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
伴隨著外賣市場的興起
各種外賣軟體演起「三國殺」,
我們感慨著外賣江湖的暗潮湧動,
也享受著外賣帶給我們的便利和美味。
但你知道嗎?
其實,在一千多年前,
沒有手機和點餐APP的宋朝,
外賣就已經風靡一時。
你是否不相信宋朝就有外賣?北宋畫家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就向我們證明了,的確有這回事。圖中的「十千」腳店旁就發現了這麼一個夥計,左手拿著兩個「打包盒」,右手拿著食具,身上還穿著店裡的圍裙,剛從店中走出來,不知道要給哪家送外賣。
雖然那時沒有手機,不能網上下訂單,但是只需差人到飯館點好菜,店家自會送上門來,而且飯到付款。不過,沒有統一制服,沒有小電電,東京街頭那麼擁擠也不可能快馬加鞭,店小二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炎夏日,只能依靠兩條腿步行配送了。
雖然當時沒有「美團、餓了麼、跑腿」,
但並不影響商家對於菜品、服務和聲譽的重視。
一旦出現問題讓客人投訴,
店員輕則遭到店主的責罵,
重則扣減工錢,甚至直接開除。
從宋人吳自牧《夢粱錄·麵食店》中,看一下宋朝外賣菜單:「有專賣家常飯食,如攛肉羹、蹄子清羹、魚辣羹、雞羹、耍魚辣羹、豬大骨清羹、雜合羹、兼賣蝴蝶面、煎肉、大熬蝦等蝴蝶面,及有煎肉、煎肝、凍魚、凍鯗、凍肉、煎鴨子、煎鱭魚、醋鯗等下飯。更有專賣血髒面、齏肉菜面、筍淘面、素骨頭面、麩筍素羹飯。又有賣菜羹飯店,兼賣煎豆腐、煎魚、煎鯗、燒菜、煎茄子……」
大宋美食,簡直可以單拎出來做期「舌尖上的宋朝」。夏有「麻腐雞皮、素籤沙糖、冰雪冷元子、水晶角兒、冰雪甘草湯、荔枝膏」等消夏涼品,冬有「盤兔、旋炙豬皮肉、野鴨肉、滴酥水晶膾、煎角子」這些熱氣騰騰的烤肉等。
看完這份菜單,
是不是覺得宋朝的外賣相當不錯?
至少在菜品的豐富性上和現在相比,
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古代有著嚴格的宵禁制度,
很多朝代根本沒有夜生活,
但北宋宵禁制度寬鬆,
於是到處開起了「深夜食堂」,
滿足了吃貨們蠢蠢欲動的胃。
《東京夢華錄》載:「在京正店七十二戶,其餘皆謂之腳點。」也就是說在汴京大飯店有72家,還有數不清的小餐館和賣小吃的攤販,掰著指頭數數,一天兩家店,乖乖,連點一個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先給大家呈上一份夜市菜單。「當街水飯、熝肉、幹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個不過十五文。曹家從食。至朱雀門,旋煎羊白腸、鮓脯、凍魚頭、姜豉子、抹髒、紅絲、批切羊頭、辣腳子、姜辣蘿蔔。夏月麻飲細粉、素籤沙糖、生淹水木瓜、藥木瓜、雞頭穰沙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廣芥瓜兒、鹹菜、杏片、梅子姜、萵苣筍、芥辣瓜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皆用梅紅匣兒盛貯……」
皓月當空,
熙熙攘攘的北宋首都,
「東風夜放花千樹」,
各種美食的香味撲鼻而來,
深吸一口氣,每個毛孔都是舒坦的。
宋朝也和現代一樣,
不是啥店都能點外賣。
那時的飯店一般分三種。
正店,相當於現在的豪華大酒樓、會所,一般不提供外賣服務,專門為有身份、有地位的客人提供服務或者承辦大型宴會。你想點份麵條或蓋澆飯,門兒都沒有。
腳店,一般指特色經營店,「賣貴細下酒,迎接中貴飲食」,好比如今的中檔餐館。這種店通常有外賣服務,不過,大多外賣套餐,也像今天的最低起送價一樣,沒個百兒八十塊的,也不會送。
分榮,則相當於大排檔,此類小飯館外賣生意最火,服務也最貼心,隨叫隨送,新鮮熱騰,甚至還有專營外賣生意的「分榮」,與現在的杭州小籠包之類的相似。
民間有這麼多好吃的,
就連在宮中吃著山珍海味的皇帝,
都無法抵擋誘惑。
宋孝宗趙昚就對民間外賣情有獨鍾。在隆興年間的一次觀燈節,入夜之後叫了夜市上的「南瓦張家圓子」和「李婆婆魚羹」等消夜,送進宮來,吃過之後龍顏大悅,小費給得很是大方,「直一貫者,犒之二貫」。難得遇上一個出手這麼闊綽的主兒,估計店家這下樂壞了。
太上皇趙構也很喜歡外賣。在宋孝宗向他請安的時候,趙構特地點了外賣,訂單上有李婆雜菜羹、賀四酪面、臧三豬胰胡餅……嗯,看來趙昚愛吃外賣是有原因的,這是妥妥的老吃貨帶著小吃貨呀。
南宋的外賣可謂應有盡有,
外賣業如此發達,
看來「宅男宅女」的誕生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果真的穿越到了宋朝,
懶得出門的你又會點哪道菜呢?
在美國《Life》雜誌評選
一千年來影響人類生活最深遠的一百件大事中,
宋朝的飯館與小吃位列第五十六位,
眾多飯館,品種豐富的小吃,
催生了大宋外賣業的發達。
足不出戶就能吃上美食,
對於超級宅的吃貨來說,
宋朝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美食天堂。
客官,來一碗大魚餶飿兒?
看《東京夢華錄》的時候,美食實在是太多了,一眼掃過去哪兒哪兒都是吃的,就把餶飿(gǔ duò)兒這個超級小吃給錯過了。看《三言二拍》時,又發現了餶飿兒的身影,這次更形象了,叫鵪鶉餶飿兒。啥?鵪鶉串的串兒?錯!書裡有注釋——一種麵食。餶飿音同「骨剁」,是那時的時尚小吃,堪比如今網紅食品「髒髒包」。
聽來如此酣暢淋漓,
客官,要不要點一碗?
小二立馬送到,
包你吃到熱乎的餶飿兒。
外賣只能點正餐?
想吃零食咋辦?
大宋的吃食,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點不到的。
來果子巷瞅瞅吧。
《東京夢華錄》中出現的果子有水晶皂兒、生醃水木瓜、藥木瓜、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廣芥瓜兒、杏片、梅子姜、芥辣瓜旋兒、細料餶飿兒、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離刀紫蘇膏、金絲黨梅、香棖元等。
咋樣?
大熱天的,宅在家裡,
點上一份冰冰涼的甘草冰雪涼水,
美得不要不要的吧。
美食繁多的大宋,
外賣品種讓人眼花繚亂,
因此,競爭也相當厲害,
就連武大郎也忙得腳不沾地地蒸製炊餅。
宋朝的炊餅也因為武大郎而流傳千年。據說,炊餅原來叫「蒸餅」,因為宋仁宗名禎,音近「蒸」而避諱改成為「炊餅」。武大郎賣的炊餅,後來被人們做成了「玉磚」——「截彼圓壁,琢成方磚」,《本心齋疏食譜》有載。
實際上,宋時人們常食用的餅遠遠不止炊餅一種,其品種繁多,五花八門。諸如燒餅、甘露餅、金銀炙焦牡丹餅、菊花餅、春餅、芙蓉餅、梅花餅、油餅(也叫胡餅)、環餅等。
炊餅、甘露餅、金銀炙焦牡丹餅……
如果能點份外賣,你是選武大郎的炊餅,
還是聽起來高大上的金銀炙焦牡丹餅?
作為一枚資深吃貨,
深知最簡單的,往往是最不能錯過的,
所以,小哥,來份武大郎炊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