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但它能夠真正觸及到了冰冷的海水。
26.納米比亞喀拉哈裡沙漠
喀拉哈裡沙漠的沙丘一路向北挺進,吞沒了曾經肥沃的土地,並留下壯觀的條痕。請注意,此圖片中部那個植被豐富的孤立的紅點是一名農夫修建灌溉系統的結果,這表明雖然沙漠正在逼近,但至少還有一個樂觀的農民繼續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其三角洲離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只有大約32公裡。巴拉那河流域是舉世聞名的觀鳥勝地,眾多水路和運河織成的複雜蜘蛛網成為此城鎮和該地區其它城市之間聯繫的關鍵紐帶。從圖片中的這條耀眼的藍色河流沿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茂密的森林和潮溼的沼澤地之間形成鮮明對比。
28.澳大利亞的大沙地沙漠雖然它的名字是沙漠,但此沙漠大部分區域根本就沒有沙子,相反它憑藉複雜的地質結構而突現其特徵。大沙(Great Sandy)地沙漠的居民主要是澳大利亞本地人。這張色彩斑駁的圖片酷似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的著名油畫。
29.澳大利亞的大沙地疤痕此大沙地(Great Sandy)沙漠的一個小小的角落但卻擁有眾多巨型沙丘,這也是這個布滿灌木和巖石沙漠的唯一的沙丘之地。這些沙丘在此圖片中清晰可見,就是橫跨伸展的線。淺色的扇形區域則是森林大火留下的疤痕。
30.查德的特克茲綠洲這裡露出地面的漂亮的黑色巖石被流沙覆蓋。然而在1萬年前,這裡也曾綠草滿地,如今我們只能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特克茲綠洲上看到這些突出的巖石和沙丘。
31.俄羅斯的伏爾加河三角洲這個面積遼闊的三角洲位於伏爾加河河口,由500多條航道組成,擁有歐亞大陸產量最高的漁場。血管般的精緻水路一路延伸至裏海廣闊的黑色區域。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海。
32.撒哈拉誘發的抽象主義,撒哈拉沙漠中的Tanezrouft盆地圖片中的正是Tanezrouft盆地,位於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撒哈拉沙漠中。Tanezrouft是恐怖之地的意思,這裡只有無盡的沙漠。從這裡到最近的綠洲In Salar有150km。看著這些層疊在一起的彎曲線條,很容易讓人把它想像成一幅抽象畫。當古生代的沉積巖層被風剝蝕掉後,地表就呈現出這種模樣。與黃色的沙相比,白色的鹽分和藍色的泥沙則為圖片增添了幾分神秘。
33.海洋和沙漠的交接點,納米比亞的Namib沙漠圖片中的就是西南非的Namib沙漠,海洋與沙漠在此相會,也就是說它緊挨著海岸線。本格拉寒流與暖氣團相遇所引起的薄霧是本地一道獨特的風景,這層薄霧只分布在狹窄的海岸地帶,而且很快就會被驅散,所以沙漠內部無法形成降雨。沙丘順著風向延伸至海岸線。從海岸向內陸大約每隔10km沙丘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淺藍色、藍色、黃色、淡黃色再到黃色,在不同的顏色區域內沙丘的形狀也會不一樣。圖片的右上方,來自北面的風吹起沙子翻過了巖石。
34.撒哈拉沙漠中星型沙丘
Grand Erg Oriental的沙丘位於三個北非國家(突尼西亞、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的交界處,它有很特別的形狀,很象星星或是水母。事實上,當風沿著一個方向吹的時候會在沙丘表面留下一條筆直的線,據此,當有不同方向的風同時在這裡肆虐的話就會形成這種形狀的沙丘。沙丘的平均高度為100m,平均長度為2km。
35.無邊無際的沙丘這是一個典型的縱向沙丘,位於阿拉伯半島沙烏地阿拉伯的Rub Al Khali沙漠內。大量的沙在東北信風的影響下,形成了與風向平行的沙丘。這個區域內的沙丘都十分類似,只不過圖片中右上部的沙丘比左下部分的要高,而且發育的也較好。Rub Al Khali在阿拉伯語裡的意思為荒蕪地帶,因為,方圓100km之內只有沙丘。
36.新月形沙丘這是一張關於Rub Al Khali沙漠的圖片。一排一排的新月形沙丘,也被稱為弧形沙洲,分布在圖片中的各個角落。對於這種沙丘,沙的補給是很少的,而且風只從一個方向吹來。阿拉伯半島從非洲大陸分離出來後,沿著亞丁灣緩緩移動。由這次分離形成的褶皺構造中,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庫。圖片上顯示為藍色的那部分地表物質被稱為Sabkha沉積物,其中包括鹽分飽和的淤泥、粘土以及泥沙。當黃色的沙沉降在這些沉積物之上後就會形成這種獨特的外觀和形狀。
亞馬遜河和內格羅河在巴西北部靠近馬瑙斯的地方匯合,來自兩條河流中的河水在保持不混合的狀態下繼續前行100km以上,因為內格羅的河水中懸浮物很少,而亞馬遜河水中卻有大量懸浮物(導致兩者在密度上有很大的差異)。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經它流出的淡水約佔全世界總量的15%,它的河床就佔了巴西總面積的一半。兩者所包含的懸浮物在量上的不同導致了它們在顏色上的差異。亞馬遜河從各地(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和巴西西部)的分水嶺搬運了大量的沉積物到大西洋中。
這是位於中東波斯灣北端的Jazirat Bubiyan島。底格裡斯和幼發拉底河在Al Qurnah匯合成一條河流,被命名為Shatt al Arab河,它與來自扎格羅斯山脈的卡魯恩河相遇後就注入波斯灣。河流搬運來的大量物質在河口沉積形成廣闊的三角洲。Jazirat Bubiyan島位於三角洲的南端,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國界線從這座島上穿過。分布在沿海以及島的南部的白色區域就是河水蒸發後留下的鹽分。
圖片中的是孟加拉國最南端的恆河三角洲一部分。恆河與雅魯藏布江分別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西南和西北地區。兩條河流匯合之後形成了長約300km的紊流,看起來它們很難混合。圖片只展示了恆河三角洲很小的一個區域,大約只有60,000平方公裡。它身後的世界第一高山和以季風聞名的氣候條件對這一區域地形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圖片中,淺藍色表明沉降作用使這一區域的海水顯得很淺。暗紅色的區域使森林,有大片的紅樹林和聶帕櫚,被稱為Sundarban。
40.三角洲內的迷宮圖片中的是位於印度西部Kutch海灣的三角洲。這一區域的北面是Kutch的大型鹽土平原,西面是小型鹽土平原以及南面是卡提瓦半島。Gujarat州西部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廣闊的鹽度很高的沼澤溼地,生長在海拔很低的第四紀衝積平原上。在Kutch的溼地被劃分為小型的鹽土平原和大型的鹽土平原,而只有前者具有象迷宮一樣的通道,兩者都被古老的鹽漬平原覆蓋,還殘留一些泥濘區域。被季風吹上海灣的海水在乾燥的季節蒸發脫水後會在地表殘留一層鹽分。
圖中的就是鳥足狀三角洲,位於注入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的河口。圖片上,紅色部分表示植被,淺藍色表示懸浮物濃集的地區,黑色表示懸浮物稀少的海洋。支流河道加寬,河水流速下降,其搬運能力也減小,使得沉積物迅速積累,最終形成了這個三角洲。呈淺藍色(表示懸浮物濃集)的水流流經河口,給予三角洲沉積物補給,同時也表明這個三角洲還處在生長階段。千百年來,密西西比河源源不斷地湧向墨西哥灣。三角洲兩側很淺的海岸曾經也是由河流形成的三角洲區域。現今的三角洲是在上次冰期結束後才生長的。
42.鉤狀沙嘴,日本北海道,Notsuke半島
圖片中的就是位於Notsuke半島的獨特的沙嘴,突出在北海道東部的Nemuro海峽。來自海岸或河流的砂礫被近岸洋流帶到這裡,半島的邊緣向內陸彎曲,沿著Shiretoko半島的穩定洋流造就了這樣的地形。粗粒沉積物堆積在海洋一側,而粒度很好的則堆積在內陸一側。半島的內陸一側被稱為Odainuma溼地,這裡有一個很好的旅遊景點,叫做Todowara,很多枯萎的樹木被埋葬在此。
43.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它從巴布亞紐幾內亞一直分布到南回歸線,全長大於2000km。分布在澳大利亞海域的珊瑚礁沿著海岸線生長,相距幾公裡到幾十公裡。圖片展示的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Cairns附近的珊瑚礁,它們是離陸地最近的珊瑚礁。海洋為珊瑚的生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條件,溫暖而清澈的海水。
44.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冰川湖這就是Lago di Como,米蘭北面約40km。湖泊和西面的Lago Maggiore以及Lago di Lugano一起被冰漬層控制著。附近有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叫做Lake District。湖水匯入波河最終注入亞德裡亞海。Lago di Como長約46km,寬4.3km,最深處達420m,是歐洲最深的湖泊。在最近一次冰期中,被冰河運動推開的冰川終磧分布在Lago di Como的南部,其中還有一些冰川湖。
45.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紐西蘭Ispiring國家公園這就是Ispiring國家公園,位於紐西蘭South Island的西南部。U形谷形成於冰期的末期,大約14,000年前。通常說來,V形谷是河流侵蝕形成的,而U形谷則是由冰川刨蝕形成的。外圍區域叫做Te Wahipounam,包含了四個國家公園:Mt. Cook,Fjord Land,West Land和Ispiring。
46.世界上第一個被證實的撞擊坑,美國亞利桑那州的Barringers撞擊坑這個撞擊坑,也就是隕石坑,直徑約1.3km深145m,位於美國北部Flagstaff附近的科羅拉多高原。柯石英和超石英是在隕石與地球碰撞過程中形成的,正是這兩種礦物的出現才最終把它認定為隕石撞擊坑,這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隕石坑位於二疊紀的砂巖和石灰巖巖層中,典型的邊部凸起很明顯。撞擊發生在大約5萬年以前。從隕石坑的規模來看,應該是一個直徑約80m重約兩百萬噸的隕石以20km/s的速度撞上了地球。當地乾燥的氣候為隕石坑的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Vredefort Ring Structure位於南非中北部約翰尼斯堡西南方 120km處。目前,它還未被正式認定為隕石撞擊坑,但是,由隕石撞擊形成的礦物已被發現,再加上其他一些地質特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已被認為是一個形成於20億年前的隕石坑。它的直徑超過100km,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圖片展示了它的西南部分。Vredefort中部的基底巖石只要由花崗片麻巖組成,年輕的巖層已經出露在外部。它的最大特點是基底巖石重新包圍了年輕的巖層。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拉布拉多南部的Manicougan隕石坑是世界上最大的隕石坑之一,但它也還未被正式認定。它在2億年前的一次撞擊事件中形成,地面在冰川向南的運動過程中被刨蝕的更低了。如今,這個隕石坑儲藏了豐富的水資源,在它和聖勞倫斯河之間已經建好了一座水利發電站。地殼運動以及各種侵蝕作用都會引起地貌發生改變,因此,很多隕石坑也隨之消失了,除非它們所在的地區象加拿大地盾那樣穩固。
這就是Wolf Creek隕石坑,位於澳大利亞西部,北部,中北部三個區的交界處。這個坑保存相對較好。它是在30萬年前形成的,直徑約840m。在所有已被正式認定的隕石坑中它是僅次於Barringer的第二大。圓形的外觀在單調的茫茫沙漠中顯得十分突出。隕石坑邊部比周圍高出25m,而內部則低了25m。撞擊形成的礦物以及鐵質隕石的碎片已經在坑的周圍被發現。隕石坑南部內陸是Great Sandy沙漠和Gibson沙漠,這兩個沙漠阻斷了人類入侵的腳步。
「聲明:本文用於學習與交流,來源於網絡,版權歸所屬方所有」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