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常在電視廣告中聽到這樣一句話:「產品經ISO體系認證,質量有保證。」如果用一套「標準體系」來衡量城市發展,那就是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此專門設立技術委員會,簡稱「ISO/TC 268」。
12月17日,錢江新城平安金融中心,國際標準化會議基地所在地,一場聚焦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的跨洋視頻會議在這裡舉行。參會的大咖就有ISO/TC 268主席伯納德·金多茲,此外還有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湯萬金、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王狀武等。
很多人不知道,像這樣關於標準化的大型國際會議,江幹在過去一年裡已經舉辦了9場。發言環節,江幹區委書記滕勇開門見山便提到:「堅持『一流政府做標準』……」熟悉江幹的人知道,「標準」這個字眼幾乎被江幹年年在不同場合提及。
標準,對於江幹而言,到底有著怎樣的特殊之處?
年年提標準
緣起江幹接軌國際的需要
「標準」不是一個時髦的詞彙。《史記·秦始皇本紀》裡就有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說的就是標準。
而在今天的江幹,我們仍能在不同場合聽到關於「標準」的點滴——
2017年2月13日,在江幹區剿滅劣Ⅴ類水專項行動第一場大比武上,在六號港河邊,各街道部門負責人現場學習最新出爐的「五化兩好」治水標準;
《基層工作也要標準先行》署名文章
2018年3月12日,滕勇在《浙江日報》上發表題為《基層工作也要標準先行》署名文章,就提到「在基層實踐中我們也深刻感受到:一流企業做標準,一流政府也要做標準。」
2019年1月14日,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化城市聯盟永久落戶江幹,活動現場也提到了「標準化+」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催化效應將更加顯著。
……
梳理這些公開報導,不難看出,江幹對於標準一直以來就很重視。那江幹為何如此重視標準?這與2016年舉辦的G20杭州峰會有著密切關係。正是在那一年,杭州被推向世界的聚光燈下。而要在更高起點與國際接軌,江幹意識到標準是世界的「通用語言」。
正如在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上,習近平的賀信中所寫的:世界需要標準協同發展,標準促進世界互聯互通。
在12月16日召開的江幹區委十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江幹還專門將「堅持『一流政府做標準』理念」寫入報告,江幹的目標是,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加速邁入「標準化」時代。
堅持做標準
它也是工作倒逼的抓手所在
近年來,江幹也一直在踏踏實實地做標準。本月底,由江幹區城市管理局參與起草編制的省級地方標準《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指南》將正式實施,江幹區的「桶長制」「定時定點」等經驗,將為全省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提供指導。
過去3年,江幹以創新思維實施標準化戰略,在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社會治理、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全面輸出「江幹標準」,制定樓宇評價、未來社區商業、家庭醫生籤約、居家養老服務、城鎮美麗河道等30餘項省級標準。
對於江幹而言,年年堅持制定標準的背後,不僅僅因為接軌世界,也源於工作上的倒逼,啃硬骨頭的過程,也是推動實踐創新的過程。正如江幹主要負責人所言,「有標準就有方向、有抓手,往往能最快速度統一思想、凝聚合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今年7月推出的《樓宇平方效益評價規範》為例,就源自江幹樓宇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倒逼。
近年來,作為拉動江幹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樓宇經濟在發展上卻步入「拐點期」,特別是,樓宇之間在服務軟實力上存在差距,樓宇吸引產業集聚的能力還有待提高,此時,就需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基礎上,用更多符合發展實際的維度,實現樓宇發展效益的提高。
從樓宇經濟出發,江幹將標準引入到城市發展。2018年,位於錢江新城的杭州中央商務區,成為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國際標準試驗區,由杭州中央商務區參與的《ISO37108可持續發展城市—商務區—ISO37101實施指南》正式通過立項,預計將於2022年6月發布。
如今,通過輸出自身成功經驗,江幹讓更多的地方「少走彎路」。比如,基於杭州東站的《高鐵站樞紐區域綜合管理規範》,目前已向杭黃高鐵戰略聯盟站點輸出,幫助這些站點減少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標準也在變
數字經濟讓它有了更大舞臺
如何讓標準更好服務於經濟社會大局,一直是江幹思考的重點。
今年,我省提出「整體智治,唯實惟先」的現代化政府理念。12月15日,杭州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定調「十四五」,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這都為江幹在標準的探索運用上指明了新方向。
本次現場會,國內80多位城市管理者和標準化專家相聚錢塘江畔,與通過線上參會的50多位國際專家代表,共同探尋標準在數字城市發展的作用。
杭州位居全國數字經濟第一方陣,已經率先開展了相關探索。去年1月,杭州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牽頭起草《城市大腦建設管理規範》和《政務數據共享安全管理規範》,讓城市大腦這個前所未有的工程,第一次從文本裡找到建設方案,為其他城市建設城市大腦提供有益的借鑑。
在積極打造標準的江幹,同樣有了新成果。今年,江幹針對城市大腦數字駕駛艙出臺專門規範,引導各街道按照標準打造。「協同是城市大腦最核心的要求,我們一方面和省市標準接軌,另一方面將基層的標準統一,有效的杜絕重複建設,實現整個中樞系統的統一。」江幹區數據資源管理局局長餘照萍說。
本次現場會,與會專家也紛紛表示,加快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別是在數字城市建設過程中,標準引領非常重要。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湯萬金眼裡,未來推動數字城市的標準化建設,江幹和杭州要有更多前沿突破,「比如,推動標準轉換成數字,實現機器可讀,最終,滿足實際管理要求。」
如何用標準化支撐數位化轉型,走出一條標準化賦能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路子,江幹任重道遠,也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