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華盛頓報導稱,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近日表示,鑑於伊朗方面近期對美國總統和其他官員發出威脅,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母將繼續留在中東地區的海域待命。而伊朗到底發出了什麼威脅,並沒有進一步的說明。據悉,此前,米勒曾下令讓"尼米茲"號航母返回美國。
據報導稱,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號航母戰鬥編隊於2020年11月抵達海灣,在一個多月後,也就是12月底,米勒不顧國會傳來的反對聲,堅持要求"尼米茲"號航母返回美國。儘管當時美國的核潛艇"喬治亞"號已經部署在波斯灣,但這一舉動被認為是要對美伊關係降溫處理。而隨著蘇萊曼尼遇刺一周年的敏感時刻到來,伊朗方面的態度讓米勒改變了主意,要求美國航母繼續留在中東地區待命,
據悉,伊朗國內多個城市舉行了紀念蘇萊曼尼的活動,反美呼聲越來越高,民眾情緒難以平復。而伊朗政府方面也表示,不會放棄為蘇萊曼尼復仇。更有伊朗官員薩法維表示,現如今美軍在中東地區處於被動地位,因為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擔心來自伊朗的報復,而伊朗已經做好了一切捍衛自身利益的準備。此外,他還放話表示,"伊朗能夠在幾小時內將美國航母變成潛艇"。據美國CNN的報導稱,有情報顯示,伊朗方面在蘇萊曼尼遇刺的前後48個小時內提高了波斯灣的戰備水平,具體措施包括加強核設施附近的防空系統,還將短程飛彈和無人機部署至伊拉克境內。
實際上,在中東地區的美軍的確非常被動。早在去年12月,就有美國媒體報導稱,中東地區的美軍已經進入戰備狀態,時刻預防來自伊朗的襲擊。而在12月底,兩架B-52H戰略轟炸機更是被派往中東地區,這也是美軍在短短一個月內第二次出動戰略轟炸機,不得不說針對意味明顯。而以色列的潛艇也在幾日前抵達波斯灣,和美國海軍匯合,共同向伊朗施壓。
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聯手施壓,伊朗方面宣布,伊朗在福爾多核設施重啟核活動,這一消息被外界認為是對峙升級的表現。據悉,美國方面已針對此事作出回應,稱伊朗正在進行"核勒索"。而以色列也公開表示,伊朗的目的是要發展核武器,這是以色列"永遠不會允許"的行為。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此前拜登的承諾,只要伊朗不再進行核活動,那麼拜登將會考慮重返伊核協議,對於伊朗的這一舉動,拜登及其團隊拒絕發表評論。
實際上,美國早已於2018年5月單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對於美國出爾反爾的做法,伊朗早已心生不滿,自2019年5月以來,已經逐步中止履行協議的部分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