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也曾陷入絕境,無意中曾國藩一句話點醒了我

2021-01-12 平平聊圈子

在大家感嘆馬雲、劉強東時勢造英雄時,不曾體會過他們吃住睡在公司焦慮前行的無可奈何與取捨;在大家感嘆任正非鋼鐵硬漢時,不曾體會過他44歲夫妻感情破裂、事業失敗、上有老下有小想活不能想死也不能的痛楚。

著名央視節目主持人、新聞評論員白巖松以特有的新聞視角、銳利的語言風格被大家所熟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連這樣的人也曾自爆焦慮5年,多次想自殺。

焦慮5年,三次自殺,這是你所不知道的白巖松

1992年的時候,白巖松天天寢食難安,睡不著,隨後察覺自己後腦殼有塊斑禿,問家人,家人才對他說其實他們早看見了,僅僅是不敢對他說,擔心他多想,而那時候家人已經可以感受到他內心中的焦慮。

後來的5年時間裡,他焦慮無法自拔,回絕與外人交流,就連日日陪伴他的妻子朱宏鈞他也只願意用紙筆進行交流,拒絕言語上的溝通,但是越是拒絕交流越是焦慮,以致於他曾一度認為這個世上無人能理解自己,而自己也理解了海子、海明威等人為什麼最後的選擇全是自殺結束生命,所以他三次想效仿自殺,卻最終依然停留在了最後一步。

幸運的是,家人及早發現了他的一系列異常狀況,深愛他的妻子陪他一起去看心理醫生,陪他一起歷經數次治療,最終白巖松找到了開導自己的方法,也是協助他走出抑鬱症的最好的良藥——讀書。

他說:「讀書便是在讀自己,假如不去讀很多書,讀很多的人,我怎能懂得自己,自己又怎麼去接納自己的缺陷?而接納缺陷之後,原本焦慮的我忽然覺得自己竟然完美多了!」

讀得多了,讀得深了,從一個個人物身上他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而自己的全部經歷、想法在那些人的苦難、成功面前不足掛齒。

那個時候他喜愛閱讀《曾國藩家訓》,有一日他看到裡邊有一句話叫「花未全開月未圓」,突然茅塞頓開!這一句話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花並不是全開的時候是最好的,月亮還沒有全圓的時候是最好的,殘缺這也是一種美,因為在你到達了極致後,往往才是災難的開始,自此一句話徹底點醒了他!

蔣介石自愧不如,任正非是鐵粉,白巖松一語點醒抑鬱五年的白巖松

白巖松曾自殺三次無果,以後柳暗花明苦盡甘來

至關重要的並不是生活本身,反而是應對人生的態度,樂觀的人一定比悲觀的人走得遠,走得更好——後來白巖松在自身的著作《白說》中提及《曾國藩家訓》給予他的啟示如是說到,言語神情之間都是平靜的放下。

曾國藩為了塑造家風,晚年的曾國藩鑄成《曾國藩家訓》,只為教導家族以書為鑑,時刻修生,在曾國藩後兩百年之間,曾家後人240多人都是各領域的佼佼者。而在

在這三本書中,是「千古完人」曾國藩的傳世之作,其中囊括了修身養性、克制欲望、為人處世、結交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優質精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啟迪性、借鑑性。

在如今撲朔迷離的誘惑前,能夠嚴於律己的人少之又少,摒棄養尊處優的現實,走入嚴自克己的自律,這的確是一道心中的難坎兒。面對人生意義、工作壓力、家庭負擔、企業經營、為人處事的迷茫,曾國藩的這一套書或許能夠成為一味良藥,能夠給難以治癒的心病一次刺激。

原價149元,現在只需62.8元,不到百元的價格就能體會曾國藩這個「半個聖人」的為人之道,無論是自己尋找人生方向,還是送給孩子建立價值觀,都是即實惠又意義非凡。

相關焦點

  • 白巖松:我曾3次抑鬱到想自我了斷,是曾國藩的一句話點醒了我!
    說到白巖松,大家知道是誰嗎?可能現在的年輕孩子們不太知道,但是像我們父母這一輩和我們這一輩,應當是都知道的,白巖松被稱為是「央視名嘴」,他作為一名主持人的同時,壓實一位著名的記者和作家,他見證過香港回歸、三峽長江截流等重大歷史事件。
  • 白巖松:抑鬱5年,3次想過自我了斷,最後被曾國藩一句話點醒
    好不容易成名了,結果壓力反而更大了,每次節目一結束,白巖松甚至能緊張到一身冷汗。時間一久,抑鬱症就緊隨而來了。36歲時,白巖松被確定為抑鬱症,他曾說:「那一年,我好像看到了生命的終點線。對任何事情都失去了興趣,整個人都被強烈的悲觀感和絕望感淹沒。」抑鬱症中的白巖松直接從80公斤降到了55公斤,甚至和自己的家人溝通,都只能通過紙筆。
  • 白巖松:5年抑鬱,3次欲輕生,最後被曾國藩這7個字點醒
    失眠、體重驟降、內心封閉,白巖松產生輕生念頭2001年,白巖松選擇離開《東方時空》,創辦了一個叫《子夜》的新欄目。他用心準備三個月之久,節目卻遲遲未播。抑鬱症之後,大徹大悟白巖松說:「36歲的時候,你突然覺得看到終點線了,36歲之前你不太會去想死亡這樣的問題,那一年本命年,你突然會覺得人生已經到了一半了,那種沮喪,我才知道中年危機是什麼概念。你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有強烈的悲觀感絕望感,一種深深的失望。」
  • 白巖松:抑鬱5年,3次想要輕生,卻終被曾國藩這7字點醒
    白巖松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著名主持人,屏幕面前的他侃侃而談,但你也許不知道,白巖松曾患過嚴重的抑鬱症,一直持續了五年之久,甚至還三次想過要輕生。白巖松說:「36歲的時候,你突然覺得看到終點線了,36歲之前你不太會去想死亡這樣的問題,那一年本命年,你突然會覺得人生已經到了一半了,那種沮喪,我才知道中年危機是什麼概念。你對任何事情失去興趣,有強烈的悲觀感絕望感,一種深深的失望。
  • 白巖松,在我對生活焦慮難過的時候,是曾國藩的16字藥方點醒了我
    白巖松曾經在一檔訪談節目中說:自己每天都會話上2、3個小時看書,而對自己影響最大的就是《曾國藩》。在曾國藩身上,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有令人尊敬的,也有令人生氣的。其中對自己幫助最大的,是一句話,16個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 與抑鬱症抗爭5年,3次想自殺,白巖松:曾國藩的一句話,拯救了我
    曾經,這些傳言,全是針對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的。沉寂多年後,他本人正面回應了「抑鬱自殺」一事。在年度演講《對白》中,被一名95後女大學生提問,你抑鬱過嗎?「如果不是讀很多人看很多人我怎麼能接受缺陷呢?接受缺陷之後我就好多了。」那個時候白巖松看了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全集》,這裡面曾國藩說的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也拯救了他。「花未全開月未圓」。
  •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
    白巖松:抑鬱症,三次想自我了結,曾國藩語錄拯救我白巖松:抑鬱症五年,三次想自我了結,治療中曾國藩語錄拯救我.而接受缺陷之後,原本抑鬱的我忽然覺得自己竟然完美多了!」讀得多了,讀得深了,從一個個人物身上他發現了自己的影子,而自己的全部經歷、想法在那些人的苦難、成功面前不值一提。那個時候他喜歡閱讀《曾國藩全集》,有一天他讀到裡面有一句話叫「花未全開月未圓」,突然茅塞頓開!
  • 白巖松:5年抑鬱,3次想要輕生,曾國藩的一句話讓我恍然大悟
    當時的白巖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覺得沒有人能理解自己。同時他也理解了海子這樣的詩人為什麼要自殺,因此白巖松自己也曾3次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卻最終都停在了最後一步。他說:「讀書其實也是在讀自己,如果不讀書,就看不到自己的缺陷,看不到缺陷,如何接受自己的缺陷呢,而在接受自己的缺陷之後,我才發現自己更完美了。」
  • 曾國藩:花未全開月未圓,這句點醒了白巖松的話,究竟是何玄機?
    這些書籍影響了很多人,就連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說過:那個時候他喜歡閱讀《曾國藩全集》,有一天他讀到裡面有一句話叫「花未全開月未圓」,突然茅塞頓開!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說這句話的時候,曾國藩正處於人生的低潮期。當時因為鎮壓太平天國不利,曾自殺過三次,而三次自殺都無果後,他領悟了「花未全開月未圓」的意思,於是不再強求盡善盡美,心態和眼界都不一樣了,他更加隨和,只盡人事聽天命。
  • 白巖松:我也可以做評委賺2000萬,但總害怕把掙錢變得太容易
    無意中刷到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的一個視頻,他在視頻中,對當前火爆的綜藝節目,說了這樣一段話。「我也可以去賺2000萬,一個月當一把評委,但是我總是害怕,因為我掙錢變得這麼容易了。然後我拿它幹嘛呢,我的生活方式不需要這麼多錢,衡量的標準不能拿外在的標準去衡量,我掙多少錢,而是要拿你是不是真的開心?我覺得我做這件事情是真的很開心呀,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 白巖松:我可以月入2000萬,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讓我放棄
    能夠真正清醒的人很少,而白巖松就是那為數不多「不忘初心」的人。大家都知道白巖松,是央視非常著名的一位主持人。他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過,自己曾有一個月賺2000萬的機會,自己也非常心動,畢竟這樣不用多久自己就是一個真正的富人了,但是自己思考一番後就拒絕了這個機會。
  •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遺言,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百戰百勝
    曹德旺:曾國藩這12個字遺言,掛在我辦公室50年,讓我百戰百勝在晚清時期,出現了四大中興名臣,一度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清王朝。在這四大中興名臣中,左宗棠太狂,常以諸葛亮自比;李鴻章太圓滑,左右逢源,步步高升;張之洞太自愛,寫得一手好文章,事事顧全自己的名聲;曾國藩近似聖賢。
  • 白巖松:我有月賺2000萬機會,但《道德經》裡一句話,讓我放棄了
    提到主持人,很多人會想到撒貝寧、董卿、何炅等人,但還有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人,他就是白巖松。「東方時空」、「子夜」、「焦點訪談」等等,在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節目中,都有白巖松的身影。白巖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過這樣一件事:年輕時我曾經遇到一個機會,可以月賺2千萬,但還是放棄了,因為突然間想到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曾國藩的五句話,助您大器晚成
    曾國藩著重強調三個的關聯,教導自身弟弟們,有自身的想法,做事情要堅持不懈!第二句:一切留餘地,雅量能容人據《曾國藩全集》記述,這也是曾國藩送給九弟曾國荃一段話,令他給他人留出情面和退路,不必隨處爭比!第四句: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這也是曾國藩最經典一句話,也是羅振宇導師所建議的。40不惑,理當明白一切不能強求,一場事業的獲得成功,靠的天時、地利、人和!是勤奮!
  • 影響白巖松一生的四本書,有一本我不敢讀
    ,對我非常重要的書,是唐浩明寫的《曾國藩》,一部三卷本的小說。曾國藩近些年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和喜歡,像毛澤東和蔣介石一樣,成為必讀的人物。讀書通過與別人對話,讀別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對話,豐富自己的人生。書裡寫到,曾國藩一生的最頂點,就是皇帝請他吃了頓飯,他坐在皇帝的側面,風光如臨巔峰,又伴著很多焦慮。我突然領悟了生命的真相,每一處都是掙扎,凡事都有好壞兩面。重要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面對人生的態度。
  • 兒女能否成龍鳳,和分數無關,曾國藩留下6字家訓,點醒天下父母
    而關於子女教育這個問題上,集千年古人之大成者,還得是晚清時期的曾國藩。 曾國藩自己便是勤奮讀書最後逆襲的典型,在子女教育上自然是親力親為。他有一招6個字的教字口訣,通過這個口訣,他不僅讓曾家後代人才輩出,還點醒了無數被子女教育問題困擾的父母。
  • 曾國藩: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5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有!
    著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評價曾國藩:品讀《曾國藩》讓我看到了最複雜的人性。曾國藩告誡自己的子孫後代如何為人處事,為官做人,其中曾國藩在識人更是重點提到:「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在曾國藩的家書中寫道:「張口閉口都是這5句話,希望你一句話也沒說過。」
  • 戰略管理專家馮唐:我讀曾國藩20多年,這8個字讓我受用一生
    馮唐有很多的身份,詩人,作家,投資人,戰略管理專家,他曾在麥肯錫幹過,也在華潤幹過,自己還創過業。馮唐曾經說過:「在我漫長的管理生涯裡,特別到了後期,我漸漸沒了導師可以幫我解惑。我的管理困惑都在中國,我反覆比較後,不得不承認,我讀曾國藩的書最多、最勤、最有收穫。
  • 一代權臣穆彰阿:曾多次提點曾國藩
    [摘要]《大清體制內的改革者:曾國藩傳》講述了的曾國藩一生,有人稱之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稱他為禍國殃民的敗類。縱觀曾國藩一生,可以說的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無論毀譽,曾國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同進士入翰林,清朝開國以來僅曾國藩一人。之後他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成為二品大員。對於生長在深山,出身「寒門」的曾國藩來說,真可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如此順達的官運在晚清政壇上是及其罕見的。最令人感慨的是,他曾在一年之內連升四級,這番只有在戲劇裡面看到的場景,卻實實在在發生在這個湖南士子的身上。那麼曾國藩到底有何能耐?何以能得如此殊榮呢?
  • 《人生海海》最戳心的一句話,點醒了懵懂年輕人,董卿忍不住落淚
    《人生海海》最戳心的一句話,點醒了懵懂年輕人,董卿忍不住落淚有人曾在網絡上發起提問:為什麼買這一本叫做《人生海海》的書?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是:被書腰上的那一句話所吸引,"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現代社會,節奏飛快,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背負著來自於各方壓力:房貸、車貸、花唄、白條、學業、就業、婚姻、子女、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