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艾布與達涅爾兄弟倆得到了阿帕克和卓的邀請,請他們回來共治南疆,雖然進入南疆之後,得到了阿帕克和卓的保證,但是兄弟倆還是不踏實,最終決定讓達涅爾返回克什米爾,舒艾布前去葉爾羌。
舒艾布來到距離葉爾羌也就七八十公裡的提孜那甫河畔,剛紮下營不久,就見葉爾羌方向過來了一支四百來人的隊伍,直奔營地而來。
《和卓傳》記載:「四百名罪惡的卡菲爾差役和幾名卡爾瑪克人來到這裡,好像對待災星哈外力吉派一樣,將和卓秀艾尤甫(即舒艾布)殺害。」
「哈外力吉派」,就是前面說過的,刺殺第四任哈裡發阿里,伊斯蘭第三大的那個派系。
那麼這些人將舒艾布和其隨從殺死之後,直接把屍體裝進了麻袋,扔到了提孜那甫河中。是乾脆利索,手法專業。
顯然,這支隊伍就是阿帕克和卓派來的,但是《和卓傳》在記載這一段的時候很彆扭,死活不願意說這是阿帕克和卓的安排,因此只說是「卡菲爾」和「卡爾瑪克人」幹的。事實上二者在這個表述中是一回事。
而且《和卓傳》隨後還用了大量篇幅強調,阿帕克和卓根本不知道這事兒,也沒人敢告訴他。那麼後來阿帕克和卓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和卓傳》上說,是一個黑山派信徒,後來在阿帕克和卓跟前跳大神,假裝舒艾布附體,告訴了真相,而阿帕克和卓是大罵殺了舒艾布的劊子手,但是罵歸罵,也沒見他對那四百人幹什麼。阿帕克和卓倒是帶著手下官員,跑去了提孜那甫河畔,找到了舒艾布的屍體,痛哭流涕了一番,將舒艾布的遺體運回了葉爾羌,葬在了阿勒屯麻扎,也就是今天的莎車王陵。
這事兒叫今天的我們看,可以說是一目了然。至於具體幹髒活的是準噶爾人,也可能符合當時的情形,因為即使是白山派信徒,估計對黑山派的和卓也下不去手,而且也會讓維吾爾人都知道這是阿帕克的指使。所以這事兒只能外人來幹。
那麼往克什米爾返回的達涅爾呢?應該也是遭到了追殺。
因為《和卓傳》在隨後很籠統的一筆帶過,說:「和卓達尼雅爾(即達涅爾)逃出差役的圍困後,在隨從們的勸告下去了撒馬爾罕。」
如果沒有追殺,又何來達涅爾「逃出差役的圍困」呢?而且其之所以在隨從的勸告下去了撒馬爾罕,說明追兵是一直追到了克什米爾的,克什米爾也住不下去了,只能跑路。
達涅爾到了撒馬爾罕之後,是立刻直奔自己家族的墓地,對著先祖之墓痛哭流涕,說:「我們的那些同胞為何這般嗜血成性,這麼不講信義?我們有什麼錯?為何落到了這種地步?」而且邊哭邊往臉上抹土。
顯然,達涅爾的這個傾訴,再一次坐實了兇手就是阿帕克和卓。
達涅爾邊哭邊往臉上抹土,向先祖陵墓傾訴,哭著哭著也就哭累了,在墓地昏昏沉沉的睡去,《和卓傳》記載,在達涅爾的夢中,他的高祖馬哈圖木·阿雜木、曾祖依斯哈克等扎堆出現,無非是對他進行了撫慰和勉勵,讓他堅強和忍耐。
這樣,達涅爾就在忽氈這個地方住了下來。忽氈,在漢語文獻中也被譯為苦盞、忽禪等,位於費爾幹納盆地的西南部,今天屬於塔吉克斯坦,在塔吉克斯坦的西北部,是塔吉克斯坦的列寧納巴德州的首府。
達涅爾在忽氈住下之後,娶妻生子,生了個兒子叫和卓亞庫甫,被人稱為和卓加罕。而和卓加罕來自于波斯語,意思是世界,達涅爾是希望這個兒子能夠成為一個「加罕格爾」,也就是世界徵服者的意思。
那麼,在葉爾羌的阿帕克此時又在幹什麼呢?是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陵墓,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所謂香妃墓——阿帕克和卓麻扎。順便說一句,後來阿古柏在新疆作亂,死於庫爾勒後,按照他本人的遺囑,也是葬在這個麻扎裡的,只不過收復了新疆的清軍當時就平了阿古柏的墳頭,所以今天去那裡遊覽的人們是看不到阿古柏的墳墓的。
1694年,阿帕克和卓死,關於阿帕克和卓是怎麼死的,《和卓傳》沒有說明,只是說阿帕克和卓後來就去世了,似乎是壽終正寢,但是《大和卓傳》卻說:「和卓伊斯哈克之孫,和卓夏迪之子,對阿帕克和卓心懷舊恨,進行報復,他暗施詭計,毒死了阿帕克和卓閣下,後逃竄至阿克蘇。」而阿帕克和卓的妻子,也就是阿卜都·裡什特汗與穆罕默·額敏汗的妹妹哈尼木·帕的沙,立即派人抓獲了兇手,「兇手被投入河裡淹死。」
看樣子阿帕克和卓的這位夫人似乎和他的老公一樣,喜歡把人往河裡扔。
還有資料記載,則說是舒艾布的一位表侄,叫莎迪和卓的,在葉爾羌發動了暴動,衝入王宮殺死了阿帕克和卓,同樣,也是哈尼木·帕的沙率兵平息了暴動,殺死了莎迪和卓。
但無論阿帕克和卓是被毒死還是被暴動者殺死,一生都在為權力奮鬥而不擇手段,沾滿了黑山派信徒鮮血的阿帕克和卓,最終還是死於了黑山派之手。
阿帕克和卓一死,立刻出現的問題就是誰來當扛把子?顯然,阿帕克和卓的長子,鎮守喀什噶爾的葉海雅,自然是順理成章的接班人。
只不過,所有人大概都沒有想到。葉海雅的繼母,平定了暴動的哈尼木·帕的沙,可並不是一位簡單的角色。
哈尼木·帕的沙與阿帕克和卓一共是生了二男三女,因此在阿帕克和卓死後,哈尼木·帕的沙立刻扶持自己的兒子在葉爾羌繼承了阿帕克和卓的地位,而葉海雅則繼續在喀什噶爾執政,立自己為汗。
但是,僅8個月後,葉海雅便被殺身死。
關於葉海雅之死,同樣有不同的說法,分別記載在《大和卓傳》和《和卓傳》中,兩邊還都記載的很詳細,但是內容卻完全不同,讓我們分別看看,哪一種說,更接近歷史的真相。
《大和卓傳》上說,葉海雅是被一個卡爾瑪克人,也就是準噶爾蒙古人殺死的。說是葉海雅這個人,喜歡遊山玩水、騎馬狩獵,而且還很喜好女色。看《大和卓傳》中的記載,這位葉海雅似乎還喜歡玩有夫之婦。《大和卓傳》中雖然沒有明說葉海雅這個愛好,但是記載了阿帕克和卓曾經規勸過葉海雅的一段話,說:「聰明的孩子啊,同他人的妻室糾紛,不合皇室體統,有多少後裔都因此而血統不純,無所作為。」
那麼葉海雅之死雖然最後與女人有關,倒也不是和什麼有夫之婦,而是所謂的宮女,準確的說是婢女。
因為葉海雅喜愛遊獵,有一次就帶著隨從跑到了自己的一處行宮,大概葉海雅的行宮裡都是常備著「宮女」,所以《大和卓傳》說,這裡的宮女花容月貌,婀娜多姿,黑髮垂肩。那麼葉海雅帶了十名隨從,也就是男僕,而且全都是被俘虜後皈依了伊斯蘭教的準噶爾人,其中有一個名叫奇阿達西的,喜歡跟婢女們拉拉扯扯,勾勾搭搭,大約是這一次又與這些婢女們眉來眼去的,惹惱了葉海雅,於是葉海雅就對別人說:「不殺掉他誓不為人。」這話,自然很快就傳到了奇阿達西的耳裡。
接著葉海雅去打獵發現了一隻黃羊,就策馬而追,葉海雅的馬好,跑得快,一騎絕塵的就甩掉了所有人,但是,只有那位奇阿達西跟著,於是這個奇阿達西一看四周無人,拔出匕首,刺殺了葉海雅,之後逃往了伊犁。
那麼《和卓傳》又是怎麼記載的呢?
說是哈尼木·帕的沙扶持自己的兒子在葉爾羌登位後,過了一段時間去喀什噶爾給自己的老公掃墓。葉海雅這個時候應該是也在喀什噶爾自立為自己老爸的接班人了,但是與哈尼木·帕的沙,倒也沒有形成什麼對抗,因此自己的繼母來掃墓,自然是全程陪同。
這時候,隨同哈尼木·帕的沙一起來的一個名叫米爾咱巴拉提的阿訇,就找了個機會,將葉海雅悄悄叫到一邊,對葉海雅說,治理王國是一件困難的事兒,你怎麼能和女人一起執政呢?你知道現在外面都說的什麼嗎?都在嘲笑你啊。而且現在咱們一邊是吉爾吉斯人,另一邊是卡爾瑪克人,都對咱們虎視眈眈,這一個女人大權在握,也讓人家輕看咱們啊。我的意見,應該趁這次掃墓的機會,拿下哈尼木·帕的沙和他兒子,讓他們永遠在這裡守靈,就別回去了。而你在葉爾羌登位,這樣的話,虎視眈眈我們的敵人應該就不會輕舉妄動了。
葉海雅聽完之後,吃不準,覺得真要是這樣做了,吃相有點難看,就對米爾咱巴拉提說,這不大好吧?老百姓會說我老爸一死,我們家裡自己就開始爭奪權力。
米爾咱巴拉提一聽就急了,說:這是國家大事啊,在國事上怎麼幹都不需要羞恥,你還謙讓個什麼勁兒?機會是稍縱即逝,今天你不幹,將來後悔就晚了。
米爾咱巴拉提這三說兩不說,終於把葉海雅給說動了心,於是兩人立刻開始密謀,又拉了一位名叫毛拉薩克的,跑到了他家裡商量計劃。但是這三位大老爺們也許是太自以為是,在毛拉薩克家商量的時候,沒想到被毛拉薩克的老婆給聽到了全部內容,這位老婆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是立刻跑到了哈尼木·帕的沙處給通風報信。於是,哈尼木·帕的沙就決定對葉海雅先下手為強。
從後來的情況看,毛拉薩克的老婆之所以告密,很可能就是毛拉薩克的意思,因為在葉海雅被殺之後,哈尼木·帕的沙所任命的喀什噶爾阿奇木,也就是喀什噶爾的行政首長,就是這位毛拉薩克。所以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葉海雅難成大器,失敗也是必然的結果,你連人都看不準,還能指望你能幹什麼?
哈尼木·帕的沙得知葉海雅要對自己下手後,立刻安排手下全面戒備,靜等葉海雅的到來,因為按照規矩,第二天早上,葉海雅要來給哈尼木·帕的沙請安。因此當葉海雅一進入屋內,哈尼木·帕的沙立即發難,對葉海雅來了一大通譴責,說好歹我也算是你的第二個母親,你倒要對我下手?你們家世世代代也沒有當過汗王,反倒是我們娘家是汗王的血統,你和我討論誰該當汗王根本是沒有意義的事兒!
這窗戶紙也捅破了,也沒啥遮著掩著的了,葉海雅聽哈尼木·帕的沙這麼說,也來了氣,說我們家咋了?我也不是為了這個汗國變得更好,才在喀什噶爾登位?
這時候旁邊的人一看這情況,立刻就把葉海雅拉到了一邊,而哈尼木·帕的沙,也立刻啟程,離開喀什噶爾返回了葉爾羌。
說到這裡,還需要說明一下,就是《和卓傳》只要在講到這些人物自相殘殺而死,通常大都不會具體記載是怎麼被殺死的,所以在講到這裡之後,關於葉海雅怎麼死的,就沒有了下文。而再出現葉海雅的名字時,已經變成了「葉海雅過世六個月後」了。
但是,對於勸說葉海雅政變的米爾咱巴拉提之死,倒是記載的很清楚。說是哈尼木·帕的沙派遣自己的走卒,在一天夜裡用斧頭直接就把這位給剁了。不僅如此,喀什噶爾的阿奇木伯克也被殺死,估計是屬於葉海雅的人,因而難逃一死,這樣,那個妻子告密的毛拉薩克,被哈尼木·帕的沙任命為新的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
顯而易見,葉海雅在此時,已被哈尼木·帕的沙所殺,或許就在二人爭執完之後,直接就被哈尼木·帕的沙的手下給幹掉了。
對照兩則史料的記述,差別很大,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葉海雅都是因為女人而死。
葉海雅被準噶爾僕人所殺,可信度不高,看起來也太兒戲了,如果細摳起來漏洞很多,比如你葉海雅既然決定要殺那個準噶爾僕人,還把這位帶在身邊,你在等什麼呢?等他自我了斷嗎?再如葉海雅的馬好,跑得快,別人都跟不上,那這位僕人是怎麼跟上的?等等。
但也許還有一種可能,即這位準噶爾僕人的刺殺行動,本身就是哈尼木·帕的沙安排的,是哈尼木·帕的沙殺死葉海雅計劃的一部分。
但不管怎麼說,葉海雅死於哈尼木·帕的沙之手,應該是確定無疑,而哈尼木·帕的沙隨後為了穩定權力,對境內進行血腥屠殺,包括米爾咱巴拉提、喀什噶爾的阿奇木伯克等在內的一批政敵被清洗,至於葉海雅的子嗣們,那自然更是不能放過。
葉海雅一共有三個兒子,長子、次子統統都被哈尼木·帕的沙所殺,只有老三阿哈瑪特,因為年幼,在葉海雅追隨者的掩護下,逃出城外,被藏到了山洞中,方才逃過一劫。而這個阿哈瑪特,就是日後大小和卓的父親。
哈尼木·帕的沙因此也就被冠以了「劊子手夫人」、「屠夫皇后」(Jallat Hanim 、Jallad Khanam)的稱號。
但我們要清楚,哈尼木·帕的沙這樣做,必定是廣為樹敵啊,因為她不僅要防範和鎮壓對白山派不滿的黑山派信徒,還要屠殺和鎮壓葉海雅一系的追隨者,是舊敵未滅,新敵又生,而哈尼木·帕的沙也很清楚地知道這一點,所以終日是提心弔膽,高度戒備,以防政敵的刺殺,連睡覺時都穿著鎧甲。
就在葉海雅被殺六個月後,一個名叫迪瓦納的葉海雅追隨者,決意要刺殺哈尼木·帕的沙,為葉海雅報仇。
那麼,這位名叫迪瓦納的刺客是否能夠刺殺成功?「屠夫皇后」哈尼木·帕的沙能否逃過一劫?躲在山洞裡的阿哈瑪特又會是怎樣的未來?因為母子爭權而產生動蕩的南疆又將迎來怎樣的變數呢?
敬請留意《大小和卓之亂(九)達涅爾的選擇》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特此說明)
律師聲明
本微信公眾號「一刀西域圖志」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均受《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保護,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不得轉載、摘錄和編輯,不得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果用於非商業用途,應明確標明來源和作者;如果用於商業目的,那麼應提前徵得作者的書面同意。
凡侵犯本公眾號版權的,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本律師受權利人委託,特此鄭重聲明!
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 陳棟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