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紀末之詩》愛在世紀末的寓言
如果你懂日語,那麼一開頭也許你就能發現《世紀末之詩》這個片名中所含的隱喻,我不是說這個名字單純代表的什麼,而是結合兩位主角的名字以及整個系列劇集所呈現出來的寓意,就算你從沒看過電視劇也能感受到點什麼。特別是第九集《猜猜我是誰》不但以神奇的屋中對話形式指出了兩位主角名字的意義從而使整部劇一下子有了雙重內涵,還順便應時應景又切題地(當時正臨20世紀的最後一年——1999年)指涉到16世紀法國猶太大預言家諾查丹瑪斯(他以四行詩形式所寫的多個預言在歷史上引起廣泛反響,吸引了世界各地一大批追隨者)在1999年的恐怖主義災難預言。《世紀末之詩》要探討的是一個龐大而不新鮮的主題——愛。
-
《世紀末之詩》九十年代末神作
在九十年代末,各行各業做什麼都很用心,那時的影視劇雖然不怎麼賺錢,卻沉澱了流傳至今的所有的經典,日劇的黃金時期便是在那個時候,而《世紀末之詩》是其中最具內涵、最有詩意的一部。最初看這部劇也很機緣巧合,面臨檔期劇荒的尷尬境地,無意中翻到了這部收藏很久但一直沒看的劇,索性就拿出來看看,沒想到第一集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從來都沒想過一部帶有奇幻色彩的電視劇居然可以拍的這麼好!!
-
《世紀末之詩》stand by me
這是兩年前的深夜,看完《世紀末之詩》第二集最後的話。我躺著卻有想哭的感覺,想像天空中充滿煙花,卻沒有人能看到。這才是生活,看似奇幻,卻那麼真實,那麼殘酷。你喜歡野島伸司嗎?我喜歡,從101次求婚到93高校教師到人間失格,再到這部最不為人知的作品,卻是神作。後來,終於看到結局,虐心,流淚。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之詩-----沒有預謀的邂逅
90年代末的竹野內運氣實在不太好,《WITH LOVE》《冰之世界》連續兩部劇都收視慘敗,即使如此美的冒泡的長髮飄逸的形象也沒能將收視率力挽狂瀾。這部徹底顛覆形象的《世紀末之詩》仍未登上收視率的高峰,但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樸實卻簡單動人的故事。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的煙花
如果看到這裡,你感到遺憾,那定然是沒有理解編劇想表達的愛的真諦。 愛和戀不同,野島用了十二集,這麼多不同的故事,最後卻也沒能夠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愛的定義。對於教授來說,愛的形狀是冒險,對於垣來說愛是氣球的形狀。這部位於世紀末的劇,以其探討的主題,融合了作者對於生命的哲學思考,註定了它的價值——不朽。
-
《世紀末之詩》最後,這就是一場遠行
花時間好好地談論愛,花心思的,不覺得不好意思也不覺得幼稚地認真和苛刻的談論愛,什麼是真正的愛。讚美愛,讚美追求愛的人,讚美詩人。這就是世紀末之詩。年紀再小一點的時候很喜歡最終兵器彼女,那部劇的副標題一直記得:the last love song on the little planet。而世紀末之詩是the last song。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之詩--愛的真諦
競選校長失敗的大學教授厭世,正想從大廈跳下來,遇上在對面大廈,亦同樣想自殺的失戀之人野亞和剛從那裡經過的神奇女孩美亞(死神)。在這奇妙的機緣下,三人在港盯的兵房一起開始新生活。在那裡,他們遇上了小學教師裡見和貧窮卻拼命養育弟弟的千秋。經過了很多的奇遇後,野亞在與教授和美亞的共同生活中對愛的看法有了新的理解。 這是日本鬼才編劇野島伸司收視率最低的一部作品,但這無疑也是他水準最高的作品之一!
-
日劇筆記: 世紀末之詩
日劇筆記: 世紀末之詩 2001年07月16日21:30:06 網易報導 naoki 長久以來傳媒總以收視高低來論英雄,儘管野島伸司的《世紀末之詩》推出的當下收視率不佳,媒體便嘲弄野島式的神話幻滅?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の詩
真是好看的日劇大處小處都處理地精妙又有感染是可以一而再去看的 上一次看大概是四五年前吧這一次又很入迷 教授和竹野內豐的角色像是一個人心裡的對話互博試圖說服對方其實是想告訴自己一些讓自己能堅定的信念整部都在說「愛」但愛是什麼?
-
《世紀末之詩》唯一而真實的愛是一場冒險
這是我唯一認認真真看了兩遍以上的電影,我相信野島伸司是個相信永恆之愛的浪漫主義者。而在《世紀末之詩》這個到今日仍然顯得非主流的電視劇中,他反覆探討了愛的意義與真諦,11集中的每個故事,就像一堂愛情哲學課。教授總是對愛持悲觀態度,發表哲學家似的言論;「太過正經的大傻瓜」野亞,雖然在結婚當天遭新娘逃婚,仍然堅持地相信真愛的存在。
-
《世紀末之詩》2018·世紀未末日之詩
說說最近中毒的這部劇,來自二十年前:《1998•世紀末之詩》。以摩西和諾亞的同名諧音化身,假正經老教授百瀨夏夫與純情小毛頭野亞垣在天台的自暴自棄中相遇。愛或絕望的極致無不凸顯於死,然而此般沉重的命題終抵不過深淵下響徹雲霄的爽朗笑意。生命豈是兒戲?生命又豈非兒戲?美亞,走吧,我們一起去造黃色潛水艇。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神作
我也算是接觸過許多藝術品和藝術形式,繪畫,音樂,書以及影視,但是在影視作品中想像力如此之跳躍豐富,遠遠超出傑出的水平,相比之下所謂科幻片魔幻片簡直令人發笑。 當然如果光是如此還不足以稱之神作。此劇的內涵也相當深遠,甚至我沒辦法形容。或者應該這樣說,只看一遍是無法完全理解的。如果說教授和野亞亙是世紀末的詩人,那也只可能是哲理詩人。而哲理又是最難以理解的。
-
《世紀末之詩》The Music Here
《世紀末之詩》是一部很老的日劇。 最初想看它理由,是王祖賢。第一集看了不到十分鐘,第一次發現:①. 3個主角是可以同時出現在天台上,並且至少2個是想自殺的(強烈吸引我看下去);②. 日劇的配樂可以讓我隨之和聲(前所未有)。看完第一集,已然打定主意:要看完這部畫質奇差的劇;要把這部劇中的good music一一淘出來,供以後聽~所以,加油吧!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的詠嘆調
正所謂,有恨就有愛,一切的一切到最後,還是用愛去化解的。最後,這個女人解開了自己的心結,流下了難過的淚水。 世紀末的結局,其實很悲傷,教授因為癌症不幸死去,而野亞和裡美,野亞對裡美說要搶婚,可是到第二天,他只是把潛水艇推入了海裡,放了無數個氣球。愛是冒險,愛的形狀是氣球,而裡美大概也懂了,所以才會親口說出那句我願意。野亞選擇了祝福成全真愛。
-
【世紀末之詩】百度雲資源,1080P高清中字
世紀末之詩 世紀末の詩 (1998)導演: 細野英延,古賀倫明,大谷太郎編劇: 野島伸司主演: 竹野內豐 / 山崎努
-
《戀愛的犀牛》:譜寫了一首在時代岔路口上的世紀末之詩
木心那首有名的小詩寫道:「從前的日子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速食時代,塵世男女如天邊漂浮的雲,風一陣,就離散一陣,自由來去,自在無羈。正是少了這種「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痴迷和執著。
-
《世紀末之詩》一部永遠留在心中的日劇
讓世紀末之詩永遠留在我的心中,伴隨著日漸長大的我開出心中一朵最美的花。
-
《世紀末之詩》誰把愛編成了詩
起初以為是不想讓相同的事情發生在好人新郎身上,讓他感受到相同的打擊,後來以為是他覺得,為教授實現兒時的夢想比實現自己的愛情夢更為重要,但是後來再仔細想想他對裡美說的話:「我會讓你明天看見愛的形狀」、「我們之間是有愛的吧?」...難道他是覺得自己給不了永恆的愛,所以把「愛」讓那個好人老師去交付?
-
《世紀末之詩》,可能是最有詩意的電視劇
昨天打開我的移動硬碟——當然,裡面藏了很多盜版電影,電視劇,MV,音樂,電子書,圖片,我有罪——無意中發現一部收藏了很久的日劇,《世紀末之詩》。字幕翻譯的很爛,還是繁體,畫質很渣,音質更渣,然而我隨便打開了一集,立馬響起了約翰·列儂翻唱的《stand by me》,往事立刻又浮現在我的眼前。
-
《世紀末之詩》世紀末之詩
第一回:在這世界的盡頭,為愛歌唱的少女「この世の果てで愛を唄う少女」 參演:小川すみれ-廣末涼子 「哈羅!