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 | 團區委
戰勝疫情寒冬,迎接春天希望
時值全國第57個「三·五」學雷鋒紀念日之際
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江幹防疫志願者致敬!
在這之前的一個多月,為了全力防控疫情,江幹志願者積極參與便民服務、秩序維護、體溫測量、防疫宣傳等各類服務,江幹各地都活躍著新時代「雷鋒」的身影。
孫陽:用愛與責任築起疫情防控的最牢防線
孫陽,是江區人力社保局青年幹部,區政協委員、青聯委員。過年前夕,原本打算帶著剛出生的女兒回東北老家的她,選擇留在杭州,並把本用於女兒的旅行基金3萬餘元,購買口罩捐贈給「疫」線。
作為一名機關志願者,在高速口巡查點,她主動擔起凌晨班,對入杭車輛進行檢查;在政協小組所在採荷街道,她24小時守護基層社區;當丁蘭街道疫區日趨嚴峻的時候,她又主動請纓,前往北城楓景園隔離居民樓參與戰「疫」。
與此同時,她的雙胞胎姐姐孫爽,作為第五批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也奮戰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防控一線。「你在前線戰疫,我在社區守護。」這對戰「疫」姐妹花,用愛與責任築起疫情防控的最牢防線。
冷中軍:用「心」守護,陪伴抗「疫」
沈禕:我在家鄉戰「疫」
全民戰「疫」打響後,有一批大學生志願者主加入抗擊疫情的隊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計算機與數據工程學院的沈禕就是其中一員。自疫情爆發,放假在家的沈禕就立刻聯繫自己所在的五福社區團委,請「戰」參與抗疫一線志願服務。
她說道:「經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90後青年在一線與疫情做抗爭,我們00後也不能落下,我是一名共青團員,也是一名預備黨員,今年5月份轉正,這次特殊的經歷,對我自己來說也是一次很好的黨性考驗。」
每隔一天中午,沈禕便來黨員先鋒崗協助開展小區人員、車輛出入排查登記工作。當她看到社區防疫物資緊缺,還積極與國外留學的同學聯繫,用自己19年度的獎學金購買了一批口罩寄回來捐贈給社區。
滕金華:志願者達人的戰「疫」路
滕金華,是江幹區小有名氣的志願者達人,憑著自己的一股子熱情勁,長期堅持在志願者活動一線。武漢封城的消息傳出,疫情事態升級,滕金華憑藉多年的志願服務經驗,直接來到社區,請求加入這場戰「疫」中。這段時間,他每天早上吃完降壓藥,便戴上口罩早早地來到小區門崗加入戰鬥。測量體溫、詢問過往居民、整理快遞、檢查出入證健康碼,耐心解答居民疑問,一系列工作做得井然有序,嚴格把好小區出入的第一道安全防線。
近日,滕金華還向杭州醫務人員關愛基金、年長志願者關愛基金捐款2000元。他經常說道:「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雖然身邊人都勸他好好休養,他總是表示「閒不住啊」。
陳杰:當起隔離人員子女的「臨時爸爸」
疫情當前,有這麼一群醫務人員,他們奮戰一線,不僅運用醫療技術治病救人,還用愛關懷每一戶家庭。2月7日,丁蘭街道高某夫妻和父母均因疑似病例被收治入院隔離治療,留下一雙兒女作為密接人員無人照顧。
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防保科醫生陳杰在了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集中安置點駐點醫生和高先生夫妻,取得監護人同意後,決定利用下班時間幫助照顧好孩子。陳醫生在幫孩子們整理一些生活用品後,陪他們坐上轉運車,安慰道:「別害怕,爸爸媽媽很快就會回來的,你們在房間裡乖乖聽話,如果有事就找醫生叔叔或者護士阿姨。」孩子們轉運到安置點後,陳醫生主動陪伴、關心孩子身心健康,直至高先生夫妻排除疑似出院。
吳晨鎧:95後社工當起重點觀察對象生活垃圾處理隊伍負責人
在九堡街道金海社區,有一支由小區業主自發組建的志願者隊伍,負責收集和處理重點觀察對象的生活垃圾,隊伍負責人叫吳晨鎧,是一名95後社工,也是社區團支部書記,因為之前做過城管、衛生方面的工作,於是自告奮勇承擔起了這份又髒、又累的特殊職責。他每天定時定點組織志願者到各重點觀察對象家中收集生活垃圾,裝入衛生院提供的醫療廢棄物專用袋中,再扔到設置在小區門口的固定垃圾桶內,並對垃圾桶內噴灑酒精進行消毒,最後由衛生院統一處理。
生活垃圾的處理不同於其他工作,特別是重點觀察對象的垃圾處理,需要嚴謹、認真地對待,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當被問到為什麼會來負責這項工作時,吳晨鎧笑著說:「我是一名青年,是一名團幹部,理應堅守在一線。」
周律、吳燕夫婦:戰「疫」路上的最美夫妻檔
周律和他的妻子吳燕,是江幹區致如青少年發展中心的秘書長和法人,自疫情發生以來,他們就一直關注著戰「疫」相關信息。「我是黨員,逆行當有我。」看到防疫志願者招募的信息後,他們將孩子放在老家蘭溪,第一時間返回杭州,報名成為第一批戰「疫」志願者,果斷迅速投入到社區一線疫情防控工作中。
每天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五點,在御道社區的小區出入口,周律和吳燕這對「逆行在人群中」的最美夫妻檔已經堅守崗位二十多天,為群眾的安全盡心盡責。為戰勝疫情更盡一份力,周律還主動聯繫,向江幹區紅十字會捐款2000元,用於本區疫情防控。
周壘:退役軍人大學生奮戰「疫」線
「您好,請配合測量一下體溫,並出示您的身份證!」在三裡亭苑四區的執勤崗,最近總能看到一個年輕的身影。他就是去年剛剛退役的軍人周壘,今年24歲,目前是南京金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2017年,還是學生的他應召入伍,2019年9月光榮退伍並返校,目前正值寒假期間。周壘的母親在社區商鋪經營理髮店,看到疫情形勢嚴峻,他苦勸不要開門。
看到社區工作人員日夜輪班、人手明顯不夠,周壘更是主動請纓,申請晚上值守三裡亭苑四區的大門,「這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作為一個退役軍人,我願意在疫情防控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來體現退役軍人的擔當,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徐瑾:以畫戰「疫」的文化志願者
疫情當前,景新書畫院院長徐瑾牢記基層文藝工作的社會責任,在參加景新社區一線防疫志願服務之餘,積極組織畫院老師們紛紛行動起來,關注和收集防控一線湧現出的英雄模範典型事跡,開展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繪畫、書法、篆刻等創作。
以畫筆助力,戰疫魔、頌英雄、揚正氣,謳歌人民群眾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一起共抗疫情、共克時艱。書畫院作品多次在學習強國、錢江晚報、杭+新聞、江幹發布等媒體宣傳,充分發揮文藝工作者敢於擔當的精神,發揮社會聯防聯控的宣傳作用。
常恩平:居民身邊的「小常師傅」
常恩平,是紅菱社區的物業維修工,疫情出現後,他把兩個女兒送去母親家,第一時間加入全民戰「疫」。社區作為防控第一線,必須對轄區內的樓道死角、車庫、垃圾桶等等區域進行了高頻次消殺。常恩平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狀態,一方面幫助社區進行周圍環境及居民區的消殺;另一方面負責社區居民家裡的各項維修事宜,經常是剛剛放下消毒的背壺,馬上又拎上維修的工具,奔赴居民家中。
「咱也做不了啥,只能幹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你看那麼多醫生都加班加點的奮戰在一線,咱做的這些都不算什麼事兒。」文化水平不高,不善言辭的常恩平,說話的間隙一直沒有停下手裡的活。正是身邊千千萬萬個默默無聞的「小常師傅「,無私地發著光和熱,與全國人民一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凱旋1120暖心志願服務隊:讓獨居老人「空巢」不「空心」
疫情發生以來,最令人擔心的群體就是獨居老人了,他們信息來源匱乏,買不到口罩等防疫物資,不敢出門買菜又不會網購,甚至買不到日常用藥。這個時候,凱旋街道的1120名獨居老人,卻得到了不一樣的服務,他們每天都能聽到社區「廣播員」循環播報的「疫情防控聲音」;每天都能接到結對志願者詢問需求、了解情況的關心電話;當遇到急事難事時,更有貼心的上門服務,服務這些老人的便是凱旋1120暖心志願服務隊。
為了應對疫情,服務隊將原來服務獨居老人「一周一敲門、一月一相逢」常態化志願服務調整為「一日一通話、需求送上門」,100餘名志願者通過定期視頻通話、上門送飯、贈送口罩等方式,「實實在在辦事,真心真意服務」,讓獨居老人在特殊時期「空巢」不「空心」。
四季青街道「復工急先鋒」志願突擊隊:爭當樓宇復工「店小二」
四季青街道錢江新城樓宇企業集聚,為助力企業有序復工,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團委發起「守望相助 愛在CBD」的倡議和「復工急先鋒」志願者服務招募令,號召已復工的樓宇青年參與企業復工服務和樓宇疫情防控工作。
來自各個企業的101位樓宇青年志願者積極響應號召,組成一支「復工急先鋒」青年志願突擊隊,變身「店小二」,對已批准復工的樓宇企業進行防疫工作核查監督,提醒企業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填報復工人員健康情況表,做好防控預案、加強健康宣教,高質高速保障企業復工。
2月17日迄今,志願者累計走訪企業1779家,聯合區金融辦、區市場監管局,實地踏看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相關企業80家。
戚寶興公益服務中心:志願「父子兵」的「疫」線堅守
戚寶興公益服務中心是由勞模戚寶興和他的兒子戚越平成立的一支提供家電清洗、管道疏通、修磨剪刀、義務理髮、法律諮詢等服務的綜合性公益便民服務隊。疫情發生以來,戚寶興本人向江幹慈善總會捐出自己存了8年的10萬元,中心7位黨員自發捐款合計6000元,並通過各種渠道籌集消毒洗手液120箱、醫用防護眼鏡1000副等,贈送給轄區一線社區和湖北疫區醫院。
疫情期間,中心各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利用自己的技能,廣泛投入到抗擊疫情工作中,管道疏通志願者對轄區公共廁所化糞池進行消毒消殺,對居民訴求的汙水管道進行疏通清理,有效防止病毒「糞口傳播」;義務剪髮志願者連日堅守,為邵逸夫醫院援鄂醫護人員、社區一線防疫人員等提供理髮服務;還有因疫情封閉在家鄉的中心志願者們,主動參與家鄉防疫工作,努力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驛站:疫情不散,愛心車隊不撤
疫情期間,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驛站的志願者,時刻關注著疫情發展,當了解到前方戰場缺醫少藥缺物資的情況後,愛心車隊的隊員們紛紛自主出資籌集15000元,通過棉被廠家直接訂購全新棉被150床,第一時間送到杭州市紅十字會。
在隨後的日子裡,蔣金海愛心車隊公益站安排到橫塘社區第一疫情卡點執勤,對進出的人員進行檢查口罩,量體溫,溫心的勸導,耐心的解釋,他們的服務得到了社區居民和進出人員的認可和點讚。冬天將過去,春天馬上就要到來,蔣金海愛心車隊就像一顆螺絲釘一樣釘在那裡,守護好家園,做到疫情不散,愛心車隊就不撤。
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最美逆行者」
他們,是數以萬計防疫志願者的縮影
你們的一言一行,
溫暖人心、撫慰人心,更鼓舞人心
你們辛苦了!向你們致敬!
編輯 | 陳舒陽、艾六天
點擊播放 GIF 0.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