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2020-12-25 中華民俗花式講解磚家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禮儀之邦,尤其對禮儀十分看重,而待客之道則是重中之重。

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體面?

待客之道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的,要遵從禮數,合乎一個「度」。世間萬物,做起來容易,但是掌握一個「度」就是難事了。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

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

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所謂的茶倒七分,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 「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夥伴們可以仔細的品一品這句話裡面的道理。

喝茶自古以來講究的就是喝熱茶,如果要是把茶杯倒得太滿的話,客人會因為拿不起茶杯而醜態百出,所以,這不是一個合乎人情的待客之道。

茶倒七分滿就不一樣了,客人不僅可以自如拿起杯子,也避諱了「盈則虧,滿則溢」這樣的忌諱。

那麼,下一個說的是給客人盛飯,盛八分滿就好了。如果把客人的飯碗塞得太滿,這樣做是非常不禮貌的,別問為什麼,問就是不知道。

我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不管是哪種酒,都是要給客人倒上滿杯的,這個就是滿滿的誠意。

而且,酒要時常給客人滿上,這就代表情誼不斷。

「茶七飯八酒常滿」不僅說的是待客之道,而且也是我們做人的分寸。

婚禮人禮婚 俗世論世俗

相關焦點

  • 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茶七
  • 茶七飯八酒十分?體現待客之道的機會來啦!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脈絡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故此,在設宴待客之道上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所謂「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其中的一種體現。 其次,茶倒七分滿,三分是人情,這樣既不至於茶水過少而解渴,又容易讓茶水降溫,這是數千年來中國人在分寸之間的精準拿捏,因此,茶倒七分滿,正好。 飯八
  • 過年待客有講究,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避免鬧出笑話
    過年待客有講究,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避免鬧出笑話雖然天氣變得寒冷,但是春節到來的喜悅氣息,也讓氣氛變得熱烈熱鬧起來。有些人已經回到老家,或者還在回老家的路上。到了這時候,就得做好待客之道,否則就會搞得既鬧出了笑話,又怠慢了熱情的客人。我國自古就號稱是禮儀之邦,對於待客之道那自然是十分重視的,對此就有一些規矩和經驗流傳下來,還編成了簡單明了的俗諺,好讓後世人容易記住,其中就有「茶七飯八,酒十分」這一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春節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借著這個舉國歡慶的機會親戚朋友們可以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有些地方講究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從娘家開始,家族比較大的走一圈可能得好幾天。
  • 古人講「茶七,飯八,酒十分」,數字背後飽含深意,避免鬧出誤會
    茶、飯來招待客人。在待客之道中十分講求酒、茶以及飯的量,這也是待客中應該具備的禮儀。如果不重視的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於是有了古人總結了這種待客的規矩「茶七,飯八,酒十分」。家裡來人了,首先肯定是招呼客人,然後倒茶給客人,倒茶其實也很有講究。如果沒有待客經驗的人,倒茶的時候會以為倒得越多越好,可實際上客人見到茶很滿的時候,內心很不開心。
  • 廣東桑之寶:「茶七、飯八、酒十」,從斟茶倒酒到為人處世
    在待人接物之道,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講究「茶七、飯八、酒十」。「茶七」,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好比「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處,處世淡泊從容。
  • 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古時候,茶和現在的茶水還有很大的區別,唐朝的時候,與其說是茶,還不如說是茶湯,給客人斟茶的時候不能倒滿,因為茶水滾燙,如果滿了很容易灑出來,到時候把客人燙到,就是在「欺客」了。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
  • 說不完的民俗,為什麼待客茶不能倒滿?原來古人是這樣理解的!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國的很多傳統民俗就是古人窮講究,現在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會被忽視,其實不然,既然很多習俗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它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茶要淺,酒要滿」。前陣子,我在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女婿上老丈人家,被倒了杯「滿茶」,評論裡都是「滿茶就是送客的意思,你丈人這是攆你走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雖說只是段子,只為博人一笑,說明大家還是了解這個習俗的,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認為茶滿就是送客的意思呢?
  • 茶話記|酒滿茶淺,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國人重禮,待客自是多有講究,而待客之飲茶與酒,經過上千年的浸潤,也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斟茶倒酒人人都能信手拈來,但這看似最尋常之事,殊不知小細節裡往往藏著大智慧。民間俗語有云: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七分茶八分酒」的故事
    人們經常說,七分茶八分酒,這裡有個典故。 他把水送去給王安石時,王安石很是高興,留下他一起試新茶,取出皇上新賜的蒙頂茶,用揚子江中水衝泡。蘇東坡不待王安石開口,忙搶先說起黃州的經歷,說他明白王安石的深意,菊花確實有不落瓣的。茶泡好,王安石給自己和蘇東波各倒了一杯,只有七分,蘇東坡心中想,此老如此吝惜,一杯茶也不肯倒滿。王安石端起茶,喝了一口,品評一番,皺起眉頭說道:你這水是三峽水,可不是中峽水吧。
  •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酒文化和茶文化幾乎代表了古代傳統禮儀中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規程,而有一個基本的熟語便是「酒滿茶半」,無論是是酒文化還是在茶文化中,都認為酒一定要斟滿,而茶則不要太滿。
  • 國人的待客之道:用一杯好茶,待上賓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有茶友問為什麼要用茶接待客人,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以及茶在待客方面的表現。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傳情的精神不僅深入千家萬戶,還被用於機關、團體甚至國家禮儀中。無論機關、工廠,過年都經常舉行茶話會,領導用茶表達對一年辛苦工作者的感謝。有職工調出去的,也有開茶話會的,感情上的別離。不時有群眾團體聚集,以茶相敬。在許多大飯店裡,客人點餐之前,女服務員會先給他們一杯茶。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
    七分茶、八分酒「七分茶、八分酒」有個典故。話說蘇東坡被貶到湖北黃州,臨走時,王安石有個交待,讓他回京城時,帶一些長江中峽的水回來。三年後,蘇東坡回京城考核,路上特意到三峽取水,可是只顧貪看兩岸景色,直到船過了中峽,才想起取水的事。
  • 「茶堪酒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個人都該學一學
    禮的範圍很廣,日常的待客禮儀也是其中內容。待客當然就離不開敬茶和斟酒了,我國歷來有「客來敬茶」和「宴客上酒」的習俗。在南方,長輩們常常教導待客之道,有句待客語叫茶堪酒滿,在其他地方或為「茶七就十分,」就是說待客時茶必須堪,通俗的講就是給客人敬茶,要半滿或是七分,敬酒,則要溢滿,要十分。其實,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也一些生活中對於美滿生活,祝福等習慣成自然的一種慣例。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中國是茶葉和酒的故鄉,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發祥地,在接待客人之時,好茶好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喝茶飲酒也是有講究的。有一句俗語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茶滿欺人
  •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和「茶滿送客,酒滿欺人」誰對誰錯?
    古人有「端茶送客」一說,也」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的說辭,更有「茶滿送客,酒滿欺人」的言論,到底咋回事呢?端茶送客相傳,古時候,有客人來家,奴僕主動獻茶,主人想結束這次談話,就會端起茶杯請客人用茶。客人觸碰茶杯,奴僕便會大聲高喊:「送客!」
  • 民間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比如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寫「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的名句,短短3句話就包括了茶酒;李白也曾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的快意之語;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豪言壯語;白居易的「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又充滿濃厚的友誼之情。 但是不論做什麼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規矩,千萬不可胡來,以免惹出笑話。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麼講究?
    標題中的七分茶、八分酒並不是給茶酒打分,三叩首也並非指真正磕三次頭的意思。七分茶、八分酒「七分茶、八分酒」有個典故。話說蘇東波被貶到湖北黃州,臨走時,王安石有個交待,讓他回京城時,帶一些長江中峽的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