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這句話和一樁禪宗的小故事有關。
《臨濟錄》中記載過,宋朝普濟《五燈會元》裡也有出現過。
語錄出自義玄禪師。
他曾說:「你如欲得如法見解,但莫授人惑。向裡向外,逢著便殺。逢佛殺佛,逢祖殺祖.始得解脫。」
故事是這樣的:
在一次端坐參禪中,義玄禪師見眾僧念經之聲潮湧,可一心一意的卻不多。
於是,他大喝一聲:「逢佛殺佛,逢祖殺祖。」
眾僧聽了,心中一凜,心志隨著聚集,雜念全消。
在片刻安靜後,進入參禪的篤定狀態中,並由此領悟到一個道理:
參禪的目的,比參禪本身更重要。
這就是義玄禪師的「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按照金魚的理解,所謂殺,就是殺心中賊,殺心中雜念,殺內外虛妄,從而放下所有,念頭通達,一心參禪。
只不過現在,「人擋殺人,佛擋殺佛」這句話,已經被各種小說用爛了,往往是為了表現主角很牛逼,無視天下,一殺到底的姿態。
這句話,其實和「得意忘形」這個成語一樣。
很早之前,得意忘形,是指得到其中真意,忘掉表面的虛形。
也就是領會事物其內在的精髓,而忘掉其外在的表現。
只不過現在,得意忘形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怎麼樣,今兒的小故事不錯叭。
其實,天驕中有不少類似的典故,只不過很少被童鞋們發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