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和其他的時間》:魔幻詩意的故事下,折射殘酷冷冽的歷史

2021-01-08 騰訊網

我們一起看看書

59

因為現實很少盡如人意,所以我們都喜歡故事,尤其是那種帶一點魔幻的,讓我們能夠暫時脫離現實,思緒漂浮起來。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的開頭寫道:

「太古是個地方,它位於宇宙的中心。」

太古的東南西北有公路、河流、森林、溼地以及小鎮,它們的邊界各自由烏列爾、加百列、米迦勒和拉斐爾四大天使守護。

故事的開篇帶有詩意的神秘色彩,作者還寫到太古的中心是一座山,太古東邊的白河和西邊的黑河如何匯合和流淌。可隨著故事的開展,故事卻開始顯露不一樣的展開。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成名作,共有84個小篇章,每一篇章都以「XXX的時間」命名,以人、物品、植物、鬼怪等不同的視角去講述太古的故事。隨手翻開一篇,都可以作為獨立的短篇小說來閱讀,但84篇又構成了一篇非常精彩的長篇小說,並且文字詩意優美,富有哲理。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1996年出版,在20多年間被翻譯成27種語言,在全世界範圍內出版108 次,入選波蘭中學課本,被波蘭文學評論界譽為「當今波蘭神秘主義小說的巔峰之作」。

其作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是當代波蘭非常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家。她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1987 年以詩集《鏡子裡的城市》登上文壇,而後接連出版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E.E》《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等,受到波蘭評論界的普遍讚揚。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她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歷史命運與現實生活。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

2019年,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她的頒獎詞是「敘事方式熱情,充滿想像力,猶如百科全書般豐富宏大,超越了人生的局限。」

01魔幻的小鎮生活

書中的一個人物魯塔曾告訴別人自己的一個想法:

「太古之外的世界並不存在,自以為走出太古的人,其實站在邊界上做夢,夢見自己走到了外面的世界。等他們甦醒過來,便回家去,把自己的夢當成了回憶。邊界也會生出現成的人,如同他們從外面的世界而來……」

這無疑給全篇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而除了太古的存在,其他一切故事的背景似乎都很簡單,只有小鎮裡形形色色的人們在不斷生活:磨坊主和他的妻子、他們的小女孩,還有流浪的女人、地主、神父……除了人,還有鬼怪、惡人、動物、植物、物品。

作者寫它們的時間,也就是它們人生中的某一時刻,讓讀者自行拼湊他們的人生全貌。

佔據不少篇幅的米霞擁有幸福快樂童年,裙子、洋娃娃、玩具、小咖啡磨、父親的愛……她會溜進父母的臥室,探索世界,哪怕一個抽屜裡也能帶給她無盡的好奇和快樂。

長大後的米霞和瓦匠的兒子帕維烏結婚,父親給她建造了大的房子。米霞和帕維烏養育了很多兒女,也經歷了戰爭的可怕和殘酷,帕維烏靠個人奮鬥成為政府官員,也成為了油膩的中年男人。

命運給大多數人的生活也許都大多如此。幸福美好的開篇,沉默平淡的結局,過程則摻雜著痛苦、平庸、悲傷、快樂的短暫時間。一生就這樣寫就。

而所有角色的登場和離開其實都只是過客,世界自行運轉,過去都會被掩埋,消失不見。

在《太古和其他的時間》裡還有另一條主線,那就是蘊藏了造物之謎的遊戲棋盒,地主沉迷於解開這個遊戲。藉助遊戲的時間,作者表達了她對上帝的看法。

所有這些時間的片段構建了整個奇異的世界,讓我們以為這也許就是普通的神話故事。但時而,一些熟悉的名詞又會出現在讀者的面前:美國、巴西、戰爭、間諜……,將讀者拉回現實,提醒我們不要以為這只是普通的精怪神話、民間傳說。

02波蘭歷史的殘酷縮影

我對于波蘭的歷史並不太了解,只記得小學課本裡講述蕭邦的《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但在讀《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時,卻也能感受到戰爭所帶來的苦難。

本書的腰封上有這樣一句文案:

「八十四塊時間的裂片,拼貼出歷史的斑斕大夢。」

非常之貼切。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用三代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折射了波蘭二十世紀動蕩起伏的歷史命運。

曾被領國蠶食和瓜分的波蘭在歐洲地圖上曾經消失了123年,一戰後,波蘭得以復國。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在蘇聯和納粹德國之間求生存,但很快再次滅國。

二戰後,波蘭的共產黨建立了人民共和國,開始了共產主義建設,1989年團結工會獲得政權,開始實行民主制度。

太古的小鎮也夾在在蘇聯和德國之間,鎮上居民的生活也因此而被改變。

德國人和地主買木材,後來俄國官員奪走了他的森林、池塘、牧場和耕地,他的工廠都屬於國家了。最後他又因與德國人有過生意往來而被關入監獄。

曾經咒罵月亮、後又與它和好的老太婆因俄國人空襲,她的狗驚嚇四散,被德國人開槍射擊,她救狗心切,最終也被射殺。

在德國人和俄國人駐紮地方的邊界上,流浪女人的女兒魯塔被打暈,兩邊的巡邏隊員輪流趴在她的身上。

還有那些被殺害的猶太人躺在新開墾的田地裡,人們躲在森林裡、躲在地堡裡,溺死鬼看到數量龐大的靈魂飛升搖晃至天上……

而當一切不斷發生並成為過去的時候,太古的黑河和白河依舊在不停地流淌和匯合。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曾坦言:「小說書寫是出自一種尋根的企盼,探求自我的根源,好能安於現實之中。」

03詩意深刻的哲思

在《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中,作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語言也非常優美詩意,並且富含深意。

她寫磨坊主的妻子在丈夫外出打仗後遇到了一個工人,她一直在忍耐,但最後還是偷情了:

「結束了,同時也開始了。從今以後所發生的一切就都變得乏味而令人厭煩。而飢餓,一旦被人喚醒,就將前所未有的強烈,索人性命。」

她寫月亮希望咒罵它的老太婆能原諒它:

「因為人的痛苦會在我的臉上刻出黑色的皺紋。有朝一日,我會由於人的痛苦而熄滅。」

她寫小女孩米霞的小咖啡磨:

「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說是他想出了小咖啡磨,因為他做出了小咖啡磨只是想到了存在於時間之外的那種東西,也就是說,歷來就有的一種東西。人不能從虛無中創造出東西來,因為從無中創造是上帝的權能。」

她寫墓碑上刻的字:

「上帝在關注,時間在流逝。死亡在追逐,永恆在等待。」

這些語句增加了那些時刻的重量,也帶給讀者更多思索。

在某些地方,《太古和其他時間》會讓我想起安吉拉·卡特的《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故事有時會以一種平淡的語氣講述不合常理的發生,並且一筆帶過,不過多著墨。

安吉拉·卡特是英國當代最具獨創性的作家之一,她的寫作風格也混合了魔幻寫實、哥特以及女性主義。同為女作家,她們寫到性,承認性,也揭露性。當然在《太古和其他時間》裡,性事只是零星的點綴,但不經意間,卻有很強的震撼力。

在我看來,這本《太古和其他時間》可以將它當作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來看,有驚奇、日常、唏噓和悲傷。

如果將它和波蘭歷史結合起來,那就不僅僅是一則童話了,有人評論它堪比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

書名:《太古和其他的時間》

作者: [波蘭]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

譯者: 易麗君 / 袁漢鎔

出版社: 後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裝幀: 平裝

定價: 48.00元

相關焦點

  •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關於戰爭、聖經和童話的家族之書
    《太古和其他的時間》是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波蘭作家奧加爾·託卡爾丘克的代表作品之一。她的作品被不少讀者認為是「魔幻現實主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奧加爾的作品飄渺混亂、沒有邏輯。在《太古和其他的時間》中的故事發生在太古,波蘭的某個地方,在歷經了幾十年的世代變遷之下,太古的人、環境、動物、植物又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託卡爾丘克《太古和...
    我們所說的歷史的,即歷史中的事件,因此也是一些人在某種時間的連續性之中的展開。在小說裡面,歷史也就是事件的連續性呈現,自然也離不開人在時間之中的連續性展開。在《太古》這裡,它或許就是小說家或多或少的需要呈現的人物和事件的故事性展開。《太古》的故事,大約可以用波蘭鄉村"太古"所經歷的一次百年起始故事去進行描述。
  • 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紅磚美術館
    紅磚美術館,一個詩意與魔幻並存的美術館,是許多文藝青年參觀拍照的網紅打卡聖地。初秋,借去北京探親訪友之際,與朋友相約前往一睹芳容。美術館的前身原是個工廠,由企業家、收藏家閆士傑和曹梅伉儷創辦,由即精通建築又痴迷園林的磚結構的建築設計大師董豫贛教授設計,於2012年12月初步建造完成這座建築與園林共融,傳統與現代結合,空間與時間交織的美術館。走進展館,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個具有儀式感的圓形大廳,是舉行各種藝術講座的絕佳場所。
  • 麥可·翁達傑:以詩意抵抗真實的殘酷
    翁達傑總能以一種飽含激情和詩意的筆觸,用一種文化雜匯的微妙組合,將虛構與事實、抒情與機智、反諷與幽默、詩歌與小說、新聞與筆記等等,完美地融為一體。 出版了兩部詩集後,翁達傑開始了小說和其他文體的實驗。
  • 《八佰》背後:鍾愛「小人物」的大個子導演,管虎的詩意與殘酷
    故事背景設定在中國西南,一個虛構出來「與世隔絕、群山環抱「的長壽鎮。此處人皆長壽、規矩自成。牛結實這個 「不合規矩」的小人物,和群體力量作對,無異於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過程中的鬧劇,折射了「烏合之眾」的民族集體心理和潛藏其中的複雜人性,結局也頗為耐人尋味。
  • 從《橄欖樹下的情人》看伊朗大師阿巴斯的紀錄特色和詩意表達
    在導演的勸說下,她還是答應跟海珊一起扮演新婚夫婦,這段若有若無的感情就這樣穿梭在戲裡戲外,成為了故事的主線。對現實進行重構的新紀錄電影風格。這是一部「輕故事、重狀態」的電影,情節處於次要位置,主要是描述人物和生活狀態。為了讓觀眾區分電影和現實,阿巴斯通過男女主角所在小樓的一個樓梯作為現實與電影的分界線。
  • 《赤朽葉家的傳說》:魔幻色彩折射下的戰後日本女性的灰色宿命
    這部魔幻小說,把家族興衰與歷史背景融合,架構龐大,內容奇幻,情感細膩,譜寫了一曲浩蕩史詩。一經出版,立即引發轟動,被譽為日本版的《百年孤獨》,獲得第60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作者櫻庭一樹,也一舉成名,成為立於日本輕小說文壇頂峰的著名女作家。下面,我們從魔幻現實的寫作手法、戰後日本女性面臨的困境、大時代下的人性變遷這三個方面,逐一賞析這部小說的精彩之處。
  • 從《橄欖樹下的情人》看伊朗大師阿巴斯的紀錄特色和詩意表達
    在導演的勸說下,她還是答應跟海珊一起扮演新婚夫婦,這段若有若無的感情就這樣穿梭在戲裡戲外,成為了故事的主線。對現實進行重構的新紀錄電影風格。這是一部「輕故事、重狀態」的電影,情節處於次要位置,主要是描述人物和生活狀態。為了讓觀眾區分電影和現實,阿巴斯通過男女主角所在小樓的一個樓梯作為現實與電影的分界線。
  • 以《霧中風景》為例,解讀寓言化和詩意化結構下彰顯的傳統哲學
    在電影《霧中風景》中,導演採用獨樹一幟的電影語言、獨特的造型,精準的呈現出安哲羅普洛斯所處的社會環境、社會歷史背景有緊密的關係以及安哲羅普斯在殘酷的戰爭中所經歷的一切使他的影片呈現出一種獨特的人文關懷
  • 潰兵、方言、詩意:創新還是矯情?
    北岸官兵「被看」,卻也因對南岸民眾的回望而受到激勵,二者都建構和強化了與國族共同體的精神聯繫。片中對省籍與方言的強調,旨在彰顯民族意識覺醒下的全民抗戰歷史。謝晉元的廣普、端午叔侄的湖北話,羊拐的西北話,老鐵的東北話,老算盤的江浙話,乃至南岸民眾中的上海話、四川話等,既是對真實歷史的還原,也具有政治象徵的意義。
  • 潰兵、方言、詩意:創新還是矯情?
    北岸官兵「被看」,卻也因對南岸民眾的回望而受到激勵,二者都建構和強化了與國族共同體的精神聯繫。    片中對省籍與方言的強調,旨在彰顯民族意識覺醒下的全民抗戰歷史。謝晉元的廣普、端午叔侄的湖北話,羊拐的西北話,老鐵的東北話,老算盤的江浙話,乃至南岸民眾中的上海話、四川話等,既是對真實歷史的還原,也具有政治象徵的意義。
  • "長江圖"詩意魔幻徵服銀熊 金熊獎首次頒給紀錄片
    原標題:《長江圖》詩意魔幻徵服銀熊 唯一入圍的華語片《長江圖》則憑藉詩意又魔幻的攝影獲得了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中,柏林電影節歷來最重視有政治訴求的影片。在過去的一年裡,歐洲最令人矚目、最具爭議性的政治事件則是難民危機。相應的,在本屆電影節上,包括主競賽單元、展映單元在內,不少影片都以難民為題材。
  • 《八佰》的潰兵、方言、詩意:創新還是矯情?
    北岸官兵「被看」,卻也因對南岸民眾的回望而受到激勵,二者都建構和強化了與國族共同體的精神聯繫。片中對省籍與方言的強調,旨在彰顯民族意識覺醒下的全民抗戰歷史。謝晉元的廣普、端午叔侄的湖北話,羊拐的西北話,老鐵的東北話,老算盤的江浙話,乃至南岸民眾中的上海話、四川話等,既是對真實歷史的還原,也具有政治象徵的意義。
  • 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土嗨」表皮下的現實與詩意
    影片的故事靈感來源於導演徐磊老家河北衡水的一個真實事件,華北平原上夏洛克與華生兩位化身超英與佔義為了「仁義」穿梭於農村與城市之間,只為幫助好友樹河找到逃逸的肇事司機。該片以小人物為底色,透過兩位土嗨偵探破案的表皮,隱藏著「仁義」與「人情」的現實和詩意。
  • 《1917》是醜陋的美,也是殘酷的詩意
    在真實這一點上,《1917 》也的確下了苦功。撤退時,故意遺留一些婦女和孩子,留下極少的食物。長鏡頭最大的功效就是強調真實,物理時間與電影時間,可以人為地疊加在一起。電影是通過造假而實現真實的藝術,所有的技術都需要為主題和故事服務。電影,是運用鏡頭角度的變化,去講述一個我們用肉眼很難注意到故事。如果鏡頭只是為了還原物質現實,電影裡的時間流逝就是現實中的時間流逝,那麼難免會造成空間上的缺損和視角上的損耗。那麼觀眾就會失去了觀看一部電影最大的優越感,即上帝視角。
  • 青春的殘酷物語
    二、敘事與視聽分析 影片鋪墊細密的敘事、精巧的視聽和極度現實的主題,加上演員們優秀的表演加持,共同呈現出這樣一部優秀的電影。故事在成年後的陳念的敘述中倒敘展開,影片結尾也是長大後的陳念和劉北山,這樣首尾呼應,形成了環形敘事。
  • 《溫蒂妮》古典詩意下的童話故事
    古典的詩意在現代的城市道路上被婉婉到來,柏林這座水做的城市在時間裡書寫詩歌,儘管現代都市車水馬龍,但它的骨子裡依舊溫文爾雅,就像湖面的層層餘波,只叫人賞心悅目。吹爆葆拉·貝爾的顏,克制的表演卻反而暗流湧動張力十足,佩措爾德的鏡頭充滿著古典的詩意與哲學思想,雖稍遜《過境》,但90分鐘的鏡頭像是坐在樹林旁的湖邊,聽完一篇童話故事。對啊,每個人都應該去柏林。原來這句諺語至今仍然具有實踐意義,安排!
  • 至情至愛,至夢至真的大型歷史魔幻巨著《雪蓮聖界》閱讀有感!
    然而,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雖然精彩,卻只是滄海拾貝一般借取一段大理歷史,並未完全展現古代雲南那波瀾壯闊的歷史演變。這讓很多讀者如霧裡觀花,不明白古代雲南那神奇的歷史是如何產生,又是如何讓眾多民族再共同努力下,最終徹底地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並成為華夏大地最引人嚮往的七彩雲南。
  • 羅馬電影《絕美之城》,快感受一下這詩意又神秘的國度
    之前有粉絲留言說王小波喜歡和別人發展革命友誼,其實我不甚明確但當想要回他信息的時候已經超過了時限。如果他還在,請告訴告訴我,也謝謝您第一次留言。好像公號是我唯一喜歡緩慢交流的地方。我們可以遠離商業,愛咋咋地。交流有輸出輸入,我很高興你靜靜看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