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痛帖》的技術分析

2021-02-19 書法臨帖幫

盤車圖 宋 江貫道(偽)


幫主斯唔嗯超:「拉肚子也能寫出來經典,服了.」



對張旭的書法,歷來多有極高的評價。看他的傳世楷書《郎官石柱記》就不難看出對傳統的學習與把握。宋代大書法家黃庭堅也曾評說他「唐正書無出其右者」。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秉性豪放的人,也正因此才成張旭《肚痛帖》,高34釐米,寬41釐米。北宋嘉祐三年(1058)摹刻,釋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臨床內容是因為他忽然肚痛,欲服藥的事。總的書寫形式是常用的便條信札一類。通篇筆墨非常清晰,線條通暢,用筆精準,草法嫻熟,結字準確,使人感覺到成竹在胸。其線條時而凝重、矯健,時而如萬歲枯藤,千迴百轉,一瀉千裡,力透紙背,變化多端,渾若天成,將諸多矛盾不可思議地合而為一,展現出一幅氣韻生動、生機勃勃、波瀾壯闊的藝術畫卷。天馬行空的胸襟與氣質,無處不體現作者創作時的藝術衝動和無拘無束,「出鬼入神,惝恍不可測」。確屬為一幅「無意於佳乃佳」的草書神品,是草書狂放大膽書風的典型代表。1.草書的用筆,重要因素和其他書體一樣,不外乎是注重線條的質感,而草書線條的質感、用筆方法,古人做了很多的經驗總結。如以內 的用筆方法,可使筆畫筋骨俱備,動中含靜,「變化與鋒杪」。如「折釵股」筋力十足,衂折迂迴,如「屋漏痕」,能表現出較強的骨力,還有「錐畫沙」,等等。所有這些用筆書寫出的點畫,自然能形成婉圓流轉,氣勢雄強而出神採,這在「肚痛帖」中是隨處可見的。(1)用內擫的筆法來完成的字有:如「痛」字中間部分;「堪」字最後一收筆,第二行「知」字收筆;「冷」字、第三行「欲」字、「大」字、「黃」字等,包括最後一行的「非」字、「臨」字。

有:如「忽」、「可」;第二行「不」、「熱」;第三行「致」、「服」、「黃」、「湯」;第四行「熱」、「俱」、有;第五行「何」、「為」二字等。

(3)以「錐畫沙」的用筆,顧名思義,就是錐子畫沙,起止無跡,是「藏鋒」的效果。痕跡中正,形似「中鋒」,用此法作出的線條非常圓渾,故「用筆當如錐畫沙」。在《肚痛帖》中最突出的地方不外乎就是第三行「致,欲服大黃湯」和第五行「如何為」等處了。 

(4)方圓兼備:草書創作從用筆上看,每個字都不能一味圓轉或方折,都不好。細品《肚痛帖》,每個字幾乎是方圓兼備的,如「忽」字先起筆為方,繼而外拓圓轉。第四行的「俱」字偏旁的折筆書寫和右邊的圓轉,就是以最快速度書寫的第三行。每個字也不失方圓互用,最明顯的「服」字偏旁的方折與右邊的圓轉形成強烈的對比。

從組合上看,也不難發現方圓兼備。如第一行總體上看「忽肚痛」(圖26)為方,「不可堪」(圖27)為圓;第二行「不知」(圖28)為圓,而「是冷熱所」(圖29)為方。最典型的是「非臨床」(圖24)三字,「非」字是典型的圓筆,而過渡到「床」字時已是典型的方筆了。

草書的結字,也叫草法,是古人書寫升華到總結,約定俗成的。無論偏旁部首,鉤紆盤施都有一定的結字規矩。線條長一點,短一點,或多或少一點,甚至微小的變化,都會成為另一個字。所謂「長短分知去,微所以我們不能任筆為體,更不能信筆作草。《肚痛帖》的結字,從單個字上看,無處不遵循草書自身的結字規律,嚴守法度。如「忽、肚」二字以楷、隸筆意書之;字態中正穩健,飽滿平和,而最後一行的「非」字卻進行了四次調整筆鋒,才將「非」字完成,可見張旭獨具匠心。尤其第三行「致,欲服大黃湯」五字提按微茫,連綿不斷,絞轉翻折,一氣呵成而又變化多端。

如其中的「致」、「欲」、「服」三字收筆,為了打破雷同,在「欲」字收筆時,將筆鋒上提,形成翻折的處理,從字形上看,無一不合草書結字規則,給後學者提供了一個高妙的借鑑。

再有草書的結字,很多時候不只能光看單個字的結字,有時會有兩個以上的字作為一個字的結構來處理。如第一行的「不可堪」,第二行的「不知」二字,最後一行的「臨床」二字,非常明顯;甚至第五行的「如何為計」以四個字當著一個字的結構來處理,形成上輕下重,上小下大,上細下粗,以顯穩重。這些都是草書結字組合不可忽視的問題。

人們常說,草書的節奏如音樂,似舞蹈。而音樂與舞蹈的節奏是通過演奏和表演過程中體現出它的節奏。而草書則不同,它的節奏是徹頭徹尾地展現在欣賞者眼前,使欣賞者隨時可以往復地欣賞到它的節奏和它的章節,這就是書法節奏優越感。 縱觀《肚痛帖》六行三十字,從頭至尾,就書寫出「十」個節拍。分別為「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俱有益」(「俱」字分兩次書寫,中間停頓)、「如何為計」「非」「非臨床」(「非」字有兩個節拍)。從書寫狀態上看,「忽肚痛」三字漫不經心,凝重不呆板;「不可堪」上鉤下連,提筆另起一行書寫「不知」二字(行換意連,這是一般寫行草書的人,最易被忽視的方法),再重新濡墨,將筆鋒下按,寫出「是冷熱所」之後,調整中鋒,千迴百轉,一氣呵成,寫出「致,欲服大黃湯」六字。又換行另起,將筆鋒轉為「是冷熱所」的基調,走向凝重,寫出「冷熱俱有益」,從視覺上看,達到了風格的統一。隨後又將筆鋒調整到「如何為計」。這一行共四字,上面「如何」二字的風格與第一行「不可堪」、第二行「不知」以及第三行線條是統一的基調;下面「為計」二字則與第三行「是冷熱所」和第四行的線條是統一基調。

後又重新濡墨,將速度減慢,力量加強,製造停頓,光一個「非」字,在書寫過程中就停頓了四次。最後使「非臨床」三字在字形上超過了前五行中任何一個字,筆畫的增粗、殺紙的用力,充分表現出張旭當時「忽肚病」的無奈。最後三字與開頭三字看上去都是用凝重的筆墨,形式上得到了首尾呼應,但在書寫狀態上則是大相逕庭。前者安詳中和飽滿,後者則有雄強、剛健、截鐵。拿音樂來說,是最強音,宣洩出當時作者內心的諸多無奈。正如文中所表述的那樣,雖冷熱有益,又不知用什麼為計,也沒有臨床試驗過。根據最後三字字形的增粗、增大,殺紙的用力果斷,最終張旭還是肯定煮服了這「大 黃湯」。一幅好的草書作品,在章法構成上是有一定講究的。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章法構成,寫條幅、寫鬥方與寫橫幅都不一樣。古人作詩講求起、承、轉、合,而草書的創作也有此理,可分為平、起、放,或者也是起、承、轉、合。從留傳的經典草書作品來看,懷素的《自敘帖》、張旭的《古詩四帖》等都有這些過程。作詩講究「詩眼」,而草書創作也講求「字眼」。所謂的「字眼」就是在作品中最顯眼的字。誇張的字,甚至是一個豎畫,人們也常說是「行過半幅」,都是草創作中的「字眼」。展開《肚痛帖》,首先給人的感覺是開頭三字寫得還比較規正,字字獨立,隨後的字就愈寫愈快,愈寫愈奇,大開大合,粗細懸殊,反差很大,疏密對比強烈,矛盾對立而統一,氣勢連綿,意象迭出,總體章法構成採取的是起、承、轉、合的方式。從「忽肚痛不可堪,不知」可以說是起;「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可以說是承;「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是轉的表現;最後的「非臨床」,就是合了。從斷句與書法秩序上看,內在的關係整體是一致的,除「不知」二字為了章法需要,沒有重新濡墨而加重書寫。這就是書法高手別有心裁在章法上的安排。至於整篇的「字眼」,莫非就是「非臨床」三字。因為作者將這三個字完全是當作一個字來寫,以很難分辨某一個字是字「眼」了。總之《肚痛帖》雖然只有短短六行三十字,能給我們學習草書帶來太多的信息量。它包羅了草書中的萬象,尤其是在草書創作中,對如何製造矛盾和解決矛盾的對立統一,又是一個最好的借鑑。

本文選自

《書畫世界》雜誌

原題為:《張旭草書<肚痛帖>藝術探微》

作者:姚時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轉發、收藏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用筆即章法的典範:《肚痛帖》!
    這節課就讓我們深入到張旭《肚痛帖》的學習中去,體會古人的矯情和情趣。在《肚痛帖》的課上,幫主上來講解了選擇《肚痛帖》的原因,當然沒講幾句,馬上就拿出了自己獲獎的作品,除了炫耀一番,更重要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實戰經驗,來說明了這個帖子給他帶來的啟示。
  • 王獻之《地黃湯帖》等歷代書家養生書法名帖
    此帖是楊凝式唯一的傳世草書作品。2 / 122、《肚痛帖》唐,張旭,釋文: 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 ,如何為計?非於術。為古代醫學健身的按摩方法,全文為:行住坐臥處,手摩脅與肚。心腹通快時,兩手腸下踞。踞之徹膀腰,背拳摩腎部。才覺力倦來,即使家人助。行之不厭頻,晝夜無窮數。歲久積功成,漸入神仙路。乾祜元年冬殘臘暮,華陽焦上人尊師處傳。
  •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
    分析顏真卿爭座位帖「言、勤」兩個字:用一言一行來嚴格要求知己作者:黃俊清阮元評道:《爭座位帖》如鎔金出治隨地流走,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這段阮元的跋語,表明了《爭座位帖 》的歷史價值與審美特徵。
  • 讀碑帖 | 懷素 《自敘帖》
    筆法線條結構邱振中在《關於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1981年)一文,「筆法與章法相對地位的變化」一節中,對《自敘帖》筆法與線條結構作分析如下:「《自敘帖》中雖然偶爾可以見到被簡化的絞轉,絕大部分線條卻是出自一種簡單的筆法——中鋒不加提按的運行,這就是通常認為《自敘帖》出自於篆書筆法的由來。懷素犧牲了筆法運動形式的豐富性,換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線條結構不可端倪的變化。
  • 王朝賓:讀《遠宦帖》要注意摹本與刻本的區別
    《遠宦帖》是王羲之著名法帖《十七帖》中的一帖。據唐張彥遠《法書要錄》載,唐太宗購求二王書,大王書有三千紙,率以一丈二尺為卷,取其書跡與言語以類相從綴成卷。《十七帖》長一丈二尺,即關中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因卷首有「十七」二字而得名。《遠宦帖》亦輯入《十七帖》中,為《十七帖》的第十五帖。
  • BVS智能視頻分析技術
    ,BVS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成為熱點產品,在平安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工廠、智慧電力、智慧煤礦、智慧城管、智慧物流、智慧教育等行業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為安防企業一個新的技術制高點和發展方向。
  • 王羲之《十七帖》,正確打開方式
    《十七帖》是書聖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因卷首有「十七」字而得名。唐宋以來,《十七帖》一直作為學習草書的無上範本,被書家奉為「書中龍象」,它在草書中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因此成為了學草書者必臨的神貼。我們稱之為「草書聖經」。
  • 胡杏兒挺孕肚上央視跨年,故意勒一根黑腰帶,網友:肚子不痛嗎?
    胡杏兒挺孕肚上央視跨年,故意勒一根黑腰帶,網友:肚子不痛嗎?
  • 股票市場鐵打的技術分析
    一百多年來美國華爾街股市技術分析流派曾有人戲言:一個有智慧的技術分析投資者只需要簡單的一張繪圖紙、一枝鉛筆和一部行情報價機器就足以對付市場,此話雖然有誇張之嫌,但也不無道理。其實投資者認識及領悟市場並不完全靠分析工具,數百年來金融風險投資市場本質上是很難通過各種具體基本面或技術面分析工具來準確無誤認知的,否則全世界高智商、高學歷的市場參與者輕而易舉地就能通過金融市場賺取巨額財富成為富豪。市場的本質是簡單的,並且存在著基本的、關鍵性的市場結構,技術分析的真正用途就是記錄市場、跟蹤市場和交易操作市場。
  • 驕陽匯評:淺談技術分析
    外匯交易中,剖析市場行情走勢和塑造買賣觀念關鍵有三種方式:1、技術面剖析2、基本分析3、心理狀態心態剖析有關哪一種分析方法更強的爭執幾乎就沒有終止過,要想找到回答我們務必對這三種基礎分析方法有一個充足的掌握
  • 可靠性設計技術發展與現狀分析
    分析溫度變化對所設計元器件可靠性的影響,以及元器件工作時導致溫升的熱量來源,包括環境溫度變化、自身功耗熱量和內部多熱源熱耦合導致的溫升,針對導致元器件溫升的根本原因,通過降低功耗、熱補償等措施,選用合適的、耐熱的且熱穩定性好的封裝材料,利用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技術增強散熱能力,使額定工作狀態下的元件熱點溫度、器件結溫不超過允許的溫度上限。(4)長壽命設計與分析。
  • 米芾37歲寫的一幅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如今是書壇至寶
    米芾《蜀素帖》行書長卷《蜀素帖》還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如今被臺北故宮收藏,奉為書壇至寶!比如聽聞「先墓再遭荼毒」噩耗的王羲之寫下的《喪亂帖》,比如面對兄長與侄兒慘死之後,面對不全的屍骨,在痛徹心扉中寫下的《祭侄文稿》,再比如楊凝式想吃「韭花」之時,寫給有人的《韭花帖》,無一例外都是一種自然的生發,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品,而細心雕琢、極具經營的作品,往往會落於下乘!
  • 咪咕音樂用戶數首次破億,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現狀、痛點及趨勢分析
    事實上,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現下具有政策利好以及前沿技術應用落地等發展條件;與此同時,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在線音樂獲得發展紅利,雲Live、家庭音樂等新業態為行業注入發展動力。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分析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拓展,中國音樂市場行業不斷湧現新主體,新經濟下的產業鏈主要涉及音樂內容製作、音樂版權、運營傳播等環節。
  • 書法藝考(書法史)——《遠宦帖》
    《遠宦帖》亦稱《省別帖》,為《十七帖》叢帖第十五通尺牘。草書,6行,53字。王羲之在信中對周撫對家人的問候表示感謝,提及自己的妻子的情況時,對其病重非常擔憂。信中還問及陶侃家人和一些同僚的近況。《中國書法全集》對《遠宦帖》的書法風格評價為「偏鋒側鋒甚明顯,體勢多有章草意味」。
  • 書法藝考(書法史)——《二謝帖》
    楊守敬評《二謝帖》云:「《三希堂》所摹絕佳,陰陽向背,轉折起止之妙,宣洩已盡。學者從此尋玩,可悟用筆之法。」陸儼少1955年跋珂羅版王羲之法書《二謝帖》、《喪亂帖》諸帖云:「覽右軍墨跡,其用筆轉折之間益嘆神奇,而石刻遠矣。」 《二謝帖》筆致粗細相間,「想耶(邰)兒悉佳」諸字心恬意適,遊曳間馳縱無羈。
  • 【健康】啤酒肚是喝啤酒造成的嗎?這次有了權威說法
    已經有啤酒肚的也先喝杯酒壓壓驚,今天我們將用不到2分鐘的時間說清: 1. 啤酒肚是喝啤酒造成的嗎? 2. 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中年男性更容易有啤酒肚? 3. 有什麼辦法減掉啤酒肚嗎?
  • 這樣分析對創作更有益!
    接上文,繼續分析《祭侄稿》技術與情緒的關係。今天事情比較多,抓時間寫的專欄,所以就不搞前情回顧了,如想了解可以看一看專欄前文,如若看的不明所以可直接關掉。《祭侄稿》此帖鋪墊太長,講了三四篇才解釋到三行字,故而沒看過鋪墊確實會比較迷惑,這就不過多解釋了,只能說別怕麻煩,有時間儘量往前翻翻,畢竟控制大家閱讀行為是我能力範圍之外的事,各憑心意吧。上文講到了「從父」第十三叔這塊兒,也對這塊兒進行了簡要分析,明顯可以看出「從父」二字節奏與下方「銀青光……」一段有所不同,無論是從情緒分析還是技術分析,都是可以解釋通的。
  • 張杰:全音域歌手 | 唱功技術分析
    比如醬醬之前在唱功技術分析系列文章之中,向大家介紹過的所有華語男歌手,除了劍走偏鋒的周深,幾乎沒有一位男歌手能夠做得到G4——G5的混聲統一。也就是說,他們的發聲,並未達到全音域的標準。當然,醬醬的意思,並不是這些男歌手的技術能力,要差張杰一檔,這背後還涉及到比較複雜的技術偏好問題,簡單來說,有些歌手喜歡莊重的聲音,有些歌手喜歡力量的聲音,有些歌手喜歡柔美的聲音。
  • 【原創】現有最強技術帖!我是歌手4第七期歌手綜合唱功分析~
    下面開始本期的技術分析       之前一直都是說偶像聲門動作不規則,演唱的方式容易引起嗓音受損。本次從綜合的方面解析一下張信哲的發聲技術,在硬體方面有穩定的氣息支持聲音的平衡度,出色的高位置共鳴形成清澈透亮的色彩,尾音一般用細緻的顫音修飾,讓人感覺所有的字句都唱得十分精美,功底是非常紮實的。
  • 動態數據脫敏技術分析
    今天咱們就來理一理動態數據脫敏和靜態數據脫敏之間的區別,著重和大家分析下動態數據脫敏的原理、使用場景、部署方式等,一窺動態數據脫敏如何在隱私數據安全保護中發揮至關重要的左右。動靜態數據脫敏「半斤八兩」前面提到了,靜態數據脫敏與動態數據脫敏是按脫敏數據的使用場景來區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