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
但不管怎麼說,簡簡單單七個字,卻蘊含了數千年來老祖宗們所總結出來的待客之道,或許你不知道為何要這樣做,接下來小編就來為你解釋。
茶七
俗話說得好:「茶滿欺客,話滿欺人」,「七分茶」是中國大多數地方都遵循的一個待客禮儀。
中國人有多好茶自不必說,自唐代陸羽寫下《茶經》一書,確定「茶」之一字後,就確定了我們「茶道」的開始,也由此衍生出了許多關於喝茶方面的禮儀。
比如「高衝低斟」,比如「端茶送客」,比如壺口不能衝人等等,而「茶倒七分滿」則是其中最基本的一條。
主家來了客人,無論窮富,都會先為來客倒杯茶,而如果倒得太滿,滾燙的茶水就有可能會溢出,這時客人就無法順利喝茶了,否則就有可能會將手燙傷。
所以才會說:「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而這「三分」的人情,就是你的待客之道。
飯八
看到有些主人家給客人盛飯,生怕客人吃不飽,常常給盛的滿滿的。雖然這代表了主人家的熱情好客,但很多時候,作為客人其實會很尷尬。硬著頭皮吃完吧,飯量就那麼大,吃不下去,不吃完吧,則會顯得不禮貌,且還會浪費,就會卡在那裡進退兩難。
在農村還有個說法叫「碰鼻梁」,還有個說法叫「加楔子」,都是形容飯盛的過滿,這樣其實會顯得對客人不尊重。
酒倒滿
依然要從老話——「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說起。
與倒茶不同,倒茶須給人留有三分餘地,這是人情,而酒倒滿則能顯出對來客的敬重。但是這個「滿」也要注意下,一定要「滿而不溢」,溢出的話,客人就端不起來,那樣就只能趴在桌子上喝了,反而會讓客人覺得得不到尊重,最終弄巧成拙。
除了以上禮儀外,還有前面所說的「高衝低斟」,這個是倒茶時衝茶與斟茶的手法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懂,一般都是懂點茶道的人才會講究這個,一般人家反而不太在意。
而壺口不能衝人,這個主要是從安全方面考慮。因為茶水有熱氣,將口對著人的話,熱氣蒸騰,就會直衝人臉,容易傷人,即使未傷人,也會顯得不禮貌。
至於「端茶送客」,這可以說是待客禮儀中的一條「潛規則」了。
來者是客,以茶水待客是千年以來慢慢形成的習俗,但若是將該談的事情談妥,或者主人家還有其他事,不方便留客但又不能明說的時候,就會做出這「端茶」的動作,意即「你該走了」。
一般人都會明白這個「潛臺詞」,會立刻告辭離開。
當然,也會有一些沒有眼力見兒的或者裝作不懂的,那就只能明明白白的開口相送,又或者捏著鼻子留客了。
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向來就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這些待客的禮儀也會由於各地習俗的不同而有些區別,但其目的都是為了能讓來客感受到主人家的熱情好客。
儘管隨著社會的發展,有很多禮儀都少有人懂了,但我們換個角度想一下,如果是我們去到別人家做客,別人如果做了哪些而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下次我們也一定要注意,要規避這些讓人不舒服的事情。
畢竟,俗話說得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只有讓客人舒服的待客方式,才是正確的待客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