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2021-01-16 洞冥事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

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

茶七

七分茶

俗話說得好:「茶滿欺客,話滿欺人」,「七分茶」是中國大多數地方都遵循的一個待客禮儀。

中國人有多好茶自不必說,自唐代陸羽寫下《茶經》一書,確定「茶」之一字後,就確定了我們「茶道」的開始,也由此衍生出了許多關於喝茶方面的禮儀。

比如「高衝低斟」,比如「端茶送客」,比如壺口不能衝人等等,而「茶倒七分滿」則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條。

主家來了客人,無論窮富,都會先為來客倒杯茶,而如果倒得太滿,滾燙的茶水就有可能會溢出,這時客人就無法順利喝茶了,否則就有可能會將手燙傷。

所以才會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而這「三分」的人情,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飯八

八份飯

看到有些主人家給客人盛飯,生怕客人吃不飽,常常給盛的滿滿的。雖然這代表了主人家的熱情好客,但很多時候,作為客人其實會很尷尬。硬著頭皮吃完吧,飯量就那麼大,吃不下去,不吃完吧,則會顯得不禮貌,且還會浪費,就會卡在那裡進退兩難。

在農村還有個說法叫「碰鼻梁」,還有個說法叫「加楔子」,都是形容飯盛的過滿,這樣其實會顯得對客人不尊重。

酒倒滿

酒滿敬人

依然要從老話——「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說起。

與倒茶不同,倒茶須給人留有三分餘地,這是人情,而酒倒滿則能顯出對來客的敬重。但是這個「滿」也要注意下,一定要「滿而不溢」,溢出的話,客人就端不起來,那樣就只能趴在桌子上喝了,反而會讓客人覺得得不到尊重,最終弄巧成拙。

除了以上禮儀外,還有前面所說的「高衝低斟」,這個是倒茶時衝茶與斟茶的手法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懂,一般都是懂點茶道的人才會講究這個,一般人家反而不太在意。

高衝低斟

而壺口不能衝人,這個主要是從安全方面考慮。因為茶水有熱氣,將口對著人的話,熱氣蒸騰,就會直衝人臉,容易傷人,即使未傷人,也會顯得不禮貌。

杯壺擺放

至於「端茶送客」,這可以說是待客禮儀中的一條「潛規則」了。

端茶送客

來者是客,以茶水待客是千年以來慢慢形成的習俗,但若是將該談的事情談妥,或者主人家還有其他事,不方便留客但又不能明說的時候,就會做出這「端茶」的動作,意即「你該走了」。

一般人都會明白這個「潛臺詞」,會立刻告辭離開。

當然,也會有一些沒有眼力見兒的或者裝作不懂的,那就只能明明白白的開口相送,又或者捏著鼻子留客了。

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向來就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這些待客的禮儀也會由於各地習俗的不同而有些區別,但其目的都是為了能讓來客感受到主人家的熱情好客。

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有很多禮儀都少有人懂了,但我們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是我們去到別人家做客,別人如果做了哪些而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下次我們也一定要注意,要規避這些讓人不舒服的事情。

畢竟,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讓客人舒服的待客方式,才是正確的待客之道。

相關焦點

  • 「茶七飯八酒常滿」應該明白的待客之道
    自古以來,我們就是禮儀之邦,尤其對禮儀十分看重,而待客之道則是重中之重。家裡來了客人,怎麼樣做才能讓別人覺得自己比較體面?待客之道不是光有熱情就可以的,要遵從禮數,合乎一個「度」。老話常說:「茶七飯八酒常滿」,這句話說的就是待客之道,也是「度」。其實這句話並不難理解,給客人倒茶,倒七分滿剛剛好,給客人盛飯八分滿剛剛好,而給客人倒酒,必須要把酒杯斟滿。那麼,為什麼用這個「度」呢?其實裡面大有玄機!
  • 茶七飯八酒十分?體現待客之道的機會來啦!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脈絡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故此,在設宴待客之道上有著獨特的文化內涵,所謂「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其中的一種體現。 所謂「茶七」,是指每逢有朋友做客,主人家都會優先上茶招待,好茶好器自不用多說,連倒的茶水幾分滿都極有講究,比如最常見的「七分滿」。
  •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
    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教你待客的講究春節是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借著這個舉國歡慶的機會親戚朋友們可以走動走動、聯絡聯絡感情。有些地方講究大年初二開始走親戚,從娘家開始,家族比較大的走一圈可能得好幾天。
  • 古人講「茶七,飯八,酒十分」,數字背後飽含深意,避免鬧出誤會
    酒、茶、飯來招待客人。在待客之道中十分講求酒、茶以及飯的量,這也是待客中應該具備的禮儀。如果不重視的話,是對客人的不尊重。於是有了古人總結了這種待客的規矩「茶七,飯八,酒十分」。家裡來人了,首先肯定是招呼客人,然後倒茶給客人,倒茶其實也很有講究。如果沒有待客經驗的人,倒茶的時候會以為倒得越多越好,可實際上客人見到茶很滿的時候,內心很不開心。
  • 過年待客有講究,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避免鬧出笑話
    過年待客有講究,老祖宗說:「茶七飯八,酒十分」,避免鬧出笑話雖然天氣變得寒冷,但是春節到來的喜悅氣息,也讓氣氛變得熱烈熱鬧起來。有些人已經回到老家,或者還在回老家的路上。到了這時候,就得做好待客之道,否則就會搞得既鬧出了笑話,又怠慢了熱情的客人。我國自古就號稱是禮儀之邦,對於待客之道那自然是十分重視的,對此就有一些規矩和經驗流傳下來,還編成了簡單明了的俗諺,好讓後世人容易記住,其中就有「茶七飯八,酒十分」這一句,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
  • 廣東桑之寶:「茶七、飯八、酒十」,從斟茶倒酒到為人處世
    在待人接物之道,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一向講究「茶七、飯八、酒十」。「茶七」,茶水倒得七分滿,留得三分人情在。就好比「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七分,也是對生活的一種分寸上的把握。行事把握分寸,說話留有餘地,待人寬容之處,處世淡泊從容。
  • 說不完的民俗,為什麼待客茶不能倒滿?原來古人是這樣理解的!
    隨著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國的很多傳統民俗就是古人窮講究,現在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會被忽視,其實不然,既然很多習俗能流傳下來,那都是有它道理存在的,比如我們常說的「茶要淺,酒要滿」。前陣子,我在現在非常火爆的抖音短視頻上,也看到過類似的段子,女婿上老丈人家,被倒了杯「滿茶」,評論裡都是「滿茶就是送客的意思,你丈人這是攆你走呢!」等等諸如此類的評論,雖說只是段子,只為博人一笑,說明大家還是了解這個習俗的,那麼大家為什麼會認為茶滿就是送客的意思呢?
  • 茶話記|酒滿茶淺,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國人重禮,待客自是多有講究,而待客之飲茶與酒,經過上千年的浸潤,也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斟茶倒酒人人都能信手拈來,但這看似最尋常之事,殊不知小細節裡往往藏著大智慧。民間俗語有云: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酒文化和茶文化幾乎代表了古代傳統禮儀中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規程,而有一個基本的熟語便是「酒滿茶半」,無論是是酒文化還是在茶文化中,都認為酒一定要斟滿,而茶則不要太滿。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茶和酒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篇幅,上至文人雅士,下到販夫走卒,都離不開茶酒,再沒有一個文明如我們對茶和酒有如此眷戀和數不盡的詩篇。茶聖陸羽、酒鬼劉伶,關於茶和酒,有不少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古時候,茶和現在的茶水還有很大的區別,唐朝的時候,與其說是茶,還不如說是茶湯,給客人斟茶的時候不能倒滿,因為茶水滾燙,如果滿了很容易灑出來,到時候把客人燙到,就是在「欺客」了。
  •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在家裡,有客人來了,父母會吩咐我們給客人倒茶;家裡設宴的時候,父母有時候也會讓我們給賓客倒酒。所以,我們可能會聽到「茶倒半杯酒倒滿」這句話。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嗎?我們中國人是非常講究禮儀的。
  • 民間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而眾所周知的是,茶是用來品的,自古就有品茗一說。而品茶宜慢不宜快,再加上泡茶的水溫很高,如果給人倒滿茶,客人就很難拿起茶杯,稍不留神就會燙傷,所以這便是「茶滿欺人」的來歷。 當然,茶滿的時候客人也無法安心品茶,只能等到茶涼了再端起茶杯,但是喝茶一般都講究熱飲,這樣口感才是最佳的。如果主人不明白此間道理,為人沏上一壺好茶,卻把茶杯灌滿,這很容易讓對方覺得是在趕客。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中國是茶葉和酒的故鄉,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發祥地,在接待客人之時,好茶好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喝茶飲酒也是有講究的。有一句俗語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茶滿欺人
  •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和「茶滿送客,酒滿欺人」誰對誰錯?
    古人有「端茶送客」一說,也」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的說辭,更有「茶滿送客,酒滿欺人」的言論,到底咋回事呢?端茶送客相傳,古時候,有客人來家,奴僕主動獻茶,主人想結束這次談話,就會端起茶杯請客人用茶。客人觸碰茶杯,奴僕便會大聲高喊:「送客!」
  • 「茶堪酒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個人都該學一學
    中國是一個非常注重禮儀的國家,在古代,學生學習的六藝——禮、樂、射(箭)、御(駕車)、書、數中,禮是排在第一位的。禮的範圍很廣,日常的待客禮儀也是其中內容。待客當然就離不開敬茶和斟酒了,我國歷來有「客來敬茶」和「宴客上酒」的習俗。
  • 「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看完才知道該怎麼做
    人們對喝酒飲茶形成了一定的規矩,所以用茶酒敬人時,也有一些禮儀。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蘊含什麼道理呢?02酒滿敬人在宴會上,給客人敬酒時,要倒滿酒杯,甚至可以溢出來,千萬不能小氣。酒在古代非常珍貴,每家都是用心釀造。而且是在家中舉行大事,或有尊貴的客人來訪時,才拿出好酒待客,以示尊重。古人喝酒時講究豪放,遇到快樂的事會痛飲一番。遇到客人的時候,把客人的酒杯倒滿,也是為了表示主人待客熱情友好,不失自家禮儀風範。客人也會大方飲酒,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表示自己對主人熱情款待的尊敬。
  • 國人的待客之道:用一杯好茶,待上賓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有茶友問為什麼要用茶接待客人,我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以及茶在待客方面的表現。以茶待客、以茶交友、以茶傳情的精神不僅深入千家萬戶,還被用於機關、團體甚至國家禮儀中。無論機關、工廠,過年都經常舉行茶話會,領導用茶表達對一年辛苦工作者的感謝。有職工調出去的,也有開茶話會的,感情上的別離。不時有群眾團體聚集,以茶相敬。在許多大飯店裡,客人點餐之前,女服務員會先給他們一杯茶。
  •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中國古代一直是被其他國家所學習的禮儀之邦,而在中國文化的氛圍之中也形成了許多固定的文化習慣,這一點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一樣,許多待客之道與主人之間的舉止行為都是一門大學問,那經常流行在我們身邊的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